你是從多少歲開始學習理財的?有什麼感悟?

D丶Lei


你好,我是從28歲才開始學習理財的,最開始就是從保險開始,然後是理財最後進入投資領域的。



至於感悟非常深刻,在28歲之前我處於負債階段,相當於破產了。

經過投資理財學習後,我走出了困境,也實現了半財務自由。

中間的過程讓我養成了投資理財的好習慣,我覺得良好的消費習慣對於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

我們進入社會後,會面對截然相反的兩種觀點。


比如說:錢是越用越有,越花越有。

這句話在不同的人看來,他的理解就會不一樣。

我在沒學理財的時候看法就是,有錢了就要消費掉,交友、買名牌啊反正就是用了錢就會來的簡單的想法,卻沒有實際依據。

而學了理財過後的看法是,錢就應該拿去投資消費掉,比如買股票、基金和黃金等。而不是買衣服、鞋子之類的,只有這樣才是越用越有錢。

又比如沒學理財前,想的都是一夜暴富之類的,看得多的也是這類的東西;而學了理財之後,會接受慢慢變富的一種想法,其實慢有時就是快而快卻不是真正的快。


所以我覺得學習理財最重要的其實是掌握一種正確的思維。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菲菲七


我學習理財的話應該是從高一開始的,那個時候在學校讀書,生活費都是一年一年的給,讓自己去打理。

高中還沒有支付寶,那個時候的理財其實也不算大家理解中的錢生錢,那個時候只不過是勤儉節約而已,省多少錢下來就覺得賺了多少錢。

後來到了大學支付寶的餘額寶橫空出世,開始引起了幾乎所有用戶的注意,大學生也是其中一部分人。那時候的餘額寶收益率很高,那時候快樂很簡單,放1萬塊錢在餘額寶裡面每天可以有1.5元左右的收益,每天看著餘額寶裡的金額增長,心裡美滋滋。

再到現在,畢業幾年了,作為一個即將奔三的人,學會的理財開始五花八門,越來越懂得錢生錢的重要性,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提前退休。

低風險理財選擇淨值型理財產品,年化收益5%左右。中高風險理財選擇基金、股票,選擇一個好的基金經理或者一間優秀的企業投資。

同時還學會了各種薅羊毛技巧,做做自媒體薅自媒體羊毛,打新債薅可轉債的羊毛,打新股薅新股的羊毛,積少成多,慢慢變富!

覺得我的回答有價值的話,請點個贊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錢到用時方恨少,一分難倒英雄漢。

01什麼開始學習理財

大概是大二的時候吧!以前雖然父母也是一次性的把生活費全部給我,不過基本上就是還沒有到學期末,手上的錢就全部用完了。

然後剩下的日子花錢就十分拮据,或者是做十分廉價的兼職去換生活費。主要原因還是對於手上的錢完全沒有規劃。

到了大二的時候,交了女朋友。雖然說女朋友比較注意這方面不怎麼花我的錢,但是我們經常性出去玩,開銷還是會增大。按照正常的勢頭,手上的錢肯定是支撐不到學期末的,於是開始學習理財。

一方面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另一方面通過一定的方式開源。做兼職也會選擇一些時薪高一些並且對自己有所幫助的。手上的錢則存在餘額寶裡面或者是一個月的定期理財,收益不高,但是幾周的早餐錢還是可以有的。

02感悟

兩個方面的感悟吧!

其一:不要老是學習理財理論知識,還要實踐。

總是說開源節流,但是往往在花錢的時候還是沒有一點點的剋制,不管什麼有用的沒有的都一下子全買回來了。這樣一來即使開源成功了,還是無法存下來錢,因為都花出去了。

其二:注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不要聽到別人說炒股炒基金能掙錢,一股腦的就衝進股市了。畢竟在股市裡面大多數人都是韭菜,你能保證自己是鐮刀嗎?

所以在理財的時候一定要清楚的認知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相應等級的理財產品。不要交一些沒有必要的“學費”,甚至是交了“學費”還學不到東西。

綜上:理財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一些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理財的道路上我們一定不能盲目的自信,覺得在投資的時候一定可以掙到大錢而投身股市甚至是期貨市場。


掙錢不易,將本求利。我是@易將學財,歡迎關注,一起解鎖更多財經掙錢知識吧!

易將學財


我是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學習理財的。

我家五兄妹,我上有兩個哥哥下有兩個妹妹,那時爸爸媽媽被派外地工作,五兄妹在家上學,就餐在媽媽單位食堂解決,媽媽外出前將食堂餐券(飯、菜票)和幾兄妹的零花錢交由我管理使用,雖然當時年齡不大,但明白餐券和零花錢一直要用到媽媽下次回家,所以能不買的東西儘量不花錢。

記得有一次我二哥叫我給她錢買鉛筆,我都要他把原用的鉛筆頭給我看後,若不能繼續使用才會讓他購買。

理財不僅僅是投資理財,計劃開支,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也是理財。


淡然1704253


我在大學期間就有學習炒股,畢業急於找工作停了一段時間,理財是從2017年畢業那一 年開始的,工作了小半年那時候省吃儉用留有點存款在銀行卡,覺得在銀行卡躺著不知 什麼時候才能實現財務增長,那時候便萌生了賺取收益的想法。 理財這一路也比較艱辛,心理方面不斷的是2個人思想小矮人在抗爭。 有關於理財方向,個人推崇的是指數基金,在低估值的情況下,採取定投的策略; 指數基金的收益追求的是市場的平均收益,買指數就是買國運,不會有超額收益。那要 獲得比較大的金額收益,我們從買入金額佈局,在市場底部加大買入金額,上證2800點 以下是具備安全的一個區域,可能繼續下跌,左側交易越跌越買。這樣買入是比較划算 的,適用於寬基指數。希望能幫到您

圖片內容展示的是寬基指數,場內ETF不適合新手;建議新手理財採取場內指數基金定投。


玉康的小屋


理財純屬業餘愛好。

眾所周知,理財是有風險的,面對市面上這麼多的理財產品,投資者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財方法,否則就無法達到理財的目的-賺取收益。

大家在理財前,一定要了解理財的基礎知識,瞭解自己理財的風險承受能力,最好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適當的分散風險:

1、存活期的資金靈活,收益低,但是資金安全,也能滿足你對資金的需求;

2、存定期或買保本的理財產品,收益較高,且資金安全,但是資金支取不靈活,不能應急;

3、投資一些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如P2P、股票,但是需確保自己有這部分本金虧損的承受能力。



音樂小曲庫


從多少歲開始學習理財已經忘記了,我至今也沒買過什麼理財產品,09年畢業至今一直和房子打交道,錢都投在了房子上,四線城市,大大小小加起來4套房子。

針對理財我建議1、不要碰自己不熟悉的方面。2、不要把全部家當都壓上,拿出一部分投資。3、用於投資的錢分散開來,不能全部投於一面。4、最重要的是心態要穩,不要大喜大悲。



行者Ali


接觸理財至今半年了,從小白一路晉級到股海里的參與者,帶給我最大的感悟是對理財的認知和態度,和對生活、金錢的規劃。

很多人都沒有理財意識,認為那是賭博心理,也有人覺得理財知識晦澀難懂,也有人認為容易踏上不歸路,容易被坑蒙拐騙,大多數人直接選擇屏蔽,從此理財是路人。

同大多數人一樣,在接觸理財前我對理財也沒有意識,接觸中慢慢改變了對理財的認知,明白了“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觀念。也逐漸不排斥了。最重要的還是明白了對生活消費、金錢的規劃,不必要的消費堅決不花,想要的消費要三思,消費要考慮物品價值。

當今社會,大多數調查反映年輕人的金錢觀念都是貪圖及時行樂,隨意揮霍沒有儲蓄和理財意識。我認為理財越早開始越好,對金錢有規劃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消費。


藝啟成長


說來慚愧。我今年四十三歲,雖然還沒錢理財,但是一直知道理財的重要性。可能今年會開始學著理財[加油]加油😊


la412365657


我理財起步較晚,但有血的教訓。現在每年15%收益率,是一個理智穩健型。 我的建議是:不熟悉的行業不要盲目進去,股市雖然賺錢,但是10個人有9個人是當韭菜的,貴金屬、期貨之類的,沒有專業知識不要碰。 作為一個普通人理財,我的建議渠道是:一部分錢購買購買指數基金,在支付寶就可以買,指數基金相對安全,而且收益率有保障。二是如果資金充足,儘量大頭還是購買銀行理財,目前還是相當安全的,收益率相對低,也可以接受。三是購買黃金,目前經濟形勢不好,各種突發事件也多,黃金作為一個避險產品,升值空間還是非常大的。希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