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摄影师必须要会PS吗?

青春漫步走在美中


图片后期处理对于现在的摄影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项专业技能。摄影作品前期拍摄工作中是很重要的一步,而后期处理制作会是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好的摄影作品,不仅是拍摄技术的体现,更会是在后期上精心处理,以求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和状态。





智光影像


现在摄影师必须要会PS吗?

任何东西都没有绝对,摄影也是如此。客观的来说,不会PS也会玩好摄影。但是话又说回来会PS的摄影师摄影会玩得更好。





关于后期PS,在摄影中的争议一直就有。有的人认为摄影就应该原汁原味的,有后期PS的就不算真正的摄影。有的人觉得照片必须要经过后期PS以后才能变得更好看。总之大家众说纷纭,意见各不相同。





其实完全不PS的摄影师估计很少。即使是在胶片时代,没有电脑后期,但是暗房冲洗照片其实也是简单的后期处理。现在很多自称无PS后期,jpg直出的摄影师,其实他们并不知道jpg其实出的照片其实也是在相机内部进行PS渲染以后生成的照片。所以如果想说百分百无后期的照片,除非采用Raw格式直出。






我个人以为,摄影还是应该需要一定的PS后期处理。关键是这个PS的度应该怎么把握?一般来说,拍摄完照片以后对其进行,必要的对比度,明暗度,饱和度,以及适当的剪裁,这样的后期还是大家比较认可的。





至于那些过度PS,比如改天换地,把原始素材买的面目全非的这种后期,觉得就失去了摄影的真正意义。这样过渡后期生存的照片,与其说是摄影,还不如说是平面设计更贴切些。





好了,关于这个话题就简单的聊到这里。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喜欢我的朋友也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苏州三忆影像。


苏州三忆影像


首先我要声明,我不反对PS,只是因为自己头脑笨拙掌握不好PS软件的操作,以及自己追寻“不一样的荷花摄影” 和“九分拍摄,一分后期”理念指导,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一直都是使用摄影软件“光影魔术手”,而没有选择图片设计软件“PS”,多年的陪伴和实践,我觉得“光影魔术手”就是我摄影创作最合适的后期制作得力助手。

我一直有一个理念,就是“摄影是拍出来的”!所以最近10年来的“意味荷花摄影”创作过程中,我都在寻找“直接拍摄,简单后期”的方法和途径。所谓直接拍摄,就是把所有希望得到的摄影效果的各种机器要求和设置以及辅助道具准备,都安排在按下快门之前完成,包括镜头焦距的选择,快门光圈的确定,曝光补偿的调整,如果是特殊要求,还会检查一遍白平衡,锐度,饱和度,感光度等是否符合理想。我非常喜欢利用贴近深色前景模糊遮挡加上大光圈,长焦距,亮背景的组合,进行充满梦幻画意的荷花摄影创作,一旦“咔嚓”之后,一幅基本意向的意味荷花摄影作品就成型了。至于简单后期,多数情况下就是使用光影魔术手进行亮度,对比度的调整,如果想尝试某种特殊效果,我会在数码暗房中进行比如彩色转黑白,数码转反转片等的整体一键转换。

当然,想要直接拍摄出满意的“意味荷花摄影作品” 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摄影者付出极大的精力和辛苦,包括寻找拍摄环境和拍摄物,等候光线或辅助物,还要无数次反反复复实验,不断的总结,不断的修正实验参数,最后感悟出拍摄地“秘笈”来。

请朋友们相信,数码后期绝不是仅仅只有PS一种, 只要摄影人用心并且努力,直接拍摄也是绝对可以创造奇迹的,摄影人加油!几张延时摄影图送给大家,没有处理过的图片。







小叶喜爱摄影


现在摄影师必须要会PS吗?

摄影发展到现在,已进入数码摄影时代。数码摄影也已经占据了我们拍摄的97%,作为现代摄影师,无论你是摄影爱好者或者是职业摄影师,已经离不开专业的校色调色、后期处理软件Lr、R-one、Ps等专业软件。同时,在工作中熟练掌握这些软件,也会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更好的完成你的作品创意。

一、从摄影爱好者来看。

在笔者接触的摄影人中,从以前的胶片摄影时代转到数码摄影。他们有些是一直拍摄风光摄影,有些是职业人像摄影从业者,也有产品摄影师。他们或多或少都能熟练使用一到两款专业的校色后期处理软件,为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后期校色处理。一些风光摄影老法师们,虽然他们不靠这个挣钱,也在积极的参加摄影后期处理的学习培训班,又是自己在网上找课程自学Ps等软件,都是为提高自己摄影创作力而努力。

二、从职业摄影从业者来看。

在职业摄影师中,很多的专业摄影工作室虽然前拍摄和后期制作是分开的,摄影师只负责前期拍摄工作,但基本都要求你必须会摄影的后期处理,这方面的能力也是专业摄影工作室比较看重的能力。在很多商业摄影中,摄影师要不自己会后期,要不助理都要求会后期,这样在试拍产品的过程中,缩短了客户看成片效果的时间,也为赢得客户的信任增加了砝码。

综上所述,作为现代摄影师,会ps等后期处理软件,已经是基本要求,也是增加自己在摄影行业的竞争力。所以,个人觉得必须会后期处理软件已经是行业发展所需,也是数码摄影时代必不可少的技能。

我是头条海子-摄影旅游,分享有关摄影旅游方面的知识、咨询。


海子—摄影旅游


在这里我说一下自己的感受吧,最为一个摄影师要不要会ps呢?一定要会的!毋庸置疑,其实不知道你说的这个会那种层次上的会。

会,就是懂,不一定精通。作为一张照片的创作者,不是拍摄完成就结束啦的,而是要把握后期的处理。因为你是这照片的原作者,对它色彩构图有一定的理解,即便是不是自己来修图,你也要把你的思绪传递给修图师。这里就需要你对ps了解一些啦,不然你都不知从何说起。

当然越是精通更好啦,这个才能很好的把控前期如何拍摄,可以避免哪些不必要的麻烦。自己修起自己的照片也是得心应手的,也没必要假手于人啦。

还是那就话技多不压身,不是必须会,但一定要懂。

谢谢大家,分享这些 以上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


摄影大师傅给你算一卦


摄影师是不是必须会PS,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应该是“不一定”。

为什么说不一定那,摄影师也分很多类型,有拍纪实的、拍新闻的、拍风光的还有拍人像的摄影师等等,从拍摄题材上分,种类更加繁多。拍纪实的和拍新闻的摄影师完全没有必要会PS,拍风光、人像的摄影师可能会经常用到PS。

在正规的摄影比赛中会将参赛作品分为纪实类、风光类、人文类等很多种类。在参赛要求中也会明确规定纪实类、新闻类作品严禁使用PS对作品进行修改。 我非常清楚的记得2012年在第九届《影像中国》全国摄影艺术大赛中,"社会记录类"获奖作品52件,其中的27件作品因为使用了PS被组委会取消获奖资格。在后来的国展中和一些大型摄影比赛中也有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风光、创意、人像类的作品中虽然允许使用PS,但对使用的要求也做了明确的规范。绝对不允许大范围的使用。

上述的观点主要是针对资深摄影师来讲的,作为众多的摄影爱好者,会一点PS时非常必要的,毕竟通过PS可以美化照片,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在数字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即使是业余爱好者也有更多的选择,PS软件现在还只限于在PC端使用,影楼等专业人士用的比较多。在移动端“美图秀秀”“天天P图”“泼辣修图”等众多的APP会使摄影爱好者们上手更快,更加方便,不一定非要用PS了。以上是我的一点个人感受,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



品之入境


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对事物都有一个被接受的过程,要与时俱进,多去接触一下新事物,不懂PS软件的摄影师总会觉得P图太假,所以不起去学或难学,学不懂,当这部份人如果想尝试一下,就不会放弃,太实用和方便了;而懂PS的摄影师喜欢P图,可以随心所欲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离不开P图。

以往用胶片拍摄的年代,没有电子相机发明出来、都是机械式快门,还要拿到冲晒店等候冲晒出来,不管你拍得多好,冲晒店的技术不好,容易偏色,冲晒店决定了摄影成色,所以要找到一间好的冲晒店才放心去冲晒。当时有些摄影师也有人在后期做特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摄影师把拍到美女的图片不加处理给到她,她会高兴得起来吗?天生丽质的美丽不多见,都喜欢用相机美颜功能去优化,弥补不足,升华美,尤其拿着极端锐利的镜头,脸上的瑕疵一览无为,直出怎能拿不出手。人要衣妆,佛要金装,三分天然,七分打份,艺术是要经过高度的提炼按自已的想法去深度加工,就是这个道理,我不认同艺术照搬自然,如一面镜子一样,就是真实。看法也许会因人而矣!古语有云“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现在很少有胶片机和冲晒店,也就不得不用电子相机,大部分年青人对传统相机己不感兴趣,不会用,太老土,好麻烦。

电子相机很多自动模式,非常易学易懂,就算当时拍出来曝光稍不足或过一些,没关系,用RAW的格式拍摄,后期通过软件可以弥补一些去拍摄当中的不足和瑕疵,妙手可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大部份摄影师却喜欢用会用PS,用得好不好,专业不专就另一回事了。

摄影师用不用,学不学各自选样,也不强求,喜欢就用。

电子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强大,总体来说,年青人接受新鲜事收比较强,追求新意,标新立异,时尚及创新,有自己一套。而上了一定岁数的不喜欢用PS,走向另一个极端,追求直出,原汁原味,因为靠传统的意识影响,在接受新事物方面有些保守,由于不喜欢PS,所以不想学、不接受、自认为没必要去学去做假,认为用PS就是人为去改变,不真实。

所以我个人认为,现代摄影师最好懂PS,不懂PS软件,实去太无趣,发挥缺失了摄影艺术家后期再创作的一部份。








绘画与摄影


毫无疑问,高端的独立摄影师是必须要学会PS的。

以上两张图就能看出精细度上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为什么高端的摄影师,特别是独立摄影师必须要学会PS呢?

  • 好的艺术类摄影作品,最重要的部分绝不是前期拍摄的好和后期处理的好的问题,而是画面构思的好,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都是服务于构思的,拍摄和后期孰轻孰重已经无所谓了,目的是作品画面。最简单的,拍摄美女人像,原片拍得再好,妹子还是不一定满足,为什么?因为脸上有点点呀,当然这只是最最最简单的了。很多纪实类新闻类的只是为了反馈事情的真相才限制后期的界限,以免被认为是捏造事实,从而歪曲事实,其实拿起相机拍摄,构图,就已经有主观意识的存在了。

  • 流水线式的影楼摄影师,拍摄完成图片后也需要基本的PS后期转档修饰才能转交专门的后期师进行图片处理,并没有太多的沟通,也就造成了前后期思路不统一,更多的是流水线式模仿处理制作。

  • 前后期是相辅相成的,后期能发现前期拍摄中的问题,以便于在下一次相似拍摄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后期的工作量会逐渐的减少,同时也是摄影的进步。好的作品,从来都是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共同来完成的。

所以,摄影师学习后期是必须的,为了你的作品,为了你在摄影的路上走得更长远。


  • 我是S,让影像越来越简单,欢迎关注我。



S的影像小院


不一定去,修图软件有很多,当然PS是一个很不错的软件。



JiangYibin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大笑][大笑]

我认为这是必须的,甚至可以说后期本身就是摄影的一部分。

在胶片时代,一个专业摄影师或者稍微严肃一点的摄影爱好者都会学暗房技术,这似乎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像Ansel Adams这样的大师更是以对后期处理的独特理解来指导前期的拍摄过程。

而在数码时代,是否需要后期却成为一个问题,我觉得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

1、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前期的拍摄手法没有大的改变,调光圈、调快门、对焦、用光、构图等理论和技术的变化不大,如果说得简单点,除了因出现APS-C、M4/3等一些新的画幅标准从而导致需要换算等效焦距以外,从胶片摄影过渡到数码摄影的人对相机的把握可以很平滑地进行过渡。但后期的改变就天翻地覆了,打个比方,相当于一个学生从化学系转到了数学系。这样巨大的改变可能造成有些人不愿去学或者学不好,于是干脆对数码后期敬而远之了。

2、数码摄影以其单次拍摄成本低(不需要买胶卷)、直接出片简易(有个屏幕就能看)、传播交流方便(数码化、网络化)等原因,降低了摄影的门槛,使爱好者社区极度膨胀。再加上相机和镜头等拍摄器材的更新频率比起胶片时代大大加快,在商家和媒体有意无意的培育下,使得摄影圈更热衷于对拍摄器材的讨论,甚至拉帮结派,纠结于器材优劣的争辩。以我的观察来看,现在摄影爱好者社区里话题热度排名基本是:器材>拍摄技术>后期技术>艺术审美。

3、数码后期的入门门槛其实比胶片后期是要简单的,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数码后期技术被滥用:比如把人脸磨皮磨得像塑料壳、换背景换得不伦不类、加上一些花花草草的像框,等等。再加上网络传播的方便,使得这些数码烂片到处传播,给人感觉照片只要一经处理就失真了、恶俗了、没品了。

4、数码后期缺少像胶片时代的Ansel Adams这样的大师(也可能在这个众声喧哗、网络民主的时代不可能出现大师这一称谓)或者一些标志性的人物和风格。现在各种数码后期软件,从简单的免费软件到Lightroom这样的专业软件,都把一些胶片时代的照片风格作为预设,从潜意识里引导人们把数码相片处理成胶片时代的效果,像胶片颗粒效果、正片负冲效果、LOMO风格、Polaroid风格等等,这就造成有胶片经验的人会认为数码后期是在山寨胶片效果,血统不纯正;而数码时代的摄影新手则可能认为这些效果既然已经流传久远,肯定是拍摄器材和技术运用得当的结果,就算不用数码后期也能搞出来。

我以为,其实在数码时代,后期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胶片时代。

也许有人可能会认为只要拍摄时构图和用光严谨、色温选择得当、光圈和快门组合完美、对焦准确,直接出片就可以了。但如果你对这些因素都如此严谨的话,那就无法不对以下几个因素严谨:

1、锐度。数码相机相对胶片相机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在感光体前面加了一个低通滤镜,虽说达到了避免摩尔纹的目的,但也产生了一个令摄影师最肉疼的缺点:成像模糊!可以说在CMOS、CCD等感光器件出现重大技术革新前,这算是数码摄影的一个重大先天不足。相比数码相机里默认的锐化程序,数码后期软件在锐化的灵活度、精确度等方面的优势是巨大的。即使现在出现了像尼康D800E这样的无低通滤镜的机型,但为了解决随之而来的摩尔纹问题,同样也需要后期处理。(顺便说一句,富士倒是自己整出了不需要低通滤镜又能避免摩尔纹的感光技术,X-Pro 1和新出的X-E1就采用了,但使用人群比较小众,效果如何有待验证。)

2、颜色。胶片时代的曝光、显影、成像输出过程都有标准化的胶片、药水、油墨,颜色管理不太重要。但数码时代就不一样了,特别是数码照片的显示环境千差万别,没有正确的颜色管理流程,颜色的失真是必然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器材党们拿着顶级机型、高端镜头,拍出了一张自我感觉良好的照片,无杂色、无色边、锐利、干净……然后“数码原片”就传上论坛了。不说别的损失,单说很可能把高端机型一般使用的Adobe RGB色彩空间丢失或转为sRGB所损失的颜色,就会让相机的CMOS芯片想吐血。

3、色温。对于色温的控制,胶片时代相对于数码时代是有很大不足的,而如果你放弃后期,也就放弃了这一便利条件。

我认为在摄影这条路上走得越远,就越会认识到以上三点的重要性。如果一个摄影师只关注相机、镜头、闪光灯等专业摄影器材,而把电脑当做边角辅助工具的话,那样就算把相机用成了精,那也不能算是好的摄影师。就像一个每场只能踢60分钟的梅西,他还能是梅西吗?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感觉错误,现在国内提后期言必称Photoshop,好像不提Photoshop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懂数码后期。但其实Lightroom(它的全名是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这样的工具才是真正的摄影后期专业软件,它不仅仅只是对照片进行裁剪、调色、锐化这些常规的后期操作,而是把整个数码摄影的后期处理进行了流程化的集中,从导入、管理、修片、输出一条龙,这才代表了摄影后期的全部意义。而Photoshop虽然图像处理功能更加全面,但在效率和流程化方面就大大不如前者了。而且Photoshop学习难度也更大,至少我觉得作为一个摄影师,就算不懂图层、路径、选区、混合模式、通道还有Photoshop里的各种滤镜,同样也可以在Lightroom里面做出好的照片。

总之,无后期不摄影,但你可以选择更难的Photoshop,也可以选择更舒服的Lightroom。希望更多人推广交流自己的后期经验[赞][赞][赞][赞][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