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未了 先别忙着批判

一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陡然暴增之后,呈直线下降之势,各地复工复产复学也逐步提上日程,随着疫情管控措施的陆续放开,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慢慢步入正常轨道。

与此同时,网上出现了针对疫情管控时期的批判声音,诸如“拿鸡毛当令箭”、“红袖章为所欲为”、“封村堵路于法无据”等一些不同声音,甚至个别有影响力的媒体也公开发声,出现了“全国各地频现所谓的硬核抗疫,采用大车堵路、碎石堵路等五花八门的手段”,文章结尾,还不忘定性: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更影响了防控物资的运输。

且不论这些媒体用词有多不当,单就定性结果而言,就深刻反映了高高在上的脱离基层的批评者对疫情有多么的无知和愚昧!小了说,是对社区干部抗疫工作的否定,大了说,还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在作祟!

较之普通人而言,社区干部这个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大年初二,当人们都在忙着准备礼品走亲串友的时候,他们接到了疫情防控命令,一天的时间,他们组织起了人力和机械,封堵了所有进出村庄的道路,设立了疫情监测执勤点,同时,几乎劝返了所有准备走亲戚的人们,其行动之快,落实之力,彰显了这群长期被诟病的基层干部在疫情肆虐影响百姓健康面前表现得决断和勇敢。这与那些为了一丁点责任而推诿扯皮、动辄让你盖几十个公章的有关部门比起来,该是怎样的担当!


一晃就三十多天了!三十多天来,广大基层干部牺牲节假日,放弃星期天,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从湖北返乡人员的摸排,到居家隔离措施的讲解,从进出卡点人员登记,到外地车辆劝返……在这个倡导居家就是为社会做贡献的舆论场景下,是社区干部始终冲在危险的最前沿,不被人理解,甚至冷嘲热讽,为了一只口罩,亮“身份”者有之,企图“刷脸”过关者有之,诉诸武力者有之,抡刀相向者有之……然而,君不见,一张桌子,一个袖章,一只口罩,可能就是他们所有的防护……看看70多岁蹲守在风雪里的大爷,有家不能回蹲在门口吃饭的民警,还有累倒在抗疫一线的社区干部……你就会明白,硬核抗疫的背后,该是怎样的付出和酸楚!


不可否认,在疫情防控期间,也出现了过度执法现象,就如媒体所说,一家人打麻将,社区人员砸烂麻将机事件,诸如“带病回村、不肖子孙”等不文明标语……这些,在回归正常生活后,确实有些偏激了!但同样是这样的硬核做法,筑起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近期,媒体报道了一些硬核村,从湖北返乡多少人,全村无一例感染等。笔者虽不赞同这样的报道——毕竟,有没有一例不是硬核防控所能决定的,而怎样把不扩散做到极致才是媒体应该报道的重点——但也为这些社区干部点赞。在专家和社会普遍对疫情缺乏认知的情况下,从心理学角度说,过度反应其实是人和动物的本能反应,更何况,在九龙治水多头督查强力问责之下,没有人会教你或敢教你应该怎么做,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倒是疫情防控有些眉目了,指手画脚的人出来品头论足了!

更点赞那些在请战书上摁下红手印的医护人员以及所有请战上抗疫一线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摁下的是手印,是保家卫国的激情,更是为民请战的一腔热血!或许,他们也会在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纰漏,从辩证法的角度看,那是任何事物都存在的本质特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抗疫一线,一些普通人的做法或许更令人感动:他们或请求义务值守一线,或捐赠医疗物资,或慰问一线值班人员……他们想的是能为疫情防控做些什么,与那些龟缩在电脑前,只会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嫉世愤俗们相比,不知道要高尚多少倍!

让我来告诉你们疫情防控正确的打开方式吧:理性的意见和建议,加上踏踏实实的哪怕是一点点的付出,而不是一昧的指责和否定。要知道,你的安全以及网络的畅通也是他们日夜的守护换来的。

中央提出,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是基于当下的疫情形势而做出的英明决策,而绝非是对疫情严控期间社区干部工作的全盘否定。(蔡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