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红安不胜不休抗“疫魔”

老区红安不胜不休抗“疫魔”

走在红安县的街道上,听到是喇叭、广播声、看到的是横幅、标语,一道道卡口站立着无数的“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岗”、“党员突击队”,他们量体温,劝说出行人,宣传疫情信息和防控知识……

一个卡口,一面飘扬的旗帜

红安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全员上阵,在城区10余个劝返点和卡点严格执勤,调集12台雾炮车、18台小型消毒设备、100多名环卫工人,常态化对城区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清理和消毒消杀。

“红安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我们将发扬红安精神,坚决做好宣传引导,坚决做细消毒消杀,全覆盖、无死角,确保全县环境卫生清洁无害;坚决做实联防联控,死守城区劝返点、卡点、隔离观察点,不间断巡查城区,不胜疫情,决不罢休。” 红安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阮志辉说:

面对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红安人民保持着革命战争年代听党指挥、紧跟党走的优良传统,战斗在哪里打响,党旗就在哪里飘扬。高桥镇高楼村党支部在1月23日接到疫情通知后,迅速展开防控宣传,封控村组间主要通道,村两委党员干部进湾入户,全面摸排统计返乡和在家人员身体状况,劝导群众不出门、不聚集、不扎堆。

一支部队,一堆抗疫“请战书”

红安县公安局特警大队主动请缨,面对党旗,他们庄严宣誓:“疫情在前,特警不退”,勇敢承担起定点医院、隔离观察点等地执勤任务,18名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在他们带动下,大队全体队员纷纷递交《请战书》,11名队员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志愿冲锋在抗疫一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公安民警和土生土长的红安人,应该将红安精神传承好、发扬好,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更应该冲锋在前,坚守不退。”23日,红安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负责人方继松信心十足。

一个救治点 ,一群白衣天使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妈妈,我是小苹果呀,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好想你….”已经10几天没有回家的汪赛看到女儿稚嫩的笑脸,心都被融化了,一直以来自己都在和时间赛跑,被护士姐妹们笑称“赛护士长”,可是怎么跑都跑不赢女儿成长的脚步,尤其是这个春节,原本和“小苹果”的约定也在这场疫情防控的到来划上了句号……

“这个时候,我必须上,她们都是一群孩子,而且她们来自乡镇医疗机构,以前也没有处理过这种急危重症患者.”其实汪赛自己也忘了,她也是一位89年的“年青”护士,只不过披上了“战袍”她就是一位与“时间赛跑”的勇士,誓与病毒决战到底……

都说是“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传染科。” 可是红安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张娟却说:“很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什么;懂得了如何珍爱生命和奉献的幸福”,尤其是今年春节,已经好几年都没有回家过年的张娟早就买好了回河南郑州老家过年的车票,可是当第一时间知晓疫情的时候,她就知道作为特殊科室的她这个春节必须留守第一线的,在没有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她默默的退了车票,全身心扛起防控疫情的神圣使命。

在忙完了感染性疾病科室收治相关病人前期工作,就收到了要去红安县定点救治医院——杏花乡卫生院 的通知,她二话不说就和汪赛两个人带领科室医护人员腾病房、划分区域、设置病房、喷洒消毒水……全身心地投入到收治患者工作中。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加上自己家在外地,张娟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回家和爸爸妈妈团聚,在接到4岁的女儿的连线视频,第一句说的就是“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河南外婆这里接我回去呀?”“妈妈回去不了,妈妈要去打怪兽呀!”“不是的,你是杏鲍菇,不是奥特曼,打不了怪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和女儿视频时在女儿的眼里就是名副其实的“杏鲍菇”……

“面对当前的疫情,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发扬红安精神,视病区如战区,全力救治患者。目前,全县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6例,截至日2月23日24时,累计治愈出院病人191例。” 24日,红安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柯三华说。

为了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各定点救治医院的“白衣战士”舍小家顾大家冒着风险连续作战,完善诊疗方案,规范操作流程,集中专家会诊,对症科学施策,精细分类管理,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在抗“疫”的战场上,展示出了崇高的职业精神和不胜不休的战斗意志。(廖亮 毛红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