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硬核鸡娃方式:爸考得比你好。父亲0基础过司考,只为辅导女儿

最硬核鸡娃方式:爸考得比你好。父亲0基础过司考,只为辅导女儿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strong>一位49岁的爸爸在0基础的情况下,一次就通过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考"的司法考试。而背后的动力仅仅是为了和正在法律系大四的女儿有共同语言顺便指导一下女儿明年的司考。听起来是不是有些难以置信?

最硬核鸡娃方式:爸考得比你好。父亲0基础过司考,只为辅导女儿

这位老爸生生从繁忙的工作中每天挤出5小时学习,而在这个过程中,女儿成了爸爸的老师,给爸爸买辅导书,跟爸爸讨论案例。<strong>最后不但爸爸司法考试一次通过,女儿也保送北大去读法硕了网友们不禁感叹,这种鸡娃方式实在太硬核。

最硬核鸡娃方式:爸考得比你好。父亲0基础过司考,只为辅导女儿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朋友,她堪称辅导作业界的一股清流。在大家每晚鸡飞狗跳时,她们家的画面和谐的有点离谱,每晚孩子写作业时,朋友也拿出书本记笔记学习,孩子们也自觉主动开始学习,弟弟不会的题,姐姐就能解决。最后她拿到了理财分析师证,而孩子们的成绩也中上且稳定。

最重要的是,<strong>大家都觉得学习是生活的常态,既不痛苦也没有什么值得玩命表扬。她对我说,就是想让娃养成一种不断进取的习惯。

最硬核鸡娃方式:爸考得比你好。父亲0基础过司考,只为辅导女儿

羡慕"别人家孩子",不如成为别人家"父母"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想要得到一种东西,你能做的首先是让自己配得上他。

这句话用来形容亲子关系也非常恰当。作为父母,<strong>我们常常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想让他们来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或者具备我们本身没有的能力。在公司备受排挤,吃了不少亏。但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所处的家庭关系最大。<strong>所以羡慕别人家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回头想想,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别人家孩子"

有一对父子经常在周日上午来绘本馆读书,一次那位父亲跟我闲聊,说他今天很高兴,孩子的作文在学校得了奖。他自己的书也要出版了。我说原来你是个作家,但是他却对我说:我是一个修车工。之前很少看书,家里也没什么书。

最硬核鸡娃方式:爸考得比你好。父亲0基础过司考,只为辅导女儿

但是有一次,孩子的老师对他说,他儿子的阅读习惯很不好,上课坐不住。他试过辅导作业,但是他也坐不住,很烦躁,会打孩子。后来他决定和孩子一起完成阅读作业,<strong>没想到不但慢慢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还发现了自己的兴趣。虽然是自费出版诗集,但儿子比自己还激动,总和同学说爸爸是个大诗人。

陈丹青有一个观点:年纪越大越知道,孩子其实是大人的老师。如果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同一个角度,就很容易了解到,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们也是在自我完善和成长。<strong>父母有多努力,孩子就有多努力,父母有多优秀,孩子就有多优秀。

最硬核鸡娃方式:爸考得比你好。父亲0基础过司考,只为辅导女儿

盯着娃写作业不如一起"作业"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爸爸妈妈陪写作业的目的,<strong>其实在于给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到坐姿、握笔、规划作业内容、预习复习方法等等。很多家长采取的做法都是一对一盯防式。目不转睛地看着孩子写字,孩子走神儿扣手,马上提醒:快写,别磨蹭。但如果换位思考,这样的方式不仅没办法教会孩子如何学习,更会将写作业变成一种任务。

最硬核鸡娃方式:爸考得比你好。父亲0基础过司考,只为辅导女儿

<strong>不妨试着也给自己布置点作业,让孩子跟着自己学习,再借助一些工具来矫正孩子的坐姿和握笔,在学习时尽量别打断孩子。我因为工作性质原因,每晚都会和大宝一起写"作业"大宝做作业前,我会把自己稿件和阅读的规划给他看。这样他也渐渐学会了管理自己作业的方法。

最硬核鸡娃方式:爸考得比你好。父亲0基础过司考,只为辅导女儿

先管好自己再管娃

一位在圈子里以自律闻名的朋友对我说,他直到大学才知道,电脑这种东西竟然是可以用来玩游戏的。<strong>因为对于他来说,电脑就意味着工作。在他的印象中,初中在一张大桌子上写作业,这边是他,那边是爸爸。爸爸总是面对电脑,上面有无数让人头疼的图纸,运算代码。有时候他都写完作业了,爸爸还专心致志的改着图,他也只好把第二天的课先看看。第二天早晨7点父子俩会一起跑步去单位和学校,不管刮风下雨雷打不动。

最硬核鸡娃方式:爸考得比你好。父亲0基础过司考,只为辅导女儿

辛勤工作开小吃摊的父母和路灯下写作业的孩子

<strong>其实他的爸爸并没有怎么教育他,而是在生活中用高度自律的习惯影响着孩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在学习,爸妈追剧看综艺。孩子有疑问,我们就用一句:因为我是大人,或者我小时候也学习过来搪塞。或者一边手机不离身,一边要求孩子每天保证2小时绘本阅读时间。

这种要求往往很难执行,且会造成巨大的亲子冲突,孩子不服气,家长觉得失望。如果换一种思路,像新闻中那位自学通过司法考试的父亲那样,从改变自己开始,那还何愁孩子不有样学样?

凌晨妈妈来叨叨:

从一个全职妈妈走上自媒体这条充满鸡血的道路,最初的想法就是不让孩子看到一个懒散的妈。有时候一个家庭,也像是一个公司,风气和愿景都很重要。短时间高压式的辅导,也许会提高某个阶段的成绩,但会在未来造成报复性反弹,例如一旦上了大学,就拼命沉迷游戏放弃学习。只有将提升自我终身学习,当作一个家庭的风气,才能给孩子提供持续优秀的动力。

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