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198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後成為職業畫家。作為中國後89新藝術潮流最重要的代表,其“玩世現實主義”的創作語言成為一種經典的語符,標誌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中國普遍存在的無聊情緒和潑皮幽默的生存感覺,或者更廣義地說它標誌了當代人的一種人文和心理的感覺。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陳丹青曾說:“方力鈞的光頭臉真的是符號,可做多種解讀:頑劣、無知、文化的盲點、破罐子破摔、弄不死他……只是符號玩太久,藝術家自己也厭倦了,近年想破破自己的局。年輕時找到符號,最難的是中年擺脫。中國當代藝術,成在符號,敗也符號。”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的確,方力鈞是談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時不可避及的藝術家,他與張曉剛、曾梵志、嶽敏君被譽為“中國當代藝術的F4”,其最顯著的標誌,就是“光頭”和“吶喊”的人物形象。儘管現在,“光頭”被方力鈞認為是“成名的無奈與代價”,而他也在遊歷山川創作寫生的過程中,不斷嘗試新的創作媒介和素材,但對錶現內心“隱性的叛逆”的這種表達方式,卻從未放棄過。——冀少峰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我的作品都是我作為個人對於社會、對於自己的存在身份的感受,更精妙一下說,我更關心作為一個生命體的痛感。一件東西或者一個人對於另一個人重要的基本表現是它/他讓你痛苦,比如說扎進一根刺,以後再碰見這類事情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已經記住它了,時間長了它會變成另一種痛,這種痛可能是對於你這個人或者對於你的生命是特別有意義的內容或者是方向。


——方力鈞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隔離期間創作

Artistic creation during isolation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與家人困在了大理,好在從2010年到現在,他出門都會帶上筆墨等簡易的作畫工具,故在近二十多天裡,他以水墨的方式畫了一批以朋友為題材的作品。雖然他自己笑稱,作品是“被憋出來的”,他也是“被勤奮作畫”,但我卻認為,他是以這種特殊的方式與朋友們進行了交流,所以看起來讓人特別感動。

就我所知,他的這批肖像基本是根據手機拍攝的圖像所畫出,而且,多是在他與朋友聚會時拍下的。當時很多人都以為他是拍得好玩,其實他是很有想法的。從表現手法上看,這批作品常常是在白描的基礎上染墨,而且,人物造型具有特寫、誇張與略帶變形的特點,故不但在視覺上很像每一位特定對象,更重要的是氣質與神氣也抓得特別準,可見,他對所畫的朋友都有著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理解與感情。而本期“隔離計劃”所發表的作品就是從方力鈞所畫的大量作品中選出來的,希望大家能喜歡。


魯虹

於武漢東湖

2020年2月22日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方力鈞在隔離期間的創作,中國人強烈的無奈無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