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锦仁:牺牲在抗“疫”一线的好民警,他用生命诠释一个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民警乔锦仁牺牲在疫情防控一线。妻子和女儿,再也等不到那顿欠下很久的团圆饭;同事和战友,没了一个好兄弟;公安队伍从此也少了一个破案“尖兵”。如果说岁月静好,那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好民警乔锦仁用生命诠释了使命与担当。


乔锦仁:牺牲在抗“疫”一线的好民警,他用生命诠释一个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乔锦仁牺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他奋战在防疫一线:

信守“疫情在前,警察不退”的庄严承诺

2月23日早上,公安灞桥分局民警乔锦仁因心源性猝死,牺牲在疫情防控一线。噩耗传来,悲痛在传递着,大家为失去这样的好民警痛心不已,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哀思和悼念。

据了解,1月26日,公安灞桥分局全员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已经连续值班两天的乔锦仁也立即投入到防控工作中。从1月26日至2月5日,乔锦仁被安排在纺织城公安检查站开展车辆、人员登记检查,并配合派出所入社区摸排核查涉疫情人员情况等工作。2月6日,灞桥区疫情防控住宿服务点正式启用,有着32年党龄的乔锦仁第一个报名请战,自始至终,乔锦仁都信守“疫情在前,警察不退”的庄严承诺!连续28天奋战在防疫一线,57岁的乔锦仁始终坚守岗位,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乔锦仁自2002年从部队转业从警后,先后任灞桥派出所户籍、治安外勤民警,国保大队民警,为群众办理户口、证件千余件,调解矛盾纠纷百余件,办理治安、刑事案件百余起。翻开乔锦仁的个人档案,里面记录着他从入伍至进入公安系统工作至今38年来获得的各种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7次,个人嘉奖12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后荣获“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市公安局评为“优秀民警”,2017年被评为“技能标兵”。

乔锦仁走了,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向大家诉说着他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贡献。

纺织城公安检查站站长屈正:

老乔是个实在人,工作踏实认真

“老乔是个实在人,工作踏实也很认真,虽然他只是局里派到检查站的支援力量,但是他从来没有一丝懈怠,有条不紊地引导车辆、人员进入登记检测区域,并耐心的做着安抚解释工作。”纺织城公安检查站站长屈正说,乔锦仁在检查站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时对于所有进入西安的车辆及人员信息的询问登记都很详实,给年轻民警做了很好的示范。后来,乔锦仁被抽调到疫情防控住宿服务点工作,他和屈正因为工作上的交集偶尔还会遇到,每次碰面他们总会相互提醒对方要注意做好防护,保重身体。

2月23日上午,正在开会的屈正接到一通电话,是乔锦仁所在的疫情防控住宿服务点的工作人员打来的,“服务点这边出事了,你们目前接收到需要留观的人员暂时不要安排到这里了。”在屈正的追问下,对方才说是乔锦仁牺牲了。“是不是搞错了?”屈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2月22日傍晚,他还见过乔锦仁,当时他正带着需要留观的人员前往乔锦仁所在的服务点入住。“这几天咋样?”“情况好着呢。”两人还像往常一样聊了几句。“直到现在我还感觉电话里听到的这个消息不是真的,真的希望老乔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一切都还好好的……。”屈正说着说着红了眼眶,匆匆转身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朝夕相处18天的张勇勤:

“我和他还没处够呢 ……”

2月6日,灞桥区疫情防控住宿服务点正式启用,按照灞桥区疫情指挥部要求公安灞桥分局抽调了12名民警到疫情防控住宿服务点工作,每个服务点两名民警,乔锦仁当天和58岁的经文保大队民警张勇勤被分配在了一起,此后两人一直在其中一个服务点里负责治安等方面的工作。

“虽然我们在一个单位工作,但是平日里工作上并没有交集,彼此也都不熟悉。这次我们俩因为疫情防控工作被分到一起,朝夕相处了18天,工作起来很有默契,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也很聊得来,可是没想到他突然就走了,我和他还没处够呢 ……”张勇勤含泪低下了头。他不愿意相信一天前刚刚发生的一切,因为乔锦仁在他眼中是个工作激情饱满,时刻都保持斗志的人民警察。

在位于灞桥区纺正街的一家酒店大堂内,竖着一块挂着党旗的疫情防控住宿服务点的标识牌,这是灞桥区抗击疫情的一处前线阵地,也是乔锦仁和张勇勤连续坚守的地方。自2月6日起,乔锦仁就从社区大排查的工作中转战至疫情防控住宿服务点,和张勇勤一起排查安全隐患,与防疫人员一起进行全面的消杀,2月8日,这里正式开始接收需要留观的人员。“你这一去不知道多少天才能回来,还是让队里的年轻人去吧。”期间,领导多次想要换下乔锦仁。“我对这儿的工作熟悉,实战经验也丰富,若换了别的同志,还有一段熟悉工作的过程,再说这儿危险也大。”乔锦仁一再坚持,之后他便在服务点连续驻守了18天。

“起初有些被送到服务点的人很不理解,也不愿意配合工作,不愿详细说出自己的出行轨迹。乔锦仁就耐心细致地做解释劝导工作,慢慢地大家就愿意听他的。”张勇勤说,每天上午8点起,他们就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专用呼吸器开始工作了,晚上10点钟以后将所有的防护装备进行消毒处理后,他们才回到房间休息。这时俩人终于有时间聊聊同龄人之间的话题,有时乔锦仁与女儿、外孙一家视频通话也会拉上他一起,那一刻他特别羡慕乔锦仁有这样幸福的生活。然而没想到,这样的幸福时刻永远不会再有了。

2月23日上午8时许,张勇勤从服务点门口取了早餐回到房间准备叫上乔锦仁一起吃饭。没想到往常敞开的房门此时紧闭着,连续敲门后房间内并无任何回应,用房卡打开房门后,张勇勤发现乔锦仁躺在床上已经没有了呼吸。当即乔锦仁被送往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但奇迹没有出现,乔锦仁没能醒来。

“谁也没想到,他竟离开的如此突然,甚至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张勇勤再次哽咽了。乔锦仁的牺牲,给张勇勤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他说,“当时我的心瞬间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住了一样,很难受很难受,我握着拳头在胸口使劲儿砸了七八下,回到房间趴到床上大哭了一场,这才感觉慢慢缓了一口气。”

他生前的笔记本上写着: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愿相信,老乔走了。曾经多少个日夜,我们一起分析案情、一起找线索、一起办案的情景,在脑海中不断浮现。老乔我们舍不得你离开,快回来!”2月24日早,公安灞桥分局国保大队教导员赵广宏回忆起乔锦仁时泣不成声,“自从2009年,老乔从派出所调到国保大队工作后,他所负责的工作,刚好由我主管,一来二往,我们不仅是战友,更是好兄弟。”

乔锦仁:牺牲在抗“疫”一线的好民警,他用生命诠释一个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乔锦仁在他的工作笔记本上写着“责任”和“担当”

赵广宏的办公桌不大,却经常由两个人共用,每人一半,乔锦仁经常就坐在对面。十几年来,多少个曾获公安部、省公安厅等通令嘉奖的重大案件,就是在这张办公桌上商量着侦破的。至今,办公桌上,还有老乔没吃完的药品,他有高血压,经常需要吃药。除了药品,还有血压计、工作笔记本、茶杯。赵广宏介绍,乔锦仁其实也有自己的办公室,只不过两个人经常一起商量案子上的事,为了方便,也就在一起办公,时间一长,这个教导员办公室就成了他和老乔共用的。

乔锦仁:牺牲在抗“疫”一线的好民警,他用生命诠释一个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乔锦仁办公桌上还放着他的常备药和血压测量仪

在乔锦仁放在办公桌上工作笔记本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他曾是全市办案的“尖兵”

防控间隙还加班破了最后一个案子

“凡是与老乔接触过的人都会说,他人不错,工作起来也非常认真负责,对待工作要么不干,要干就一定要做到最好。”赵广宏说,“2009年,老乔刚从派出所调到国保大队后,我们还担心他业务不熟悉,很难开展工作,让所有人没想到,他通过向其他同事请教,翻看以前的案卷、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不到一个月已对整个业务非常熟悉,不到一年时间,凭借优秀的办案能力,他还被评为全市办案尖兵,这个荣誉背后是老乔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多少个不眠的夜晚。”乔锦仁干一行爱一样,无论工作多辛苦,从来没有听他抱怨过,在国保大队的10多年里,光是获公安部表扬的案件就有50多起。对于这些荣誉,乔锦仁总是说,“这些都是咱的本职工作,真没啥可说的,大家都很辛苦。”

“23日早,我听说乔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给他打了一个电话,平时接电话非常及时的乔哥,电话那头却始终无人接听。”公安灞桥分局红旗派出所副所长乔煜说,“我当社区民警时,我们俩工作中常有交集,乔哥人很好,从来没有见过和谁发过脾气,印象最深的还是去年一起办案的经历,在破案的关键时刻,他经常忘记吃饭,真是一个‘拼命三郎’。”

乔煜说,当时,他们办理的案子非常复杂,千头万绪,专案组的民警们焦头烂额,仍找不到案件的突破口。乔锦仁经常驻扎在专案组,和大家一起找破案线索、分析案情,还教大家怎样寻找突破口,怎样从繁杂的线索中,找出有用的,一忙就是好几个小时。好几次,忙完案子,都到了下午两点多,中午饭还没顾上吃,他就抢着掏钱请大家吃羊肉面。

“为了侦破这起案子,整个专案组一忙就是三个多月,功夫不负有心人,案件不仅成功告破,还获得公安部、省公安厅、市公安局的通令嘉奖。”乔煜哽咽着说,“本来按照原计划,我们还准备疫情结束后,一起去外地出差,深挖一起案件,没想到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前几天,队上还有一件棘手的案子,由于民警掌握的线索非常少,经过大量摸排走访,才从监控视频中发现了一名女子模糊的背影和嫌疑人大概的体貌特征,但仅靠这点线索根本无法破案。听同事们说了这个案子后,乔锦仁就利用疫情防控中短暂的休息时间,琢磨分析案件的关键线索。很快,乔锦仁凭借仅有的一点线索,将嫌疑人的范围缩小到两个人,接着他又提醒办案民警查一查附近小区的出入记录。很快,办案民警发现了嫌疑人的踪迹,涉案人员全部被抓。这个案子从发案到成功侦破,仅仅用了三天。

妻子和女儿:

再也等不到那顿盼望中的团圆饭了

春节前,国保大队安排春节期间值班表,乔锦仁主动提出,让他值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的班。他说:“我女儿已经出嫁了,家里就我和老伴儿,没事让年轻人回家和家人过个团圆年。”

就这样,今年的春节和往年一样,乔锦仁依然没能和家人一起过年。

2月23日,乔锦仁倒在防疫一线后,分局的民警第一时间赶往他家,将妻子和女儿送到医院。谁成想,这次见面竟成了乔锦仁和妻子、女儿的最后一面。在医院里,妻子和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刺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乔锦仁的老家在汉中市西乡县,父母已过世。妻子是空军工程大学的退休职工,女儿已结婚,目前在一家出版公司工作。这段时间,乔锦仁一直在防疫一线忙碌,没有时间回家,女儿就在家里照顾母亲。他曾答应妻子和女儿,疫情结束后,一家人吃个团圆饭,算是补上除夕的年夜饭。可是,妻子和女儿再也等不到那顿盼望了很久的团圆饭了。

大家挥泪送别乔锦仁:

希望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乔锦仁牺牲当晚,公安灞桥分局就为他设立了灵堂。因为当前仍处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不能举行大规模的追思活动,前来吊唁的亲朋、战友、抗“疫”一线的防控人员只能依次有间隔地进入灵堂内为乔锦仁送别。

乔锦仁:牺牲在抗“疫”一线的好民警,他用生命诠释一个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战友和同事深情悼念乔锦仁

“2月22日上午,我们还在微信上简单聊了几句,没想到,他就这么走了……”何汉军是乔锦仁的同乡也是战友。2月24日上午,他特意赶来为乔锦仁送行,回忆起与乔锦仁在部队相处的日子,何汉军泪水涌出了眼眶。乔锦仁19岁入伍,在战友们的眼中,他一直都是一个业务能力突出、爱岗敬业的人,平时待人也很真诚,因此大家都愿意跟他打交道。

2002年从军20年的乔锦仁转业了,脱下军装穿上警服,成为公安灞桥分局基层派出所的一名民警,此后工作就成了他的重要部分。何汉军说,乔锦仁从警后就没回老家过过一个春节,平时的战友聚会他也总是因为工作原因缺席,甚至战友们到工作单位去看他,都不一定能好好聊上几句。何汉军记得一次他和几位战友趁着周末去看乔锦仁,大家刚坐下,他就接到电话出警了,回来后还没等十分钟就又出门了,短短两个小时,他就出警三次,这次探望只能草草结束,战友们也正真体会到了乔锦仁工作的繁忙程度。2月8日,何汉军得知乔锦仁正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之后,乔锦仁全副武装在疫情防控服务点工作的照片在他们的战友微信群里传开了,战友们便在群里不断叮嘱他做好防护,多保重,直到2月22日,大家还在群里看到他发消息,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他给战友们发出的最后一条消息。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各级领导、亲朋、战友前来吊唁外,与乔锦仁一样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社区工作人员也自发到场挥泪向他送别。

邱红卫是灞桥区席王街道永丰社区副主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与乔锦仁的工作交集并不多,尽管相互之间并不是很熟悉,但是乔锦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邱红卫从其他同事口中多次听说,而且印象还很深刻。“他是所有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楷模,他的牺牲让人惋惜更让人痛心,希望疫情能够尽快得到控制,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邱红卫说。

截至24日下午6时,省公安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市公安局以及全市部分公安分局等50余家单位先后组织代表前来吊唁或发来唁电。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王涛 龚伟芳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翟小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