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是一場倒逼科技創新的突破戰

<strong>抗擊疫情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倒逼科技創新的突破戰。縱觀宇宙這漫長的歷史時間,人類經歷了無數次災難,科技創新就如同希望的“光源”,照亮人類的未來。

<strong>而大疫之後,又給了科研人員、科技企業、更加銘記於心的責任和使命! 面對疫情,面對未來更多未知的災難,科技力才是人類的方舟。

<strong>在這場突然爆發的疫情中,我們來看看有哪些科技力為抗擊疫情助力了?

1、雙光譜測溫

雙光譜測溫儀可在30米半徑範圍內,遠距離非接觸同時掃測所有人體溫,測速用時不到一秒,誤差不到0.3℃

抗擊疫情是一場倒逼科技創新的突破戰

2、紅外熱成像測溫儀

武漢疫情的突發,正值春運時期,公共場所人流密集,很容易傳播擴散。而此時對公眾進行手動體溫篩查無疑是加大擁堵,造成更多人群接觸感染,而此時這個測溫黑科技就能排上用場了,在機場、火車站、碼頭的進出口安裝上體溫測試儀,只需要人在鏡頭範圍內,即可測溫,能對大片移動人群進行快速測溫,通過篩查發熱人群協助安檢、醫護工作人員。“非接觸式熱成像測溫”、“高常自動報警”、“檢測大規模移動人群”這幾個特點,放置在人流量多的地方,即可助力疫情防控。

抗擊疫情是一場倒逼科技創新的突破戰

據介紹,此設備採用了中科大的創業團隊東超科技的DCT-plate技術,全稱為“等效負折射率光學平板透鏡”。區別於傳統成像需要一層透明的膜作為介質和呈現“虛像”的現狀,這一技術可以無介質空中成像,以實像的形式將畫面呈現在空氣中並可直接交互操作。使用者全部操作都在空氣中完成,有效降低了因人體與物體表面接觸時發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目前,首批研發改裝的兩臺機器已投入到醫院門診大廳和發熱門診使用。

抗擊疫情是一場倒逼科技創新的突破戰

4、巡邏機器人

“請大家戴好口罩,注意個人衛生,不要前往人流密集場所,身體若有不適請及時就醫……”一款由高新興集團自主研發的巡邏機器人不停來回喊話,提醒市民時刻注意個人安全防範。它的前身就是高新興的5G巡邏機器人,在這次疫情中升級了測溫和監控系統,搖身一變成了5G巡邏測溫機器人。人臉識別時,機器人會把口罩當作人臉識別中的異物篩出去,而現在監測口罩佩戴情況就需要進行算法升級將功能轉化回來。

抗擊疫情是一場倒逼科技創新的突破戰

5、5G醫護助理機器人

這是一款不需要戴口罩、不會被病毒感染的消毒機器人。

這些消毒機器人站上了防疫一線,承擔起了上海、武漢多家醫院的日常消毒工作,效率提升6倍,細菌殺滅率99.9999%,360°無死角消毒,會自己坐電梯。

6、京東配送機器人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京東物流自主研發的智能配送機器人在武漢完成了智能配送的第一單:從京東物流仁和站出發,穿過建設二路路口,順利將醫療物資送到了武漢第九醫院。對於目前在武漢的配送機器人部署規模,京東未予披露,但表示,對於已隔離的醫院、小區如有需求,京東物流也將考慮通過配送機器人來提供園區內的物資運輸與配送。隨著各地馳援武漢的配送機器人到位,將拓展更多的醫院甚至被隔離的小區內使用。

7、遷徙大數據顯示人口流動

此次疫情中,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為政府和研究機構提供了疫情防控的關鍵數據支持。百度地圖推出的百度遷徙數據,數據基礎是百度地圖 App 用戶授權的地理位置等數據。

抗擊疫情是一場倒逼科技創新的突破戰

我們可以看到,打開 “百度地圖” APP,點擊疫情地圖中的遷徙地圖,搜索武漢,便可看到疫情爆發後,500萬離開武漢人口的流向,以熱力圖顯示實時人口流量密度、指導用戶出行。

8、大數據、AI助力新藥研發、疫情預測

在抗擊疫病時嘗試應用 AI+大數據進行預測早有先例。在2008年,Google推出了Google Flu,利用人們的搜索查詢記錄來發現流感的爆發,不過由於這種方法傾向於高估疾病流行的嚴重程度,容易引發社會恐慌,最後被叫停。

早在2014年,百度預測也上線了 “疾病預測”,利用用戶的搜索數據,並結合氣溫變化、環境指數、人口流動等因素建立預測模型,實時提供幾種流行病的發病指數。這次疫情中,百度成立了 3 億元的專項基金,結合百度人工智能、大數據能力,支持抗擊疫情的新藥篩選和研發。而阿里則為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本次病毒疫苗和新藥研發所需要的一切AI算力。

9、大數據疫情實時跟進、確診小區、病例航班、病例密切接觸在線查詢。

通過騰訊看點、丁香醫生等小程可以查詢實時疫情數據;通過電科雲小程序可以查詢自己是否有密切接觸史。

10、互聯網在線醫生

疑似症狀在線問診:如果你出現輕微的疑似症狀,可先行通過微信上的小程序等方式,線上諮詢醫生,不需要排隊,直接和醫生對話,減少線下接觸避免交叉感染,快速簡單判斷病情。微信搜一搜“在線問診”,或從“微信-我-支付-城市服務”進入相應醫院進行在線義診、免費諮詢。目前,提供在線義診或諮詢服務的醫院正在逐步更新中。

總結一句: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幻想為出發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