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口罩”事件始末,单方面硬“怼”后,又莫名没声音了……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口罩成为出门的标配,也让人们一夜之间认识了N95型口罩。

在“一罩难求”的大环境下,N95型更是成为“顶级网红”一般的存在,只要能与其搭上边,似乎都能吸睛无数。

车载“口罩”事件始末,单方面硬“怼”后,又莫名没声音了……

这不,汽车行业的机构来了!


01 车载“口罩”评级事件始末

2月12日,公众号“CATARC”发表了一篇题为《CN95!国内首个汽车“口罩”N95级认证!》的文章称:

“空调滤清器完全可以认为是汽车的“口罩”,天津华诚认证中心作为国内汽车行业里专业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也适时地推出了国内首个达到N95级别的汽车空调滤清器过滤效果分级认证,即CN95认证,其中C代表Car(汽车),N95代表达到N95级。”

车载“口罩”事件始末,单方面硬“怼”后,又莫名没声音了……

2月13日,(也就是上面发文的第二天),就惨遭汽车空调滤清器顶级供应商科德宝的打脸硬“怼”(单方面硬怼)。

科德宝在一封《致中国汽车滤清器行业的一封公开信-针对华诚 CN95 N95认证可靠性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中称:

由于应用不一样、产品标准也不一样,华诚认证推出的CN95认证将汽车空调滤清器的过滤效率级别与口罩的N95防护级别关联,有“套用”和“误导”之嫌。”

汽车“口罩”N95级认证标准既不是汽车行业标准,也不是中汽协滤清器委员会的团体标准,就是该测试机构自己企业的标准。”

车载“口罩”事件始末,单方面硬“怼”后,又莫名没声音了……

科德宝认为,华诚认证的CN95空调滤芯“无法像N95口罩一样有效隔离病毒”,

“首先,该认证使用的测试介质是A2矿物质粉尘,替换口罩测试用的氯化钠气溶胶属于偷梁换柱,错误引导。其次,该认证测试结果为A2矿物质粉尘过滤效率95%,用氯化钠气溶胶测试只能达到70%左右,实际防护效果相比宣传的“N95级”相距甚远,完全达不到防护病毒的功效。”

车载“口罩”事件始末,单方面硬“怼”后,又莫名没声音了……

尽管被“怼”的如此厉害,却似乎没有阻挡给汽车带“口罩”的脚步。

2月21日,华诚认证正式宣布已完成首批产品的认证工作,且公布了获得最高等级“CN95级”认证证书的9家认证单位。


车载“口罩”事件始末,单方面硬“怼”后,又莫名没声音了……

再然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科德宝又发布一则声明:

车载“口罩”事件始末,单方面硬“怼”后,又莫名没声音了……

之前的那篇文章随后也被删除!

车载“口罩”事件似乎到这里就结束了。

不过,对车载“口罩”的质疑声却多了起来。


02 车载“口罩”到底有没有用


汽车上常有三滤的说法,分别是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

而所谓的汽车口罩指的就是“空调滤清器”(简称空滤)了。

长下面这样。

车载“口罩”事件始末,单方面硬“怼”后,又莫名没声音了……

汽车开在路上,周边遍布灰尘、尾气、各类说不清成分的粉末。

空滤的作用,其实就好比我们戴的口罩,可以过滤掉,经空调通风系统进入车内的空气中的各种微粒及有毒气体。

空滤材料也和一般口罩相同,采用了无纺布,通过静电吸附原理过滤微小的病菌及有害物质。


车载“口罩”事件始末,单方面硬“怼”后,又莫名没声音了……

吸附了灰尘的空滤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的汽车其实都已经佩戴了“口罩”,也都在发挥了“口罩”的作用。

那么,“N95级车载空气过滤器”是概念,还是确有“过人之处”呢?

车载“口罩”事件始末,单方面硬“怼”后,又莫名没声音了……


目前号称N95级的基本采用

高密度滤材HEPA滤芯,如吉利汽车的“车规级CN95高效复合空调滤芯”、长城汽车的“PM2.5高效空调滤芯”以及广汽新能源的“埃安过滤杀毒一体式”健康座舱等等。

不过,空滤和我们口罩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寿命”

口罩你可以一天一换,可没有见到哪位老司机天天换汽车空滤的。

如果空调滤清器无法做到真正的消杀,滤芯就必须定期更换,否则容易成为污染源。

车载“口罩”事件始末,单方面硬“怼”后,又莫名没声音了……

而目前市场上号称推出“N95级车载空气过滤器”的车企,配备“消杀”功能的并不多。这一点,单纯只看“过滤效率”的测试是“认证”不出来的。

另外,空滤只是过滤“空调进的风”,而汽车,又很难达到像负压急救车一样的气密性要求,“病毒”一旦找到其他入口进入车内了,还不容易出去。

那真的就是“关门放狗”了!


车载“口罩”事件始末,单方面硬“怼”后,又莫名没声音了……

所以,“N95级车载空气过滤器”的过滤效果肯定强于普通空滤。

但是对于新冠病毒的真正作用有多大,使用寿命有多久。

暂时没有车企/机构能给出满意答案。


03 咱老百姓怎么办?

都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

车载“口罩”事件始末,单方面硬“怼”后,又莫名没声音了……

我开车带个口罩,花个几块钱就能解决的问题。

干嘛非要花个十万,甚至几十万去买一个还不知道有没有防病毒效果的车呢?

你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