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一些小时候,或者从前,带着泥土气息的故事?

看起来挺有趣的灵魂


少年英雄梦

时光如水转眼年近半百,时不时脑海里还会浮现幼年时的零散碎片。那时六七岁时的我,一心向往武艺高强,飞檐走壁行侠仗义!记得当时还当过几天的红小兵在红卫兵哥哥带领下游击四方,经常跟临近街区的同龄伙伴PK 。攀房上树、撞拐摔跤玩的不亦乐乎。七岁那年冬天随母亲去姥姥家探亲,姥姥家在吉林农村,那时的农村真是土坯房茅草屋四方院里养鹅猪。成年人自然无趣,但对于我来说可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我最喜欢在是柴火垛上穿来跳去,当地农作物以高粱、玉米、稻子为主 ,这些秸秆堆的高度超过住房并且连成片。高粱秸秆是我的最爱,根粗尖细,去掉包裹的枯叶会露出粉里透青的硬杆,舞动起来即可当枪有可以当棒。又不怕损坏了被父母骂[呲牙]因为这等玩具取之不尽!每当我手提长枪飞身由秸秆堆跳进稻草堆的时候我的英雄梦醒了!于是姥姥家的鸡鸭惨了在我抢里加棒的攻击下四散奔逃,一时杀的兴起竟然向猪鹅发起了进攻,刚开始我还站着上风,不料没多一会猪就急了转头向我拱来,两只大鹅也伸着脖子大声鸣叫,用嘴直啄过来,我手里高粱秸秆瞬间折成几节,吓得我一溜烟上了柴火垛。猪还是比较随和在下面叫了几声离开了,大鹅不依不挠在下面叫个没完,还扑扇着翅膀要闯上来,这时天色渐暗,大鹅似乎累了,慢慢离去。惊魂稍定的我也顺势溜下来准备回家吃饭。不料刚走到院当中。大鹅一下冲了出来,我一边用秸秆抵挡着一边禁不住吓得大哭起来,就在大鹅马上要啄到我的时候,二舅救了我。可是以后大鹅每次看见我都要攻击,姥姥为了避免我受伤提前做了铁锅炖大鹅。[捂脸]




熊猫晃晃的故事


“三毛钱不醉,两毛钱醉了……”“酒憨子”挑着卖豆腐的空担子,一边自言自语地咕哝着,一边歪歪扭扭地走出村子。我们一群小学生追在身后,看着这个老头丑态百出的样子,嘻嘻哈哈地学着他走路的样子,觉得有趣极了。不一会儿,就看见“酒憨子”的步子越来越乱,越来越乱,我们看到后,就一起兴奋地喊着“倒,倒,倒……”,一般喊不到第四下,“酒憨子”就踉踉跄跄地倒在了路旁,这时我们便一起轰然叫好……

这个熟悉的场景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时我还是一个流着鼻涕的小学生。现在想起来还异常清晰,仿佛发生在昨天。这个带有泥土气息的故事我永远难忘!

他家是我们村下面的前店子村,常常来我们村卖豆腐,卖不完,就穿过我们村去别的村再卖,卖完了,就再穿过我们村回家。他好喝酒,一挑子豆腐不管卖完卖不完,每天在回家的时候,都会来我村的代销店里,喝上几毛钱的散酒。酒量不大,十回得有九回喝醉,因此我们村子的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酒憨子”。

我们学校紧靠着村里的代销店,因此,我和同学们去代销店里买铅笔、本子或糖块时,经常会踫见他。

这天放了学,我们几个馋嘴的小学生去代销店,想着买点糖块、柿饼子之类的东西解解馋,恰巧遇见“酒憨子”卖完了豆腐,把担子放在代销店外面,进了代销店。我们不先卖东西了,就站在柜台前等着看热闹。

他先是地从腰包里,“悉悉索索”地掏出一沓子破旧的毛票子,右手的手指伸向嘴里,沾了点唾沫,急切地清点着毛票子,从中迅速地找出三毛钱的票子,“啪”的一声把钱拍在柜台上,很响亮地喊道:“小孙,来三毛钱的散酒。”

售货员小孙看他这样子,一边用酒端子给他从酒坛里舀出三毛钱的酒来,一边打趣他:“哟,老李,今天都卖完了,挣了不少钱吧!”“酒憨子”姓李。

他什么话也不说,只是用贪婪的眼神,看着小孙把酒盛进一个白碗里,就好像有人要和他抢酒喝一样,他飞快地从小孙手中夺过白碗,一口气喝干了,咂巴咂巴嘴,然后从柜台盛盐的地方拿出一粒盐类,放进嘴里,“喀蹦喀蹦”嚼着,权当做了下酒菜。

小孙和他开玩笑:“老李,我这盐你也要付钱的。”

“酒憨子”这时脸红红的,他瞪一眼小孙,又拿出两毛钱来,“啪”地又拍在柜台上,这次声音更响了,也不说话。

“你这是买盐的钱吧?”小孙接着跟他开玩笑。

“你,你家的盐是金豆子啊,别胡扯了。”

小孙默契地又给打上两毛钱的酒,倒进碗里。这时,“酒憨子”不再猴急猴急地喝了,他看看四周买东西的人,礼貌地让着众人喝。他竟然还让着我们几个小学生喝,我们都笑了。

“你快喝吧,不然,酒气都跑没了。”有一个人打趣道。

他慢慢地端起,把这两毛钱的酒悠然喝下,瞅瞅众人。众人都笑说:“醉了醉了。”

他摇摇头说道:“没醉没醉,醉还早呢,就,就是有,有点,头,头晕。”众人哄堂大笑。他低下头,努力地瞅着我们几个小学生。他那眼都红得吓人。我们几个小伙伴有些害怕,就“哄”地散了。

他彳亍着,走出代销店,踉跄着步子,行走着一股醉意,倒是还没有忘记他的豆腐挑子。他挑着担子,自言自语的不停地咕哝着:“三毛钱不醉,两毛钱醉了……”

“酒憨子”醉倒在路旁后,不停地呕吐起来,不一会儿,便枕着呕吐物,打着呼噜睡了。这时天也渐渐黑了,没有了什么好玩的了,我们就一哄而散回家了。

也不知道“酒憨子”在路边是何时醒来,何时回家的。可是在第二天清晨,“热豆腐,焦干的热豆腐……”那熟悉的叫卖声,依然很准时地把我从梦中叫醒了。


填满故事的人生


小时候到菜地去陪妈妈除草,突然想尿尿了,于是跑到丛林深处蹲下来尿尿 。四处寂静,回头一看,一条大型菜花🐍就杵在我屁股后面淡定的瞪着它的大眼睛看着我尿尿,幼小的心脏砰砰直跳,心想我是该跑呢还是假装淡定,它是在想要怎么肆机咬我吗,还是出于人道主义要等我尿完再咬我呀,挣扎了许久,终于尿完了,想着还是赶紧跑吧。呲溜一下拔起裤子就拼命跑,好在没跟过来。去菜地都有阴影了。



🍊🎉雅


小的时候我喜欢顶着毛毛细雨走在小路上,因为我喜欢这种感觉,下雨的时候,泥土的气息会扑面而来,那种感觉非常奇妙。

我还会穿着水鞋去踩水洼,有时候还会溅得一身泥,可能这些动作都不是女孩子该有的,也许是因为小的时候我总喜欢男孩子在一起,让我变得也像男孩子一样,就像我妈妈说的,小疯丫头,我们还会玩很多游戏,总之小时候是无忧无虑的,总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我还会爬上高高的树,有一次我没有估计好树的承受能力,当我爬到树梢上的时候,树突然弯了下来,因为那是校园里的树,我怕我把树弄折了老师会批评我,我就直接跳了下去,可是我离地面实在是太高了,而且个子还小,所以就直接摔了下去,幸好只是皮外伤,不过鼻子出血了,还沾了满脸的泥,那场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还会爬上高高的篮球架子,在上面打滴溜玩,幸好没有掉下来过,如果掉下来,肯定会伤得不轻,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小时候实在是太可怕了,也不知道哪来的胆量。

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在故事中慢慢长大,慢慢的成熟起来,慢慢的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冲动,那样天不怕地不怕,当然,我们也失去了许多童真……


才女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是七十年代, 我 读初一的时候,班主任吕蕴生老师感冒了三天,许多同学都去看望了他。

同学调皮鬼程时铜神秘地对我说:“我从家里偷了四个鸡蛋,一包花生米给吕蕴生老师,但他没有要。”

我一听心里有了数,心想:我是班干部和吕蕴生老师关系很好,要是我能送上四个鸡蛋给他吃,他一定能収下?但我家里三只下蛋的母鸡得瘟疫死了,家里又很穷,没有什么可送的?怎么办?急得我不敢去看望吕老师。

村里好小伙伴程根子知道了对我说:“我们去白水湖摸田螺卖,卖来了钱再去买东西给吕老师行嘛?”。我一听如梦初醒,好办法,哪买什么东西送给吕老师呢?我们想了好久。

“买红糖!红糖能止咳”我高兴的叫了起来。

星期天,我邀请了村里的几个小伙伴们打着赤脚背着竹篓去新培的白水湖摸田螺,田螺在齐腰深的水里,我们一会儿摸田螺一会儿抓泥巴打泥仗,又是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白水湖的田螺又多又大,全是野生的。我们一遍玩一遍摸田螺,中午吃了自带的熟红薯,下午继续摸田螺,大家非常开心。下午二点左右竹篓装满了田螺、赶紧去供销社收购部卖田螺。

我摸到了22斤半,卖到6角7分钱,高兴的跳了起来。就请同学程菊华出面,找到其爸爸供销社程会计走后门弄来了一张红糖票,花6角2分钱买了一斤红糖。5分钱买了一端酱油,多的一分钱买了一颗糖果,算是慰劳自已。

第二天我拿了这斤红糖,在自家菜园地扯了一把四季葱头,藏在书包里去看望病中的吕蕴生老师。

“吕老师,这包红糖和四季葱给您吃。”我望着咳嗽中的吕蕴生老师,小心地将红糖和四季葱头放在他桌上,盼望着他能收下。

“啊!你来看我,为什么还送红糖?”吕蕴生老师戴着厚片眼镜,非常惊讶地问道。

“吕老师,红糖是端午节我姐姐送给我吃的,四季葱头是我家菜地里的。红糖、四季葱头,生姜加胡椒煎水吃能治感冒,这是生理课程一咸老师教的,您就收下吧!”我红着脸解释着说。

“哦!你从程老师那里学到了中草药治病、很好。红糖是紧俏品,你父亲死得早,家里很困难,红糖拿给你母亲去吃吧!下次再拿东西来,我要在全班点名批评你哦!”吕蕴生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没有办法,红着脸将红糖拿了回来。说来也巧小伙伴程根子那天摸田螺着凉了、得了感冒,用我的红糖、四季葱头、生姜加胡椒煎水喝,蒙着棉被出了一身大汗,果真治好了感冒。



一滴水4446638295335


上初一的那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家乡也实行了分田到户。

记得那天是星期六,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下田干活。作为家中的老么,父母唯一的希望就是让我好好读书。就算是油瓶子倒了,也是哥哥和姐姐的事,根本就轮不到我。

春耕在江南,原本并不忙碌。那一年是第一次包产到户,饿怕了的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忙起了春耕,育起了早稻秧苗。当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还没有研制成功,水稻在中国的产量并不高。村民们只能通过栽双季稻的办法来提高收成。

因为在村里请不到人帮忙,又要及时将秧苗栽到田里。在城里工作的父亲,虽是种田的能手,也只得硬着头皮将我们姐弟三人赶下了田去栽秧。

父亲将长长的细尼龙绳绑在两个木桩上,将木桩钉在田间的两头,用尼龙绳拉出了一条笔直的标线。

经过的村民看了直摇头,他们从未见过栽秧还要拉标线。

父亲只是笑笑,并不解释,带头脱了解放鞋,卷起裤脚,下田给我们姐弟做起了示范。

我被夹在父亲和那条标线之间,父亲手把手教会了我握秧把,分秧苗,用右手的两指插秧苗,怎样往后退步走,才不至于在田里踩出较大的坑。

最让我难以理解的是,父亲对我的要求,比哥哥姐姐都要严格的多。父亲栽的秧苗横平竖直,深浅适中,行距和间距就像是用尺子量出来的。

我可是第一次下田栽秧,那样的标准对我来说过于严苛。栽偏了的,我必须拔起来重栽。飘起来的,必须重新栽好。

一开始父亲并不要求我有多快的速度,只是在我栽完一把秧苗后,刚想直起腰歇一会儿,就悄无声息地将一把理好的秧苗扔到我脚边。我无数次想过,爬到田埂上赖着再也不下来。父亲总是一次次的鼓励着我。

日上三竿的时候,那块田里已经栽好了一大半秧苗。经过的村民,总会停下脚步,驻足观望,个个口中啧啧称奇。

田里栽的秧苗,无论横着看,竖着看,还是斜着看,都是一条条笔直的绿线。就像是整齐划一的军人站在那里,雄赳赳,气昂昂。

若干年后,我踏上了工作岗位,才渐渐的明白了,父亲为何对我的要求格外严格。

认真仔细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已经成了我的习惯。虽然我换过很多工作岗位,但每一次,都会有同事抢着进我的班组,和我搭档。


宁远智慧


有的。

是我小时候放牛羊的事。儿时,我特别的喜欢放羊。就放一只羊,特别的是我的羊妈担心我放不住还用绳子像套牛一样套住了的。放学一回来吃过饭我就牵着羊出门了。屋里刨洋芋、洗红苕、打猪草、扫地等等好多的活都不用做,就只放一只羊。你想那是多么高兴的事啊。

倒霉的事来得我猝不及防,我放的羊得病死了。羊是我上学去后死的。我放学回来时,羊早被砍成了几大块挂在堂屋门前的柱子上。

“羊今天得疾病死的,我们请人给剖啦!”

妈对我说道。我的泪水突地涌起,我飞快跑进我二楼的木板楼屋,关上门嚎啕大哭起来。

我没有吃花羖羊的肉,妈端来我连看都不看一眼。

不久,我们家有了牛。甭想我多高兴呀。牛牵回来的当天,妈对我说。

“这以后就是你的活路啦!”

那一天正是星期天,我牵着我的小黄牯牛,在门前堰塘包和兵哥平哥还有最护着我的朱轩哥一起放的。记得那天我把自己会唱的歌都唱了一遍,虽然好些句子也记不清,但是望着我的小黄牯,我是唱得个摇头晃脑的。我的歌喉简直不能恭维,说出来你可能会笑。我考起师范时,家里请教我的一班老师吃饭,老师们说我这一年努力了,成绩都上来了,就是不能唱歌,我妈回答,我们家叶子连唤狗子都不会,哪唱得来歌!引得老师们哈哈大笑。


石头吧


每个人在小时候都有许多有意思的事,我记忆中最有趣的,还要说是5岁那年。

那天是一个暑假的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去市里的公园游玩。因为路途遥远,所以经过了大约30分钟的时间才到达公园,公园里游玩的人很多,有看花灯的,有坐在亭子中休息的,还有的则去看用草制成的龙并和龙一起照相,我那里还小,外面的世界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太大,太有吸引力了,我听到有人喊:“走,咱们一起去钓鱼”,我听了,觉得很稀奇,就对爸爸说:“我也要去钓鱼。”爸爸听了,说:“那好呀!”于是,我和爸爸顺着人流一起钓鱼。

走到钓鱼的地方,我看见了一个很大的湖泊,旁边是被一些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围成的,我没多想,就大步的往水中走,爸爸一把拉住了我,对我说:“你到哪去,小心你掉到水里。”我听了说:“我不是去捉鱼吗,鱼在水里,我必须去水里捉。”爸爸对我说:“捉鱼和钓鱼都有工具呀,你要是一不小心……”。爸爸的大道理讲了差不多20分钟,我听都听烦了,说:“我们现在就去买钓鱼的工具吧。”“好”。我和爸爸来到了卖钓鱼杆、鱼网的地方。我随便挑了一个鱼网就走了,因为我求鱼心切吗。回到了钓鱼的地方,我学着其他小朋友的样子在水里捞来捞去,我捞了半天,也没捞上来一条鱼,只是捞了几片树叶而已。我的等待达到了一定的限度,于是,对爸爸说:“这里一条鱼也没有,我们到别的地方去吧。”爸爸说:“钓鱼要有耐心的,你看那些叔叔不都是这样吗?”我一看,果真如此,于是,我不甘落后,又开始捞鱼,时间一长,我就把捞鱼改成了戏水,太阳快落山了,我一条鱼也没有捞到,于是,我改变战术,不老在一个地方捞,多换几个地方,我就在岸边走来走去,就在这里,我发现一条鱼漂在水面上,我看后,欣喜若狂,连忙用鱼网去捞那条鱼,捞到之后,我连忙找了一个水沆,放在里面,用草把鱼遮掩好,又继续去捞,谁知,那条鱼是死的,当时我还不知道,天快黑时,爸爸让我回家,我早已将这条鱼忘在九霄云外了,就急匆匆的和爸爸一起走了。

第二天,我又吵着去钓鱼,爸爸无法,又带我去了,我就在捞鱼之际,突然想起了我昨天捉到的那条鱼,我飞奔到草丛旁边,一看,鱼还在,我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昨天捉到的鱼还在。”爸爸也连忙赶来,一看,一条死鱼漂在水中,都发出了阵阵嗅味,现在我才知道,当时,我将死鱼放在水中,看到它还在,那是多么傻呀。


卖菜的皮卡丘


那是70年代,村里有个叫傻蛋的,他精神有问题,买了个很远很远的山里姑娘素珍做媳妇。素珍刚来时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长得白白净净的很好看。每次我们玩跳绳,跳房子,她就过来跟我们一起玩。她也和我们一样正是贪玩的年龄,有时玩得高兴,就忘了做饭。傻蛋回来看饭还没做好,就会打她。有时地里活多啦,嫌弃她干得慢,也会打她。每次看到她眼睛哭得通红,我们都为帮不上她难过。

过了几年,素珍生了两个女孩,家里添了两张嘴,本来就穷,素珍看管孩子也不能下地干活,所以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们偷偷从家里带点吃的给素珍和孩子,让她当着我们面吃完,不准给傻蛋留。傻蛋吃不饱就打她,几乎天天打得她遍体鳞伤,村里人都看不下去,可是傻蛋是精神病,谁管也没用。常常是村干部前脚刚走,傻蛋就又开始打素珍。

再这样下去素珍非得被打死。就在我们这样担心的时候,村里来了工作组,工作组有个老王,大家都说他人好,为老百姓办事。那天轮到我家管工作组的饭,老王正在我家吃饭时,傻蛋又满村追着打素珍。老王就出去拦住了傻蛋,让素珍跟他到我们家吃饭。他问素珍知不知道怎么回娘家,愿不愿意离婚,说如果愿意,他给她做主,路费他可以给她解决。素珍说没领过结婚证,老王说,那就更好办啦。然后就给素珍出主意。

过了几天,素珍跑啦。据说一大早素珍去县城给孩子看病,结果就没回来,后来一直也没回来。傻蛋到处疯了样找,傻蛋娘也纳闷,素珍身上没钱,能去哪呢。

后来听说素珍回到娘家,嫁了个退伍军人,生活得很幸福。


一道浮萍开


一个暑假

想起来小时候的一个暑假,天气炎热,我中午也不睡觉,跑出去找小伙伴玩,她是我的同桌,学习很好,在没上学之前就会从1数到100了,到她家后,她妈妈当着我的面,跟她说我学习不好,不让她跟我玩儿。那时候我从早玩到晚,脑子不开窍,也跟不上班,学习就很差,不会算数,也背不过拼音字母。

小时候没心没肺的我,并不觉得是一种伤害,但时间可能记住了一切,让我到现在都没忘。平时玩的好的,一个她,还有一个,正好夏天跟爸爸妈妈去了无锡,我没有人玩儿了。一个人悻悻地在大街上溜达,突然想起来村东的一个傻姑娘阿果,村里人都叫她傻果,她个子比我高很多,头发很短还有点乱,前排有两颗大大的门牙,眼睛也是大大的,说话很慢,也爱笑,记忆里,她穿着方格的上衣,裤子也是不合身的,在脚踝以上,吊吊着。我敲开了她家的木门,我说,你跟我玩吗?她憨憨地说,好啊。

她的邻居比我们小几岁,也跟着我们出去玩了,我们几个跑到村外的一个空地上,那边有盖房用的砖,垒得很高,我们爬上去,在上面玩起了过家家,用砖分出了很多卧室,客厅,摘点野花插头发上,拿野草和土当做饭的材料,请大家做客,很丰富,到现在已经想不起来说啥了。玩够了,就蹦下去了,然后,不知是谁说,她家地里有胡萝卜,我们几个挖了几颗胡萝卜,埋在土里烧着吃,旁边还有浇地用的井水,清凉解渴,我们玩热了,就去洗一把脸,开心极了。很感谢那个傻傻的阿果,给了我一个难忘的暑假,听说她结婚了,希望善良的她能获得幸福。那个聪明孩子的妈妈,我也想告诉她,我已经成为一名在北京就读的研究生了,现在在外人眼里也不是学习不好的孩子了,每个小孩儿都值得被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