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搶人”義烏樣本:30個工作組奔赴各地 小企業招工相對更難

復工“搶人”義烏樣本:30個工作組奔赴各地 小企業招工相對更難

2月24日,國家發改委秘書長叢亮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透露,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逐步提高,其中浙江已超過90%,江蘇、山東、福建、遼寧、廣東、江西已超過70%。

隨著各地企業逐步有序復工復產,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搶人”也成為許多地區的主要任務,包車、包高鐵、包機、大額回程補貼……一系列“硬核”復工政策陸續出臺,“搶人大戰”如火如荼。

其中,浙江義烏因為龐大的節後用工需求,成為最早發佈鼓勵復工政策的城市之一,其早在2月16日就派出工作小組到全國10個城市“搶人”招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欲以義烏國際商貿城為觀察樣本,瞭解這個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眼下用工開工狀態如何,工廠“搶人”行動成效如何。

員工全部復工尚需時日

“今年我們是2月18日第一批開業的,但受疫情影響,商貿城的現場客戶確實少了,主要是線上的維護,從過年關店之後,一直通過微信、郵件以及其他即時通訊工具和客戶保持對接報價,開業以後確認訂單大概有100多萬,也有線下的一位南美客戶下了6萬多的單。”義烏國際商貿城商戶星寶傘業負責人張吉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來看,疫情並未對老客戶訂單產生多大的影響,但新客戶開拓和產品生產可能會有些滯後。“工廠員工正在陸續趕回,但全部回程可能還要時間。”

記者隨機採訪了義烏國際商貿城近10家商戶後也注意到,受訪的多數商家表示,疫情對訂單需求並未產生影響,但暫時的用工短缺導致訂單延期,甚至有商家表示,因為工廠不能開工,無法拓展業務,所以至今沒有正式開業。

商貿城商家巧巧玩具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來看,對商戶的主要影響是國外客人不敢過來,生產方面,部分外地員工來不了,估計正常開工要到3月初。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現貨儲備充足的商家,一些手握訂單需要生產的商家所受影響更大。

專營箱包外貿訂單的義烏市印可箱包有限公司2月20日起即在多個平臺貼出緊急招人的用工公告,但多日過去,真正招到的人寥寥可數。“按照以往的經驗,年後初八到元宵的幾天基本員工就會到齊,但這次招聘出去一整天也只有一人招上來,還是一名沒回老家過年的工人。現在是年後訂單趕工的時節,但今年的任務肯定沒法如期完成。”公司負責招聘業務的負責人表示,目前義烏人力市場的情況是,臨時招工根本沒有人,大企業有合同的員工還能優先安排復工,相比之下,員工分佈較散、用工人數較少的企業召回工人的難度很大。

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與客戶都進行了溝通,對方願意延遲一到兩週。即便如此,是否能趕上工期仍是未知數。“我們也在跟老員工挨個聯繫,告訴他們義烏出臺很多返工優惠政策,鼓勵他們回來,但一些地方管控還比較嚴格,另一方面交通不便,買不到票,或者害怕疫情的情況都存在。”該負責人告訴記者。

2月16日,義烏市人社局和財政局聯合推出《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加強企業用工保障的意見》,推動非公企業復工復產。該文件對企業包車補助、自行返義烏員工補貼、落實專車接送、鼓勵企業多途徑招錄新員工等相關保障政策一一進行了明確。

然而,面對遍佈全國各地的員工,如何包車,從何接到企業來,對企業來說仍是不小的問題。“我們公司幾家工廠合起來共有員工3000餘人,到目前為止只有1000多人到崗。”另一家招工企業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即使符合復工條件,許多員工也因為路途遙遠、買不到票等原因沒法回程。“義烏政府出臺的政策我們都第一時間向員工傳達,但跨省交通恢復還有限,從目前的情況看,企業自己派車接員工的條件不足,涉及到交通限制和當地政府溝通等問題,還是由政府出面更加高效。”

記者注意到,2月24日下午,屬於義烏市精神文明辦的“文明義烏”公眾號,又掛出了181家企業用工需求信息。

義烏外貿主體70%復工

“對對,今天出發的10個組,新一批的材料都要打印下發。”2月21日14時左右,當記者電話聯繫義烏市人社局辦公室主任陳建平時,他正在開會協調,“不好意思,還在接收各個企業上報的用工需求、外派工作組的信息接收和反饋、協調返工人員接送工作,要等一會兒才能接受採訪。”

再次接通電話,已是當日接近19時,陳建平正在義烏市高鐵站準備迎接當日返工人員的專列:“今天有兩個專列回到義烏,大概1200名工人。我們通過企業反映、原有的人力資源統計、在浙江就業人數等大數據分析得出招人的目的地,但工作依然很艱難,疫情管控措施,當地的配合,火車、包車的交通運力,當地的交通狀況等(都是問題)。”

2月16日,在出臺鼓勵復工政策的同時,義烏市派出的首批6輛包車發車,前往雲南、貴州、安徽迎接企業員工返回義烏復工,還派出10個工作小組分別前往河南、安徽、江西、陝西、雲南、貴州等地,主要負責與當地政府部門對接,組織人員做好返程各項工作,並加大新員工的招引力度。截至2月22日,義烏共派出3批30個駐外工作組,分赴安徽阜陽、湖南懷化,甘肅隴南、雲南昭通、山西運城等地引人招新。

據不完全統計,2月16日~21日,已返回義烏的“義烏號”就業大巴有261輛,接回員工9184名;到達火車專列3列,分別從安徽阜陽、江西南昌、雲南昆明發出,接回員工2541名。截至2月20日,義烏外貿主體70%已復工,重點外貿企業98%已復工。

“員工其實都很積極,今天我的手機號被公開了,不斷有想返工的工人打電話問我具體的政策,當天我至少接了500個以上的電話。”義烏人力資源產業園管理委員會的餘新福是2月16日第一批出發“搶人”的小分隊成員之一,來到湖南懷化市對接員工返回義烏。

“到2月22日,從懷化由義烏市政府統一組織返工的工人大概1500人左右。”餘新福告訴記者,目前在懷化市的返工組織較為順利。

(原標題《復工“搶人”義烏樣本:30個工作組奔赴各地 小企業招工相對更難》,原作者沈溦。編輯樓菲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