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这些善举温暖人心~

1月28日,雨城区红十字会发现《雨城区红十字会接收社会捐赠公告》,公告发出以后,社会各届爱心人士纷纷行动起来,来到区红十字会涌跃捐款捐物,在这里上演着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寒冷的冬天里洋溢着浓浓的暖意和温情。

他们中,有爱心企业,有社会团体;有耄耋老人,也有年轻人;有离退休干部,也有退役军人、军转志愿兵;还有来自贫困村的党员群众,以及众多没有留下姓名的爱心人士……他们带着一颗爱心,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有的甚至不愿合一张影,不愿留下一个姓名,他们的爱心善举,温暖着我们,感动着我们,让这个特殊的冬天少了几许寒意,也让在前方与病毒抗争的战士不再孤单。


来自贫困村的爱心善举

2月2日下午,雨城区红十字会收到青江街道张碗村村民捐款20628元,代表着全村老百姓的爱心善举。在湖北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村上75岁的老党员张国亨主动加入村党支部抗击疫情志愿小分队,和村民兵连长陈姜宇以及另外两名自愿加入疫情防控队伍的村民张永贵、李德福一道,挨家挨户走访3组的七八十户人家,上门宣传村里搞的 “为武汉加油,献出一份爱心”的倡议。仅仅一天全村共计募款20628元。

张碗村是贫困村,很多村民生活并不富裕,有些也许刚脱贫或正在脱贫中,但面对疫情,他们却义无反顾,慷慨解囊,自发地组织起来,为武汉人民献出一份爱心。

雨城:这些善举温暖人心~


心系武汉的耄耋老人

2月10日,东城社区干部陪同一位老人来到区红会办公室,老人从包里拿出2000元递到我们手上,她说她是代表她的老伴前来捐款的。两个老人都已经八十多岁了,老伴李凤荣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兵,现在重病在身,长期卧床。

但自从疫情暴发以后,他就心系武汉,在病床上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总想着国家有难,自己还能做点什么。自己起不了床,就不断摧着老伴代他去社区捐款,他说自己已经八十多岁了,国家有难,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应该尽责,自己虽然经济并不宽裕,但以后宁愿少去医院或少吃药,也要为控制疫情出点力、做点贡献。

雨城:这些善举温暖人心~


退役老兵的家国情怀

2月12日,三个退役军人来到区红会办公室,代表全市37名军转志愿兵(士官)捐款6000元。他们说,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作为退役军人,虽然不能投入到抗疫一线参战,但国家有难,一定要有所作为。虽然他们中有的人生活并不富裕,甚至没有工作,但看到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为疫情防控进行捐款的倡议以后,大家纷纷响应,短短几天就捐款6000元,希望用这笔款为武汉加油。

他们表示,疫情就是命令,只要国家有需要,他们随时服从召唤,奉献自己的一切。他们始终记得,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

雨城:这些善举温暖人心~


不留姓名的爱心人士

2月16日下午,刚到上班时间,区政府门卫值班室的两位保安便一起来到红会办公室,转交了一笔2000元的捐款。钱用一张报纸包裹着,打开,里面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作”国家有难,小小心意” ,没有留下姓名。保安说,当天中午,一个估计大约六十多岁的老人,来到门卫值班室,扔下一包东西拔腿就走了,他们还以为是上访信件,但打开一看,才发现是捐款,等到追出去,人已经走很远了,只留下一个背影。

因为当时戴着口罩,他们甚至都没有看清他的脸,只感觉他虽然个子不高,此刻背影却很高大。

雨城:这些善举温暖人心~


还有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他们通过雨城区红十字会帐户捐款,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但他们的善行中蕴藏的人性的光辉,不仅照亮了自己,也照耀着更多的人勇敢前行。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抗疫路上,有你同行,必将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