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防控疫情】“保險絲”被拆下後,是否意味著疫情防控可以放鬆?不!

在持續拉響32天“一級警報”後,就在今天,廣東宣佈,對新冠肺炎疫情應對級別作出調整,由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級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由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意味著什麼?

在昨天(23日)中央召開的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這麼一點: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符合條件的省份要適時下調響應級別並實行動態調整。可以說,廣東將響應級別由一級下調至二級,是貫徹落實中央的工作部署、基於本省疫情防控形勢作出的決策判斷。

“戰鬥警報”解除了嗎?看上去,應急響應級別是下調了,實際上,帶給這個經濟大省“兩肩挑”的壓力更大了。而對全省1.13億人口來說,每個人都將在公共防線卸除之後,直面病毒對手發起的挑戰。

【眾志成城·防控疫情】“保險絲”被拆下後,是否意味著疫情防控可以放鬆?不!


下調響應級別有哪些考慮?

在一級響應啟動運行了32天后,廣東為何選擇在此時將響應級別由一級下調為二級?這背後是出於哪些方面的考慮?

當然,一個很重要的契機,是中央在23日會議上所提到的,允許符合條件的省份適時下調響應級別並實行動態調整。中央層面所釋放出的信息,為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防控手段提供了方向指引。

此外,還應該看到,廣東這次響應級別能夠下調,與這一個月來緊抓疫情防控不放,同時主動自我加壓、率先啟動復工復產的準備工作分不開。

閱政觀梳理發現,在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之後,次日廣東省委常委會、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迅速開會傳達落實,要求在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組織各類生產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事實上,原本應該在1月31日就復工的計劃,因為疫情的影響被延遲了。但企業復工心切、完成經濟發展目標與日俱增的壓力,讓廣東不得不將復工復產儘早提上日程。而這其間,無疑還面臨著外來人口最多、防疫輸入性難度大的挑戰。這的確是一個“兩難”的抉擇。

【眾志成城·防控疫情】“保險絲”被拆下後,是否意味著疫情防控可以放鬆?不!

即便如此,廣東對疫情的嚴密防控,仍然不敢鬆懈。持續不斷的全民總動員、群防群治、聯防聯控,效果開始顯現,從2月中旬開始,全省新增確診病例呈明顯下降趨勢,連續多天新增病例保持在個位數,汕頭、潮州、佛山等多個地市連續多日無新增病例。

鍾南山院士此前也曾判斷,除武漢外,全國其他地區的疫情峰值或將出現在2月中下旬,有望開始回落。如若鍾院士這個判斷不假,則廣東目前的疫情峰值或已出現,將呈現較為平穩的局面,並呈下降趨勢。

基於以上的形勢研判,廣東從2月初開始佈局復工復產工作,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產,力爭讓“兩難”成為“兩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次作出響應級別下調的決定之前,廣東已在2月中旬出臺了分區分級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根據疫情現狀及發展態勢,將以縣(市、區)為單元劃分的防控區分為四個等級,其目的,是儘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應該說,這種分區分級的指引,有針對性地為響應級別的下調做足前期過渡工作,實現由“戰時狀態”逐步“恢復常態”。

響應級別下調,是否代表“警報”解除?

一級響應的解除,是否意味著疫情防控可以放鬆?答案當然是:不!

23日的中央會議仍然重申,“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必須高度警惕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否則將帶來嚴重後果”。

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對這樣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恐怕還沒有到可以鬆口氣的時候。從目前出現的病例來看,無症狀感染者、潛伏期都可能會傳染,潛伏期也難以估摸,已超出了此前專家預估的14天,最長達到了24天!更難以想象的是,痊癒患者回家隔離多日,竟然還可以檢測出病毒陽性。換句話說,我們對新冠病毒的瞭解,恐怕還是未知的多,已知的少。

此前鍾南山院士在談及“峰值”的時候也提醒,“峰值”不意味著“拐點”,也有公共衛生專家分析認為,儘管廣東疫情下降大勢已明朗,仍需警惕會有“小反覆、小波動”,尤其要注意復工後從外地輸入病毒攜帶者引起局部傳播,這是最令人擔憂的事情。而日前一些地方竟還出現排隊聚餐、扎堆喝茶、人山人海、聚眾賭博等現象,令人堪憂。

應急響應級別的下調,解除了社會最嚴警戒,恢復給群眾更多自由。而在“保險絲”被拆下後,每個人是否懂得並學會了自我保護的能力?或許,這將成為一級響應過後,社會個體的一次自我檢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