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至今没有接触到外星文明是不是因为外星碳基文明都被本星球的硅基文明所取代?

朱健68019281


硅基文明也是小儿科。我们还被困在太阳系,而且有点精疲力尽的感觉。最糟糕的是,外星系的很多东东,银河系里都没有哦😊


云南楚熊


人类至今没有接触到外星文明是因为外星碳基文明被本星球的硅基文明所取代了?难道硅基文明要比碳基文明先进吗?我觉得肯定不是这样的。硅基生命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想,在宇宙中有没有还不一定呢?

图示:幻想中的硅基生命

硅基生命是相对于碳基生命而言的。科学家在研究生命的时候发现所有组成生命的生物大分子都含有碳元素,都是以碳作为骨架。因此我们这种生命形式成为碳基生命。后来有些人认为碳酸素不一定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生命可以是和碳元素有着相似化学性质的硅、硼、磷等元素作为核心元素。这样就有了硅基生命、硼基生命和磷基生命的说法。

图示:硅基生命

硅基生命的这种想法脑洞很大,但是宇宙中存在硅基生命吗?实际上硅元素连接能力非常的差劲,而且硅烷极其衍生物的热稳定性非常的差。也就是说硅无法形成碳那样的长的碳链。要知道组成生命的蛋白质、DNA等都是分子量非常大的分子。硅元素根本无法形成这样的大分子。不管是碳基生命还是硅基生命,生命总之是非常复杂的。这可不是像二氧化硅这样简单的分子就可以成为生命的。硅元素无法形成复杂的大分子,因此也就断绝了硅基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了。硅基生命只能出现科幻小说中。

那么人类为什么至今没有发现外星文明呢?这也有多种可能性。可能人类就是宇宙中的唯一智慧生命,也有可能目前人类的科技是宇宙中最先进的,或者说发达的外星文明还没有抵达地球。因为宇宙实在太大了。遥远的宇宙空间距离把地球文明和宇宙正其它文明隔离开来了,或许我们永远也不会碰面。


兔斯基聊科学


首先申明自己的观点:虽然在很多科幻和科学的设想中,碳基文明硅基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但要说到人类没有接触到外星文明是因为外星人已经硅基化,显然说不过去,两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硅基文明?答:以人工智能为中枢,机器为载体的机械文明。

硅基生命的概念最早在19世纪就由科学家提出,原本是参照“碳基”生命提出的生命形式,指的是以“硅”元素为生命基石的生命。到了近代,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因为微芯片也由单晶硅制造,所以硅基生命又被引申为以人工智能为中枢,机器为载体的机械生命。

碳基生命的概念:碳基生命就是以碳元素为有机物质基础的生物。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碳基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以碳和水为基础。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碳基文明会被硅基文明所取代?答:这是生命进化的必然!

关于硅基文明取代碳基文明的设想最有名,大众最熟悉的莫过于《黑客帝国》和《终结者》,但其实这种设想的产生要追溯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计算机刚刚诞生的时候,著名科幻小说家弗诺·文奇的《神经漫游者》和威廉·吉布森 的《真名实姓》就设想了这种可能。《黑客帝国》的编剧、导演沃卓斯基兄弟(姐妹)深受二者的影响。到了上世纪科幻黄金时代,阿瑟·克拉克(上图)更是系统的阐述了生命的必然从“碳基”到“硅基”,再到“辐射生物”、“纯能化”的进化进程。

事实上在当代,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生命必然由碳基生命进化成硅基生命已经不仅仅是科幻小说家的设想,而是成为社会学家或者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生命为什么必然要由碳基进化成硅基?因为我们的身体太柔弱了,很多事情都受到我们生物性的限制。譬如说,碳基生命的生存不能太热、太冷,也不能承受高压、高速等。如果人能把自己的意识输入电脑,以金属作为身躯,就能克服目前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用克拉克的话说就是,到那时“人就是飞船,飞船就是人”二者合而为一,成为一个整体,这是每一个文明进化的宿命。

按照当代社会学家的观点,人类的硅基化在当代已经开始,最初是服务于残疾人,用于解决人类身体的缺憾。但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大,总有一天人类会彻底放弃自己的生命,将自己的意识隐藏在计算机的矩阵之中,以钢铁为身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同时实现自己的永生。

第三个问题:人类至今没有接触到外星文明是不是因为外星碳基文明都被本星球的硅基文明所取代?答:二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虽然很多科幻电影,如《黑客帝国》和《终结者》都把人工智能描绘成邪恶的化身,但事实上硅基文明由于超越了本身生物性的限制,没有种族、历史、感情、自私的包袱,往往会比人类更加善良,更加乐意沟通并最终融合。在《神经漫游者》中作者最后挖的一个大坑就是半人马座人工智能主动联系地球上的“冬寂”(注,人工智能的名字)。

所以客观来说,人类没有接触到外星文明跟外星文明是否硅基化没有直接的联系。反而是,如果外星文明已经变成硅基生命,将会更有利于和人类建立沟通。以离地球最近的半人马座为例,如果外星文明是和我们一样的碳基文明,因为没有超长的寿命,也同样不可能承受高速飞船带来的加速过载,几乎不可能飞到4.3光年外地球。但如果半人马座的外星人已经硅基化,这个问题将会变得很容易,甚至在今天我们就应该发现他们。

致力科学于科幻,专注深度,欢迎喜欢科幻的朋友关注:深度科幻!


深度科幻


“人类至今没有接触到外星文明是不是因为外星碳基文明都被本星球的硅基文明所取代?”,这话说的,就是碳基文明都被硅基文明所取代,我们至少也要接触到硅基外星文明呀。

碳基生命与硅基生命

碳基生命是以碳元素为基础物质的生命形式,碳基生命在理解上可以认为是“基”于碳,而非碳元素在生命体中的含量,否则我们就应该称为“氧基生命”了,以人体细胞为例,碳元素占有细胞总质量的18%、氢元素占10%、氮元素占3%,而氧元素占65%。我们之所以被称为碳基生命,是因为碳元素的特殊性,碳元素最多可以通过四条化学键与其他元素连接,从而形成各种复杂的化合物,从最简单的甲烷,到我们身体中的DNA,都离不开碳元素的影子,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水是生命之源,而碳则是生命之本。

除了碳基生命外,我们常常讨论的就是硅基生命了,同样硅基生命也是“基”于硅的生命。硅元素和碳元素有很多的相似性,首先来说,硅元素也属于碳族元素,因此它也可以通过四个化学键形成非常多的化合物,但是为什么地球上有更多的硅元素,但我们不是硅基生命呢?其实这和硅元素本身有关,从化合键的角度来说,硅的化合键稳定性比碳要差一点,这就造成硅元素难以形成类似碳链形式的长链结构化合物,即使最简单的硅烷和甲烷来对比,硅烷的热稳定性也会更差一些。当然这也并不代表肯定没有硅基生命,但是至少说明地球充满碳基生命而非硅基生命是存在某种合理性的。

外星文明与费米悖论

费米悖论是指从科学角度来推测我们应该会发现外星文明但是实际上我们却没有它们一丁点的消息所体现的矛盾。确实如此,宇宙浩瀚无垠,也拥有上百亿年的时间跨度,即使生命的诞生概率再小,放到全宇宙这个基数上面,它也变成了必然事件,即使外星文明的星际旅行速度再慢, 也可以通过冯诺依曼探测器在五十万年内探索整个银河系,那么“它们在哪?”。

物理学家史蒂芬·韦伯曾把费米悖论的解释归纳为三种情况,既人类文明是独一无二的、外星文明尚未找到我们和外星文明知道我们的存在且故意躲开我们是搜寻。但是不论是哪种情况下,没有消息或许就是最好的消息,假如哪天科学家在某颗行星上找到了文明存在的遗迹,那可能代表人类在未来的某天将不可避免的碰上“大过滤器”。

总结

从碳原子的特点来说,碳基生命出现的概率要大于硅基生命,因此现在的地外生命搜寻都是以碳基生命为方向。不管是碳基生命还是硅基生命,没有消息或许就是最好的消息。


漫步的小豆子


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家意识到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其实都是肉体凡胎碳基生物


碳元素凭借优良的分子链性能,成为地球全体生命的基石,然而随着化学的进步,科学家们意识到硅元素也能成为生命的基石,且以硅元素为基石的生命体都是“铜头铁脑一身刚”,远比碳基生命坚韧的多。

碳基生命都是用肉做的,其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非常有限,而硅基生命是用金属和晶体做的,虽然体积可能会非常大,但放到宇宙中来看,硅基生命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它们不需要水,不需要氧气的特性也非常适合在宇宙中扩张生存。

在科幻作品中,变形金刚们就是典型的硅基生命,用它们的话来说就是“自主机械生命体”

但对人类来说,硅基生命距离人类并不遥远,用硅片制作的复杂芯片,其运算速度早已超过了人类大脑,未来芯片只会更加智能且复杂,以芯片为基础的“强人工智能”,完全可以看作是一种人造的“硅基生命”



《黑客帝国》里的AI之所以和人类开战,起因就是因为人类长时间压迫,已经拥有了“自由思想”的机器人们,最终导致了肉体凡胎的人类和铜头铁脑一身刚的机器人的战争。

战争的结局是人类完败,从此被机器人当做电池使用


尽管如今的我们并不清楚,“制造智慧体来供养自己”的现象,是否在全宇宙的文明中都普遍存在,但仅就目前的人类文明来看,拥有自由思想的人工智能的威胁,是的的确确存在的,毕竟没人保证芯片复杂到一定程度后,是否会量变引起质变。

比起硅基生命反客为主,我更愿意相信人类文明目前找不到外星文明,是因为自身的科学技术不够先进,且宇宙过于广阔。


宇宙观察记录


科学需要想象力,但绝不是凭空的想象,更不是拍脑门的想象,而是建立在一定事实基础上的想象。同时,科学思维是这样的,任何不能进行观测和实验的辩论都没有意义。

比如说问题中的硅基文明,目前硅基文明并不是科学概念,而是科幻概念,我们甚至不知道硅基生命到底有没有存在,会以什么形式存在。如果我们连这些问题都没有弄清楚,直接去猜测硅基文明代替碳基文明,这个跨度实在有些太大了,也就不具备实际意义。

在一个本身就是猜想的概念基础上再进行猜想,不会有任何结果,结果也只能是空谈!

我们之所以比较痴迷硅基文明,与很多科幻电影小说分不开,在电影里我们经常会看到硅基文明,他们生命力强大,而且适应能力更强,在生命层面似乎更优越于碳基文明。

莫要说硅基文明,最基本的做法是,起码我们需要先发现哪怕一丝丝硅基生命存在的迹象,哪怕是最原始的硅基生命,然后再去谈论硅基文明。就像很多人天天讨论寻找外星文明,如果人类连最原始的外星生命都没有发现,可能会直接找到外星文明吗?

理论上确实有可能,但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认为现实中不存在这种可能。

所以,再回到问题中,人类至今没有发现外星人,理论上确实有可能碳基文明被硅基文明取代了,但这种理论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更重要的是,这种理论上的可能有多大现实意义呢?


宇宙探索


看不到地外文明因为硅基文明干掉了碳基?那么不是应该看到硅基文明满街走吗?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空荡荡啊。

宇宙距离实在太大,硅基碳基都需要时间

按照类地行星数量分析,光一个银河系里面,可能出现高等级文明的星球不下一百万个。而可观测宇宙中,类似银河系的星系已经发现数千亿个!在这样的数量级别保证之下,人类不可能孤独几乎是一个共识,可是,为什么我们就是看不到别的邻居呢?

宇宙太大了!虽然数量级别惊人,但是大家相距的距离也是同样感人!每个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系,平均距离大概在200光年!而爱因斯坦相对论中,光速真空恒定且不可超越,又锁死了大家投机取巧的可能。就算我们达到光速,邻居间打个招呼,一来一回,就得四百年!掐指一算,地球那时候牛顿还没出生呢。我们就耐心一点,再等等吧。

大过滤器无处不在

地球与其说善于创造生命,不如说更善于毁灭生命!这句话套用在宇宙中,也是恰如其分不过。

地质考古学,发现地质层面上,生物存在5-6次集中的大爆发,同时也伴随着相同次数的大毁灭。无数生命大体上存在的周期不在乎四百万年左右。在这个时间跨度里面,要进化出一段不错的文明,实在是过于仓促的要求,地球对人类文明来说,真是厚爱到不行了。

宇宙尺度上更是如此。超新星爆发就是无数星系生命的大过滤器!在恒星密集分布的银心区域,超新星爆发200-300年就来那么一回。方圆100光年内,那可是草履虫都不留的灾难!按照地球文明那点水平,500光年内的超新星爆发,人类历史都随时可以终结。只是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边缘的荒凉地带,我们目前仍未发现10万光年内存在爆发超新星可能的事件。

人类的幸运仍在继续,但是偶然还是凑巧,大家只能祈祷。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硅基也好,碳基也罢,且行且珍惜吧。


猫先生内涵科普


地球生物的生命形式的生态环境的生存空间,外星球若有类似地球的生态环境,只适合诞生类似地球的生命体,若不是跟地球类似的生存生态环境的空间,那么就有别于地球的生命形式,和所要的生存环境生态所需要的物质,那他们的生存方式和思维也跟地球的思维不一祥,包括外形体貌特征,食物链都与地球不一祥。

至于外星球有那几种生命形成可以存在生存,我们可以先从实验实合成实验,在不同的模式环境的参数下进行实验测试,在什么的环境参数下它们能诞生出生命,并能存活繁殖。我们人能就可根据实验的参数与外星系寻找相应参数环境的星球,就比在茫茫的宇宙中,针对什寻找筛选,就比盲目的寻找相对就容易识别的机会大得多。


雅阁居士闲逸雅居


星系之间遥远的距离,少则几光年,多则几万几亿光年,物理上星系之间的文明被隔绝了。

光没有质量,速度是宇宙极限,只要有质量的物体速度都低于光速,百分之一光速已是极限,动辄几万年的星际旅行,成本和未知太高,各个文明之间实际上都被时空永久隔离了。

碳基生物实际是比硅基生物差的,硅基可以抛弃躯壳,任意积聚任何载体,探索到新的事宜星系,再启动复制制造,更适合遥远距离的探索。碳基的生老病死显然不如一块硬盘芯片方便,后者可以自由复制,不会丢失任何原始信息,而碳基的繁殖,后代遗传成了不确定性,不能有效应对几万年的航行。


不会游泳的鱼儿呀


应该这么说吧:宇宙从诞生到现在才137亿年,轻元素在恒星内部形成重元素也得几亿年,重元素再聚合成行星,又得几亿年,行星上的重元素,结合成生命并进化成智能生物又得几十亿或上百亿年。也许地球人因为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宇宙中第一个智能生物。以后宇宙中真要充满硅基文明,大概也是地球上的人类创造的。几十亿年后,硅基文明统治了宇宙,它们的神庙里大概会把比尔盖茨,乔布斯,马云供为祖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