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保險行業迎來大變局!

2020年是我國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當前這場始料未及的疫情,對中國正常社會秩序的破壞和衝擊巨大。在眾志成城戰疫情的同時,我們需要高度重視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特別是對各行各業中企業的影響,它們在生產經營中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儒商》雜誌特別推出“疫情下的企業”欄目,期望能夠全面客觀地展現出疫情下中國企業的現狀以及企業家/管理層在應對疫情衝擊時的自我變革,也期望能夠為政府部門及行業協會提供參考,以更好地幫助企業走出困境。在此,《儒商》雜誌誠邀廣大企業家、創業者及企業管理者參與進來,您的企業受到了哪些影響,又是如何“抗疫”的,歡迎和我們分享。


疫情之下,保險行業迎來大變局!|“疫情下的企業”系列採訪


採訪嘉賓簡介:


姓名:餘超林

職位:資深業務主管

行業:保險行業


《儒商》雜誌:現在您在的公司或者您所處的行業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餘超林:保險業務本身分為幾塊,一塊是保險營銷員途徑,一塊是互聯網保險,還有銀行保險,電話保險。電話保險和互聯網保險肯定不受影響,受影響的是面對面的保險,就是銀行保險和保險營銷員的保險,這兩塊現在就是處於停頓狀態。因為疫情防控需求,不能面對面,不能簽字,業務無法開展。

《儒商》雜誌:您所在的企業復工了嗎?

餘超林:我們企業已經復工了,但都是在家辦公,家裡上網、發微信、打電話、聯繫客戶。銀保監會發文不允許保險公司開晨會,不允許業務員登門拜訪客戶,以免造成病毒傳播感染,給人民生命健康帶來威脅。

《儒商》雜誌:大概何時真正復工?

餘超林:保險公司本身業務員到公司就是為了開會交流,因為現在成交、投保都是在線上,去不去辦公室作用不大。平時為什麼要讓業務員來公司,主要還是要抓住他們的心,天天來報道、開會,心就在這裡,如果幾個星期幾個月不來保險公司可能他就改行了。就是說過去要考勤、開會也並不是為了達到簽單的目的,業務員只有拜訪客戶才能簽單。通過這段時間我們發現,在線開會效果一樣好,甚至還更好,因為保險公司可能更加能夠集中一些優質資源,舉個例子,原來是小單位開會,一兩百個人,講師資源也是小範圍選出的,現在整個公司在線會議,那就是幾萬人,那肯定要選一些頂尖高手來分享,講課的質量就會好很多。

《儒商》雜誌:應對疫情,您所在的企業採取了哪些措施來提高抗風險能力?

餘超林:除了要求員工做好個人防控,就是要考慮怎麼做團隊和企業才能更好地生存下來,不能散,繼續保持戰鬥力,這個是最重要的。還有一點是要做改革創新、技術升級,這是每個行業都要考慮的,特別是像電影業、餐飲業、旅遊業,很多企業可能真的是掙扎在生死線上,這個時候就既要做好現金流管理,還要做好業務模式的改造,利用新技術進行升級換代,並且還要在悲觀中看到希望,企業和個人都一樣,只要能夠活下來,什麼事情不能創造?

《儒商》雜誌:疫情對您所在的公司或保險行業今年業績會不會有影響?

餘超林:

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就算沒有疫情,業務員也不是天天有業務,太平日子看起來每天他們都來上班,實際上籤單了嗎?很多人還是沒簽。在疫情之下,所有人都覺得生命很脆弱,如果自己發生意外,家人怎麼辦,所以他們可能對保險反而更重視。

《儒商》雜誌:您覺得此次疫情對保險行業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餘超林:因為疫情影響,各大保險公司紛紛推出不見面投保,空中籤名的模式,反應速度很快,不然保險公司的保費要直線下降的,當然這個要銀保監會鬆口才行,所以說技術已經有了,但是面臨一個監管問題。銀保監會也是鼓勵能不見面的就不見面,其他方面儘量合規。總之,疫情之下,保險行業業務開展模式不得不全面升級。本來可能要三到五年可能才能實現這樣的轉變,現在就強行升級到這個程度了。怎麼說呢,所謂危機就是危險中尋找機遇,要在災難或者挫折中歷練自己,讓自己更強大。

每一次的大災大難,必然會導致產業的升級換代,因為企業要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你肯定要調整、要升級,就像保險公司一樣,疫情之下,肯定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搞人海戰術,不能再像過去一樣一定要見面簽字。大家躲在家裡不見人,你還要拼命跑出去見人,您這不是背道而馳嘛。

疫情就是大考,疫情就是大戰,在大考面前能不能及格,在大戰面前能不能戰勝敵人,就取決於企業在疫情期間的表現。這個時候怨天尤人,抱怨新冠病毒,抱怨政府,沒有價值,這個已經是客觀現實,企業改變不了的。在這種特殊時期,能生存下來的企業就是成功者。


疫情之下,保險行業迎來大變局!|“疫情下的企業”系列採訪


採訪嘉賓簡介:


姓名:楊昆樺

職位:總經理

行業:教育


企業性質:民營


企業員工數量:10—20人


《儒商》雜誌:

您的企業或者是您所處的行業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楊昆樺:現在還在全員放假中。

《儒商》雜誌:您的企業預計何時全面復工?


楊昆樺:預計3月1日。

《儒商》雜誌:您的企業為復工已經做了哪些準備?


楊昆樺:消毒用品、體溫計、口罩都已經準備。


《儒商》雜誌:這次疫情給您的企業造成哪些影響?預計損失有多大?


楊昆樺:影響非常大,疫情期間工資我們照發,房租還得交但是公司沒有收入。

《儒商》雜誌:對您的企業2020年的經營預期如何?與2019年相比會出現哪些變化?

楊昆華:現在還沒有預期,要等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再看。

《儒商》雜誌:今後,為應對類似疫情這樣的突發狀況,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您的企業將做哪些改進?


楊昆樺:

降低公司固定支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