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我對武漢問責620人的思考

去年,很多專家都預言2020年將是“困難模式”,只是沒有想到這種“困難模式”是以這樣一種形式開啟的,一場肆虐全國的新型肺炎開啟了2020年。

這場疫情導致全國延遲復工,這對於全國經濟的影響不言而喻,各行各業都處在生存掙扎的邊緣,雖然國家給了很多的政策支持,儘量來減少大家的損失,但在10幾億人面前,政府的支持也是有限的,企業仍需自救才能挺過這段非常時期。

企業的命運隨疫情的發展而變化,而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作為對於這場“戰疫”起著決定的作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如何能在自救與支援中拯救疫情,對於政府官員的要求也將極其高,不只是能力,還有那份責任。

公司能不能在這場戰疫中活下來,公司的人才是關鍵,能不能成為自救過程中的關鍵人才,正是我們對過往經驗的驗證,不只是工作合格那麼簡單,更需要超出期望的貢獻。


疫情是一塊“職業試金石”


此次疫情就是對政府官員最好的試金石,我們先來看看政府人事任免的最新消息。

據“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報道,截至2月21日,武漢市已火線提拔幹部20名、火線發展黨員34人;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問題385個、問責處理620人,涉局級幹部6人、處級幹部127人。

當前,湖北武漢疫情防控在最吃勁的時候,也是考察考驗幹部最關鍵的時候,戰時狀態火線提拔要突出“破格”二字,決不能在戰時還四平八穩、論資排輩。

疫情下,我對武漢問責620人的思考

對於湖北武漢的政府官員作為,自疫情發生之初,就一直處於熱搜前幾位,政府對於疫情的防控措施也讓湖北乃至全國人民失望,湖北省委書記也無法倖免。

突如其來的疫情,來的之迅猛,檢驗疫情高發地區所有政府人員在應對緊急情況下的應對措施,能者上庸者下,從上面的這則新聞報道,讓我們清晰的認識到了疫情這塊試金石的作用。

檢驗一:官僚主義

湖北政府人員各層級都出現了消極怠工的事蹟,其中一個採訪讓我記憶深刻,一個政府官員面對採訪問到疫情數據的時候,在採訪現場情況下催促下屬提供疫情數據,這是對自己管轄的工作是多麼不上心,而且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這也是平時工作的縮影,一個徹底的官僚主義者,而在最新問責的620人中,我想不乏這樣的政府人員。

檢驗二:弄虛作假

白巖松在一次採訪湖北隨州市市長時,用了一個委婉的詞“您還是太客氣了!”,這位市長報喜不報憂的做法,讓下面的工作人員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更多的是資源支持,然而這位市長過於估計個人利益,對於事實的扭曲,可以映射到問責的部分政府工作人員身上。

檢驗三:權利黑洞

在此次疫情中,湖北紅十字會在物資分配中做了一個荒唐的決策,一家愛心企業向湖北省紅十字會捐贈3.6萬個KN95口罩,捐贈給了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1.8萬個口罩、武漢仁愛醫院1.8萬個口罩,然而這兩家企業並非抗擊肺炎的一線醫療機構。

疫情下,我對武漢問責620人的思考

湖北紅十字會信息公開

對於紅十字會在物資分配中的標準沒有一個公開透明的規則,僅僅根據“專家們”的自我認定來進行分配,如同黑洞一般。

同時,在這場戰疫裡,也湧現出了一大批被埋沒的精兵強將,正是他們的付出,才讓我們這些“待在家就是為國家做貢獻”的人有了那麼一絲貢獻。

“哪有那麼多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


疫情是一個“職業漏斗”


此次疫情,不僅是對政府部門的試金檢驗,更像一個職業漏斗,篩選著社會的每一個崗位,也正是哪些看似平常的行為,會將你牢牢的綁在漏斗之外。

行為一:60分萬歲

職場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法則,二八法則,永遠是20%的人創造80%的價值,業績就是說80%的人都處在及格線,而這部分人也是我們在做企業人才盤點的過程中,那部分被標記為“留崗發展”的人,因為他們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以60分滿足,在整個組織中比較難創造更多價值,更有甚者,覺得公司就給我那麼多工資,我就幹多少活兒,這部分人往往都具有很多年工作經驗,也成為了我們口中的“老油條”。

在經過疫情衝擊下,市場對於企業自身的衝擊,需要企業完成自救,如果在不得不做出一些措施的情況下,首先這部分60分萬歲的人,我想首當其衝的會進入到“裁員”名單內。

疫情下,我對武漢問責620人的思考

行為二:我是打工的

現在很多白領階層都有類似的想法,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出賣勞動的人,對於企業的發展比較冷淡,都抱有“大不了換一家公司”的想法,在求職更加自由的今天,跳槽的頻率越來越高,很多人是為了尋求更高的薪資而不斷的跳槽,服務對象只有“人民幣”,這在很大程度上,不會有與公司同甘共苦的想法,而這次疫情正是考驗每個人職業忠誠度的時刻,現在這個時刻已經不是某一家企業自身的困境,是整個行業、整個社會的困境,已經不是跳槽能解決的問題,需要每個人都發揮自己120%的能力去完成自救,不僅是在就公司,也是在救我們自己。

和平年代,只要做好自己的“螺絲釘”,你便可順風順水,一旦身處危機,將不再是“差不多就好”,而是百分百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