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制宜,母嬰營養品新的風口已經到來?

疫情還未過去,這場災難卻已經正讓中國社會經濟、公共衛生、公眾健康等各層面都經歷著鉅變。伴隨著國家對新冠肺炎瞭解的深入,日前,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在受訪時,表示,新冠肺炎有可能轉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樣長期在人間存在的病。這些信息的公佈,讓越來越多消費者認識到提高自身免疫力、投資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代理商有乾貨 | 因“疫”制宜,母嬰營養品新的風口已經到來?


母嬰行業作為健康產業的一部分,針對著一群特別需要呵護的特殊群體。那麼在當下,身為代理商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視角、什麼樣的對策來面對母嬰健康產業的發展呢?

“今年健康產業值得關注”

一跟代理商說起這段時間的保健品生意,好幾位代理著營養品的代理商表示:“不用推銷都快賣斷貨了,愁的是進不著貨!”在春節防疫期間門店跟他們反饋,從平時磨破嘴皮都沒啥用,到現在,群裡發一些嬰幼兒營養品鏈接都爭著下單,還催著早點發貨。據瞭解,近期有的門店預定的貨都要排到幾個月之後了,單就蛋白粉越是高端價格的越暢銷,本來是非剛需產品結果年前備的好的貨已經空了。

近兩年,隨著國家對《“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部署,整個營養品產業確實漸近風口,甘肅一位代理商告訴筆者:“今年好好把握,應該會是營養品驚喜之年”,因為這是一種意識的抬頭。從消費者角度來講,之前對營養保健品還是文化層次高的人會更重視,不過現在的受眾人群和消費者對平時的營養補充、提高免疫力的重視程度都有明顯擴展,因而對門店發的一些提高免疫力的產品不再像原來那麼牴觸,尤其對乳鐵蛋白、益生菌、DHA、維生素、魚肝油諮詢的多了起來。

不僅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的產品走俏,筆者注意到,有代理商順帶連補腎和女性護理的保健品也賣力宣傳起來。山東一位代理商認為:“代理商應該重視這股趨勢,加大健康產品的佔比。母嬰店不會侷限母嬰產品,營養品就是一個聯動全家的入口,帶動全家消費。”

“貿然跟進不值當”

是要承認,疫情對國民的健康觀念和養生行為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但是做好營養品難度並不亞於奶粉,甚至更甚!正如河南鄭州一位代理所說:“營養品運營和奶粉、紙尿褲這類母嬰剛需產品不同。拿奶粉來講,品質有保障、客情維護周到,一般用戶週期也在一年以上,但營養品很多起效週期長,人家根本不等到那個時候,剛買了的顧客下次說不定就沒了。”

代理商有乾貨 | 因“疫”制宜,母嬰營養品新的風口已經到來?


營養品也會跟奶粉一樣走向品牌集中化,是幾位做營養品比較久的代理商的共識。他們認為:“看品牌的消費者越來越多,隨隨便便一個產品糊弄誰呢?單靠幾場折扣活動吸引的消費者,很大程度指望不了第二回。”這對代理商而言,選品也變得慎重。

“營養品水還是深,像據我瞭解某大品牌重心還是在藥線上,嬰童線太薄弱了,就沒意思。”湖北有代理商表示:“從全國來看,營養品市場形勢複雜,見效週期長短不一、貼牌和打擦邊球的產品繁多。要想接到好產品,還是建議要麼有專業研發背景支撐,要麼品牌力好,有特色的高端產品。”

此外,已經接了一隻營養品的代理商也提出自己看法:“想要把保健品生意做活,光靠某區域代理遠遠不夠,必須要公司方面的支持。現在對終端培訓這塊,好多公司沒有系統性,想單靠導購一點主動性,很難還有違規風險。對消費者,一定要指導一定要做好追蹤跟進,用合適的方式一直不斷教育。”健康產業就是這樣,投資回報週期很長,前期宣傳教育投入要做好心理準備。

價值迴歸,離不開實打實的宣傳

大健康行業相關的產品和服務會更加受到青睞,是不少行業的共識。不過,也有代理商直言道:“營養保健食品現在市場最突出的問題是宣傳廣告,去年不就有權健風波嗎?但是很多門店還是有問題,如果不及時制止,國家肯定還要出手。”確實,近兩年保健產品因過度或者虛假宣傳被罰的報道比比皆是,筆者在前段時間也寫過規勸客觀宣傳乳鐵蛋白的營養品的文章,文章指出在疫情期間還出現過蹭熱度的行為,如果持續下去無疑“玩火自焚”。


代理商有乾貨 | 因“疫”制宜,母嬰營養品新的風口已經到來?

健康產業會慢慢得到越來越多的肯定,但是企業、渠道再到終端的認知與價值要形成匹配,不要以趕風口的心態去做事,過高估值可能會讓自己陷入被動。也正如乳業資深專家王丁棉在採訪中提及的:“對已佈局免疫營養品的企業來說,現在是一個好時機,但不能忽視:一是產品務必保質保量,二是在宣傳推介上要事實求是,不要宣傳過度,三是越是擴大市場最關鍵的時候,越不宜打價格戰和蓄意提價。”


要知道,這次疫情會給不少人帶來生活習慣上的改變,對母嬰群體而言,母嬰營養品或將肩負更重要使命!想做好營養品,急需的是適當的引導和正確的教育才利於將習慣延續培養下去,追趕熱潮要謹慎,母嬰市場大浪淘沙,機遇都在拐點,就看你如何把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