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高三不愿与父母沟通问什么也是爱理不理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huangtianrui


作为一个高三教师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明白。第一,孩子18岁了,此时有自己的独立的生活和思考,成年人的世界一般都需要独立的空间。不愿意沟通,是否改变自己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出现了问题,或者他的成绩出现了问题正在解决,解决之前不想别人过度的关注。高三最为人生的转折点,学科知识的储备空前的增大,随之而来的也是压力的增大,随之会有失眠,焦虑,恐慌,此时如果过于关注会适得其反。总之,建议在保证其身体健康成长的同时,多和他沟通,如果还是那样,你可以通过他的好朋友那边入手,同龄人的防备心是最小的,距离感是最近的。退而求其次,过了高三他即将迎来无忧无虑的生活,世界观人生观都会有很大的成熟,所谓的矛盾就不再是矛盾了。


火火的汪汪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我这里总结了几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注意时机,让孩子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不分时机。可能一上饭桌就开始数落孩子。或者是趁孩子高兴的时候,赶紧和孩子唠叨几句,觉得这个时候孩子心情好,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可是大多数的时候,结果却往往相反。与孩子沟通,交换意见,最好是在孩子有心理准备的前提下进行,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很突然了,对于家长的批评或者建设性的意见也比较容易接受。

二、以朋友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同时注意不要非得“定期”“定时”

参加2020年高考的孩子基本都是00后的孩子。所以家长不要以刻板的方式跟孩子谈话,否则他们会觉得很假,没等家长说出什么,就从心底里本能地进行排斥。跟孩子交流时,不必非得定时定期可以采用间接的沟通方式就很好,比如说想要跟孩子说的话可以写成一封信,塞在孩子的枕头下面。

三、不要把自己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恐慌带给孩子,也不要杞人忧天。很多高三家长一想到高考这两个字,心里面也就一阵发憷,有的孩子本来成绩很好,自己也是很有信心,但是家长总担心会出意外,时时刻刻的提醒孩子,关键时刻别掉链子,弄得孩子也神经兮兮的。最后导致心理上真的出现了问题。另外,家长也在给孩子提要求的时候,别把话说绝了,给孩子留条后路,不要给孩子压力,不要让孩子觉得高考是一件考不好天就会塌下来的事情。

四、不要整天将成绩挂嘴边

有很多家庭孩子的成绩影响了家庭的情绪,成绩好的时候,家里面一片祥和,但是成绩不好的时候就会迎来阴雨天。这无疑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其实并不能把孩子的成绩当做衡量孩子的标准。可能他还在考的好的时候是最近时间内学习状态比较好,复习的重点比较全面,心态比较单纯,考不好,很有可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或者基础不扎实,题目比较难而已。当孩子的单科成绩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时,家长要适时与孩子沟通,找到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激励孩子,而不是训斥孩子,防止孩子产生了比较厌学的情绪。

最后祝每位考生金榜题名,鱼跃龙门!


教编程的harry老师


孩子压力大,尽量少干扰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