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這次疫情,202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你會認為誰最有資格?

桂林旅遊攻略資訊中心


那些奮戰在前線的專家們,還有哪些默默無聞的護士門,其實,現實中很多的醫護人員都是醫鬧的受害者!!!


才逍遙客


經歷了這次疫情,2020年感動中國的人物太多太多,不止十大。從大人物到名不見經傳的下老百姓,都給了我們無數的感動。

下面,例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感動人物。

1、鍾南山

疫情期間,第一次讓十幾億中國人認識了這位優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他為大家對疫情做出了預判;他84歲高齡,卻為了控制疫情在北京、廣東、湖北等地來回奔波;他為了所有中國人,一刻都沒有停歇過;想到武漢,他流下了心疼的眼淚。這位84歲的醫學專家,感動了十幾億中國人。

2、李蘭娟

她是中國工程院傳染病學科唯一的女院士,是她果斷的提出了武漢封城的英明建議,控制了疫情的進一步蔓延。殊不知,提出這個建議需要承擔極大的壓力,可她為了控制疫情,不顧個人得失,毅然決然。她也已經73歲,但同樣一直忙碌在抗疫一線。她是讓無數中國人感動的優秀的巾幗英雄。

3、一線醫護人員

在這次戰疫中,他(她)們是衝在最前方的勇敢的戰士,患者的希望全部寄託在了他們身上。為了節約防護物資,他們全副武裝4—8個小時,期間,不敢吃喝、不敢上廁所,當他們走出病區時,身上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溼。為了不影響工作,平常愛美的她們紛紛剃了光頭,捨去了一頭秀髮。他們是最美、最讓人感動的白衣天使。

4、吳亞玲

她是武漢火神山醫院的一位護士,工作中接到了異地母親突然病故的消息,她淚如雨下,卻只能在辦公室裡朝著家的方向三鞠躬,然後強忍悲痛轉身走入病房繼續工作。她脫不開身,因為一線需要她。她為了病人,只能舍了親人。她流下的是傷心的淚水,我們流下的是感動的淚水。

5、韓紅

她是大家熟悉的慈善歌手,一直致力於公益事業。疫情期間,她為需要的地區捐資捐物,同時號召她的朋友捐資捐物,為武漢等地捐贈了十幾批物資,以至於把自己累倒。她說:“自己沒有得到太多的愛,那我就去愛別人”。她的愛心感動了無數人。

6、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

為了控制疫情,他們坐著事無鉅細的工作,吃不好、喝不好、休息不好,甚至有人累到在了工作崗位上。他們的付出是為了我們的安全,向他們致敬!

7、樸實的農民

疫情期間,有太多農民朋友將自己種植的瓜果蔬菜無償捐贈給武漢等地。聽說一線醫護人員想吃蘋果,農民朋友立即送去一卡車。隱約記著這麼一句話:“武漢人民想要啥就說,只要我們有的,都給”。最樸實的話語,表露出的是最感動人的心意。

8、一位87歲老人

疫情期間,一位87歲的老奶奶將自己的所有積蓄20萬元捐了出來,老人自己則住著撿漏的房屋。她說:“國家有難,我不能做旁觀者”。老人的一顆愛國之心,讓無數人感動。

在這次疫情期間,讓中國人感動的人和事不計其數,可以說時時刻刻都感動著我們。如果將這些人和事都記錄下來,可以寫厚厚的一本書。體現出了在疫情面前,十幾億中國人的團結,展現出了中華兒女的愛國之心。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之下,相信很快就可以戰勝這場疫情。讓我們一起加油!

大家心目中的十大感動人物都有誰呢?

【謝謝朋友們耐心閱讀,歡迎關注、評論等,發表看法,一起互動交流!】


龍族社


2020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1、鍾南山:84歲高齡重披戰袍,敢說敢當,逆行武漢,已成為全民偶像。

2、李蘭娟:73歲高齡堅持戰鬥在武漢疫情第一線,誓言病毒不滅,絕不離開武漢。

3、李文亮:病毒初露,發言警示,被約談仍不改初衷,被感染希望病癒後重返前線。痛惜斯人,未能再度出征,駕鶴西去,悲哉,痛哉!

4、張繼先:發現疫情,堅持上報,為疫情防控贏得了時間。

5、王辰:武漢一床難求,病患無法盡收盡治,大膽提議建方艙醫院。

6、韓紅:不理娛樂圈所謂的潛規則,領銜募捐,令人擊節稱讚。

7、張定宇:身患漸凍症,從沒離開火線,金銀潭醫院從此名揚天下。

8、江世娥:十堰市普通護士,大年初二上班,一個月無數次過家門而不入,一張她蹲在地方吃飯,丈夫和孩子在三米外看著的照片,令無數人淚目。

9、陳薇:軍中少將,生化專家,親臨前線。

10、醫護人員群體:這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疫情來襲時,他們衝在最前線。


當代師說


我覺得有幾個人可以入榜:

1、鍾南山。國民偶像,當仁不讓,絕對是第一個感動人的,84歲了,還在如此的拼,2003年非典,他是抗擊非典的領軍人物,戰勝非典,他功不可沒,如今,他二度戰疫情,那麼大年紀了,還如此奮戰一線,絕對2020感動中國No1,毫無爭議!




2、李蘭娟。她也是70多歲了,跟鍾老一樣,非典時,浙江奮戰,如今,全國奮戰,帶領團隊研發疫苗,她和鍾南山都是國家的棟樑,民族脊樑,在重大疫情面前,他們的擔當和價值,凸現出來,國家有了他們的存在,才能戰勝疫情,減少災難。


3、韓紅。這是明星裡面,做慈善最低調的藝人,常年做慈善,這一次,在疫情面前,長期奮戰,導致累倒,她是真正的做慈善,用心去做的藝人,即便有司馬3忌之流故意詆譭,也沒法改變她在網民們心中的印象,韓紅,絕對是2020感動中國最具有競爭力的人選。

4、李文亮。最早發佈疫情警示的醫生,一個有良知的醫生,可以,被感染去世。

5、張定宇。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在他的領導下,醫院救治了很多患者,自身患有漸凍症,妻子也被感染,仍然堅守崗位。

6、張繼先。湖北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最早上報疫情的醫生。

7、廣大醫護人員(群體)。


8、社區幹部。上一張圖片,新疆伊犁新源縣社區幹部,看看他的全副武裝(給出不了門的居民買菜),就知道,社區幹部這一次在防疫過程中的作用了。

9、警察。


10、城市供應保障服務所有人員(公交車、出租車司機、保潔員、電力維護人員、超市工作人員、口罩防護服、84消毒液等生產加工企業人員)。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1、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2、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

​3、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

​4、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

​5、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

​6、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

​7、解放軍總醫院衛勤部部長——張思兵

​8、中國內地藏族女歌唱家、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韓紅

9、所有一線抗疫醫護人員!



愛觀影的流星


1、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2、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

3、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

4、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

5、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

6、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

9、歌手——韓紅

10、上海市肝病研究所副所長——張文宏


大俠不抽菸


那一位捐款1.5億元的網紅怎麼就不能上榜呢?我認為他是一位典型的感動中國的代表,辛巴



美麗中國孟


我認為這次感動中國的人物太多了,應該有很多群體入選。

第一。 鍾南山,他是這次我們的中流砥柱,全國人民的定海神針。是鍾南山第一個說出了人傳人,這麼多專家組的成員去了武漢,都沒有說人傳人,就鍾南山說了,非常了不起,讓人可信任,可放心。鍾南山還流淚說了李文亮是英雄,當時網絡上各種亂糟糟的聲音,鍾南山能講這話,我也覺得非常了不起。另外,在封城的時候,鍾南山哽咽說了,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鍾南山有硬骨,有俠腸,不單單是2020感動中國,更是我們整個時代的楷模。

第二,李文亮。李文亮就像一位有良知的普通人一樣,他善良,熱情。他知道洩露消息有風險,但還是忍不住告訴了同學和同行。被感染了,還希望能自己好起來,重新回到一線。最後不幸無力迴天,去世。他的去世激發了民眾心中強烈的感情,名副其實感動了中國,感動了世界。

第三,李蘭娟。李蘭娟73歲了,但親自去ICU病房,在一線指揮。她幾入武漢,為武漢的危重病人救治提出建議。同時,浙江的防控防疫做得非常好,這跟李蘭娟當年在浙江打下的基礎很有關係。在我們這個時代,要做好一件事,除了熱血,擔當,還需要科學。我覺得李蘭娟就是這樣的典型,有擔當,70多歲還在第一線,還有科學,做事有條不紊,不掉鏈子。

第四,鐘鳴。這是上海馳援武漢的第一批的醫生,到現在還在武漢。在除夕之夜,他主動請纓。他曾經參加過非典、汶川地震,這次又參加了武漢的新冠疫情。他一直在危重病房。每天睡覺的時候會擔心自己,但工作的時候,堅毅勇敢,還要負責其他醫生的情緒疏導。他的訪談充滿了感情,對人民的感情和武漢的感情。他理性又感性,又非常的無畏。

第五,武漢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他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他給同在抗疫第一線的妻子的最後微信讓人淚目,不讓妻子去照顧他。最後妻子送別他的視頻讓人非常痛心也非常感動。

第六,韓紅。韓紅揭開了一個蓋子,但把自己放在了一個危險境地。現在已經被有關部門查了。

第七,醫生群體。他們堪稱是最偉大的人,沒有人退縮,明知條件很艱苦,尤其一開始,連防護用具都沒有,自制口罩,但義無反顧地衝在了一線。

第八,建設雷神山和火神山的建設者,他們在春節放棄與家人的團圓,夜以繼日地工作,工作完了,很多人不要錢,把這些錢都捐給了當地或者醫護人員。

第九,志願者們。在武漢有各路誌願者,接送病人,接送醫務人員,給醫務人員送外賣。在災難面前,是你們用心點亮了陰霾的天空,讓大家看到了希望。

讓人感動的事和人還有很多。


五道口的顏學姐


經歷這次疫情,本年度感動中國十大精英人物,第一應是潘石屹。二O一四年,潘石屹分兩次向美國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捐款2500萬美元,這次疫情中,潘石屹又為武漢加油,驚天地,泣鬼神,功蓋華夏,彪柄千秋。向潘石屹學習,一路走好!


晶冠都好


1鍾南山院士,80多歲的老人,仍然堅守在戰疫第一線,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2李蘭娟院士,她是第一個向中央提出武漢封城的人。避免了武漢的疫情向外地大面積擴散的人,對國家做出了貢獻。3李文亮醫生,他是第一個對疫情警示吹哨的人。因公殉職,感動民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