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時節靜心養志,在唯美的“清供”圖中賞春

隨著復工潮來臨,很多朋友開始焦慮了。

最近也看了一些關於情緒管理的文章,雖然道理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安心、靜心,還是需要尋找到自己的愛好,發現美好的事物,並靜心欣賞。

與看漫畫相比,看“清供”圖能夠讓人先安靜下來,之後便是被圖中美物雅到的喜悅。


雨水時節靜心養志,在唯美的“清供”圖中賞春

“清供”又稱清玩,其發源起於佛像前之插花。清供最早為香花蔬果,後來漸漸發展成為包括金石、書畫、古器、盆景在內的一切可供文人案頭賞玩的雅物。


雨水時節靜心養志,在唯美的“清供”圖中賞春

雖然筆者沒有過於深厚的書畫功底,但是在賞鑑之餘,看到了春色之美。嚮往著等待疫情過去,春暖花開去踏青。


雨水時節靜心養志,在唯美的“清供”圖中賞春

新春以“清供”入畫的畫作,便稱之為“歲朝清供圖”。它蘊含豐富、寓意深邃、雅俗共賞,給節日平添祥和喜慶的氣氛。

據悉,清中後期,“歲朝清供圖”在書畫領域流行,畫家們以清供之品入畫,兼工帶寫,敷衍成詩,使之成為圖文並茂的文人畫。


雨水時節靜心養志,在唯美的“清供”圖中賞春

清時吳縣畫家沈俊曾題詩:“柏子香中霽日妍,一瓶清供曉窗前。玉梅破蕊先含笑,春色今年勝舊年。”

有詩有畫,有沒有被醉倒?


雨水時節靜心養志,在唯美的“清供”圖中賞春

酒樽旁邊畫著一串火紅的爆竹,寓意深遠。


雨水時節靜心養志,在唯美的“清供”圖中賞春

宋代插花的風氣益盛,宋人崇尚簡樸、素雅,受這種藝術思想影響,插花品種單一、造型簡單,中國文人插花的風格便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

形態各異的花瓶配上不同品種的花卉,插花高手在民間的感覺。


雨水時節靜心養志,在唯美的“清供”圖中賞春

取法自然,意趣盎然。


雨水時節靜心養志,在唯美的“清供”圖中賞春

梅瓶中再插一支老梅,卻是一靜一動,如此和諧。


雨水時節靜心養志,在唯美的“清供”圖中賞春

一枝荷本孤傲,兩顆柿子帶生機,一黃一綠的配色讓清新的畫面生動了許多。


雨水時節靜心養志,在唯美的“清供”圖中賞春


雨水時節靜心養志,在唯美的“清供”圖中賞春

有沒有百花爭豔,春色滿園的感覺?

再沏壺茶,吃上幾口時令水果……人間幾多美好,朋友們多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