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一個人要想成功,要想成為受人尊敬的人,必須要有良好的修養和習慣。可以說好的習慣受益終身,影響著人的一生。一個人的成功是從好的習慣開始的。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呢?

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1.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習慣,是指經過反覆訓練而達到的近乎自動化了的動作,習慣一旦形成就會在人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需要和興趣,不按習慣行動,人就會感到彆扭、不舒服。對剛入校的孩子來說,我們應把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最重要的教育目標。知識將會遺忘,而習慣將伴隨孩子終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使孩子終生受益。

2.多給孩子創設鍛鍊的機會

要知道孩子的成長也需要困難,沒有困難的存在,就不敢迎接困難的挑戰,就不會有堅強的意志,意志薄弱者是很難成材的。我們就應該有意識,有目的地為孩子設置一些經過努力可以克服的困難,讓他們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茁壯成長。比如,有的孩子不敢見生人,就應想方設法讓他多見生人,鼓勵他去獨立辦事;有的孩子懶散,不愛幹活兒,就要嚴格要求,給他規定出作息時間表和每天必須做的家務活;有的孩子在班裡當選了幹部,但又有點膽怯,不敢去挑這份重擔,就要鼓勵他去幹、去闖,並不時瞭解他在實踐中碰到的問題。當孩子克服困難完成任務之時,應該給予物質或精神方面的肯定、讚揚。使他們提高興趣,堅定信心。

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3.家長應多與老師和孩子溝通

家長要與老師經常聯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與老師共同商定對孩子進行教育的計劃,與老師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物質上是豐富的,可精神上是孤獨的。他們也有喜怒哀樂,也需要熱情的溝通和交流。在他們的心目中,父母是最親近的、最值得信賴的人,在學校裡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或者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找不到答案,分不清是非的時候,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如果做父母的能夠耐心傾聽,提出建議,就能化解孩子心中的矛盾。

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4.注重家庭教育的魅力

用父母的好習慣影響孩子。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培養孩子的習慣比較困難,但家庭教育就是培養孩子的習慣養成的最好渠道。如果你的孩子問你個問題你卻說:"這個問題我不懂"。不去帶領孩子去弄清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