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母親偏心索要大兒5萬養老費,轉身給小兒,小兒一番話讓母親慚愧


母親偏心索要大兒5萬養老費,轉身給小兒,小兒一番話讓母親慚愧

我國民間流傳著一句這樣的話:爹孃喜歡小兒子,爺爺奶奶喜歡長孫。

雖然這是一個沒有邏輯和道理的經驗,但卻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真實經歷。

我們實在不理解,為什麼父母最喜歡的總是最小的那個兒子,我們也無法理解,為什麼爺爺奶奶總是喜歡那個最大的孫子。

但從這些問題當中,我們或多或少看出了為人父母,在對待自己子女方面,有著不公平的想法和態度。

偏心,一直成為了很多兒女們口中的口頭禪。而在很大一部分兄弟姐妹的矛盾當中,很大原因都是父母偏心導致的。

中國的年輕一代很喜歡談論“原生家庭”這四個字,顧名思義就是子女還未成婚,和父母組建的家庭。

這樣的家庭當中,父母往往會對子女產生重要的影響,甚至在子女結婚之後仍然沿襲著這種想法。

母親偏心索要大兒5萬養老費,轉身給小兒,小兒一番話讓母親慚愧

01、

胡忠文和胡忠武是一對親兄弟,兩人相差5歲。

年齡上的差距並沒有讓兄弟兩個有分歧,反而在小的時候,哥哥為了保護弟弟而和弟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胡忠文從小就受到母親的教育,愛護弟弟,保護弟弟,多多包容弟弟。所以在很多方面他對弟弟都處處忍讓,細心呵護著。

胡忠文讀到初中,母親便不讓他再讀下去。那時村裡也沒有幾個能讀上高中的,加上胡忠文的成績並非很優秀,所以聽從了父母的安排,在家種地。

可是到了他的弟弟胡忠武這,父母卻極力勸阻弟弟讀書,告誡他不讀書將來就沒有出息。

母親的區別對待,讓胡忠文感到疑惑。但是他為人忠厚老實,並沒有太在意母親的不同對待。

三年後弟弟終於考上了大學,家裡的經濟情況又不太好。

那夜母親和他徹夜長談,當然談的都是關於弟弟的學費。

母親偏心索要大兒5萬養老費,轉身給小兒,小兒一番話讓母親慚愧

而那一年胡忠文剛好22歲,帶著母親的期待和弟弟的盼望,他背井離鄉來到了遠隔千里的福建。

他從一名工地的工人開始做起,由於為人忠厚老實,踏實肯幹。老闆非常看重他,讓他做了當地的農民工組長。

他的薪水從曾經的4000塊漲到了5000多。離家在外3年,他都不捨得買一張車票回家過年,每年卻還要往家裡寄4萬塊錢。

直到第4年,弟弟從大學畢業,也開始出來工作,這才讓胡忠文的壓力漸漸小了。

接下來的兩年裡,胡中文攢了幾萬塊錢,恰巧又碰到了自己喜歡的女孩。

本打算帶著女孩回家見父母,順便回家過年,畢竟他已經有6年沒有回家了。

可是,沒想到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胡忠文寒了心。

母親偏心索要大兒5萬養老費,轉身給小兒,小兒一番話讓母親慚愧

02、

胡忠文還沒有進門,便受到母親的冷嘲熱諷。

母親一會兒說他在外面出息了,打扮的人模狗樣,一會兒又說這兩年不回來也不打錢,忘了本。

所幸胡忠文買了大量的禮品回家,打算給母親賠禮道歉,請她原諒這幾年沒有照顧她。

可是母親卻越來越蹬鼻子上臉,對著胡忠文說:“你還知道有我這個媽的存在呀,把你養這麼大,在外面工作這麼久,自己出息了,也忘了家裡人了。這兩年你弟弟可是一直在我身邊照顧我,你盡了什麼贍養我的義務嗎?”

胡中文深知自己這兩年對父母的虧欠,可他也是為了攢點錢,以後好自己買個房子,成個家。

可這話讓她母親聽到,更是讓母親火冒三丈。

母親對著他說:“你倒是想的好,自己結婚了也不管家裡人了,你弟弟還末成婚呢?這兩年我全靠你弟弟照顧,花了他好幾萬。你給我5萬塊養老費,就當是這兩年,你沒有養我的責任。”

母親偏心索要大兒5萬養老費,轉身給小兒,小兒一番話讓母親慚愧

胡忠文聽到母親的話,十分寒心。

他如果是母親撿來的也就罷了,親生的他也這麼對待自己,但胡忠文也不跟母親計較。

直接用手機把錢轉給了母親,他母親的態度這才稍微緩和了。

剛在家裡坐定,他的母親便跑到小兒子的房間,偷偷將這5萬塊錢轉給了自己的弟弟胡忠武。

這下胡忠文不生氣,胡忠文的女朋友也坐不住了。正當她想對著胡忠文的母親發火時,胡忠武出來了。

他直接將這5萬塊錢又還給了自己的哥哥胡忠文,他一直都知道母親非常的喜歡他,而忽略了哥哥的感受。

他也一直覺得自己非常對不起哥哥。並且當著所有人的面說,母親不應該如此不公平。

而胡忠武說的這番話,讓在場所有的人都非常感動。胡忠文聽到弟弟的話,一瞬間眼淚流了下來。

他這麼多年來的努力,不過是為了讓家裡人開心幸福過上好日子,哪怕能有一個人明白他的苦心,他也心甘情願為這個家付出。

最後通過弟弟對母親的批評教育,母親慚愧的低下頭,也保證自己日後對待兩兄弟儘量公平。

母親偏心索要大兒5萬養老費,轉身給小兒,小兒一番話讓母親慚愧

03、

偏心可能在中國大部分家庭當中都有發生,可能是另一個更愛笑一點,可能是另一個長得漂亮或有能力的。

又或者是這個憨厚老實,不懂得計較,從而導致很多母親在對待兒女方面有不同的態度。

父母作為子女們唯一的親人,如果在這時候還親疏有別,會讓子女們多寒心呢。

以前網上流行這樣一個觀點:所有的父母,必須要通過考試才能成為父母。

是啊,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們也有很多的不足,不足就要改正,而不是固執己見。

反過來,做兒女的也應該體諒父母,幫助他們改正。而不是一味的用你的暴脾氣去解決所有問題。

也請天下所有的父母不要偏心,不然會對另一方造成非常嚴重的心理缺陷。而你所偏向的那個孩子,也有可能在你的溺愛當中,逐漸的心理扭曲。

總結來說,公平公正,合理的對待孩子,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