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下的農村,“長武人的蘋果情懷”

疫情下的農村,“長武人的蘋果情懷”

2020年春節前後,一場疫情席捲了全國各地。對於中國農民來說,產品滯銷無疑是對他們沉重的打擊,由於本次疫情的擴散,交通運輸封鎖、封村封路、實體生鮮店的關閉等,無疑是雪上加霜。

“城市裡正在上演一出搶購大作戰,農村中大量農產品賣走不出去”,在這樣一個非常時期,農村將如何“絕地求生”?今天讓我們共同走進陝西長武縣,看看他們是如何做的。

有了好收成 卻趕上了疫情

“今年好不容易有個好收成,卻要時刻擔心爛在倉庫裡。”何悅是陝西長武縣某電子商務公司的員工,她所在公司從2013年就開始以合作社形式幫扶當地種植蘋果的果農脫貧。

疫情下的農村,“長武人的蘋果情懷”

每年春節前後原本是蘋果的銷售旺季,往年此時公司都會有大批貨物發往上海、廣州的批發市場,供應給水果店、商超和餐廳。

相比上一年遭遇霜凍期,今年的天氣更好,蘋果的產量也比較大。奈何春節受疫情影響,目前所有物流大客商完全停滯,批發市場也發不出去,大量已經包好的貨物只能在庫裡待銷。

作為剛在2018年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當地農民收入主要就是靠長武蘋果。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擔心,“如果蘋果賣不出去,貧困戶的分紅該怎麼辦?”

電商成了救命稻草


在將目光放到原本不怎麼關注的線上銷售渠道後,他們鬆了一口氣。何悅表示,此前公司也有京東和以集中供貨的形式,來給中國銀行供貨這兩種線上銷售模式,但總體來說線上銷售走量比較小,主要銷售渠道還是通過大客車物流的方式把蘋果發往全國各地。

如今,中國銀行暫時沒辦法復工,電商就成了將蘋果銷售出去的救命稻草。

疫情下的農村,“長武人的蘋果情懷”

“之前我們在京東做活動的秒殺價格都是49元十斤,現在是39.9元十斤,基本上可以說是毫無利潤。不過通過大批發客商的利潤其實也很小,主要是走量,現在銷售模式和以前相比也沒有太大損失。”

通過快遞形式發貨,長武蘋果作為生鮮類商品,本身重量就不比小物件輕,再加上產地屬於偏遠地區,物流成本必然會更高。

在何悅看來,這都是特殊時期的無奈之舉,“等到天氣一熱,恐怕就會出現大量損耗,將蘋果低價賣出去總比爛在倉庫裡,讓農民白白辛苦一年要好。”

何悅還表示,作為京東扶貧助農的一個合作社,預計到今年6月底果期結束,即使期間疫情也順利結束,他們都不準備將銷售轉回線下,還是會通過電商渠道以39元的低價繼續在線上銷售。

尾聲


在這樣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全國農業人都在鉚足勁往前衝,一面支援武漢,一面穩定生產。中國農業人的努力再次點燃了中國農民星星點點的希望,最終將匯成一股熱流,衝破病魔設下的屏障,將城市與農村緊緊聯繫在一起。

陝西長武縣在疫情中面臨著“有產量卻沒銷量”的難題,通過積極對接線上平臺把損失降低到了最小。長武蘋果是當地百姓的希望,也是情懷。相信疫情結束後,長武蘋果一定會走出一片更廣闊的天地。

(WG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