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为什么有些做休闲农业的人最后以失败告终了?

现代农大


99乡亲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每周奔波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对这个问题来谈谈我的看法当然囿于经验和学识,有可能偏颇,欢迎交流探讨~~

这四五年正好和休闲农业走的比较近,就这个问题来聊聊我看到的一些现象

因规模过大而失败

这种一般都是土地规模千亩左右的项目,看到不少这样的业主把产业发展的规划做的很好,哪里耕作、哪里餐饮、哪里住宿、哪里休闲....按照这些规划,真要落成做出来也是蛮有看点的,但失败就失败在做不出来,原因很简单,业主没有这个投资实力。想想看,把一块规模上千亩的农地发展成农旅结合、产业链条丰富的熟地,靠农民业主自身能完成?显然完成不了。所以做着做着就烂尾了。

因业主太有主见而失败

能搞休闲农业的业主在农村里多少是个精英的,钱和资源都会有一些,以前做的项目也多半是做成功了的,所以都比较自信。再加上善于学习、慎重投资,经常到外面去考察,然后就“坏事”了,今天去了趟台湾,然后回来就要在园区搞文创设施;下次去了某个著名项目,然后回来决定把退役飞机搞到农场增加看点.....这都是“99乡亲”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你和他去讨论、辩论这样合不合适,基本上是辩不过他的----钱是他自己的、经验是他自己去学习来的、人家以前就是个成功者,当然现在的决策是不会错的。然后呢,没几个游客来,接着就没有然后了

因玩不转营销而失败

没有开发休闲项目的时候愁农产品销售,好像怎么卖都卖不完收回来的庄稼水果。项目上开发出了休闲内容,就愁游客人数增长不明显。其实很简单,供过于求的条件下不会争夺消费者的眼球、不会博得受众的偏好,很多不错的项目就这样默默无闻的熬着,时间久了就有收不回投资失败的。

因过度投资而失败

休闲农业本身前景看好,不少业主投入的积极性很高,但在大胆敢做的同时又精打细算,结果就是可以将就对付的地方不将就,投入过多。在需要砸钱出效应的地方不肯放手一搏,造成项目亮点不足。比如厕所可以高档点、停车场就可以够用就行;景观美化需要多下本钱、摆渡车之类的能省则省;大田作物种植可以粗放点,靠近休闲点的农田耕作必须要精细美观......但能心里面算好这些账,分清轻重缓急的业主不多,不少人觉得高档就是标准,结果钱越投越多,回本越来越无望。

因不可抗风险而失败

别的不说,这次整治大棚房,基本上在大棚里搞的休闲农业接待设施都被拆除光了,即使有客人来也没法接待,项目基本上就告终了。

作者简介:99乡亲,生长于农村,主修哲学,从事整合营销十年。2014年至今主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以市场研究、项目策划、发展规划、落地推广为主要方向,常年行走城市农村之间,对接城市消费下乡与农村资源进城,乡村振兴的亲身参与者。

99乡亲


为什么很多休闲农业都以失败告终?

休闲农业是近些年很热的词汇和农业投资项目,可以说是全面开花,各地打着休闲农业搞的项目,不在少数。但说实话,成功的凤毛麟角,很多休闲农业以失败告终。

今天阿兮就从个人观点和角度,来谈谈休闲农业为什么大多以失败告终:

1、目的不纯,休闲农业只是幌子

我们不得不承认,任何一次惠农政策实施,都会有一些钻空子的,目的不是为了造福乡村,振兴乡村,而是套取 惠农政策补贴。

我有个朋友是做基地技术服务的,他走过全国几十家大型土地流转基地,很多就是地一圈,板房一盖,就没有然后了。很多良田荒芜,很让人心疼。好在现在政府已经在着手整治这种乱象了。

2、资金链崩断,无力回天

农业项目,尤其是休闲农业,投资周期太长,很多人还没等形成预期规模和效果,资金链已经崩断了,泥足深陷,疲于奔命。

休闲农业开始的五六年,基本都是投入。果树,买树苗得花钱吧?雇人栽树得花钱吧?你栽下幼树,到挂果需要时间吧?但这段时间你得拉枝、修剪、施肥各种管理,得雇技术员干吧?想要一年四季都可观赏,你得有景观、有大棚、有休闲区吧?这些投入也都是钱。

我认识一个回乡流转千亩土地,要再造家乡的老板,两年扔进去200多万,没见什么回头钱。一般人谁有这样的资金承受力?一直投入不见回头钱,叫你你还砸锅卖铁借债坚持吗?

3、盲目跟风,无做休闲农业的资源条件

休闲农业是由农业(Agriculture)和旅游(tourism)两个词组合,由词意可知,它所兼顾和满足的条件可不简单。

有些所谓的休闲农业,圈块地就搞,所在地区既靠不上旅游景区,又没有独特的人文资源,周边也没吸引人的附加特色景点,种植养殖物种单一,配套设施也不完备,一眼看到底,无吸引力。

你得想想,特色农产品你能种植别人也能种植,采摘园遍地开花,那么,你的休闲农业比别人好在哪里?吸引力又在哪里?凭什么让消费者选择你?你比别人领先的优势在哪里?

4、有情怀还得理念不跑偏

做农业没有情怀不行,但只玩情怀更不行。目前做休闲农业项目的,大多不是真正懂农业的农民或技术员,而是不懂农业凭情怀回乡创业的新农人,他们对休闲农业的定位严重错误。

我知道的一个休闲农庄老板,他的想法就是要种出老味道的农产品,完全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可想而知,每天雇工人工锄草捉虫,就花费了数不清的费用,果园和庄稼仍被虫子吃的不像样,别说什么产量了,很多人看到后说宁可吃打农药的果子,也不吃一掰开就是肥虫子的果子。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休闲农业可不是让你恢复原始社会,现在的虫子原本抗药能力就很强,你突然不用药,那还不所有周边虫子都扑向你这个安乐窝?

又大又漂亮的农产品价格便宜,你这样被虫子肆虐过的果实,却要多卖好几倍的价格,你也得想想,有人会买吗?理念跑偏,100头牛也拉不回来的。

5、成功的案例分析

做休闲农业有没有成功的呢?答案是肯定的。寿光菜博会就是标准的休闲农业成功案例,每年菜博会期间,吸引大批游客参观游览,已经成为重点休闲农业旅游景点。

阿兮身边比较成功的休闲农业案例,是家乡一个桑园。这桑园的采摘期一直被划入当地旅游景点之一,组团来旅游的观光客,必会将他家桑园作为一个休闲点。原因何在呢?

就是因为他不只是有十几种的桑果品种,还有更多特色果品采摘和种苗供应(人参果,野樱桃,红肉苹果等),种植从大棚到露天使采摘期拉长出几个月,又开发了桑叶桑葚系列产品:桑叶茶,桑葚酵素,桑葚酒,桑葚甜点,桑叶美食系列菜谱,桑葚面条,桑葚花卷,还有吃桑叶长大的香猪,散养在桑树下吃桑葚果长大的土鸡,桑园里还广种特色中药材,比如诗经中的葳蕤(又名玉竹)。

他在桑园桑树下铺设“地毯”,等于给休闲采摘旅游者提供了天然荫凉的休憩场所,在树下美美的睡个午觉,也是非常惬意。最主要他家特色的桑葚餐饮,独特的烤香猪,柳枝烤肉,都属于独家买卖,别无分号,自然吸引了很多人周末到此一游。有些城里游客驱车前往,就为了吃一顿桑葚系列美食,过过瘾。

总而言之,休闲农业必须有能持续吸引旅客的点,有支撑发展的收益点,才能生存下去。没有自己特色,只是盲目跟风而上的休闲农业,连你自己都想不明白你的特色所在,又怎么能吸引来客流量,赚到钱呢?不赚钱的休闲农业,自然无法继续生存,以失败告终也就没什么稀奇。


阿兮随笔


很多的休闲农业是跟风发展。即是选择项目,就要全面的管理服务。地方特色文化,食品走廊,观光风景,环境卫生,本乡本土的历史发展过程,都是创意的手稿。比如:建始的扇子丘,大寨山的西南面,休闲特色,介绍了建始县土家族苗族的历史发展,简约了先辈们的祖传文化和经历史。吊脚楼的始原,概念的呈献,记截了远古的劳动者的智慧和创造。而很多的休闲农业,就缺乏创意精神。建始的耍罗鼓、丝弦的发展史,经过上千年的文化文艺传承,值得喜爱者的关注。从南北朝到大唐盛世的文艺曲谱上百首。记下了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直到大唐整偏合曲,写下了劳动创造智慧,智慧改变人活的传承,而建始区域内是这一文化文艺的唯一继承者。

休闲不仅是修身养性,更是文化交流的场所。曲牌棋艺,互动学习,也是地方中在新势力下的精神食粮。休闲旅游,发展更新,创业创意,全在于安全第一,经济第二,服务周全,以礼待人!


打鱼佬1


我们村虽处于北方,却因村外有一条河,一年可收获一季麦子一季稻子。村北有几百亩的老滩地,虽是滩地却因几百年的耕作,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而且经历了多次的发大水,从没被冲毁。六月之际,布谷声声,麦浪滚滚,十月之际大雁南归,稻穗飘香。

前些年,说要搞旅游开放,同时要搞休闲农业,一个公司就以流转的方式将这些好田从农民手中流转到公司手中,同时这样做的还有好几个村。但几年过去了,田里杂草丛生,成了荒田,却不见所谓的休闲农业有何成效。

农民问,这么多的良田荒芜着多可惜呀,公司答曰“过去农田施肥过多,土地有毒了,荒芜几年消消毒,再种环保优质的稻子”。真是可笑,这是胡弄鬼。

休闲农业之所以大都以失败而告终,是社会浮躁的表现,是某些人为了挣钱和套取国家农业补贴,或以租到的田,租到山场与湖泊为抵压从银行贷到款,用于其它用途。许多的公司并非是以发展农业为目的。

休闲农业,基础应以发展农业为主,旅游发展为副才行。而实际上许多的定位就错了,以发展吃喝玩乐为主,农业只是个幌子,并不在农业上费心思。

中国人多地少,保证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一些人打着休闲农业的幌子,却无意发展农业,而且还用基本农田用做非农用途,这自然是会受到纠正的。

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只有将农业发展好了,才谈得上旅游观光,毁了农业谈那门子休闲农业呢。

没有特色的农业和传统的文化做基础,只建些豪华设施,时间久了,烦意四起,观着寥寥,只能赔钱而去。

(图片来自于网络)





春日之虎


一是骗取国家的高额补贴。很多有门路的老板,就想法设法按照国家的政策来办事,租用农民的土地谋发展休闲农业。达到多少亩规模以后,就可以向农业部门申请一定的农业补贴。这可以说是一笔不劳而获的巨款。很多人都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与政府项目挂钩,骗取补贴。

二是农业投入成本很高。农民自己有土地,发展农业只需要提供相应的花费农药、种子等,但是发展休闲农业的老板不一样。他们需要支付一定的租金。在我们这里一亩地的租金,最低600元,一般都要800元左右,加上其他的人员工资、生产成本,一步地少说2000元。为了实现创收,他们必须选择产出价值比较高的农业。比如说花卉、优质农产品等,发展特色农业,才能够挣到钱。

三是农业风险很大。搞农业的夏天最怕暴雨和台风,暴雨引发山洪,导致作物绝收。前段时间我们这里连降大暴雨,导致山洪爆发、滑坡、泥石流,农作物被毁,甚至农田也被毁坏。冬天容易有霜冻,一些水果,如砂糖橘不抗冻,必须盖膜,如果不盖膜,果全部冻坏。

四是农业技术很关键。之前有一个老板租了几百亩地,发展玫瑰花种植。第一年高新聘请了一个专家,让花集中开放,吸引了很多人来参观。刚开业的时候,门票180元张,后来降到120,最后降到30.因为第二年老板没有继续聘请那个专家,导致没有东一朵西一朵,稀稀拉拉的,没有什么花。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知道没有花,就不去了。直到后来,计划没有游客了。

所以,发展特色农业,确实是发展乡村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好路子,但是一定要考虑好,做好各项准备,避免出现失败的结果。


千里走乡村


休闲农业也不能说都失败了,成功的也还是有的,但是确实很少。但是不得不说休闲农业肯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说休闲农业肯定还是值得投资的。

我自己是张家界的,我们这边就是以旅游出名的,在张家界这边的民俗,休闲农场还是有一些的,有些做的还不错,有些就明显带着商业化的模式。我自己现在是在农村搞养殖种植的,但是自己还是一直想搞一个种养结合的休闲农场的,只不过自己资金目前短缺,而且休闲农场投入资金过大,一直夜不敢开始。但是自己一直对于休闲农场这一块还是非常关注的。目前来说休闲农业失败的原因还是很多的。

休闲农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地利是非常重要的,周围的环境,人流量,已经地理位置等等都关系着休闲农场的失败与成功。休闲农业真正想要做起来需要强大的的人流量来支持,本来就是赚城里人的钱,休闲农业就是立足农场,但是市场肯定是城市。所以距离城市的不能太远。

目前来说很多休闲农场都是一些老百姓自己搞出来的,缺乏一些比较现代化的设计,当然不是说要一些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只是说农村老百姓盲目投资,并没有做过市场调研,缺乏科学性的设计,都是按照的意向来的,没有创意和新意很难吸引到人来。

还有就是缺乏后期的运营和推广。现在的休闲农场就是在一些路口上挂一些牌子,但是这样做的广告效果其实非常有限,只有路过的人才知道,但是一般别人去玩都是计划好的,不是说在路上随便看一个牌子就停下来去玩,谁知道是不是骗人的,做得好不好。

缺乏实质性的东西,很多休闲农场打着休闲的名号,但是客人来了之后就是吃饭,然后几分钟就看完了,没有一点新鲜感,和以前的农家乐没有什么区别,既然是休闲农业肯定是要做一些有关农业农村的项目,活动,吸引游客来玩。还有就是没有做好定位,缺乏实质行的设计,活动,项目这些,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如果只是简单修几栋房子,做点农家菜是很那吸引到游客的。必须要有很好的主题,比如以茶园养鸡的,那么就要以茶园,和土鸡开展一些活动来吸引人,而且多搞一些亲子活动,让一家人都能参与其中。

还有一些休闲农场设计的不错,前期运营的也不错,但是成功了之后就完全商业化,慢慢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休闲农场。活动减少了,设计落后了,没有更新,但是价钱确实越来越高,慢慢的也会失去客源的。

休闲农场要成功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时间,资金,客源,地利等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要考虑到。风险还是蛮大的。


三农帝国


农庄必须升级才有出路,但特色农庄的打造九死一生,为什么这么说?

我说个真实的案例,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案例:

2015年,浙江德清大禹生态农庄,范老板。

位于德清县禹越镇三林村村委对面,“前身”是家传统的以农业种植,大鹏种植为主的农庄、除了打打牌、钓钓鱼还是吃饭打牌钓鱼。

话说,老板是有决心。但如下图,条件实在是太差了!

为了摆脱这个“魔怔”,老板2015年决定倾尽家财也要转型,但请了一拨又一拨旅游策划团队,希望农庄能够从单纯种植农业转型旅游产业,赚点钱,把最初建农庄的情怀保住。

只有一个要求,升级做成一个以亲子活动为主题的自然生态乐园。提供传统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户外拓展、种植养殖、手工益智DIY等体验服务项目。

却无人敢接手!!!

但他失望了,所有机构都是看完就客套走人!因为:

一、老板己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投入。

二、场地硬件太差,基础设施都不完善。

三、害怕策划运营,周期太长,不符合机构长期利益。

农庄改造前,如图:

幸运的是老板找到了我的一位朋友,景区策划及运营的大咖,真正的亲子景区实战派!

他根据老板自身,资金、农庄规模、需求,定制了亲子文化主题,亲子主题景区横空出世!

新的思考,才能有新的结果。跟随农庄自身基因、城市文化、当地风情、周边市场与传统节日策深度结合定位。

这样的规划让人眼前一亮,老板内心兴奋不已,上下一心,一个完美的开始。

我们来看下这个特色农庄景区的改造前后对比,如图:

蔬果采摘区:亲子蔬果区,全年四季根据不同主题,不同的采摘品种。充分发挥了农庄原有种植基因作用。快速有效,亮点充分延伸。多余的蔬果还可以出售!

文化植入,景区升级:

只有文化的注入才能提升亲子旅游的价值:摆脱单纯的游戏体验,创立《大禹·王的基地》。

结合历史文化教育,明朝--郑河下西洋,重现经典!让家长孩子在娱乐的同时感知历史人文教育。

运营突破:针对全年亲子,成人,散客,团队。5-60岁全覆盖活动,设计 56类+活动主题。和幼儿园形成了战略联盟,所以根本不愁客源(有独到的运作秘籍,此处就不透露了),一个普通的小农庄,完美升级为多元化主题活动体验基地。

再次文化·升级:《大禹·王的基地》,向国家级科普主题景区晋级,热情服务 坚持典范,不只是一句口号。印象是旅游行业的核心,没有印象没有口碑。大禹升级体验,确实做到了!

最美印象 是回忆。

完美顺畅的活动体验,配套全年系列的农业产品销售。农业基地,仅有机蔬果就可以年创收20万元以上。

大禹以亲子产业为依托,同时进行农业产业化升级,营造多个赚钱渠道。直接受益是经济,间接是提升了农庄的核心竞争力。

前后自定位、规划、建设、营销、运营,投资资金百万。历时仅仅 1年3个月时间,完美盈利,并成为驻地一道亲子标志性风情场景,成为当地学校指定的:科普教育基地。

此情此景,连范老板合伙人,都在当下买了 奥迪A6,按他的说法就是:未来太有信心了。

农庄要突破,转型升级亲子主题景区,切记:

一、实干兴邦,谁给农庄真正的收益,我们就把“心”交给谁。

二、农庄升级,要务实。联手实战派景区策划及运营团队,打造农庄特有的文化。

三、全面规划未来三到五年,从文化升级、主题策划、渠道营销、产品运营。落地才是王道。

农庄资产庞大,老板不易,景区主题规划设计,需要找专业的运营团队,盲目投资只会扔钱……


亲子农庄操盘手


为什么很多休闲农业都以失败告终?

最近几年农业发展越来越红火,尤其是结合餐饮住宿的现代休闲农业,不过它们虽如雨后春笋般繁多,却大都经不起风霜,开的多失败的也多,用我们这农村的一句话说,叫“公鸡拉屎——头儿硬”,为什么既有资金支持又有大环境优势的休闲农业会以失败告终呢?


就拿我身边的一个实际例子来说吧,在姥爷家村子那有一家蔬菜种植培育基地,叫三友农场,农场主要是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和外租土地搞休闲农场,通俗点说就是把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城里边没有地的人,周末时他们可以来到农村休闲游玩,在自己租的地上种点东西。

农场刚开始确实很红火,无土栽培基地天天有人参观,种植农场也有很多城里人来这儿租用,又是大人又是小孩,有的锄地有的种菜,不过好景不长,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吧,我就没再见小方格地里有人耕种,无土栽培的大玻璃棚也废弃了,没有在种菜干活的,偌大的休闲农场显得很萧条凄凉,只有个大叔在看管,造成这种失败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没有长远规划,只顾眼前利益。

很多人在搞休闲农业时都是“头脑发热型选手”,看到有好的投资项目,又有补贴资金就快速下手,拿着各种补贴款开启了休闲农业的建设。可是现代农业拼的不仅仅是力气更是头脑,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打算,提前为自己的农产品找好市场,找准定位,不能拿了补贴资金就走人,这样做就是在浪费农业资源套取补贴资金,必然长远不了。

原因二:缺少技术支持,知识带来利润。

现代休闲农业不是过去胡干蛮干的那个时代了,农业发展需要知识和技术的支撑,如今农业类大学很多,每年农学毕业的大学生也是数不胜数,可是真正能铺下身子到农村去搞农业技术指导的有几个。

仅我知道的姥爷村的这个农场,就存在招不到技术人员的问题,拥有专业技术的大学生都不愿到农村来,天天与泥土和蔬菜打交道,虽然给的工资都不低,但也吸引不到高材生。缺少技术指导的休闲农业最终都得失败。

原因三:后续资金不足,无法投入再生产。

现代休闲农业是个“大坑”,前期需要投入很多,待步入正轨后要有盈利进行后续投入,每一笔资金都不是小数目,财力不足恐怕无法支撑其运转,不能只是注重前期,忽略中后期投入,这样就会形成不良循环,农产品卖不出去,没有钱继续投入,导致农产品产量下降甚至农场荒废。

要想搞好休闲农业,资金、技术、市场一样都不能少,要有特色产品,不能千篇一律,这样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我们这里还有个葡萄庄园,休闲农业就做的很好,集采摘、观光、休闲、餐饮一体,他家的葡萄卖30一斤都抢不到,很多人都驾车慕名而来,很是红火。


一品小十六


试答:为什么很多休闲农业都以失败告终?

休闲农业应该属于旅游项目之一,旅游是旅游服务部门(个人)以游客为中心的运营活动。

游客是人们在时间有空,腰包的钱也“有空”,跑到越远越好的地方去完成三件事。一是去“饱眼福”,二是“饱口福”,三是“拍照片”。

话回如题所问的休闲农业,到休闲农业设施里的游客,多数不会来自远方,应该在“附近”。

在当下,快捷的,多元化的交通工具,去看“祖国山河美如画”很简单。旅游服务绝大多数是很“暖心”的,不都是“青岛大虾”和“雪乡宰客”。

每到节假日很多优质的景区、景点,游人如织、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说明这里的旅游行业是红红火火的,生意一定是很兴隆的。

我走过一些旅游的地方,最大的感受是,除去景区的“山山水水”和“山山水水”里的传说或故事内容不一样之外,其他的服务项目或内容都差不多。特别是旅游纪念品,很多都是“一样一样”的。给亲人朋友带几件“以示到此一游”都很难选。

一拥而上的休闲农业,多数就是现场采摘体验,农家菜品尝,原生态农舍住宿好像没有别的啦。

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的结果是优胜劣汰。

上述就是“为什么很多休闲农业都以失败告终”的理由。属于个人观点,欢迎与友友们交流讨论。


孙工的文话旅行笔记


休闲农业成功的关键的是,不是农业怎样而是休闲工字,有时间还不行,还得有闲气,如果你每日为生活奔忙有没有闲气玩?兜里没钱你有没有闲气玩?所以想想怎么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