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早發現,早治療!這個查癌“神器”你應該知道


早發現,早治療!這個查癌“神器”你應該知道


癌症之所以可怕,原因在於很多癌症患者在發現時已經處於中晚期,從而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


但是,試想一下,如果通過癌症篩查早期發現癌症,是不是很好呢!


近幾年,癌症篩查逐漸流行,查癌“神器”PET-CT更是被很多人推崇,一時之間,PET-CT檢查似乎成了癌症篩查的“標配”。作為普通人,我們每個人有必要了解一下這個查癌“神器”。


什麼是PET-CT?


PET-CT技術是近年來迅速發展並獲得廣泛認同的診斷技術,它將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PET)技術和計算機斷層掃描(CT)技術組合到同一設備上,將前者功能代謝顯像的優勢和後者解剖形態顯示的優勢結合到一起,從而通過一次掃描即可獲得全身軟組織和骨骼全面的形態、代謝及融合圖像,並清晰顯示腫瘤的精準位置和病灶大小。


這一技術在腫瘤檢查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因此,該技術在腫瘤診斷中應用廣泛。


PET-CT適合哪些人群?


在腫瘤診斷領域,PET-CT主要適用人群有:


1.腫瘤家族史人群,尤其是具有肺癌、食管癌、胃癌及腸癌等常見腫瘤家族史的人群。


2.腫瘤標誌物升高人群: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異抗原(PSA)、CA125、CA15-3等腫瘤標誌物升高者。


3.疑似腫瘤的患者:臨床懷疑腫瘤、常規血液檢查或影像學檢查懷疑腫瘤的患者。


4.已確診為腫瘤的人群:如腫瘤患者的複查。


5.具有長期慢性疾病的人群:如肝炎、肝硬化、胃潰瘍等,這些疾病處於從良性病變到癌變的中間階段,應提高警惕。


正常人有必要將PET-CT列為常規癌症篩查項目嗎?


沒必要!臨床上也不推薦健康人做這一項檢查。


首先,儘管PET-CT的輻射劑量很低(據研究,受檢者進行一次全身PET-CT檢查受到的總有效輻射劑量約15mSv),但即便再低,也是具有一定風險的,正常人非必須的檢查項目沒必要堅持做。


其次,PET-CT也不是萬能的,PET-CT並不能檢查出所有的腫瘤,如在乳腺癌、胃腸腫瘤的檢測,PET-CT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該檢查手段不能完全取代診斷性CT、核磁共振、B超等相關檢查。


  • 貓大夫醫學科普:聽到癌症就怕怕?查癌“神器”,瞭解一下
  • 孫濤,韓善清,汪家旺.PET/CT成像原理、優勢及臨床應用[J].中國醫學物理學雜誌,2010,27(01):1581-1582+158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