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为什么农村旱厕改水冲有的农民不高兴?

人生如梦33746


现在国家的“卫改厕”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为了改善民生,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但是也有不少存在的实际问题:

首先,水冲厕所,需要很好的配套设施,比如排污系统,自来水配套,但是这些在农村有的地方还不行。现在比较流行的用化肥池,其实效果并不好,需要经常抽粪,很不经济,也有味道。

第二,水冲厕所是需要大量的水去冲的,对于农民来说这是需要成本的,本来经济薄弱的农民不愿意承担这部分成本。

第三,水冲厕所在南方还好,水多,气温高,但是在北方比较缺水、气温低,而厕所又在室外,很容易结冰,而导致无法使用。

第四,现在农村卫改厕用的卫浴产品,我看到的都是质量非常差的,并且要价很高。非常的不合算,且容易损坏。

第五,与农民的生活习惯相关,现在有不少农村人还有沤肥的习惯,而用水冲的马桶这个方面就不能做到了。


张在田


前两天回农村老家,就曾听到村里的街坊邻居怨声载道,说什么这厕所改造早知如此,还不如不改的好。过去旱厕的时候,虽然味道大一点,敞口招蚊蝇,但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的旱厕改水冲,让村民们由最初的赞成变为如今的抵触呢?

建行渐远的老家是胶东半岛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要说村里上自来水,那比起周边村庄,那算是早的了。记得那是30多年前的事情,那时候市里扶贫单位出资给村里上了自来水。从那时候开始,村民们告别了吃水到水井肩挑人抬的历史。


这不,去年的时候,上级号召厕所改造,将原来的旱厕改为水冲式厕所,而且上级有扶持资金,村民只要出出力就行,基本上不用自己花钱。能像城里人一样用上冲水式厕所,告别以往敞口的旱厕,当然是件好事啊。一来卫生方便了,二来蚊蝇和气味也减少了,于是村民们纷纷响应上级号召,自己动手挖化粪池,材料等则由上级统一发放。

但用了没多久,问题就来了。这化粪池大都留在院墙外面,上面留有一个抽粪口,只有专业的抽粪设备才能抽出来。而抽一次最少要30元,过去都是自己往外挑,当遇到花钱的时候,村民就有点不乐意了。虽说这30元也不算多,但农村找个抽粪的也不好找。而且人家一听,村子坐落偏远,有很多人还不乐意来。

这几年,胶东半岛干旱是出了名的。原来村里的自来水井的水都不够吃的,并不能保证人畜使用。这不,到了夏季的时候,15天才放一次水。村民们冲厕所的水更没了保障。村头的水库也见了底儿,水库有水的时候,一些村民到水库中挑水回家用它来冲厕所,现在水库干了,连挑水的地儿都没了,村民们纷纷抱怨。

本来厕所改造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由于用水不便,摆在农民面前的“方便”成为了不方便的事情。人活着就要吃喝拉撒睡,这“拉撒”也算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儿了,当拉撒的事情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的时候,你说农民能高兴起来么?


建行渐远


现在很多农村都在推广厕所改造,就是把以前的旱厕改成水冲的。我们这边的绝大多数农村的旱厕都改成了水冲的。这个都是村里组织改造的,每家每户还有两三百块钱的补贴。关于农村旱厕改水冲这个问题,好处相信大家都知道了,首先就是干净卫生,前面的几个问题中我也曾提到过,以前夏天上个厕所屁股上都能被咬几个大包。而现在经过改造后的厕所,不仅仅感觉卫生了,而且连蚊子苍蝇也找不到。不过对于旱厕的改造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问题一:冲水的问题。农村跟城市不一样,城市里面都是用的自来水,而冲水马桶都有自来水自动进水,而在农村很多地方现在还是吃的井水,用上自来水的农村应该只有一小部分,而且还三天两头的断水。所以在上完厕所的时候往往需要自己找水去冲马桶。我们这边就有很多家庭在厕所放几桶水专门用来冲水的。

问题二:冬天水结冰。其实缺水我感觉都是小问题,关键是冬天,天冷的时候,水管直接都会冻住了,而马桶也会被冻住。这样给人上厕所就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这个也是为什么有些农村家庭还保持用旱厕的原因。毕竟你不可能用热水去冲马桶吧,想想都感觉是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问题三:泔水处理。以前农村用旱厕的时候,基本上一两年才清理一次厕所的泔水池。而现在自从旱厕改了水冲之后,往往一年都得清理两次,而且每次清理自己还没法清,必须花钱找人来清。这个钱感觉花的有点“冤”。

也就是因为这么几个原因,所以有些农民对于农村的旱厕改水冲还是很抵触。


种花家的种花匠


去年冬天回家看我老爹,刚走到门口,就看见屋后的邻居,在自家的院墙外面正挖厕所坑,而且还在挖出来的坑里面放着一个白色的大塑料桶。我跟邻居打了个招呼,问他们这是要重新修整厕所吗?

邻居告诉我说,是村里发动村民们,整改自家的厕所,为此村里还为村民提供尽可能的方便,比如说改厕所需要用的一些管道和零部件,还有这个大塑料桶,都是村里免费发放的。我忍不住说这是好事儿啊,整改自家厕所,村里帮着花钱,真是不错。

不料那个邻居却告诉我说,好是好,可很多老年人不同意整改厕所,这几天凡是家里在整改厕所的都是年轻人。上了年龄的那些叔叔大爷们,基本是没有动的,即使村里帮忙,免费送管道和塑料桶,上了年龄的老人们也不愿意。他们怎么算怎么觉得,把旱厕改成冲水厕所不合适。挺好的一件事,怎么就不合适呢?

回到家里看到我老爹,还真的没有修改厕所,我就问老爹,邻居们在修改厕所怎么咱们家不改?我老爹说,改什么改,几辈子人都用旱厕,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我说使用旱厕,夏天苍蝇蚊子太多了,而且空气也不好,把厕所留在院子里,非常影响环境卫生。老爹却不理我的茬,跟我聊起了农村不适合冲水厕所的一些客观因素。

他说农村的自来水不同于城里的自来水,不是每天都放水,像我们村里,是每隔两天才放一次水,如果想改用冲水厕所的话,院子里需要有自家的水井。光有水井还不行,还得把水井里的水抽到高处蓄水池里存起来,然后再从高处接水管往下走。接下来还要重新整改厕所,人老了自己不能干活,儿女都没有时间,所以要想整改厕所,就需要花钱雇人,农村老人有几个舍得花钱雇人干活?



话说回来,就算这一切条件都具备了,上个厕所就要用水冲一下,用不了几天厕所就满了。厕所满了以后,就要花钱雇人抽厕所,现在每抽一次就要50块钱。不下雨的季节还好一点,赶上夏天雨水多的时候,几天就需要抽一次,哪来那么多的钱。农村跟城里不一样,城里厕所冲到下水道里就不用管了,农村却不行。我说村里不是发塑料桶吗?塑料桶夏天也渗不进水去。老爹说有的人家嫌塑料桶太小,还都是垒了水泥池子,夏天渗水太厉害。


听了老爹说的一番话,也不是一点儿道理没有。让农村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拿出50块钱来抽厕所,他们的确是不太舍得。毕竟农民没有退休金,年龄大了又没有劳动能力,靠儿女养老的那几个钱,自然是不舍得。再说农村冬天也没有暖气,万一水管冻了,天寒地冻的再挖下水道也是麻烦。


灵子


一、农村旱厕改水冲的目的是什么?

(1)改变农村环境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旱厕的样子,只能用臭气熏天来形容,冬天气温还好一点,特别是到了夏天味道十分强烈。有时候下暴雨,雨水流入旱厕,甚至出现粪尿溢出的情况。

(2)为了农民的健康

夏天的旱厕蚊虫十分多,记得小时候上一次旱厕,屁股下面被蚊虫咬了十几个包,使得屁股十分的痒。夏天的旱厕里面还有有很多蛆虫乱爬,什么的不为什么,蚊虫很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

(3)为了安全着想

记得我们村里一个7岁的小孩,尿急上厕所的时候,晚上天黑看不见,居然掉进了旱厕里面。农村很多地方的旱厕就是砖头砌的一个坑或者一口缸,不是全封闭的形式,十分的危险。

旱厕改冲水可以改变环境、促进健康、确保安全,那么为什么农民朋友还不高兴呢?

二、为什么旱厕改水冲使得农民不高兴?

(一)冲水难

农民长期的使用旱厕不需要冲水,已经形成习惯;现在冲水马桶需要大量的水,然而说需要自己提前用桶准备好,冲水几次就需要再次准备水,十分的麻烦。

(二)增加了旱厕的储量压力

以前旱厕里面基本没有水,这是尿液,量很少,基本半年左右才抽一次;现在不管大便、小便都需要冲水,很快旱厕池就会满了,需要把旱厕里面的水抽出,1个月就要抽一次,增加了工作量,给农民添了麻烦。

(三)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旱厕改水冲是政府一次性投入,后期很少有维护;抽水马桶的长期使用容易损坏,这时就需要维修,维修时候需要专门请人,误时、误工还误钱。

(四)施工质量差

施工质量不稳定,比如:我们村有几户的抽水马桶下水口下面的混凝土板没有开孔,直接没法下水,后来返工几次才弄好。

旱厕改水冲是为民、利明的好事,只要充分让农民朋友参与其中、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一定能够让他们高兴。


农事直通车


为什么农村旱厕改水冲有的农民不高兴? 最近,“厕所革命”成了农村人议论的热点。国家号召对农村厕所进行彻底的改造,由原来的脏、臭、乱的旱厕,改造成水冲式厕所,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这是一件很好的惠民工程。可是,为什么农村旱厕改水冲有的农民不高兴?梅花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旱厕改成了水冲后,化粪池几天就会满了。如果是改造后有统一的排污管道,那就把很好的农家有机肥白白地流失了。因为以往农村的人们,都会把厕所的粪便和上一些草泥,进行发醇,然后推到自己的庄稼地里,或者是自己的菜园里,都觉得这样既给庄稼和蔬菜施了肥,又能很好的改良土地,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现在厕所是干净了,但还得花一笔好钱去买肥料,太不划算。 如果没有统一的排污管道,化粪池满了以后,要么是人工掏粪,要么得雇人掏,或者是用机器抽。因为加上了许多水,粪便会变的稀了,增加了清理化粪池的难度,给农民带来了许多不便。



农村人特别注意节约用水,觉得用水冲厕所纯属浪费。现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安上了自来水,生活用水得到了彻底的解决,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很多农民觉得水费太贵,用改建后的水冲式厕所太费水,花钱太多,觉得增加了自己的负担。 另外,水管的保温不能保证。农村的厕所在院子里,没有供暖和保温设施,冬天上厕所如果坐在马桶上,也会觉得很冻屁股,不如过去的蹲厕;再说水管很容易冻破,而且冻破了之后,再修理时,也是一项不少的工程,花钱也不能少。



总之,农村旱厕改水冲式,的确是国家出台的一项很好的惠民政策,什么事情也不能让所有的人都觉得满意,但是也不能搞一刀切,应该考虑到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因地因人去推行,本着自愿的原则,就会深得人心。


山村梅花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的农村所推行的抽水马桶,污水池不到两立方,再进行三级沉淀分隔,污水池就很小了。用不了几天就会满,问题就马上来了,就需要抽污水,就需要掏钱,而且一个月可能要抽上三五次,就算一次三十元,一个月也近百元的开销,这可是不水的开支。

而在城市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城市的污水下水道是汇聚到公共的污水管道排走,就不用考虑要抽污水的问题。

也就是说,农村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没有配套的下水道,单纯的进行厕改,只能解决表面问题,而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三农范


农村改造厕所,这恐怕是坐在办公室想出来的策略,纸上谈兵的事,农民当然不高兴。

首先,人类的粪便也是庄稼的肥料,改造的厕所会损失掉这些肥料。我们都是闻着厕所的臭味长大的,农村人几千年了也没见一个被臭死的。农村天地广阔,大自然神奇,人类粪便的那点臭味不会影响什么,农村的空气一直很好很纯洁,还是城市人向往的清新空气。如果为了臭味改造厕所,纯粹是无稽之谈。改造后倒让老百姓白白损失了种庄稼的有机肥料。

其次,农村没有下水道,下水又成了一个潜在的问题。农村不像城市,一直以来没有下水道,以后也不可能有下水道,地理环境不允许,没办法修通下水道,其实也没必要。毕竟是种植庄稼的大面积土地区,庄稼,树木到处都是,修个下水道等于画蛇添足。


所以对农民来说,改造厕所没有一点实惠用处,倒不如把改造厕所的钱直接给农民,钱的用处太多了,那那那都需要钱,多多益善,还在乎这点钱吗!


土基子


那是因为他们要用干屎。

农村的大粪基本都是用作肥料的,不管是人的排泄物还是鸡鸭鹅,还是牛马羊。

都是要拿到地里撒到庄家上的,有了这些东西,一年可以省不少化肥钱,诸位认为的绿色食品,其实是因为没钱买化肥,用大粪浇出来的菜,当然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大粪照用,这是传统,化肥也一定要用,经济条件好了,买得起了,庄家的涨势也更好了,当然农药这些也是一定要用的,每年的植物虫害瘟疫那么严重,不用农药庄家是没办法丰收的,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以前稻田里的草是要人工拔的,那时候我上小学,每个寒假过完年之后,这边的气候转暖,就要负责把家里稻田里面的杂草拔掉,那时候小,说实话真的不喜欢干农活,但是没办法,不干就要挨打,这就是农村小朋友的常态,当然这局限于我们这代人,现在的农村小孩也是天天玩,不学无术,其实这也不好,人家大城市的孩子玩吧,毕竟真的是没事儿做,长大了也不靠那一亩三分地,而农村的呢?长大了要飞出这个山村要多大的力气,如果出不去呢。还不是得守着那一亩三分地。

你连最基本的农活都不会干,怎么养活自己?


滇西武大郎


这几年国家在建设富强文明的新农村同时,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号召农民厕改,以改建水冲式厕所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厕所改造这项工程基本普及全国,南北各方区域的农户纷纷响应号召,家家户户进行了厕改。说实话,按理说国家推行农村厕所改造这项工程本是利民工程,上边和地方统一调派资金、人力和物资,对各村各户实行旱厕改造,户民们一分钱都不用花就用上了城里人用的那种水冲式坐便器。国家对于“旱厕改造”这项惠农政策绝对是利于农村发展,让农村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民生健康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近两年这项工程大力推行的热度,在农嫂所在的区域里有所下降,大多户民们表示不在愿意接受这项工程,这项厕改工程带给民户们的不是福利,而是难言的负担。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张惠民的工程,会让我们农村的民户们感到不满意呢?

对于这个问题农嫂认为:除了农村里这两大瓶颈的限制,使水冲式厕所受到制约外,改建构造设计的不健全也让水冲式厕所受到了限制。


首先,乡村没有完善成熟的排水系统制约了水冲式厕所的好处。由于没有统一的下水道,人粪尿无法通过下水道统一外排,而大力推行的农村厕改造安装的水冲式厕外排系统,只不过是在墙外挖建安装在一个简易的储粪池。这种储粪池有尺度限制,宽90厘米,长不得超过110厘米,人们便后经水冲粪便流入储粪池内,由于蓄粪池容量有限,在经水冲后无疑加大了粪便量。

的确这样的粪池用不了几天就满了,粪池一满问题就来了,这次旱改的构造设计,化粪池大都留在院墙外面,上面留有一个抽粪口,问题就出在这个抽粪口上,这个抽粪不像以往我们农村人家自建的粪池那样,上边留有的是大口,粪便满池后,农户可以自己将粪便掏出来运往庄稼地里,即解决了问题又喂肥了庄稼。改建后的储粪池,只在上边留有一个只有专业的抽粪设备才能抽出来的口子。而农户在抽粪是只有找专业抽粪的才能将粪便抽走,抽一次最少要30元,虽说这30元也不算多,但架不起细水长流,这样的储粪池,基本一到两个月就得抽粪一次,无形中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这是其一制约了旱改的惠农民生的标准。



其次,我们现在的农村基本设施不同于城市,虽说农村也早就在几十年前安装上了自来水,但农村里的水源却是很少有24小时不间断的供应。这样一来人们解手后的排泄物就无法随之冲走,便盆下口被粪便堵塞的事经常发生。即便有的区域的农村水源供应正常,可是这种旱改构造在北方的农村也不适应气候环境。农村不同于城市住所,北方农村民房答都是四合院落,厕所占据院中一角落,旱改水冲必须要接通水源,然而,北方的冬天及其寒冷,旱改水冲式后,很多民户到了冬天水管被冻住,冻裂现象的发生严重,到了冬天更是基本无法使用,所以,这又是制约旱改水冲的一大阻碍。




其实,我们都知道旱厕改造是一件好事,只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最好能做一些调研,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能一味地改用水冲式厕所,不能一刀切,要分类指导、分类推进,农村的供排问题不解决,人粪尿就无法随产随清。所以,农厕改革需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一定要建立与之配套的供排系统,才使农民的厕所即卫生又适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