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如何看待疫情下的全民微商?這種現象表明大家在焦慮什麼?

雲南範兒


感恩邀請。辦法總比困難多。全民不出門的日子裡,我們不僅在為國家戰疫做貢獻,還通過網絡進行著各種形式的創收,畢竟不能坐吃山空吧,脫貧攻堅也是眼下的重要任務。

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有憂患意識,什麼居安思危、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福兮禍所伏 禍兮福所倚,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也就是說我們永遠都會給自己一個焦慮,什麼時候都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太放鬆警惕。我們的焦慮與疫情關係不大,如果沒疫情還是各種焦慮。


仰望人生星程


一場突如其來的高傳染性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

為了防止疫情擴散,除了個別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全國都在一個停工階段。

疫情剛爆發時,大家都忙著防控,忙著消毒,忙著數日子,第一個14天,第二個14天,人們都居家足不出戶不斷的刷新聞,關注疫情動態,然而,隨著時間,很多人關注的焦點從疫情延伸到了“什麼時候復工”。

 

 現在的人們都揹負著貸款債務前行,每個月的收入都分配的可丁可卯的。疫情當前,如若無法保持正常收入,貸款要還可是難上加難。

一邊期待著疫情快過去,一邊又焦慮生活該怎麼辦。而企業老闆、個體戶同樣陷入這樣的焦慮:員工的工資拿什麼發、囤積的貨物怎麼辦。

平時依靠著固定工資收入來支撐生活的人們,也開始加入到微商行列,工資指不上了,為了償還債務,為了一家老小的吃喝,硬著頭皮也得想辦法。也有很多人,冒著風險走出家門,生活的壓力遠大於對疫情的焦慮。

特殊時期,網絡和社交平臺,真真的體現了優勢。

大多數企業實行網絡在家辦公,買米買菜都可以通過外賣平臺訂購,儘可能的避免“人傳人”,或許未來,我們終將會把工作和生活都從線下轉移到線上。



貓眼衚衕


我有三四個微信友是半熟臉女性退休人,本要求加時說的共同愛好寫作,那個說作詩,那個說唱的好。

一加上全不是,天天朋友圈裡,一個一條條保險條例,一個一條一條旅行路線,一個天天滿目商品。一天加起幾十條。幾次想拉黑又是半臉熟。


李287275412李澤祥


主要是為了減少出門,避免感染病毒。實際上收快遞時也有感染風險,外地來的東西更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