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复工复产出行更安心,城市的“毛细血管”他们在守护

一个城市的正常周转,离不开作为“毛细血管”的公共交通输送活力。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公共交通在防“疫”战中作用愈加凸显,不仅要保障市民出行,还要做好疫情防控。疫情没有结束,防控不可松懈。除了政府部门出台了乘车登记、控制车厢满载率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出行外,公共交通岗位上的坚守者们也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防“疫”线。

他们中,有公交车长、有地铁站长助理、有地铁调度员、有出租车司机……岗位或不相同,但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打赢这场阻击战!

她:非典“老兵”主动请缨 “开发”消毒刻度壶

这个春节,三号线大石中心站站长助理张少雯本想带上小孩老公回娘家看望父母,没想到疫情来势汹汹,由于前期部分休假返乡的员工需在家隔离观察,车站人手十分紧张,张少雯主动请缨回车站值班。从1月22日防疫工作开展以来,已经在一线坚持战“疫”一个多月。

复工复产出行更安心,城市的“毛细血管”他们在守护

其实,早在2003年,张少雯就参与过广州地铁抗击非典的工作。今年,随着疫情防控不断升级,地铁各站的防控举措也不断加强。面对艰巨的任务,张少雯再一次主动发声:“站长,2003年抗非典时,我就已经在广州火车站一线工作,在人员防疫调配、车站消毒工作等方面我都有经验,还是让我来吧。”日常协助站长处理各类事务的她这次挑起“大梁”,负责大石中心站5个车站的防疫工作布置。她带头制定车站防控措施,与保洁主管进行消毒物品兑比工作,定期测算车站使用率,保证车站全面消毒。

复工复产出行更安心,城市的“毛细血管”他们在守护

别以为车站消毒是一件轻松的活,光是消毒物资就种类较多,稀释比率也不同,为了方便车站保洁和员工操作,少雯认真研究专项防疫预案,主动与保洁主管讨论、试验、计算,确定不同消毒液的稀释比例。她还专门设置了消毒刻度壶,制作了车站隔离区消毒剂、车站日常消毒剂、车站空气消毒剂等简明易懂的操作视频。

为了缩短车站消毒兑比工作时间,她根据各个车站的空间面积、预案中各类消毒的情况,总结制作出《车站84消毒液稀释比例表》,小小的一张表格作用可不小,便于让车站员工、保洁快速熟练掌握车站日常消毒工作。节后客流逐步回升,为进一步细化安检点、返程大客流应对措施,张少雯根据实际不断调整安检测温点的设置,调整新型铁马阵型,优化铁马阵型不少于20次,与车站同事搬运铁马超过300个。她还针对不同车站制作了5个因地制宜的《运力优化后车站客流控制措施预案》。

上月底,大石中心站响应地铁集团号召成立了“战疫”突击队,张少雯作为党员,既是时刻战斗在地铁最前线的“主力军”,又是隐身在车站后方的“后勤保障中心”。她承担着“大管家”的角色,每天车站的防护物资是否充足、车站人员安全管理是否到位、乘客突发事件是否妥善处理……从厦滘到番禺广场,每个车站都留下她的足迹。

复工复产出行更安心,城市的“毛细血管”他们在守护

他:主动请缨上前线 日走两万步为出租车消毒

“90”后的霍卓峻平日里在广州公交集团白云(广交)公司从事出租车广告业务工作。以前,霍卓峻每天下班回家最期待的事是等在客厅的女儿小安安第一时间向他伸出小手“要抱抱”;可最近,回家后霍卓峻都让家人先把女儿带到房间,自己进门、全身清洗后才“敢”去抱孩子。原来,在防疫期间,霍卓峻志愿报名参加了广州公交集团白云(广交)公司的机场出租车消毒服务,是机场出租车消毒青年突击队的主力成员。“当时也没想太多,公司召集志愿者,我年轻我就报名了”,此后,霍卓峻走进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调度场,穿上厚重的防护衣、戴上护目镜、口罩与手套,背上沉重的消毒设备,为在调度场候客的全市出租车进行全车消毒。

复工复产出行更安心,城市的“毛细血管”他们在守护

每天,霍卓峻要负重三十多斤的抗疫消毒装备,在机场出租车调度场内为排队等候的出租车挨个进行消毒,一天消毒6个小时要走两万步,个人消毒车辆约达700多台。“师傅,辛苦了,让我帮您消毒出租车!”这是霍卓峻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每台车他都一丝不苟消毒,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霍卓峻告诉记者,刚开始做消毒工作的一段时间,正好碰上“回南天”,天气潮湿、加上防护服不太透气,全副武装的霍卓峻经常是满头汗水,防护镜满是雾气,浑身衣服湿透,甚至有时候脱下衣服、手套后,皮肤都皱了。

复工复产出行更安心,城市的“毛细血管”他们在守护

霍卓峻告诉记者,企业复工复产以来,抵达白云机场的客流上升,他们的消毒工作也更忙碌了。他的消毒团队有5个人,2人负责登记,3人进行消毒,在消毒人员携带的消毒液用完后进行一次轮换,“轮换到登记工作就相当于休息啦”,霍卓峻说。抵达机场的客流增加后,出租车流动速度变快,霍卓峻明显感到留给他们消毒的时间缩短了。“之前消毒一辆车的时间在几十秒左右,现在我们要加快速度”。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时间,霍卓峻和同事们想了一个办法,在负责消毒的同事所携带的消毒液用完之前,派一名同事提前配好消毒液,等消毒的同事回来后可以立即加装消毒液换班去消毒。

复工复产出行更安心,城市的“毛细血管”他们在守护

他们:公交夫妻档路上遇到“打灯”致意

对于546路公交车长张宗富而言,记忆里在湖南老家过年是什么感觉已经有点模糊了。成为公交车长22年来,他过年只回去过2、3次,最近一次还是在6、7年前。本来今年,张宗富打算和同为公交车长的妻子回老家和家人团聚过年,尤其是5年未见的儿子退伍归来,一家人对这个春节都十分期待。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今年没办法,以后再补上”,张宗富和妻子双双留下,又在岗位上度过了一个春节。

复工复产出行更安心,城市的“毛细血管”他们在守护

同时,张宗富也是东片的片区长,管理86路和137路两条公交线路。疫情发生后,他被抽调到南洲片区支援,管理546路、961路和960路三条公交线路,防疫成为这段时间以来的 “重头戏”。每天早上张宗富到达南洲花园总站后,就开始组织发放口罩等防疫物资、为每一位即将上岗的公交车长测量体温、还要对车辆和站场进行消毒。张宗富心里始终绷紧一根弦,尤其是复工复产后,他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客流增多,上岗的驾驶员数量翻了一倍,容不得半点马虎。“一有驾驶员回到站场,我就提醒兄弟们一定要做好防护、注意安全”,张宗富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叮咛嘱托,“我不怕他们说我唠叨,就怕出什么问题”。一辆公交车开回站场后,在细细叮嘱驾驶员后,张宗富又拿着喷壶抹布等工具进行消毒。

复工复产出行更安心,城市的“毛细血管”他们在守护

“疫情刚发生时,我和妻子商量留在广州继续工作,她说‘你留我也留’”,张宗富告诉记者,虽然不能回老家过年,但有妻子在身边,互相打气,工作辛苦也很甜。

复工复产出行更安心,城市的“毛细血管”他们在守护

虽然两人同为公交车长,却因为经常一个人上早班一个人上晚班,不能常常碰面,“妻子晚上11、12点下班到家我已经睡了,第二天我4点多起床准备出门她还没醒”。有时候两个人排到相同的班,张宗富驾驶546路公交车运营的时候,在路上恰巧遇到驾驶同样线路公交车的妻子,“打灯”打招呼成了两人的默契。“有的时候正好会车碰到或者一前一后等红绿灯,在不影响营运安全的前提下,就打个双闪或者闪一下远光灯示意”,张宗富说。渐渐的,这种没有语言的交流成了一种习惯,“忘了什么时候开始,有一次等红灯的时候看到后面的车闪了一下灯,我从倒车镜一看,原来是他。”妻子粟育金笑着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卢梦谦、李天研 通讯员 陈子昕、邓威、刘小媚、马剑豪、文俊豪、徐伟瀚、陈光辉、吴越、简展华、李玥、凌颖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吴一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