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魯迅之死”真是日本醫生誤診所致?

“魯迅之死”真是日本醫生誤診所致?

博雅小學堂

給孩子受益終生的人文底色

1936年8月5日,一個看起來平淡無奇的日子,離魯迅先生的生命終點還有兩個多月。在《魯迅日記》裡,那一天寥寥數語記載了兩件十分重要的事,今天我們將回到那一天,和魯迅一起經歷,一起感受,看看他的生活和他背後的時代。

音頻來自博雅小學堂APP《20世紀中國小說》

01

魯迅生前居住的三層小樓

我們來到了1936年8月5日,我們來看看這一天以及前後數天,魯迅的生活當中發生了什麼事情,什麼事情重要,什麼事情不重要。

當然,我們現在知道這一天距離魯迅生命的終點還有兩個多月,但魯迅並不知道,或者說他大致上知道,但不會知道得那麼確切。

當時的魯迅是怎麼度過他的一天的呢

魯迅當時住在上海山陰路大陸新村9號,一座磚木結構、紅磚紅瓦的三層樓房,一樓黑鐵皮門內有個小花園。

走進臺階是會客室,有西式餐桌、書櫥、留聲機,工作臺據說是瞿秋白送的,還有一個玻璃屏風,玻璃屏風後面是一箇中式的八仙桌,日常用的餐桌,還有衣帽架。

二樓的前間,朝南的房間,是魯迅的臥室兼工作室,有書桌、藤椅、黑鐵床。這裡建築面積222平方米,使用面積估計大概也就一百五六吧。

三樓有陽臺,有周海嬰(魯迅和許廣平的兒子)跟保姆的臥室。我看到過有記載說那個時候有一段時間蕭紅天天來訪,來了就直上魯迅的房間,而許廣平就在樓下做菜,非常寬容有風度。

這個一百多平方米的大陸新村9號,差不多是魯迅除了紹興老家跟北京八道灣四合院以外,一生裡住過最“闊氣”的住宅了

“鲁迅之死”真是日本医生误诊所致?

我們之前說過,大部分現代作家都不能完全靠稿費謀生,除了巴金是個例外。有名的作家也最多隻是在生命的某一個階段——通常是非常出名的那個階段,才能成為職業作家。

其餘時間要有其他的謀生方式,最基本的謀生方式,一類就是編報紙、雜誌,尤其是晚清作家跟後來的鴛鴦蝴蝶派作家,李伯元、吳趼人、黎烈文、孫伏園,包括後來的金庸等等。

還有一類就要在大學兼課,(當)教授,胡適、陳獨秀、魯迅兄弟、聞一多、老舍、沈從文等等,還有朱自清,他是最早上現代文學的課的。

當然也有一些著名作家,他們既不教書也不編報,職業從事革命或者做官。魯迅有一度在教育部,胡適後來駐國府做駐美大使,陳獨秀、郭沫若、茅盾也都曾經是職業革命家,但是這些都是特例,人數上比辦報、教書的少很多。

而且即使是職業革命,表面身份或者日常工作也還是要辦雜誌、編報紙,比方說夏衍、茅盾在香港。

我為什麼要做作家職業的基本分類呢?就是為了日後,與四十年代以後中國作家的生態做比較,這是20世紀中國小說研究的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鲁迅之死”真是日本医生误诊所致?

02

魯迅的生活水平:小康偏上

魯迅的作家生態其實頗典型,早年留學,回國以後在教育部做小官,參與新文化運動以後就是一邊教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一邊寫作。廈門大學那個時候好像是400銀洋聘約,轉到中山大學應該更多一點。

但是魯迅是“著書不為稻粱謀”,工資收入似乎不是魯迅主要考慮的問題,所以1927年到上海,他就決心專業寫作了。正好蔡元培那邊又有一個名義的什麼研究員,每個月拿300塊,拿了好幾年。

《魯迅日記》裡對收支有清晰的記載,所以魯迅很知道做什麼事情划得來,什麼事情划不來。

但也不僅是指經濟上的安排,有時候比方說有一個高官請你吃頓飯,但是你要背上一些政治上的名聲負擔,這個時候你也可以說划不來,這個其實是利害考慮。

雖然每個月平均起來魯迅有300到500的收入,但是他有固定的100是寄給母親和朱安(魯迅的第一任妻子)的,另外100是自己買書的。所以餘下來生活的也就是那麼200左右,小康偏上。

魯迅去世以後,許廣平很後悔沒有讓魯迅抽更好一點的、貴一點的煙,以致於損害了他的肺。你想,抽菸還要挑牌子,可見後期魯迅在經濟上談不上富有,好像是看美國電影不大吝嗇,跟北新書局談稿費是要計較的。

“鲁迅之死”真是日本医生误诊所致?

總而言之,有人算過一筆賬,說魯迅從1912年到1936年這24年裡總收入124400銀元,其中55000是薪金、講課費,另外一半多一點是版稅、稿費,所以大作家魯迅,嚴格說來,一半作家,一半教授

我們替他算算,24年12萬,每年就是5000了,每個月差不多就400了,如果平均來說,算不上發財,但也夠生活。

這是民國時期的中國作家的一個典型。

03

魯迅日記:1936年8月5日這一天

我們現在看1936年8月5日的日記,全文如下——

“5日 曇。上午得趙越信。得依吾信。得吳渤信。同廣平攜海嬰往須藤醫院,下午島津(津島)女士來。晚蘊如攜蕖官來。三弟來。夜坂本太太來並贈罐頭水果二種。夜治答徐懋庸文訖。”

這已經算比較詳細的日記了,他的日記就是事無鉅細,平實記載。比方說兩天之前8月3日的日記就是三個字——“雨。無事。”無事也要記一下。

這8月5日的日記裡提到了一共收到三封來信,有四個來訪,這些我們暫時都不細究了。

“鲁迅之死”真是日本医生误诊所致?

我們在這個日記裡面主要關心兩件事情:

第一,魯迅和許廣平、海嬰去了須藤醫院;

第二,是魯迅這一天寫完了一篇文章《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三天前魯迅的日記裡就說過得徐懋庸的信,所以這三四天裡邊有了這篇文章。

我們先來看這個須藤醫院,這個日本醫生的名字叫須藤五百三,最後幾年給魯迅看病主要就是他。

須藤的父親是雜貨商,幾個堂兄都曾經在上海經商,早在1893年,須藤考入日本的第三高等醫學院,十年以後畢業參加日本陸軍,曾經駐紮朝鮮。

1918年退役,中校軍銜,之後就到上海開醫院,醫院有一兩百人,規模不小。

魯迅是通過內山完造認識了須藤醫生,在這之前,魯迅看過很多日本醫生,十幾二十位吧,看得最久的就是這位須藤醫生了。

我想因為魯迅自己學過醫,又是在日本待過,跟醫生能夠用日文交流,這些都是原因,這個醫院離魯迅的住處是2.4公里,往返也比較方便。

“鲁迅之死”真是日本医生误诊所致?

魯迅 許廣平 周海嬰

魯迅去世是1936年10月19日,這個須藤醫生寫了一篇文章,叫《醫學者所見的魯迅先生》,發表在1936年11月15日,不到一個月。

但是他有個日文原稿,發表在1936年10月20日到23日,也就是說在魯迅先生去世的第二天,他寫得真快,說不定是之前就寫好的。

須藤說他跟魯迅相識有五年了,1936年3月2日先生氣喘嚴重以後,他就擔任主治醫生。

根據《魯迅日記》統計,最後的三年,魯迅請須藤醫生看病,一共150次以上。須藤對魯迅一生的健康狀況有比我們更多的認識。

他說魯迅七八歲開始牙就不好,治乳牙以後“夜難成寐,給兩親添難,又間或被斥責,不以為苦”,就是說魯迅給他爸爸媽媽叫苦,父母親也不同情他。

那個時候紹興沒有牙醫,最多就是拔牙的,其他呢,牙一痛就去求仙問菩薩,所以魯迅的蛀牙惡化,牙根腐壞,到二十二三歲的時候,大部分牙齒已經缺損,27歲裝了假牙。

因為這個牙病導致胃擴張,腸遲緩以及其他消化器官均受影響。所以魯迅到死,他的食量只有常人的一半。

魯迅“常常說自己生來就不知道飢餓和美味為何物”。這個也還是須藤的原話,他說:

“其消化器官機能的衰退造成營養不良,其結果就是筋肉薄弱,當他自己察覺到時,體重已不到四十公斤。由於先生天生體質特異的緣故,不管是原稿的起草或是讀書研究,常常都是在夜間進行,已成為他的生活習慣。”

“體質筋骨虛弱,神經過度疲勞,成了惡性循環。”所以須藤醫生認為魯迅棄醫從文也是牙痛的結果。

“鲁迅之死”真是日本医生误诊所致?

電影《魯迅》截圖

還有一些關於魯迅身體方面的事情,比方說他打針的時候臉上沒什麼表情,再苦的藥也不聽他抱怨,而且魯迅說,人就算永遠有生命,也有做不完的事情,所以還是多做一點事情,沒有對生命的長久抱多大的期望。

反而照X光,魯迅感到不安,而且在醫生面前很少問自己的肺部、腸胃的狀況,講到生病、死亡,魯迅的態度一直很悠然。

須藤先生說,甚至到呼吸困難的時候,問他哪裡痛苦,他就說有點胸悶。

病痛講得這麼輕描淡寫,醫生就說,那先生到底在想什麼?須藤說“先生研究的大題目是,從今以後的國民將朝何等方向發展,先生常常和我討論道,中華民國是否適合研究科學?”

據他的記載,魯迅的健康是1936年1月開始惡化的。1月3日魯迅的日記就說,“夜肩及脅均大痛”,就去了須藤醫院。3月2日“下午驟患氣喘,即請須藤先生來診,注射一針。”

《魯迅日記》裡連續幾天都有記載,3月8日說“須藤先生來診,雲已漸愈。” 可是到了5月8日,日記裡記載都是自己在發低燒。

因為我們要講作家的一天,所以前後這個作家的情況我們都得細細地梳理,更不要說是像魯迅這樣的重要作家。

“鲁迅之死”真是日本医生误诊所致?

04

魯迅之死:誤診所致?

《魯迅傳》的作者朱正,他說須藤的醫道不高明,只是因為來往久了,魯迅對他有信任。

周建人(魯迅的弟弟)曾告訴魯迅說,須藤是日本退役軍人,有一個叫烏龍會的副會長,魯迅說,大概沒關係吧。

史沫特萊(魯迅的美國友人)要介紹個肺病專家,魯迅開始還不同意,到了5月31日,病情嚴重,馮雪峰看不過去,就去找了茅盾,茅盾做翻譯打電話給史沫特萊,請來了一位美國醫生叫鄧恩。

魯迅在散文《死》裡面講到了這個美國醫生——

“今年的大病……原先是仍如每次的生病一樣,一任著日本的S醫師的診治的。他雖不是肺病專家,然而年紀大,經驗多,從習醫的時期說,是我的前輩,又及熟識,肯說話。……大約實在是日子太久,病象太險了的緣故罷,幾個朋友暗自協商定局,請了美國的D醫師來診察了。

他是在上海的唯一的歐洲的肺病專家,經過打診,聽診之後,雖然譽我為最能抵抗疾病的典型的中國人,然而也宣告了我的就要滅亡;並且說,倘是歐洲人,則在五年前已經死掉……

D醫師的診斷卻實在是極準確的,後來我照了一張用X光透視的胸像,所見的景象,竟大抵和他的診斷相同。”

這麼悲慘的情況,人家說你的病是沒法治了,魯迅還能夠在文章裡用幽默的筆墨書寫。

“鲁迅之死”真是日本医生误诊所致?

同一次診斷,周建人後來在1949年的《人民日報》上寫文章《魯迅的病疑被須藤醫生所耽誤》。

他說魯迅病重時也曾經看過肺病專門醫生,那醫生說病嚴重,但還可醫治。“第一步需把肋膜間的積水抽去,如果遲延,必不治。須藤卻說肋膜下並無積水,但只過了一個月,他又說確有積水。”才開始抽水。

那麼到底在5月底之前,魯迅的病是怎麼醫治的,怎麼診斷的?

魯迅自己在5月15日致曹靖華的信裡邊說,

“日前無力,今日看醫生,雲是胃病,大約服藥七八天,就要好起來了。”

就是說5月的時候,這個須藤醫生診斷他是胃病,吃藥七八天。

這真是要命,再偉大再重要的人物,緊要關頭,明明是西邊出了問題,他卻說你是東邊有毛病,這樣耽誤下來。

5月23日,魯迅又寫信給趙家璧說:

“發熱已近十日,不能外出;今日醫生開始調查熱型,那麼,可見連什麼病也還未斷定。何時能好,此刻更無從說起了。”

到了5月份的時候,發燒的原因都搞不清楚。

其實我們後來知道這段時間正是魯迅為“兩個口號”論爭操碎心思的時候。

嚴家炎教授在2003年《中華讀書報》上也寫了一篇文章,說《魯迅的死與須藤醫生無關嗎?》,說須藤先生在魯迅死後應治喪委員會要求,寫了一份醫療報告,可是這個報告裡有可疑的地方。

簡單說,須藤說他是1936年3月開始抽肋骨積水,但多方資料顯示,比方說剛才我們提到魯迅自述、周建人文章、魯迅書信等等,實際上是在美國醫生診斷之後,到1936年6月才開始抽積水。

所以這個病醫不好也許不是主觀原因,但是改動醫療報告,推卸責任,這個是有違醫德的。

“鲁迅之死”真是日本医生误诊所致?

將近40年以後,1984年,上海魯迅紀念館將館藏的魯迅X光片請了23位醫學專家研究,讀片以後的結論是——

根據病史摘要和1936年6月15日後前位X線胸片,一致診斷:

1.慢性支氣管炎,嚴重肺氣腫,肺大皮包;

2.二肺中上部慢性肺結核病;

3.右側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

根據逝世前26小時的病情記錄,大家一致認為魯迅死於上述疾病基礎上發生的左側自發性氣胸。

這個結論從醫學上來講證明了須藤醫生是誤診了,如果死於肺結核是自然死亡,如是自發性氣胸,其實是可以搶救的。

10月18日凌晨,自發性氣胸,如果當時立刻抽氣減壓,有可能轉危為安。

“鲁迅之死”真是日本医生误诊所致?

攝影家沙飛拍攝的魯迅遺容照

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如果”,我們想想看如果魯迅被搶救回來了,如果魯迅一直活到1949年以後……

所以8月5日日記寫的是魯迅夫婦為了兒子去須藤醫院,這是魯迅1936年大病當中一個相對平靜的一天,但這一天裡還有另一件事情更加重要。我們下一篇再具體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