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因疫情爆發而扶搖直上的數據中心產業,發的不是國難財

你是否能想到,因疫情的緣故,除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之外,還有這樣一個產業即將迎來井噴式增長?

數據中心——這個原本被數字化轉型浪潮加持,如今又因疫情而名聲大噪的產業。

因疫情爆發而扶搖直上的數據中心產業,發的不是國難財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期間,刷微信微博、玩遊戲、看視頻成為最多的應用場景,“宅經濟”悄然崛起。由於春節假期的延長以及各地方、各企業進一步推遲節後返城返崗時間,遠程辦公的風頭又起。

一時間,線上影視劇、短視頻應用,以及微博、媒體類新聞客戶端都受用戶“閉關”及新冠疫情信息傳播雙重因素推動,用戶活躍度較平時顯著上升。這就為互聯網服務器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服務器告急的消息不絕於耳,在線辦公引發服務器過載、手遊在線人數過多導致服務器崩潰、就連優愛騰三大視頻門戶網站都要緊急增添服務器。

因疫情爆發而扶搖直上的數據中心產業,發的不是國難財

舉例而言,因玩家人數過多,《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均出現過服務器故障。春節期間已有超過5款遊戲發佈消息稱,因登錄人數過多而造成服務器崩潰。

服務器宕機的原因也不僅僅是由於爆發的訪問量,有時引起網絡癱瘓的原因也可能是物理性的,比如微軟數據中心被雷擊中,其雲服務大面積出現網絡連接問題,或者韓國KT電信突遭大火,整個首爾幾乎全面網絡癱瘓等。

為了儘量避免服務器宕機情況的出現,互聯網廠商們的通常做法是擴容。

因疫情爆發而扶搖直上的數據中心產業,發的不是國難財

以同時支持兩億用戶在線辦公的釘釘為例,疫情期間,阿里最新落成的河源數據中心在幾天內支持釘釘連續擴容10萬臺雲服務器,幫助釘釘成功抗住了巨大的流量衝擊。基於阿里雲彈性擴容能力,釘釘在短短2小時內新增部署了超過1萬臺雲服務器。

不難看出,擴容背後正是靠高性能的數據中心的強大存儲能力以及智能運維繫統為支撐的。互聯網數據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簡稱IDC,就是電信部門利用已有的互聯網通信線路、帶寬資源,建立標準化的電信專業級機房環境,為企業、政府提供服務器託管、租用以及相關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務。

依託於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則是互聯網公司的大腦和心臟,也是保障視頻、遊戲等網絡應用穩定運行的基礎。

疫情之下,無論是服務器,還是數據中心產業都將受到更多的關注,其建設需求也將持續穩步增長。當下,各大互聯網公司如騰訊、阿里等對服務器的需求大幅增長,而伴隨著公有云的普及和企業信息化系統上雲的趨勢,原先租用單機櫃、小規模服務器的客戶數量減少,公有云IaaS服務商主導的對數據中心的需求則愈發旺盛,市場集中度更大。

實際上,大量新興行業對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也在持續加大。現在雖然國家大力提倡數字化轉型,但受限於我國傳統行業門類眾多,很多企業依舊習慣於本地IT環境,對於上雲,IDC的接受需要一個較長適應過程。

隨著5G、邊緣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和應用的落地普及,不僅傳統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和上雲需求將被徹底激活,而且還會衍生出很多以邊緣數據中心為基礎設施的業務場景。然而,以數據中心現有行業體量而言,恐很難滿足如此龐大的需求。數據中心產業之加速發展,已是大勢所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科技雲匯原創,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