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宋江题反诗实属子虚乌有

宋江被发配到江州牢城营,认识了戴宗、李逵、张顺等人。他到城中找戴宗、李逵,找不到,又要到城外找张顺,也找不到。自己一个人逛到浔阳江边,看到浔阳楼上的对联:“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一时来了兴致,就要到浔阳楼喝酒。金圣叹夹批道:“将写宋江吟反诗,却先写出此十个字来,替他挑动诗兴。却又暗将世间无比、天下有名八个字,挑动宋江雄才异志,真是绝妙之笔。”从写法上来看,浔阳楼对联为宋江写反诗做铺垫,只是宋江写的反诗确实不像反诗,诗中出现了大的漏洞。根据情节来判断,宋江题反诗实属子虚乌有的事件,是施耐庵凭空虚构的,毫无事实根据。

宋江题反诗实属子虚乌有

宋江题反诗的初衷是“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金圣叹夹批道:“公欲以何科目出身?写宋江内蓄异心,笔墨如镜。”宋江有反心不假,日后还真的做了反贼的老大,也是事实,只是他自己也没料到能做到老大的位置,也没料到能做大做强,只是模模糊糊,朦朦胧胧感觉自己日后能发达,能受人顶礼膜拜。依照情节来判断,宋江当时只是结连江湖好汉,并没有反心。以一首诗和一首词来判断宋江就是反贼,纯粹是把莫须有的罪名加在他身上,他百口莫辩,不是反贼也是反贼了。

宋江题反诗实属子虚乌有

宋江趁着酒兴,先写了一首《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宋江有权谋是真的,他一路接连江湖好汉,凭借收买、义气,让江湖人都对他敬畏有加。他脸厚心黑,却打着孝义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拢住了一帮杀人放火的兄弟。就是日后做梁山泊老大的问题上,宋江也是费尽心思,借天书事件笼络吴用,接着借几次带兵大战的时机拢住一大帮兵将,把晁盖架空,最后逼死晁盖。后续的一系列事件,都是宋江权谋所致。如果说后来发生的事件不能证明宋江词里文句,那么宋江写词之前,收到石勇送的宋太公书信之后,又是痛哭,又是撞头,表演孝道是不是有权谋?宋太公让他不要和强盗结交,他偏偏和强盗们交朋友,是不是不孝?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确实是宋江的行事风格。“权谋”二字是宋江的本事,也是统领全书的纲领。

宋江题反诗实属子虚乌有

词中写道“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写得没什么出格的,也没什么意外。抒发个人抱负,悲叹眼前的落魄景象,谁都会这么写。只是最后两句露了马脚:“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金圣叹夹批道:“写宋江心事,令人不可解。既不知其冤他为谁,又不知其何故乃在浔阳江上也。”宋江写的“冤仇”很让人不解,谁和他有冤有仇?他杀了阎婆惜之后,一路结交英雄好汉,没人和他有冤仇。如果说在清风寨,文知寨刘高夫妇害他,那么,刘高夫妇被杀之后,宋江很是快活,已经报仇雪恨了,就不必再追究了。后来,郓城县知府、都头以及其他公人都和宋江私交甚好,没有难为他,当然也和他没有冤仇。梁山泊的弟兄们是他的手下,更和他没有什么冤仇,他一路到江州牢城营,一路结交好汉,虽然有时惊心动魄,有性命之虞,但后来都一一化解,他们都成了好朋友。到了江州牢城营,他给管营、差拨、以及其他牢子银子,弄得没一个人不喜欢他,何从谈到冤仇?结交戴宗、李逵、张顺之后,更是有了自己的势力,高兴还来不及呢,那有什么冤家债主?

宋江题反诗实属子虚乌有

如此一来,宋江写的“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纯粹是施耐庵自己编的,为下文江州劫法场的事件做铺垫,而非真的就是宋江有冤仇,只是太过于暴露,让人觉出了虚假。

由此来看,书中的诗词大多是施耐庵杜撰,起到推动情节的作用或者关节埋伏的作用,并不是真的诗或词。

他写的反诗根本就不是反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孔子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宋江的诗抒发胸怀,本不足为奇。只是他引用了“黄巢”这个人,让黄文炳嗅出了异样的味道。

宋江题反诗实属子虚乌有

黄巢是唐朝的农民起义军,被宋代的人认为是发贼。宋江为何要自比反贼?一是他不能比当今圣上,那是死罪;二是他结交的都时绿林好汉,发誓要干一番事业,只能自比黄巢;三是黄巢已经死了,没人会追究的。

宋江题反诗实属子虚乌有

单单看宋江的诗词并没有什么反心,也不必大惊小怪。诗词本是文学作品,可以虚构,可以凭空胡说。但施耐庵又凭空结撰出夜观天象和小儿谣言的事来————宋江的诗就是反诗了。

黄文炳见到蔡九知府之后,先问了京师的新闻。蔡九知府说:“家尊写来书上分付道:‘近日太史院司千监奏道:夜观天象,罡星照临吴楚,敢有作耗之人。随事体察剿除。’更兼街市小儿谣言四句道:‘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因此,嘱付下官,紧守地方。”其中“罡星照临吴楚”和“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黄文炳解释不了,而读者却明明白白。“罡星”照应洪太尉误走妖魔的事件,“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呼应后面的水泊梁山英雄聚义事件。这些词句都是施耐庵凭空结撰,立刻就虚构出来了,如空中起楼阁,让人看得清,却没有根基,使事件缺乏根据。

宋江题反诗实属子虚乌有

黄文炳解释的“耗国因家木”意思是“宋”字,“刀兵点水工”意思是“江”字,正好用字谜的方式预示了宋江就是日后的罪魁祸首。再拿出宋江写的所谓的反诗,两相对照,就不怕他“莫须有”了,他不是反贼,谁是反贼?

宋江题反诗实属子虚乌有

从情节的内在逻辑来看,宋江确实是反贼,只是凭空虚构的题反诗事件,以及空中楼阁式的夜观天象和小儿谣言,确实站不住脚,有大大的漏洞,更有草草命笔,愚弄读者之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