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刘洋:守好旅客测温最重要关口

2月15日,8时20分,在牡丹江站候车大厅里,客运车间一班实名制值班员刘洋接班后,就用医用酒精给双手消毒,然后熟练地套上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和口罩,全副武装地来到旅客进站入口处的测温点。


刘洋:守好旅客测温最重要关口

“各位旅客,请大家尽可能拉开距离,测温后进站,进站候车时也不要聚集,请大家分散就座……”

一到测温点,刘洋就向进站旅客大声地进行提示提醒。此刻,这位身高1米76、体重近90公斤的东北汉子,棉制服外套上防护服,走起路来略显笨拙,胖乎乎的圆脸完全被防护用具遮挡,唯有护目镜后面的坚定眼神还清晰可见。


刘洋:守好旅客测温最重要关口

刘洋:守好旅客测温最重要关口


在这个只有十几平米的作业空间里,他一会儿守在测温仪显示屏前,认真盯控进站旅客的情况,一会儿又去给需要二次测温的旅客送来体温计,只为测温不出现纰漏。


刘洋:守好旅客测温最重要关口


疫情发生后,做为入党积极分子、班组长,刘洋忘记了自己患有心脏病,也顾不上患有alport综合症的儿子需要他照顾,第一时间向车间党总支递交了请战书,主动要求坚守在旅客进站入口的测温岗位。

刘洋说:“这里是铁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守住这个关口,就能堵住疫情传播,我是值班员,就应该我来守。”


刘洋:守好旅客测温最重要关口

从春节后开始,刘洋带领班里16名客运人员,除了在车站入口处完成查验票证、查堵危险品任务之外,又承担起在新设置的测温点给进站旅客逐一测温的艰巨任务。

刘洋与客运员辛长吉组成二人小组,一起坚守在进站口与旅客交集最密的测温处,从春节到现在,只要穿上防护服来到测温点,他们几乎寸步不离开岗位。


刘洋:守好旅客测温最重要关口

一天里,为了减少上厕所频次,刘洋甚至不敢喝水,随时准备处理现场突发情况。只有吃饭的时候,刘洋会被辛长吉替换下来离开测温点。

辛长吉说:“每个班上岗,刘洋不带水杯,也看不到他喝一口矿泉水,几乎很少看到他去卫生间!”

20多天里,车站陆续升级测温设备,测温仪器在一种手持测温枪基础上,又增加了两套红外线测温仪。由于手持测温枪有遇冷显示不准的弊端,为了避免给旅客带来不便,刘洋就找来棉手套和电热宝,给测温枪防寒,有效提高了测温准确度。

在测温仪显示屏前,刘洋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认真观测数据,对体温超过37.3℃的旅客,他就使用水银体温计进行二次复测。


刘洋:守好旅客测温最重要关口

临近中午时分,正在值岗的刘洋观测到红外线测温仪报警,显示一名男性旅客有发热迹象,他随即上前请这名旅客配合体温复测。

“我是着急跑过来的,体温才升高,再说,这个水银体温计谁来谁用,别给我测......”旅客很不耐烦地回答。

“您别担心,我们对用后的体温计每次都消毒,你不放心,我再拿酒精棉消一次毒,您看着……”刘洋说。


刘洋:守好旅客测温最重要关口


委婉的语气,诚恳的态度,终于得到了旅客的理解和配合,6分钟后,体温计显示结果36.4℃正常,刘洋在做好相关登记后将其放行。自使用红外线测温仪后,刘洋使用水银温度计复测旅客13人,发现2名发热旅客被送至留验站,他还配合公安人员,劝返有武汉出行史的8位旅客,其中3位旅客被成功劝返,取消了行程。

测温点人员必须24小时在岗在位,夜间温度较低,呼出的热气遇冷,护目镜极易起雾,刘洋准备了防起雾喷剂,每半小时擦拭一次,每次换岗前,都反复嘱咐辛长吉做好自我防护。


近几天,按照车站组织职工轮休的要求,刘洋让班里年龄偏大的同事优先休假,自己带领8名客运员仍然坚守岗位,测温工作和日常作业量更重了。

于是,刘洋每次接班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岗,安排好班组的工作后,再去勾兑好消毒液,给值班室内外、对讲机、刷脸机等擦拭消毒,对消防、电梯等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作业设备在非常时期内运转正常。


刘洋:守好旅客测温最重要关口

休班时,刘洋还经常在班组微信工作群里转发防护常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时不常还推荐一首音乐,帮助同事们掌握防控知识,缓解心理压力。

刘洋:守好旅客测温最重要关口

刘洋:守好旅客测温最重要关口

17时15分许,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刘洋回到值班室,摘下勒在脸上的口罩、护目镜,同事们发现,他的脸颊、耳后已经红肿起来,用香皂洗脸时,触摸到脸颊的手在不自觉地往回缩。

“是不是挺疼的?”同事问道。

“只怪我的脸太胖了。”刘洋轻松地回答。

刘洋:守好旅客测温最重要关口

刘洋:守好旅客测温最重要关口


刘洋:守好旅客测温最重要关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