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职场话题:怎样让工作中的相互推诿扯皮止步于你?

l湖湘客


【可知在线】有幸回答:「职场话题:怎样让工作中的相互推诿扯皮止步于你」

推诿,作为职场代表性缺点行为之一,覆盖了大部分职场环境。

然而,实际上如果经过总结就可发现,借口只会浪费的自己的时间,时间诚可贵,我们当然不能随便去浪费,那么我们也就该做好一定的措施,成为推诿的“终止者”。

小时候起,我们似乎就形成了一个意识,为了自己感受好一点,撞到了桌子,妈妈会说,都是桌子不好,妈妈打桌子啊;孩子任性哭闹,也会把都是妈妈不好,挂在嘴边。

实际上,在职场里也有很多类似的场景,我们首先还原一下。

职场里的推诿表现

1、责任缺失

如果是好的结果,就会说:看还是因为我中途那么做了吧?

如果是不好的结果,就会说:你看我说的就是不听我的吧?

这个就是典型的责任缺失,同时还要把自己当成成一个特别有预见性的智者。

而这种人,在开始的时候和在过程中的时候都没有起到什么可以被认为有价值的作用。

2、借故拖延

管理者问:这个事情要什么时候能出结果?

员工答:我们部门现在就那么几个人,资源特别紧张。

管理者追问:到底几天?

员工答:5天,也可能7天,但是真的是紧张,这几天某某还要请假,我都没批。

拖延就如温水煮青蛙,最后消耗的是大家的时间。这类人最关心的是自己范围内的事情可以掌控,就给自己留回旋的空间。

3、岗位匹配

这种最集中的表现在,自己很有可能不胜任,但总要找各种借口,说这个应该是那个人做的,可以是不是本人的职责范围,这个应该要先做好计划等等。总之,这个事情就不是我不做,是因为我没法做。

这类型主要因为能力不够而故意顾其左右而言他。

4、习惯抱怨

“某某公司做了什么,所以导致我们效率大幅下滑,我们距离对手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我们当初做了相关事项,我们就不至于产生今天的结果。”一副天就快塌下来了,公司就快不行的样子。

也有的时候会说,我们可投入的空间有限,公司可用之人太少。

这都是一种习惯性的负面情绪抱怨,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5、缺乏开拓

做事谨小慎微,总会以经验主义和风险不可控为主要说辞。让所有工作只能按照原有的方法执行,或者采用最低限度的做法,缺乏开拓精神。

这会使团队固步自封在一个小的安全范围内,但无法实现跨越发展。

【小结】

无责任意识、借故拖延、岗位匹配、习惯抱怨、缺乏开拓都是职场里推诿现象的集中表现,我们基本上都会在周围、自己和其他人身上发现过。

不推诿与命运紧密相连

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维克多·费兰克

我们发现,担当与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推诿,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机会。我们可以推掉一件事情,但是当我推掉一件事情的时候,也在推掉了别人对我们的信任,也推掉了我们生命里的一些机会。当别人有新的机会的时候,再也不会想到你,因为我们个人的“品牌”已经丧失。

如果说,我们生命里错失了一定的机会,久而久之,我们将错失自己命运。

而我们真的愿意碌碌无为这一生吗?

做推诿的“终止者”

勤劳工作、诚恳待人是迈向成功的唯一途径。这与没有尝过辛苦,而获得成功的滋味迥然不同。不下功夫,却能成功,根本是不也许的事情。——松下幸之助

我们自己要做到不推诿,自己要从这样做起:

1、合理服从

服从代表着执行力。

在众多企业中,我们知道万达属于继承了这种思想最彻底的公司。就如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所说,万达是全国乃至世界,执行力最强的公司。万达2年完成转型,也印证了这一点。

那么,我们要能具备一定的全局意识,认识到事情的高度,并能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体会工作的可执行性。当出现问题时,要能及时有效准确的进行反馈。

2、时刻主动

主动思考。主动思考能让我们可以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可以帮助团队向好的方向发展。

主动行动。我们要能够起到引领作用,在大局面前,要能够主动站出来,主动承担责任。

3、表现热情

表现热情,就是要摒除偏见,不以个人的喜好为转移,尽可能在职场中表现出对产品和同事的热情。

当同事出现消极情绪时,要能及时的给予鼓励,传递能量,带动团队氛围;

4、延长加班

加班这个话题,实际在职场里是普遍的。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在职场环境中,竞争非常激烈,总会是需要人加班,也终归有人会加班。

那么,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适当延长加班,而这种做法也是对团队任务更好的回应,也是对周围人的一个带动。这样也可以让自己更快的脱颖而出的可能。

5、闲话少说

工作的环境里,抱怨之声在所难免,更有私下里传递一些负面的消息,或者一些职场八卦。

那么,遇到类似的事情,要首先保证同事情绪的情况下,不要去做其他评价。

同时,也不要将所听到消息进行扩散。

往往有些推诿是因为同事之间的某些问题影响到了相互之间的看法,而造成某些故意的做法。因此,不传播负面消息也是保证团队正向氛围一个重要一环。

【总结】

摒除推诿习惯,成为一个具备职业素养的职场人非常重要。

我们一方面要知道,有哪些环境下,哪些话语触及到了推诿现象;

同时也要认清,推诿并不是在浪费别人的时间,而是在错失自己的命运。

而我们只有坚持通过服从、主动、热情、延时、少说等方面的自律行为,进而养成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而塑造自己的职业素养。

好的职业素养,有益于公司,而后得益于自己。

(完)


可知在线


工作中相互推诿扯皮,真的让人既气愤又无奈。

因为工作中的职责划分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清晰。

这就使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职责划分的灰色地带。

人是有惰性的,既然存在灰色地带,那这个事我就可以不做。


怎么避免这种推诿和扯皮发生在我的身上呢?我是这么做的。


1. 坚持原则 -- 不让发生在我身上的推诿成功


我要先制止其他共事在与我合作中经常推诿与扯皮。

当其他同事试图将工作推给我来做,却屡次不能成功的时候,他就不会在与我合作的过程中再次与我扯皮。


首先我认真学习了公司的各项规章流程。

明确了公司对不同职能的职责划分。

理解各个职能在不同工作流程中需要担当的角色。


基于对上述内容的理解,如果在工作中有人跟我推诿扯皮,我会从他需要担当的角色任务出发,引用公司流程与他讨论并说服他。

这种有理有据的说服讨论经常会获得成功。


2. 从我做起 -- 不推诿不扯皮

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我会从我做起,做到不推诿不扯皮。

对于工作之中的灰色地带,我会主动承当相关任务。

从我的职能角度出发,尽可能多的完成相关任务。


当然,不推诿不扯皮不是为了让别人把所有的任务都推给你。

而是塑造一种行为典范,让其他经常推诿与扯皮的同事看一看不推诿不扯皮也是可以高效地把工作做好的。

<strong>


3. 引导团队 -- 塑造密切配合不推诿的工作氛围


在自己做好工作不推诿不扯皮的同时,我在不断地引导我的团队在工作中也要做到主动积极、不推诿不扯皮。


在一个小范围内先塑造一个高效配合的工作团队,然后从这一点向外围辐射。

通过榜样作用,影响公司中其他部门的同事,逐渐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

将推诿扯皮,变更主动承担相应任务,实现高效配合。


职场李登博


打蛇七寸,扼杀或制止单位里的推诿扯皮,很多单位因为没有找到七寸,都采用了错误的方法,不但没有刹住歪风邪气,相反又人为地制药出了另外一股不良的工作风气。

观点认为:

有方法说加强领导管理。错!这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精髓。俗话说老虎都有打盹的时候,人盯人怎么能盯得过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盯人也是最笨最不起效果的方法之一。领导盯着此事而不能全身心的做好本职工作,付出的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有方法说出台制度来解决。错!这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精髓。出台怎么制度怎么解决?打款?降职?还是降薪呢?如果制度不跟着奖惩,就是形同虚设。何况,制度写出来的条款又能有多少呢?推诿扯皮的花样可是无穷尽的。退一步讲,就是制度起到作用,是不是还要增加一个考核部门,来确认究竟是谁在推诿扯皮呢?得不偿失,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有方法说重金来奖励不推诿扯皮,依次来解决推诿扯皮。错!这不是解决问题的精髓!本来正常开展的工作,因为一部分人推诿扯皮,就要增加重金支出来奖励本应该正常工作的人。如果这样执行下去,这个单位恐怕到最好去一次厕所都要给发奖金了,存活不了多久。

那么?制止推诿扯皮的精髓究竟是什么呢?能在“你这里止住吗”?答案是肯定的。

用文化。何为文化?用解决推诿扯皮这个问题距离来说,文化就是:任意一个通过试用期的正式员工,在发现推诿扯皮出现的时候,都能主动站出来给予制止,并且这样的行动要得到全体员工的推崇,并因此为荣。

这就是文化。这就是无数个“你”。

如果三次制止无效怎么办?开除!无论是谁,因为这个推诿扯皮的人没有认同企业的文化,没有与企业有共同的价值观。

END

了解职场、认识职场、寻找职场帮助,请点击关注 为感谢大家的支持,现已退出中小企业融资实操宝典,敬请收藏。9



老于谈职场


我结合实际,说说我的看法。

第一,我带头不搞推诿扯皮的事

是我的事,我来做;是我的责任我来负。不是我的事,我不越位,不擅自插手;不是我的责任,我也注意自我保护,不轻易牵扯进矛盾中。

第二,我如果有权力就妥善防范和处置推诿扯皮的事

假如我是领导,在我的管理范围内,我会这么做:

1,从我做起,树立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好风气。

建立制度,明确职责,任务分解清楚,责任划分明确,从源头上减少或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发生。

2,褒扬积极肯干的人。

不让老实人吃亏。

3,批评和处罚推诿扯皮的人。

让捡轻怕重,推卸责任,企图浑水摸鱼的人,占不到便宜,受到损失。

第三,作为普通一员,协助相关方面防范和处置推诿扯皮的人和事

1,勇于对推诿扯皮说不。

不做“软柿子”。不接受不公正待遇,拒绝推诿过来的额外负担。

不做“倒霉鬼”。警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保持清醒头脑,谨遵规则,不稀里糊涂卷进推诿扯皮的是非中,不无辜担责,不被冤枉,不受委屈。

不当“和事佬”。不和稀泥,有原则,有主见,敢于发表真实意见,不助长推诿扯皮之风。

2,用积极态度去影响身边人

引导——用良好的行为,树样子,正向引领。

劝导——对于有推诿扯皮不良苗头的人,好言相劝,劝其向善。

制止——对于正在发生的推诿扯皮的事,妥善阻止,尽力缩小矛盾,缩小影响,减少损失。

批评——推诿扯皮的事实已经发生时,明确态度,提出反对意见,予以批评和指责,不纵容。

3,服从安排,起积极作用,做好分配给自己的防范和处置推诿扯皮现象的事。

【总结】对于推诿扯皮,自己不搞,同时独立或协助职场劝导、反对和阻止别人搞,让推诿扯皮在自己身上不发生,在自己这里藏不了、通不过,尽力让推诿扯皮止步于我。


红枫诗笺


题主之“职场话题”:怎样让工作中的相互“推诿扯皮”止步于你?由于我不太清楚你所在工作单位“性质”(即:是党政机关还是公司企业)以及你所在部门在“单位”中的“重要度”(即:是“上通下达”还是单纯的生产制造或者是营销部门或者是企业内部的物资采购供应或者是企业内部的“物流”部门)。因为,一个机关事业单位和产品制造及商贸企业之中,出现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且家常便饭。下面我就只针对“工业企业”中的“推诿扯皮”现象(主要是单位内部)并以自己所管理的生产分厂内部(如何面对处理相互间此类问题)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与你“分享”:

首先,所谓“推诿扯皮”是指企业内部单位之间(协同配合即“横向”)或者是单位内部“岗位”之间(协助协调即纵向);为了完成企业“特定或者是紧急”生产经营的“某项”任务时(一般来说,计划性生产经营任务“按部就班”即可),出现了“责任”问题(事故)而“至上而下”的“问责”过程中“常见的”就是“撇清自己脱责”而推诿扯皮。

其次,出现“推诿扯皮”现象的主要问题均出在“管理不规范或者是管理混乱”的情况下。我们知道,生产单位是以“厂部”下达的《生产计划或者是临时计划》工作“令号”及“计划书”且按“计划完成时间要求”—技术室编制加工工艺及流程—计调室编制加工作业计划和制定工时定额并下达到工段长且由其安排到加工者(车、钳、洗、刨、磨、銲)—材料库备料并配送到工台及操作者—内部物流—质检人员进入质检工作过程(检首件及关注“质控点”和工位督查)—工艺流程终结—合格零部件交付—计划完成。

如果此“管理链条”周而复始“循环有序”的话,不可能给“推诿扯皮”留下“空间”的。

至于说“横向”协同协助配合之单位间的“推诿扯皮”那就要你“备齐”各类数字资料(例如:材料质量;设备能力及刀模夹具和工装;能源供应……)等等等等。更要“学会”矛盾“上交”的方式方法与技巧哦(因为,一旦板子打在你身上,那可是要与切身利益挂钩的呢)。

不知以上妥否。敬请阅评。


胡國義


如果是管理者,就要主动营造诚信担当,互帮互助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对推诿扯皮的员工及时帮扶教育,尽快转变组织氛围。

如果是员工,就要主动积极担当工作责任,这是升职加薪的必要条件,没有一个领导喜欢推诿扯皮的员工,不敢担当的员工一定是组织淘汰的首要目标。

一个单位氛围的好坏,跟一把手有很大的关系,作为领导,要主动积极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企业文化,建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绩效管理体系,把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结合起来,根据员工贡献体现收入差距,制定符合公司发展的制度体系,学会制度管人。

总之,文化建设是根本,员工思想要重视,制度建设要跟上,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改变推诿扯皮的局面。






闻于天下


工作中推诿扯皮经常发生,不但影响效率,也会耽误工作。要摒弃这种工作作风,一是要尽可能明晰工作职责,并且用制度固定下来;二是要压实目标责任,工作要达到什么要求要明确责任人,并规定完成时限;三是要强化考核监督,对工作完成情况定期考核通报;四是要将工作业绩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形成奖勤罚懒的有效机制。只要形成目标清晰、责任明确、考核监督、奖罚分明四位一体的机制,就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扼制工作中推诿扯皮的现象……


Zyrs123


从治标角度来说,就是分清责任,奖惩分明。古人云治乱世用重典。不杀鸡给猴看不行,那就开杀戒。抓到典型从重处理。短期内可以好一些;

如果从治本角度来说,需要下笨功夫去做。主要是立起五大界桩。这五大界桩就是:一是地基桩,就是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本身的三观正,风气清,前景看好,头头正派。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传统与有利于积极上进和谐的文化氛围。员工乐于生活其中。能拴住员工的心,有做好本职工作的愿望,都有不尽责为耻的荣辱观念;

二是责任桩。就是有纵向到底与横向到边的全复盖式的制度建设体系,责任边界清楚,大多数都能做到量化管理;

三是把关桩,就是职能部门的检查考评工作,要求严格细致,认真负责,否则追究连带责任;

四动力激励桩。就是运用行政、规章制度、思想教育以及经济等手段作为动力来源机制,对推诿扯皮等不负责任行为予以纠正。

五是"打样"桩,就是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做出样子来,为员工提供学习榜样。

这几条做到位,何愁什么推诿扯皮类问题不除,就是其它问题也无存在之地了。这是天道若龙的一点思考,不知道能够帮到你?



天道若龙


推诿扯皮在职场经常发生,造成推诿扯皮原因通常有三个:

【1】职责不明

【2】流程不规

【3】制度不全

【4】执行不力

要避免推诿扯皮,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2】事前权责清晰,事后奖罚分明

【3】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人,以问题排查人,以人追究问题


培训研究院廖默渊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工作中会涉及到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解决:

第一点、岗位责任、权限、利益界定

每个岗位都有自己所属的责任,为什么要界定清楚每个人的职责,是因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是具有惰性的,但是企业是一个庞大的团体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是需要个团体之间、每个人之间的互相协作来完成推动企业的向前发展。所以如果想要避免相互推诿扯皮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明确每个人工作的责任、权限、利益边界,每个人各司其职。

第二点、向上管理

每个团队的都有相应的负责人把控整体工作进度,很多时候个体的工作进度是需要上一级进行监督把控,因为学会与上级沟通,明确任务进度,同时取得上级领导的信任是更好的开展更好的工作的前提。

第三点、学会合理拒绝

在没有界定职责之前,不要盲目开展工作,因为人们习惯于第一个原理,如果这次你是第一个做的,大家会理所应当认为上一次就是你做的,为什么这次却让我去做。所以任何工作的开展需要评估和有序进行。

第四点、学会保留证据

凡事涉及到沟通协作和跨部门沟通的,一定要做好记录和复盘,特别是文字方面的记录一定要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