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结束后,会不会有大量的新外来人口涌入上海?

谦但不卑


个人觉得不会有大量人口去上海

1.上海是一线国际化大都市,对人的能力要求高,工作生活压力大

2.生活成本过高

3.农村扶持力度很大,互联网无地域限制,更多人选择邻近就业或在家创业


秒度miaodu


上海最近几年人口在稳步上升,说明并不排外

北京这几年人口在不断下滑,上海也有过下滑,但是这几年稳住了。

2016年2415万,2017年2418万,2018年2423万,总体还是上升的。

上海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开放的,从车牌政策就能看出来。外地车牌能进市区,这在北京是不可想象的。

这次疫情,让上海再次出名,据传很多外地人在封城前拼命逃到上海,希望被上海救治,这说明了一些问题。

我相信武汉正常之后,会有一些有钱人会移民上海,因为武汉这次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是不少的,虽然去了一个上海的市长,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不会那么快的。

上海的医疗水平在这次疫情也得到了明显的关注,给城市加分不少,尤其是华山感染的张文宏,圈粉无数。

当然,是因为专业知识哦,而不是上面这个图才出名的。

笔者在上海生活多年,对上海的治安以及治理水平还是有很深感触的,因为我也在北京待过。在北京感觉,就是有点压抑,因为会议太多,一有会,到处都是严管,感觉不自在。在上海就很少有这种印象。

上海国际化水平也很高,新天地基本上就是国外人的活动场所,静安,卢湾,黄埔,徐汇,浦西以前租界的地方,都有很多以前英国法国租界的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总之,上海预计要接受不少慕名而来的外来人口。


赵冰峰财经


有人进来才是一件好事呢!希望政府继续再出台更多的扶持措施,吸引外地人口赶快返回上海,让上海恢复往日繁荣的气象。

人越多一个城市才有生气,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城市,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富裕的城市。千万要克制自己狭隘的思想,欢迎人进来,人来的越多越好。

前两年,有人喊出了逃离北上广,上海政府还做了反复了研讨,怎么能把人留住,不要逃离,后来还出了不少吸引人才的政策,包括积分入户政策。让不论是高知识结构的人才还是普通居民,都能在上海安心生活,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位置。现在好不容易疫情危险降低了,我国各个城市都在出台各类扶持政策,吸引外地人返回城市,恢复生产,恢复正常经营。上海也不例外,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措施也出台了,针对免房租的措施也出台了。

现在户籍制度逐步在放开,全国各个城市从去年开始就掀起了抢人落户大战。上海受制于城市规模,不能大规模抢人落户,但是仍然可以将人抢在上海生活工作和经营啊。看看那些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是多么的惨哪,鹤岗满街空荡荡的,房子是几万论套卖。所以不论是从本地人的利益角度还是从城市发展角度,都需要欢迎外来人口多多来。

在前端疫情严重时,严格管理入沪的关口是非常正确的,在形势不明了之前不去管控,可能就会出现病毒大肆蔓延的情况,看看最近某些地区的特定区域,稍微放松下,马上群体性确诊病例就出来了。这不是不欢迎外地人,其实是我们一起共同防疫的最正确做法。

外地人口来了,能不能管理的好,那看城市管理者的水平,千万不能去质疑外地人的素质好坏。所有人的素质都是一样的,没有好的法治基础,没有好的管理机制,好人都会做变成坏人,变成违规违法的人。只要有这一套成熟有效的管理机制,那么每个人都会遵纪守法,坏人在这里最少是好人。

上海是德先生见到的国内管理的最好的城市之一,所以即使来更多的人,上海也会安排的非常好。此次上海人民共同抗击疫情,所展现出来的自律精神,顾全大局的态度,以及有序的社会秩序,已经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扬。

上海的未来就是靠着本地人新上海人以及外来人共同建设成功的。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点点下面广告,让德先生再赚点钱!


匀枫财技大兜底


打工的不会增多,还会回流一些到二三线,但是有能力在上海买得起房的各地富人,会认真考虑全家老小搬到上海,因为这次他们会彻底看清城市的质量区别,你平时待在小地方可能感觉小日子挺滋润,但是灾难面前,还是要看城市管理水平,医疗水平,你再有钱在当地也无计可施,你以为湖北是全国管理最差的吗?那你太幼稚了,比他差的地方太多了,只不过这次他赶倒霉了而已。


荷兰小狮子


回答这个问题多少让我有点尴尬,因为上海我没有去过,所以我只能站在我的角度去作答,我觉得疫情结束后不会出现大量人口流向上海,原因有一下一个。

首先,我觉得人口回流现象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大同小异,疫情的出现,受不可控力影响,造成了在上海的务工人员滞留老家不能及时返程,但是为了生计和生活少数人在正常假期结束的时间已陆续返程。

其次,随着疫情的事态逐渐被控制、各个大型企业的陆续复工,务工人员也就陆续的返程。

最后一点,就当前局势,只要返程的居民都会居家隔离一段时间,加上目前疫情形势的好转,多省份的人都陆续的踏上返程路途。

这样一来,人流自然就分散了,当然,待疫情完全结束,所有人流中占比最多的自然是湖北人……



嘉陵江畔的农村小伙


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疫情结束后,人们都在思考,“家”应安在哪个城市?那上海一定是首选城市之一。上海不仅仅是国际大都市,购物的天堂,四通八达的地铁及地面上公共交通工具,最最重要的是上海的医疗水平非常好,医护的技术更是出类拔的。

当然上海的房价也是不菲的,而且上海的楼市是限购的,这无形中阻止了不少想在上海买房的人。结果怎样,还需时间证明。


老马头上海


上海疫情结束后,会不会很多人来上海就业,应该可能性有,但是不会很多,因为现在出来打工成本较大,要租房子现在好多农村房孑动迁了,便宜房子不多了,如果借公房2~4千,一般打工也租不起,只有白领高学历,在上海可能性有,再讲上海没有大规模建设,应该说还是保持着平稳状态,不会过渡涌入上海,只有一批大学生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可能性比较大,大上海也不怕大批人来上海,因为他们来了没有工作,也要自谋出路,因为到上海,不是坐着可以哪钱的,毕竟也要找工作,在上海只要努力工作,还是有一定经济收入,如果不工作哪么,生存也许挺困难的,因为物价比较高,上海打工一般没有技术,攒钱相对少一些,有的打工者已经离开上海,到无锡,常州,苏州等诚市去打工了,有的回老家发展,建设自己家乡去了,总之靠勤劳致富,不管什么地方都有生存空间,不怕苦,不怕累,到处有钱攒。


昆伦山燕子


疫情结束后,会不会有大量的新外来人口涌入上海?目前疫情还有结束,但有一部分企业,特别是服务业和餐饮业有部分因疫情影响,所以倒闭了。这些失业的人员会在疫情结束后会尽快另外找工作,因为大部分人都有房贷,车贷和生活的压力。找工作的人都会找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就业机会多,福利也会好点。所以我觉得疫情结束后会有一大部分的新外来人口涌入上海。

但目前疫情还没结束,但现在新增病例已减少,我想信很快就能复工,失业的人也会找到新的工作,开始平稳的生活。


生活调查员


1月25日,B站上一位老外UP主“阿福Thomas”,上传了一段视频《武汉肺炎|我采访了刚到中国支援的德国顶尖病毒研究家》。视频一经发布,在很短时间里就获得了网友们数百万的点击与点赞。

“阿福Thomas”是一名德国人,作为“中国女婿”,他一直生活在上海。和阿福一样,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大量的外籍人士生活、工作于此,他们的防疫抗疫,同样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以后,为更及时地让在沪外籍人士了解第一手防疫信息,上海不仅将每天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发布内容,用5种语言编译后公布在市外办官网,还在12345市民热线专设外语坐席,7种语言实时回应咨询。

“上海对疫情管控很严,我相信上海政府”

华东师范大学研一学生努利亚是来自于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这次寒假她留在学校,没有回国。她说,“发生新冠状病毒肺炎之前,我没回国的原因是想留在中国准备开题报告,后来发生了疫情,我还是没有选择离开中国,因为我认为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配合中国政府。”

努利亚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华师大是封闭式管理,以此来控制进出学校的人口流动,除了师生以外的人都禁入学校,师生进出学校凭校园卡或其他的学校证明。学校隔离每栋宿舍楼,也就是说,一个宿舍楼的学生不允许进另一个宿舍楼。学生出入宿舍都要登记,如是否带校园卡,有没有戴口罩。而且,学生进出宿舍都要测量体温。

努利亚还说,家人得知中国有疫情时态度比较安稳,“因为我每天跟家人视频聊天,也没让他们感到紧张、慌乱。而且,家人也相信中国有能力面对这个难关。”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Alex是一家跨境贸易公司的创始人,他住在松江的一个小区。他说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在中国非常严峻,但是他认为上海政府能够迅速对疫情作出部署,并出台有力措施来阻止疫情的传播。“就以我们小区来说,门口有专人给进出人员测体温,我们社区里的超市也给顾客测体温。这些措施让我觉得在上海非常的安全。”

Raphael来自德国,是海德堡公司的营运经理,目前生活在上海。他说,疫情发生以后,上海对公共场所的防疫管控措施都很到位。“上海对疫情管控很严,我相信上海政府。政府一直呼吁大家尽量待在家里,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路上人那么少,相信这样的管控对防止疫情的传播起到很好的效果。”

Raphael对上海有很深的感情,2015年3月来上海后便长期在此生活工作。他一直觉得上海是最安全的城市,其他任何城市都不能比拟。“我相信上海政府能处理好此次疫情。我之前也想过去泰国或者巴厘岛,但觉得还是上海医疗条件发达,到了外面也不一定安全,还不如在上海的家里看电影。”他甚至表示,疫情发生以后,他也没有想过要回到自己的祖国,“中国经历过抗击非典,这样的成功经验,让我能安心留在上海。”

市外办官网每日更新5种语言的疫情信息

此前,Raphael也有自己的焦虑,他希望掌握更多关于疫情的真实信息,“网上有太多的假新闻。对于一个在上海生活,但中文不够好的外国人来说,不知道从哪里看真实的新闻。现在我只能看看德国的媒体。”

如今,Raphael的困扰已经得到解决。对于最新的上海疫情防控信息,上海为在沪外籍人士开辟了两个新的渠道。

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官网推出疫情防控专栏

2月1日下午2点,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从2月1日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在官方网站推出疫情防控专栏,用中、英、法、日、韩五种语言,编发每天新闻发布会的内容,通报最新疫情防控动态及防护提示。

2月1日晚上,澎湃新闻在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官网上看到,首页上的“疫情防控”专栏已新鲜上线2月1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内容,有中、英、法、日、韩五种语言编发的稿件。

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向记者透露,考虑到在沪外籍人士确实有了解疫情最新情况的需要,市政府外事办专门推出疫情防控专栏。“现在我们编发的发布会内容用了中、英、法、日、韩五种语言,这也是囊括了外籍人士在上海使用的较为常见的语言语种。一般当日的新闻发布内容,都能在进行多语种编译后做到当日上线。”

12345热线可提供7种语言的咨询服务

在沪外籍人士了解疫情资讯,还能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

2月2日上午10点,澎湃新闻记者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看到,英语坐席上的话务员正在接听一位在沪外籍人士的咨询电话。

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英语坐席。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图

记者了解到,这位外籍人士来自印度,他在电话里向话务员咨询在疫情严重的当下,他想回国是否有出入限制。另外,他表示自己的护照仍然在出入境管理局进行办理,如何能通过最快的方式拿回护照。

“我和他说,目前上海和印度并没有对出入境有任何限制,但是鉴于疫情严重,我建议若没有特殊事情,尽量待在上海。至于他想尽快拿到护照,我会立即将他的咨询派单给出入境管理局,让他们给予回复。”话务员向记者透露。

为在疫情防控中更好地服务在沪外籍人士,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上海市外办合作,从2月2日起,针对上海疫情防控方面的常见问题,为在沪外籍人员提供咨询服务。

市民服务热线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士表示,目前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可以提供7个语种的咨询服务,包括英语、日语、韩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除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配备两名英语坐席,市外办挑选了16名青年语言志愿者作为后备力量,做好远程在线翻译支持。“比如有日本人士打电话进来咨询,我们的英语坐席不能回答,便当场连线市外办的日语志愿者,进行实时三方互动。”这些青年语言志愿者将确保手机畅通,及时连线翻译。

记者了解到,目前每天上午8点到晚8点,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在沪外籍人员提供咨询服务。非外语坐席服务时间,系统接到电话后将自动转接至市外办总值班室接听处理。并且,有关电话纳入紧急流程办理,开通绿色通道。

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上海市外办的合作并非仅仅在此次疫情期间,双方表示将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更好地为在沪外籍人士做好咨询服务。此外,市民服务热线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还透露,市民服务热线未来还打算和一些大学合作,通过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基地,丰富与提升自身对外籍人士的实时在线服务能力。

外籍人士口罩预约登记一样方便

昨天(2月2日)是口罩预约登记的首日,针对外籍人士的口罩预约也同步展开。长宁区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涉外居民区工作遵循“不分国籍、不分户籍”的原则,拥有外国人来华居留许可的荣华社区常住居民都可根据规定领取口罩。此前,居委会还加急将口罩预约登记通知,翻译成多种语言,发给所有小区物业,并在已有的所有居民区微信区、工作平台发布中英双语通。

江苏路街道福世居民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在查验了一名法籍居民的身份信息后,向其发放了居委盖章的“口罩预约排队号”,告知其凭预约排队号到指定地点排队进行信息登记,并领取口罩购买凭证。在江苏路街道利西居民区,两位俄罗斯友人前来咨询口罩预约相关问题,90后社工小郑当即用流利的英语为他们一一解答,外籍居民十分满意:居委干部,真棒!考虑到外籍居民的特殊需求,江苏路街道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记者介绍,街道在部分现场安排了英语流利的居委干部开展涉外租住人员登记服务。


壶里壶赌


外来人口会来多少,还是要先看就业。上海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劳动密集型和低端产业都迁出去了,或正在往外迁出,此次疫情会加速这种产业升级和转型。

比如原来一个100人规模的中型企业,假设原来的产值是每月一千万元,疫情期间产值降低50%,企业会最大限度的压缩人员规模,可能只会保留30%~50%的人员上班,而且是保留本地或距离比较近的人员。然后根据业务量的压缩而裁掉一部分人员以节省开支。疫情过后,业务量和人员也是逐步恢复的,即使恢复到疫情前的规模和产值,人员可能只恢复到原来的70%。疫情对企业起到压缩开支、缩减人员的作用。所以疫情过后企业对外来用工的需求是逐渐恢复的,而且即使是经济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就业量却达不到原来的水平。

另外,此次疫情还会导致大量中小企业倒闭或向低成本城市转移,使很多在家等待复工的人最后等来的是公司或企业没了的消息,工作没了,很多人也就没法再回来或不回来了。

综上所述,此次疫情对一二线大城市是人员瘦身、对更行各业是重新洗牌的过程。激化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加速了很多重组和变革,甚至对很多夫妻和家庭,也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