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科學家最近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發現46000年的鳥類屍體,解封的永久凍土有多可怕?你怎麼看?

白這個顏色



西伯利亞永凍土的持續融化帶來了一些非常奇怪的事件——包括巨大的甲烷火山口的形成。除了之前冰凍的凍土帶釋放出甲烷——有時是災難性的暴力——之外,融化還伴隨著該地區相當長一段時間沒有出現的微生物疾病的迴歸。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遠離該地區超過75年之後,最近在偏遠的亞馬爾半島爆發了炭疽。去年八月的一次這樣的爆發包括一名男孩的死亡,以及20例其他感染。

那次爆發緊接著該地區的熱浪之後,氣溫攀升至30攝氏度以上——高到足以融化永久凍土。


冷凍在受感染鳥類和馴鹿屍體中的高度傳染性炭疽細菌的長時間休眠孢子恢復了活力,感染了馴鹿群,最終感染了當地人。


最近,6月份在亞馬爾半島聽到了巨大的爆炸。在附近紮營的馴鹿牧民看到火焰和煙柱一起噴射出來,並在地上發現了一個大坑。融化的永久凍土再次被懷疑,融化了死去的植被,並在一股高度易燃的甲烷氣體中爆發。


過去的三年裡,在該地區發現了14個其他的巨大隕石坑,其中一些非常巨大——第一個發現的隕石坑寬約50米,深約70米,四周都是陡峭的側面和碎片。在西伯利亞也有過地面顫抖的例子,因為地表下的甲烷氣泡使地面像充氣床墊一樣搖晃。更引人注目的是,點燃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冰湖釋放的甲烷會引發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大火。




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說明了在未來幾十年和幾個世紀裡,由於氣候變化,將會發生的事情看起來是多麼的怪異和不直觀。

儘管氣溫和海平面的上升很容易想象(無論如何,在某些方面),與冰蓋消失相關的更廣泛的影響——伴隨著火山活動和地震的增加,遠離冰蓋融化的快速均衡反彈,海洋鹽度的變化大大增加了一些寄生蟲的流行,等等。—以及溼度水平、風和降雨模式、風暴形成等的變化。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人可能無法理解。



在你的餘生裡,這個世界會越來越奇怪。地下的大規模爆炸會在地球上留下巨大的坑,長期休眠的微生物和毒素會從凍土中釋放出來,這只是事情的開始。

然後還有社會政治的和經濟影響。


軍機處留級生


探險家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這隻鳥類的屍體,看起來就像剛剛死去一樣,科學家通過檢測發現,這種鳥是4.6萬年前的百靈鳥,很可能是現存的兩個百靈鳥亞種的祖先,或者說恐龍的後代也可以,不僅如此在相同的地方科學家又發現了1.7萬年前的“凍犬。


實際上科學家們都清楚,在永凍冰原、土壤之下,會存在很多的動物屍體,例如在此之前還發現一萬多年前完整的猛獁凍屍,還有數萬年前的小馬駒等等。


但是這些動物的屍體逐漸的被發現,意味著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開始融化了,把這些動物屍體顯現出來。雖然對於這些遠古動物屍體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它們的進化過程或者是環境的變化趨勢,但是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溫升高目前已經不是一個新聞了,因為這種情況一直都在發生在,在此之前我們可以假裝它們不存在,但是現在地球表現出的種種現象,意味著迫在眉睫。

在本月初的時候位於南極大陸西摩島上的一個檢測器,測得了20.75攝氏度的高溫,這是自有檢測記錄以來南極的最高溫度值,全球氣溫的升高最先受到影響的必然是兩極的冰川以及動圖,當然還有其他區域例如對西伯利亞凍原的影響。

而在北極最近科學家也檢測到了大量的甲烷熱點,就是出現了很多甲烷含量偏高的區域,這些都是冰川凍土融化後釋放出來的氣體。對於溫室效應甲烷的影響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之多,氣溫升高釋放甲烷,反過來甲烷增多加劇溫室效應,這就是一個惡性的循環過程。


這些都是最近發現的情況,還有在2019年末2020年初,科學家在亞洲水塔高寒地帶發現了綠色植物,這也意味著乾旱地帶冰的融化,漏出地面才給植物可乘之機。

除此之外對於我們最危險的並非是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因為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可以遷移,最冷人恐怖的是,凍原下冰封的那些遠古病毒,它們就像是被按上了停止鍵,一直在“冬眠”中。因為病毒是不懼怕寒冷的,當溫度升高它們就會恢復當初的活性。而人類一直在進化過程中,但是並沒有這些病毒的干擾,因此我們的免疫能力對於這些遠古病毒可能抵抗力不強,這才是令人擔憂的事情。


人類需要清醒關注一下地球環境,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地球都是我們唯一的家園,自己家還是要好好保護的。



科學黑洞


有一種觀點,認為西伯利亞的凍土中含有史前病毒,一旦被釋放出來就會造成恐怖的後果,這句話對不對不好說,但有一點是確定的,西伯利亞的凍土層當中,確實存在著一些遠古病毒,比如說西伯利亞闊口罐病毒,闊口罐病毒的生存能力確實牛X,據說能在凍土中存活3萬年以上,於是這種病毒就被戲稱為“萬歲爺”。



不過你別怕,從目前的研究來看,闊口罐病毒只能感染阿米巴變形蟲,至於是否有幾率感染人類,目前的研究是幾乎一定不會,因為病毒如果要感染宿主,宿主的體內一定要有對應的受體才行,舉個例子,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為什麼能感染人,因為它能和我們人體的ACE2蛋白結合,ACE2蛋白就是新型冠狀病毒對應的受體。

像闊口罐病毒這樣的遠古病毒,存活的時間實在太長了,不斷變化的病毒們,幾乎不可能撞上人體內對應的受體,它們進入人體的一瞬間就會被免疫系統消滅,所以這種存活時間很長,封存週期太大的病毒,並不是人類所需要擔心的,它們威脅人類安全的可能性,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真正需要擔心的反而是那些封存週期很短的病毒,比如說天花,炭疽等。
天花就不用說了,說它是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病毒一點都不為過,這種病毒保守估計造成1.5億人死亡(從古至今),天花病毒今天雖然已經沒了,但科學家曾經在西伯利亞出土的人類屍體當中,發現了天花病毒的DNA片段,一旦說這種病毒復活,後果諸位想想就知道了,所以還是那句話,像天花這樣封存時間短的病毒,才是人類應該關注的重點。


種植恆星


先來看這隻被發現已被封凍46000年的鳥,經科學家鑑定,它是一隻百靈鳥,是現在全球200種百靈鳥亞種的祖先。

其實,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科學家不斷在解凍的永凍層中發現各種遠古生物。

2018年5月,科學家在俄羅斯西伯利亞雅庫特永凍層中發現了一隻數萬年前的小穴獅遺骸。

此前,跟小穴獅生活在同一時期的猛獁象也被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的永凍層中發現,要知道,小穴獅和猛獁象已經在地球上消失超過一萬年的時間,有科學家甚至提出通過DNA克隆技術復活猛獁象和小穴獅。

顯然,這些已經滅絕的遠古生物的發現對於科學家研究地球歷史很有幫助,但是另一個不堪的事實也讓他們非常擔心,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不斷加劇,永凍層不斷融化,地球和我們人類將會面臨巨大挑戰。

永凍層解封 古老病毒將被釋放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道,一支微生物研究團隊宣稱成功復活了遠古冰凍線蟲,要知道,這些線蟲在西伯利亞凍土層冰凍了4.1萬年。

2017年8月,俄羅斯西伯利亞爆發炭疽熱,原因是一隻被解封的古老馴鹿,它在被封凍前感染了炭疽熱,這次疫情導致72人患病,一名12歲的男孩不幸死亡。

並不是危言聳聽,遠古生物的解封將會給我們人類帶來巨大的疫情風險。封凍的永凍層中凍住了大量的古老病毒,一旦這些病毒釋放,目前地球生物(包括咱們人類)都沒有抗體,將會帶來巨大的傳播風險。

永凍層解封 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加劇全球變暖

永凍層解封的另一個隱患是溫室氣體的釋放,來看一項研究報道:

2014年的“ 環境研究報”研究報告 估計,解凍多年凍土可以在2100年之前向大氣中釋放約120吉瓦的碳,導致0.29℃的變暖。到2300年,另一項自然地球科學研究得出結論,融化永久凍土及其產生的碳反饋環路可能會導致1.69°C的變暖。

導致永凍層封凍的原因是全球變暖,而隨著永凍層的解封,其釋放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又會進一步加劇全球氣候變暖,這將是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

當然,我們也不用過於擔心。科學家表示,至少目前永凍層的融化還在可控範圍內,但是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做好應對準備。


不入流的大劉


據報道,此前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一隻距今4.6萬年的飛鳥遺骸。研究人員對這隻在凍土中保存完好的小鳥採集了DNA,利用基因組測定發現這隻小鳥與角百靈100%匹配。通過放射性碳年代測定,可以確認這隻鳥生活在大約4.6萬年前。

在北極圈長年冰封的凍土層裡,保存著很多動物遺骸。

如今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圈以及高原地帶的凍土層不斷消融,一些遠古動物的屍體也不斷被發現,例如野狼,狐狸都是當地人經常見到的。去年,日本的研究人員,就在西伯利亞的凍土層中發現了早已滅絕的洞穴獅子幼崽遺骸,這是一種生活在1萬年前的動物。

一方面,在融化的凍土中發現這些動物是好事,

通過研究它們,人類可以考察這些動物的結構和演化規律,研究遠古時代的氣候及生物分佈變化,這些來自數萬年前的動物,可以讓人類解開遠古的秘密。

另一方面:冰封的動土世界下,也埋藏著致命的殺手,

大量的遠古病毒和微生物一直在萬年冰封的凍土中休眠,一旦融化,裡面保存的病毒和微生物也將釋放。而這些病毒遇到外界合適的溫度就會恢復活性。對於人類來講,這些全新的病毒是極度危險的,我們的免疫功能對它們一無所知。

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開,後果不堪設想。


量子實驗室


在北極附近的一些國家有大片的凍土,有些凍土已經凍了幾萬年甚至上百萬年。在一些凍土層中經常會發現猛獁象、馴鹿、甚至石器時代人類的遺體。有些遺體還非常完整,科學家們經常想借助凍土層中的猛獁象遺體復活這種已滅絕的大型生物。

猛獁象存在復活的希望,即使猛獁象復活了,人類也不必擔心它們會對人類造成威脅,它們肯定是在人類的束縛下生活。真正該讓人擔心的是凍土層中的一些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微生物由於結構簡單,有時候它們的生命力讓人感到害怕。人類歷史上曾經有過很多次全球性的瘟疫,那些在瘟疫中被感染的人或其他動物,死後有可能埋在了凍土層中。他們身上的細菌、病毒有可能在人群中傳播。另外,凍土層中還可能存在新的細菌、病毒,人類對它們缺乏免疫力,它們有可能對人的生命構成威脅。

這種事情已經發生過。2016年俄羅斯亞馬爾半島上發生了炭疽疫情,多人患病住院,1名12歲的兒童因此死亡。之後的調查顯示,1941年一頭馴鹿因炭疽病死去,死後它被埋在凍土層中。可是2016年的夏季高溫使得凍土層發生了融化,馴鹿的屍體暴露出來後,將炭疽菌釋放到土壤及水中,之後進入人類的食物鏈,從而導致了疫情的發生。俄羅斯因此捕殺了25萬頭的馴鹿。

上個月,bioRxiv上的一篇論文Glacier ice archives fifteen-thousand-year-old viruses顯示,在青藏高原1.5萬年前的冰層中發現了古老的病毒,包括28種新的病毒屬。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其他地區的冰層及凍土層中存在的細菌、病毒可能仍然能夠使人或其他動物染上疾病,有可能是新的疾病,也有可能是曾經全球流行的疾病。

礦產資源的短缺是目前人類面臨的一個大問題,為了挖掘新的礦產人類將目光瞄準了北極附近。其中的格陵蘭島上礦產資源豐富,稀土儲量更是能佔到全球的五分之一。很多人分析特朗普之所以想從丹麥手裡買走格陵蘭島,是因為看中了其中的礦產資源。格陵蘭島上早已展開了礦產資源的開採,開採時凍土層中的微生物會不會為人類帶來新的疾病?這的確是個大問題。


刁博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國家之一,永久凍土帶佔俄羅斯面積的65%,在世界範圍來看,全世界的永久凍土帶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5%,可謂是幅員遼闊。永久凍土地帶,天氣寒冷,長年冰雪覆蓋,積雪不化,遠古時期死去的動植物都被掩蓋在下面,由於溫度太低,屍體尚未腐爛,科學家曾在凍土地帶發現了史前猛獁象的屍體,屍體保存良好,甚至還有血液流動,但由於死去時間太久,無法提取出有用的基因材料。

距今大約有46000年的遠古鳥類遺骸被發現於西伯利亞東北部的永久凍土層中,遺骸保存完整,經過對提取的DNA分析得知這是角百靈的一種,角百靈現在仍然生存在世界上,角百靈的頭部有兩至三條黑色短羽伸向後頭,狀如角,故稱為角百靈。

發現的這隻角百靈的遺骸將有助於研究亞種的多樣性以及是如何演變的,將展示冰河時期的氣候變化對生物的影響。在永久凍土中保留著大量的遠古生物屍體,雖然沒有被發現,但我們知道那裡肯定有很多,發現生物遺骸容易,但發現一個能夠提取有用遺傳信息的生物遺骸就顯得格外艱難了。

此前,科學家還在永久凍土中發現過史前18000年前的遠古犬類遺骸,但是直到現在,還無法通過DNA確認它到底是狼還是狗,如果有進一步的發現,將對於研究狗是何時被馴服的提供很大幫助。

人類想要了解過去發生了什麼事情,就必須依賴於史前的遺蹟,從點滴證據中勾勒出絕美的史前畫卷。在其它的陸地上,科學家發現的都是遠古的化石標本,只剩下骨頭了,而在永久凍土中,科學家可以發現保存非常完好的生物遺骸,甚至連生物體組織都可以完整地保存下來,這些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尤為重要的依據。

永久凍土地帶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5%,這是一塊不小的面積了,它的一點兒變化都可能會影響全球氣候,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凍土層的厚度隨緯度的降低而減薄,以致完全消失,在北極附近較為寒冷的地帶,凍土層的厚度甚至有幾百米,在溫度偏高的一些地方,凍土層的厚度僅1-2米,甚至更薄。凍土層已經被冰封了幾萬年、幾十萬年或更久,裡面埋藏了大量的死去的動植物,以及我們從未曾見過的東西,由於全球變暖,凍土層開始減薄,這些動植物就會重見天日。不過,凍土中封存了大量的碳,這會使全球變暖進一步加劇。

還令人擔憂的是,那些我們知道的不知道的細菌、病毒可能就被冰封在凍土之中,它們在那裡休眠,一旦凍土融化,它們就將重見天日被喚醒,如果有動物經過那裡就有可能成為該病毒的宿主,從而病毒實現了真正的“復活”。

當今氣候正在經歷著巨大變化,從最近的新聞中我們也聽說了,在這顆星球上,威脅人類生存的因素有很多,我們只有時刻注意到那些細枝末節的變化,才能規避更大的風險,才能有備無患,你說是嗎?


科學船塢


這個問題其實也不是我們普通人可以接觸到的,或者說是影響和決定得了的。

永久凍土層融化出現遠古時期鳥類屍體,最擔心的肯定是有未知病毒傳播散發的風險,一成不變的或者相對穩定的環境對人類來講肯定是好事,但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大可不必那麼緊張。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就跟此次武漢出現的肺炎,誰能預料呢?遠古病毒也一樣,或許遠古病毒還沒出來呢,就掛了~活在當下就可以咯,就是希望那些科學家們別為了學術找遠古病毒就行😁


呀呀0403


科學家最近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發現46000年的鳥類屍體,解封的永久凍土有多可怕?你怎麼看?

兩位化石獵人在西伯利亞Belaya Gora村附近尋找猛獁象時,在永久凍土帶中發現了這隻小鳥,除了渾身羽毛染上了少許泥色,整隻小鳥看起來完全就像前幾天剛死!

兩位化石獵人是在2018年9月首次發現這隻小鳥的,當時並不知道這隻鳥的種類和年齡,但因為來自凍土帶,所以大家都比較好奇這隻鳥究竟是什麼時死於凍土帶的,因為看起來保存狀態非常完美。當最後碳-14年代測定結果出來後,嚇了大家一跳,居然和冰河時代的猛獁象,羊毛犀牛處在同一個時代的4.6萬年前。

46000年前的小鳥保存完美

這隻小鳥是什麼品種?

科學家從小鳥身上提取了50毫克的組織進行了基因測序工作,發現這種鳥類與角百靈100%匹配,研究者在《 Communications Biology journal 》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表示,這隻小鳥的發現有助於瞭解4萬年前的生物調控和基因表達與氣候之間的關係,最後一次冰河期是在沃姆冰期,大約在11.2萬年前到1.2萬年前結束。

角百靈在全球的分佈

角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和中等體型的深色百靈鳥,分佈非常廣泛,全球總共有42個亞種,棲息於乾旱山地、荒漠、草地或巖壁上,善於短距離低飛或奔跑。

西伯利亞的凍土帶中還出土哪些動物?

西伯利亞的凍土帶就像一個大冰箱,它保存了太多的史前物種,小鳥並非個案,西伯利亞凍土帶中發現的其它動物屍體非常多。

2019年份西伯利亞融化的凍土帶中發現了一種犬科動物,似狼非狼,似狗非狗,經鑑定這種動物大約是14300年前因不明原因陷入了淤泥中最後被凍土覆蓋。

14300萬年前的狼?

2018年在西伯利亞科捷利內島的凍土層中發現了一隻新型“迷你猛獁象”的屍體,專家鑑定後發現其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它只有2.1米的高度,不成普通猛獁象的一半(普通成年猛獁象的身高為4.8米左右),但它不是未成年猛獁象,而是一隻迷你猛獁象的成年體。

斷了一根象牙的迷你猛獁象

  • 除了凍土帶中“保鮮”的動物屍體外,還有沼澤木乃伊。

1922年德國在沼澤內發現一具7歲左右的小男孩屍體,研究表明,他生活的時代距今約有2000多年,而且現場還表明,小男孩可能是被謀殺的,或者是某種儀式的犧牲品。

1950年丹麥在沼澤中的發現一具被勒死男性屍體,原本以為是一起兇殺案,但警方勘查現場後認為這是一具很久以前的就已經死亡的人,經過解剖分析,這具屍體大約來自公元前3世紀前的羅馬鐵器時代,後經過碳-14測定,這具屍體的卻是有超過2000年的歷史,所以我們見證了2000多年前的兇案現場。

其實從18世紀開始就陸續在泥炭沼澤中發現了多具屍體,最早的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由於泥炭中的泥炭苔蘚的存在難以使細菌分解有機物,導致不小心誤入其中的動物或者人類成為了木乃伊,不過比較奇怪的是發現的屍體大都是被謀殺。

  • 俄羅斯挖土黨

全世界最幸福莫過於俄羅斯挖土黨,到處都挖著寶貝,俄羅斯西部平原上二戰時期不知道埋葬了多少武器裝備,東部西伯利亞凍土帶,而其中的猛獁象牙就是高價值的埋藏之一!全球很多國家都禁止了象牙交易,但猛獁象牙不在此列,當然大家都知道猛獁象早已在1萬多年前滅絕,現在只有在北極凍土帶內才能找到了!

所以幸福的俄羅斯挖土黨對於猛獁象牙的挖掘是不遺餘力的,不過很多猛獁象牙已經石化,大約只有15%的比例可以雕刻,而且隨著兇猛的挖土黨,凍土帶內的猛獁象屍體越來越少,未來可能會面臨資源枯竭。

凍土帶內出土的動物會有病毒嗎?

準確的說並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比如2016年8月,俄羅斯西伯利亞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暴發炭疽疫情,疑似感染炭疽桿菌而入院治療的居民超過90人,俄衛生部傳染病專家伊琳娜·舍斯塔科娃判斷,感染者疑似食用了感染了炭疽桿菌的馴鹿肉。

當地政府認為,可能是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帶融化,釋放了當年死於炭疽的馴鹿,結果導致2000多頭馴鹿死亡,上百人感染,這就是一個信號,封存在凍土帶裡的除了寶貝還有魔鬼,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你不知道里面會釋放出什麼樣的古菌或者古病毒,而且又有哪些病毒對人類有害。

2004-2009年間大量海洋哺乳動物被瘟熱病毒感染,據海洋生物學家判斷,可能跟這期間北極地區氣溫異常升高有關,所以凍土帶出現的動物身上超級病毒和細菌的概率更高,所以凍土帶內出土的動物,有極高科研價值的同時也有相當的風險。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在北極圈附近的一些國家,存在著連續多年封凍的岩石或者土壤層,在凍土上限以上的土層在短暫的夏季發生季節性融化,而處於上限以下的區域是多年凍結層,終年不融化,在漫長的地質運行過程中,這些凍土層“封印”住了很多動物的屍體,同時也包括大量的原始病毒和細菌。凍土層的消融和封凍情況,成為反映全球平均氣溫變化的“晴雨表”。隨著近百年來,全球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類使用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數量和強度與日俱增,同時向環境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以及各種汙染物質,在引發環境質量下降的同時,也改變了地球大氣層對於溫室氣體的調控能力,全球變暖的趨勢也愈發顯現,據有關研究資料顯示,近百年來,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近1攝氏度,而且在兩極地區和高山高原這種升溫的幅度更加明顯,繼而造成了大量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等問題。

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是世界上永久凍土層分佈最為廣泛的區域之一,通過近年來的科考,發現這裡的永久凍土層消融現象越來越嚴重。除了直接造成很多依賴低溫生活的苔蘚等植物大批死亡以外,原先被“封印”的一些動物屍體,比如46000年前的鳥類屍體、猛獁象屍體、小馬駒屍體、馴鹿屍體等等,這些屍體從永久凍土層融化過程中被發現,已經成為全球氣候變暖最直接的證據。

與此同時,隨著氣候變暖帶來的直接影響,不單單是一些喜寒生物的消失或者遷移這樣簡單,而且之前被“封印”的病毒和細菌也同時被釋放出來,而且在一定時間內仍然呈現較強的活性,這些病毒和細菌大部分是我們所未知的種類,如果和其它生物或者人類接觸,其傳染性雖然未知,但是無疑增加了生物被感染的幾率,這對於整個生物圈包括人類社會都具有潛在的威脅性。

這些僅僅是全球氣候變暖帶來最直接的影響,當然還有很多間接的影響會逐漸得到印證,比如近海陸地的萎縮、沙漠化的擴張、生物滅絕、極端氣象事件、泥石流、洪水、乾旱、蝗災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在我們享受當今物質文明快速發展帶來的便利之餘,不妨好好反思一下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一系列干擾和破壞,以上發生的問題對人類來說是哪一項都是災難,但對於地球來說可能就是一個調節的過程,一旦超過地球自身的調節能力,那一天也將是我們的末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