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有人说北大清华毕业生很少考公务员,为什么?

GGYz66


可以这么说,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考公务员,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清北毕业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数少。

我们都知道清华北大是我国最著名的两所顶尖院校,能考入其中的学生无不是全国各地学生中佼佼者中的佼佼者,学神级的人物,无论是在智商或者是能力素质上比一般人都要高的多,因此北大清华的学子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或是谋求更好的发展。

从清华北大2018年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清北学子就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出国、出境深造

对清华北大这些顶尖高校的本科毕业生来说,选择出国或出境深造继续学习的占比最高。2018年,清华大学本科生出国出境深造人数人为619人,占本科毕业生人数26.3%;北京大学本科生出国出境人数817人,占比30.34%。

二、流向发达地区、大企业

总体来说,2018年,清北大学的毕业生绝大部分都流向了东部发达地区,主要是北上广深和杭州等发达地区,北京成为首选,占比超过30%。签订的工作单位中,主要包括各大知名互联网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国家重点央企等。而华为是接收清北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企业。

三是定向选调

这是清北毕业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主要方式。数据显示两校就业的毕业生每年有约10%以上进入了公务员行列,比其他学校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比例高的多。在一般高校毕业生还在苦苦进行公务员考试准备的同时,清北毕业生已经进入合作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定向选调行列,如果是博士毕业生,直接任职县处级领导的也很多。


寻梦之旅15


刚才在外吃饭,遇到老公的一同事夫妻,我们刚聊到这件事。

他们的女儿今年刚刚考入上海静安区建委,别人都挺羡慕,她自己有点纠结,每天大量时间用来学习各种文件的生活她实在不喜欢,有位亲戚家姐姐也劝她辞职。

暑假在北京,遇到女儿一同学,刚刚考取公务员,公务员的感觉已经开始显现。

我不希望女儿考公务员,老公有这个期待。

也听女儿聊过几个清华北大的校友考入公务员队伍之后,又选择辞职的。

北大清华能够安心做公务员的应该不多,原因大概是这几点:

1、公务员工资待遇实在太低。

有位同学做公务员的时候,两年后的工资待遇税后不到一万。作为外地人,这样的收入对北大清华学生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辞职后他的收入是以前的几倍。

2、公务员的工作氛围无法体现个人成就感。

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偏低,工作氛围也相对压抑,各种工作大多与专业无关。

公务员工作虽然稳定又清闲,但是无法吸引有激情的年轻人。

3、公务员上升空间有限,更多需要熬资历,而非凭能力。

公务员升职年限要求严格,踏上工作岗位以后几乎就可以预见几十年后的自己,这种感觉是许多人不喜欢的。


妈咪老师


真经曾在国家部委借调过一年,同事里面清北人师毕业生超过三分之一,我同一处室就有一个清华一个北大。也曾和他们聊过对公务员这个岗位的看法。


一方面,对清北和其他顶尖985学生来说,好工作很多,但公务员并不算差

清北每年毕业这么多不同专业的学生,整体上看,他们的就业质量高于普通高校,但我们不能用幸存者偏差来判断,清北每个学生都能拿大几十万的年薪。还是有很多人进事业单位、进普通国企、当中小学老师、进民企私企,拿普通人的收入。我们看一下2018年清华毕业生就业去向(下图),就业分布还是挺均衡的。


在这些工作中,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比较有面子,说出来好听的,肯定是IT行业的几个大厂,但这些岗位限专业,比如文科专业就没法去。而对本科硕士来说,公务员就属于其中非常理想的工作了,特别是对一些不太好就业的专业。所以,除非是计算机、金融等热门专业学生,打死不会考公务员外,其他多数专业学生,还是会以考公务员为荣。看下图,考公务员的选择排在第三位。我当时的一个同事就是清华大学机械专业毕业的。


不过,多数顶尖985高校毕业生,即便考公务员,也优先选择国家公务员或者东部发达地区公务员,如果地方不好,估计他们就不愿选择了。所以总的来说,每年考上公务员的总数也不会太多。

另一方面,虽然放在整个人生轨迹上看,公务员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放在某个时刻,可能就是最佳选择

比如其中一个同事,北大公共管理专业本硕,毕业后去上海一所高校做行政管理。在外人看来,高校机关岗位这个岗位也不错,不过当你进了高校这个圈子,你又会发现,去部里做个公务员是一个更高的追求,不仅从眼界、层次还是地位上都会提升很多,所以她选择了考部委公务员。而以她当年县状元的实力,一考就中。还有一个同事,最初毕业是去的一个著名民营企业,做人力资源,但在北京没有户口,当时因为一些家庭原因,想在北京落户,所以报考公务员,结果一考就中。他经常说,如果当年继续在企业里,现在的收入能达到做公务员的5倍以上。所以说,人生很多时候的选择是阴差阳错的,所谓好坏其实是要根据做决策那一刻的背景来看的。


另外,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发现。虽然上面统计表里,毕业生考公务员的比例只有11.5%,但这只是应届毕业生,还有一部分人选择毕业后再考公务员,所以,这个比例应该还会高于11.5%。

结论

从我的了解来看,清北学生并不排斥考公务员,毕业生考公务员的比例也算不上低。不过看得出来,本科生少、硕士博士偏多。这里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上面说的,清北毕业生考公务员挑地方,挑岗位,而不少岗位本科生恐怕去不了,上表中12个本科生估计大多是选调生。

二是清北本科心气会高一些,优秀的都继续深造或者去更好的单位了,考公务员的不多。而清北的硕士博士,里面至少一半本科不是清北的,心气没有那么高,所以考公务员的意愿会更强烈一些。
以上只是猜测,没有统计数据可以支持,但总的来说,如果说清北本科毕业生,考公务员的人数确实不多,但整体看清北各层次毕业生,实际并不少。


高校人才真经


清华北大的毕业生确实很少考公务员,但北大清华毕业生里公务员非常多。


大家看看主席台就知道了,有多少北大清华毕业生。清华北大在政府官员里占据绝对垄断位置。


北大我不熟悉,先不说,我说清华。清华里有一批人是非常想当官的,当年施一公也想当官。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读书人的一贯传统。在清华里面想当官跟在其他学校不太一样,清华里面有很多实际操作经验和途径。

<strong>

在实验室里,经常会听老师谈论,当年谁谁找他,让他跟着他去政府部门,他不愿意,现在后悔。一般谁谁都是部级以上干部。部级以上干部的同学、老师在清华里面到处可见,他们校庆时可能还会见见。

更具体的路径:学生会和团委。清华学生会主席一般就是全国学联主席或者副主席的级别,这个就是从学校通到中 / 央的一条捷径。还有团委。我曾经听团委的人说过,北京市团委的人见到清华团委的人还要客气三分,因为他搞不清几年之后,清华团委的人会不会去当他的领导。


除了这个,还有选调生。各省直接到清华来招人,一般是博士。博士去了基本就是县级领导,过几年就是正式的县级干部。现在这是国家政策,原先一开始只在清华、北大执行,现在在985名校里执行。


清华自身也有一套培养后备干部的体系,辅导员制度。现在全国高校都是轰轰烈烈的辅导员专人专职干这事。清华建国以后就有这个政策,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兼任,这些人就是将来的后备干部。很多主席团的人都当过辅导员。一般说来,这些辅导员至少都读过硕士。

不过,大家很少看到北大清华本科生考公务员,这是为什么?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考取的公务员,其实是公务员的基层工作人员。清华要当公务员的人不会去考,他们通过刚才我所说的途径,已经当上公务员了。


其次,清华的毕业生总体来说,是站在就业链的顶端,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公务员这项工作,并不是所有人适合,需要有抱负、有想法另外需要有实力的人才能坚持并且脱颖而出。


在清华本科毕业就工作的人,实事求是地说,在学业上和综合素质,大部分人都属于清华里面比较差的,因为清华超过70%的人可以读研。他不读研工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各方面跟不上。这样的人就业,在其他行业照样能找到工作,但如果去公务员队伍,就差点意思,起点不高,综合素质不高,很难混出头,还不如找个好工作更适合。


所以,最根本的原因是,考上的公务员只是一个工作人员,清华的人当然不会去考了。


大家觉得呢?


五道口的颜学姐


北大清华的学生很少考公务员?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绝对!

对于多数普通一本、二本的学生来说,考上公务员就是最好的工作之一,属于“一步到位”的结果;对于广大农村学子而言,考上公务员才是体面的工作,赚钱多少不重要。

而这两点,北大清华的学生都不具备,他们对于考公务员,确实没有其他学校那么“疯狂”,他们的选择有很多,公务员不是唯一的选择,也未必是最佳选择。

我们一起来看看2018年,清华的毕业生都去哪里了?

截至2018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国内升学比例为28.5%,出国(境)深造比例为16.5%,第三方就业比例为39.4%,灵活就业比例为14.7%。其中,本科生就业比例仅为20.5%,继续深造的比例高达78.3%,未就业的为1.2%。

通过清华大学公布的相关数据看,清华大学的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的居多,其中国内深造的学生多数都保研成功了,还有数量不少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了,这些学生都不会选择考公务员。

而选择就业的学生中,大科技公司、央企和党政机构三类单位是他们主要选择的对象,对于本科生来说,他们的首选是能赚钱的大城市的大公司或者过去,比如腾讯、网易、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上汽集团等。而硕士和博士选择从政的人数更多。

由此可见,并非北大清华的学生很少考公务员,只是北大清华的本科生很少考公务员,而研究生较多,这是为什么?

第一,北大清华的本科生,希望通过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很多都会留在国外或者进入大型企业,比如500强企业,获得更高的收入;选择国内深造的学生,选择面也更广,他们选择从政,未必是最佳的选择。

第二,北大清华的研究生,选择党政机关的人数增多,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有很多本科并非北大清华的学生,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公务员的门槛都提高到本科生,在这些选择党政机关的学生中,肯定也有一部分北大清华的本科生。

第三,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加起来,每年也只有10000人左右,相比全国每年8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这个比例实在太少了,所以也给人制造了北大清华学生不愿意考公务员的假象。

当然,很多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很多都是以选调生的方式成为公务员的,而且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如果选择从政,有更优势的条件,因为他们起点高,视野广,思维活跃,再加上名校的背景,所以提拔更快。

比如23岁的焦三牛,毕业后进入武威市凉州区工作,仅用半年就从普通科员晋升为副县级领导,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比如:

党同学:1984年生,201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任福建省柘荣县副县长,2016年起任福建省古田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同学:1987年生,201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任福建省龙岩市永丰新区管委会科技副主任,2016年任福建省上杭县县长。

潘同学,1990年生,2018年毕业于北大凝聚态物理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任湖北秭归县副县长。

这些同学晋升快,一方面源于自身的优势,另外一个方面也于当地注重保护人才,注意吸引人才,防止人才流失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不要以为北大清华的学生不愿意当公务员,或许我们被表面的数据迷惑了。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清华北大的学生无疑是人中龙凤。最近看了一份数据,发现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不太爱考公务员。

根据清华大学2017年的就业质量报告,2017年共有7058名毕业生,其中本科3119名,硕士2554名,博士1385名。

先看本科就业情况。本科生中,继续深造(包括考研,保研,出国深造)占比达81.9%。也就是说8成清华本科生根本不会直接就业,而是会继续求学。选择就业的475人中,只有17人考了公务员。仅占本科毕业生总数0.55%。

3119名本科毕业生,只有17名考了公务员,还不到一个零头,这个数据确实很惨。那么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情况如何呢?

据官方统计,清华当年考公务员的硕士有180人,博士74人,分别占总比7%及5.3%。考虑到这可能是他们的最终学历,这个数据依然不高。

北大的情况又如何呢?

2017年北大毕业生共计7462人,本科生2645名,硕士生3604名,博士生1213名。本科阶段选择继续深造的,占75%,进入国家机关的仅32人,虽然比隔壁要多一点,但是仍然不够一个零头。

研究生中,有317名毕业生进入国家机关,博士生中,有56名博士进入国家机关,占比分别是8.8%,以及4.6%。

两大学校数据差不多,考公务员的确实不多啊。那这是为什么呢?

1、公务员待遇相对企业较低。

清华北大学生,不少人还没毕业就被阿里、华为、腾讯一抢而空。他们拿到的offer往往非常可观,其中不乏一毕业就能拿年薪的同学。

我们先不看阿里、华为、腾讯这些超级大企业,就说两个比较想不到的高薪offer:深圳南山外国语高级中学,以30万年薪招聘名校生做中学教师。35个名额中20人为清华北大本硕连读。

我们可以看到,清华北大学生并不是拒绝稳定,而是更倾向于高薪。另一个高薪是两年前牧原股份以48万高薪招收清华北大毕业生。

牧原股份何许企业?乃是一家以生猪养殖为主营业务的企业。48万招北大清华毕业生养猪?无论是不是炒作,恐怕这份招聘启事还是有吸引力的。

众所周知,公务员收入普遍不高,如果说普通大学毕业生是拿5000元月薪的offer和一份极为稳定的3000元公务员薪水相比较,那么北大清华毕业生的机会成本无疑要更高。他们是拿十几万、几十万年薪去对比2-3000元的公务员薪水。取舍自然不难做。

2、公务员晋升比较慢,需要熬资历

对于企业招聘来说,名校的杀伤力是巨大的。清华北大都值得被人高看一眼。然而公务员考试因为有另一层考核,对学历看重,但是对学校反而没那么看重。许多自考生也能通过努力考上公务员。

如此一来,清华北大学子的优势就体现不出来。

另外公务员不像企业,晋升比较慢,且不完全看能力,还必须要看资历。想一想清华北大学生10年后的同学会,同学们都已经是年薪百万的成功人士了,公务员可能科长,顶天了处长就不得了了。很难更进一步。

3、公务员的主要优势退休金,目前情况不明

公务员的主要优势是什么?显然不是钱多事少离家近。许多基层公务员还是非常辛苦的,薪水又低。那为什么很多人还是愿意考公务员呢?

一个是稳定。公务员相对来说工作稳定,不太会被炒鱿鱼。而北大清华学子能力较强,恐怕看不上这个稳定。

另一个是较高的退休金。众所周知,公务员退休工资比企业退休的要高。然而这一优势最近可能会被取消。公务员退休金即将并轨,和企业退休金一致。

如此一来,公务员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难怪北大和清华毕业生不愿意选择考公务员了。


亦君说书


谢推荐。我是锕銰,过渡元素锕系的锕,未来原元素銰系的銰。为往圣续绝学,为新世界开天。

清华北大毕业生不易考公务员

♦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

截至去年11月初,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升学率28.5%,出国境深造率16.5%,第三方就业率39.4%,灵活就业率14.7%,其中本科就业率仅20.5%,深造率78.3%,待业率1.2%,自主创业率0.9%,说明他们更能追求理想,继续深造,待业创业率也远超兄弟大学。他们不必考公务员

♦技能就业男女毕业生太多

现在的普通一本、二本毕业生,大多数认为

考上公务员、军校、警察、司考、医师、教师,是最好的体面工作,没有之一。他们一生,就像“放羊↔娶妻↔生娃↔放羊”这么圆环,玄而不绝。

而中国传统文化恰好特别看重中庸之道,稳重成熟,成家立业,才是未婚者的理想最爱。所以能一步到位,就不慌灼,必然就不用两步。同时,广大农村培育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在绝大多数群众看来,考上公务员才是成功,工作风光人也体面,哪怕总是贴钱干工作,甚至做熟练了赚钱也不是那么够用。

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不具备这俩先天优势,他们对考公务员,没有那么狂热,他们是这个世界上选择权最多的毕业生之一,考公务员不是唯一出路,也未必是最佳前途。

♦近年签三方协议毕业生单位行业分布

清华北大本科毕业生很少考公务员,研究生却比较多。北大清华本科生,希望继续深造,提升竞争力。

出国留学生,很多都留国外或入大型企业,比如世界500强、央企,获得更高收入机会平台。国内深造,其选择面更易更广泛,他们从政,于己于国,都未必是最佳选择。

清华北大研究生,选考党政机关者增多,因这些毕业生,很多本科非清华北大

。绝大多数公务员岗位门槛,也都提高到了本科,其中仅少部分是清华北大本科生。

♦所有人都有个北大梦

众所周知,所有人几乎都有个心仪大学梦。比如文科生或文理兼修生都有个北大梦。名人效应文科生和理工农医类都有清华梦。

大学扩招这十年前后,清华北大本科生和研究生(硕士、博士/后)相加,年仅万人左右,相比现今全国年800+万高校扩招毕业生,实在太无存在感了,所以考公务员的人少,令人看上去似乎是不愿考

。这是奇怪现象。

看看2017年度清华大学180名硕士、74名博士考录入公务员队伍,分别占当年硕士、博士毕业生的7%和5.3%,包括本科段后,总占比更低;北京大学2017年度就业质量报告,硕士、博士毕业生继续升学率75%,本科段毕业仅32人进国家机关,占1.2%,总占比微乎其微,当年317名硕士毕业进国家机关,占当年硕士研究生的8.8%,博士有56位毕业生进国家机关,占比4.6%,比例和北大一样低。

♦北京大学2018届毕业生超18人去向的单位

据清华大学教育质量报告,接收其2018届毕业生20人以上的单位24家,主要领军装备制造、能源、金融、建筑、信息通讯和互联网金融等重要领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依旧以201万引进应届顶尖学府博士强势居首,共签了167名清华大学毕业生。腾讯录取74人其次,其他大名互联网公司如网易53人、阿里巴巴38人、百度24人、微软23人。

北京大学如上图。录取该校毕业生人数前12名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最显眼,签104人列榜首。榜单共有5家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共签142人。腾讯、网易两家大名互联网公司分别聘56人、22人,分列第二、第九。

福建、河北、天津、四川等省(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门,在清华大学通过上述24家单位,共接收118名应届毕业生,主要是硕士、博士学历。

综上所述,清华北大本科毕业生,普遍不会首选当公务员,而硕士博士研究生,选择公务员比例上升,但仍然是极少数。因为公务员:福利待遇不如大企业,职务晋升更慢。

清华北大毕业生想考公务员易如反掌。任何城市的普通公务员收入,处在平均中等偏下的尴尬水平。晋升也太慢,晋级涨几百块钱。清华北大高起点的高材生,本来就择业机会最多,一般单位都抢不上一个。他们一般不会主动选择做公务员。毕竟都爱去年薪最高的众多单位。有竞争力,当然值得首选。

清华北大毕业生,多以组织部选调生的方式,空投成国家公务员,据我所知,最低以副县团级起。他们如果从政,有更大的优势资源。起点高,资源广阔,视野宽,思维活跃,名校背景……总之边际效用太高了,所以晋升提拔比别人都快。


锕銰


这个不是有人说,传说的事情,而是事实就是北大清华毕业的确实很少人考公务员。

我们可以从北大的本科毕业就业质量报告来看:

2018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人数近2700人,签订就业协议的人数呢只有140人,而另外没有深造的人呢,还有近500人选择了灵活就业(创业居多)

而这140人呢,去到机关的只有35人,占比25%,而到了研究生和博士阶段呢,选择机关的人数则大幅缩水。

北大的本科更偏爱去三资和民营企业,研究生呢最偏爱的是国企;博士则最喜欢去当大学老师。各个层次的选择方向,还是差距非常大的,但是公务员从来都不是他们的最爱。


因为,除了真的想从政的人,公务员这条道路并不适合清华和北大毕业的选择。

清北毕业的人,在我们其他人眼里都是天之骄子,而他们追求的自然也是继续辉煌的光芒万丈的人生,让其他人仰望和羡慕:

1、工作职位高,成为CEO,迎娶白富美

2、工资高,金光闪闪,说不出还有面子

3、工作有成就感,成为名利双收的职场精英,拥有一份还算成功的事业

而做了公务员,上述的条件,只有极少的人能实现,甚至实现不了,显然不符合清北的人设啊。

1、公务员晋升难

考上了公务员,无论你是清北毕业,还是蓝翔毕业,大家都成为了一个起跑线上的人。这时,你清北毕业的招牌会给你带来短暂的光环,但是光环也总会慢慢暗淡的。

渐渐的你就要变成为了晋升熬资历的人,还要汲汲营营努力谋求,也许这时,你的骄傲反而成为了你的绊脚石也未可知。

2、公务员工资低

清北毕业的大部分人,刚毕业年薪总得几十万起步的,最差的也有接近20万元。

但是作为一个刚进入机关的底层的公务员,基本上大部分岗位和省份都是无法给你这个收入的。即使在北京,2018年时一个刚起步的公务员,起薪平均也就才不到5000元,升一级也就才6000元左右,这个还需要几年才可以。就这样的工资,怎么在北京买房?就这个工资,你一年也许大部分同学人家2个月就赚出来了。同学聚会的时候,如果你没混个处长以上的干部,都不好意思去吧。

3、公务员工作枯燥,成就感低

我认识的一个公务员朋友,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的重复前一天的工作。

没有什么大事,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和办公室里的一些大姐喝喝茶、聊聊家常,他感觉一眼望到了老,觉得这样的工作真是很无聊。

后来,尽管很多人劝,他还是毅然选择了辞职,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成为温水里的青蛙。


煮酒论高考


北大清华毕业生很少有考公务员,这个说法如果放在本科层次确实存在,但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当公务员的比例却明显增加。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让我们先来看看2017年清华北大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吧。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2017年度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该年度清华大学一共有7058人毕业。

其中包括:本科生3119人,硕士生2554人,博士生1385人。

以本科生为例,3119名本科毕业生中,选择继续深造的人数为2365人,占比高达81.9%。未就业的48人中,有继续深造打算的34人。已就业的475人,占比为16.4%,仅17人进入了党政机关,占该年度本科毕业生之比为0.55%。

如果我们目光投向研究生,数据则明显不一样。2017年度清华大学有180名硕士生和74名博士生进入公务员队伍,分别占当年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总数的7%和5.3%。

2、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2017年度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该年度北大校本部毕业生为7462人。

其中:本科生为2645人,硕士生为3604人,博士生为1213人。总体上看,在2645名本科生中,1988人选择继续升学,占比超75%。本科阶段仅仅32人进入了国家机关,占比为1.2%,这个比例也是微乎其微。

再让我们看目光投向研究生,当年有317名硕士毕业生进入国家机关,占当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总数的比例高达8.8%。在博士生中,有56位博士生进入国家机关,占比达4.6%。

让我们再看看2018年清华北大毕业生最喜欢的选择去向。

1、清华大学

根据清华大学就业质量报告,接收该校2018届毕业生20人以上的单位共有24家,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能源、金融、建筑、信息通讯和互联网金融等重要领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依旧“强势”,共签约了167名清华大学毕业生,位列第一。腾讯则以录取74人排在次位,其他互联网公司,比如网易(53人)、阿里巴巴(38人)、百度(24人)、微软(23人),均在名单上。

2、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公布的数据显示,录取该校毕业生人数前12名的企业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表现“抢眼”,以签约104人的成绩位列榜首。此外,这份榜单中共有5家银行,依次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共签约了142人。腾讯、网易两家互联网公司各招聘了56人、22人,分列第二、第九。

3、清华北大毕业生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的人数统计。

福建、河北、天津、四川等省(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门也在清华大学上述24家单位中,共接收了118名毕业生,其中硕士、博士学历居多。

结束语:通过对清华北大两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可以看出本科毕业生都普遍不会首选当公务员,而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则在选择当务员这块比例有所上升,但是比例仍然很小。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一是公务员年薪待遇明显不如大型企业,二是在公务员序列里,职务晋升比较慢。


寒石冷月


公务员因其工作稳定,有发展前途而备受毕业生的青睐,不少家长也以孩子考上公务员为荣。近几年,国考报名人数持续增加,据统计,2020年国考通过用人单位资格审核的人数为143.7万人,这已经是连续12来国考人数突破百万大关了。可见,公务员考试竞争之激烈。


不过在百万国考大军中,多是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清华北大毕业生却难觅踪影。有人就疑惑了:是不是清北毕业生对公务员不感冒?其实,也不尽然。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清北毕业生人数少,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清北每年的毕业生加起来也不不过一万多人,相对于百万国考大军,实在是少之又少。

以2018年为例,清华大学毕业生7242人,北大毕业生7548人,清北毕业生合计14790人。而清华大学2018届毕业生国内升学人数占到了28.5%,境外深造人数占了16.5%。北京大学2018届毕业生国内升学比例为20.11%,出国(境)留学比例为15.21%。


其次:清北毕业生选择到企业就业的人数比较多。以2018届毕业生为例,清华大学81.7%的本科毕业生,74.6%的硕士毕业生,48.4%的博士毕业生都选择到企业就业。而企业中,民营企业又成了清华毕业生施展才华的主要阵地。

再来看看北大:北大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以机关单位、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为主;硕士毕业生就业以国有企业、机关单位、三资企业为主;博士毕业生以高等教育单位、国有企业和机关为主。


从上表可以看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毕竟清华大学是工科强校,进企业的较多;而北大人文社科更强,进机关单位的偏多。总得来说,好的企业薪酬待遇要远远高于公务员。公务员虽然工作稳定,但是薪酬待遇远不及华为、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这也是清北毕业生很少考公务员的原因之一。


第三:清北毕业生选择选调生的比较多。以2018届毕业生为例,清华大学与28个省开展定向选调合作,共有288名毕业生到基层公共部门就业。北京大学与29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定向选调合作,共457人到基层公共部门就业。

虽然选调生的薪酬待遇和公务员相同,但是同公务员相比,选调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选调生没有见习期,入职即定岗为科员二级,而且选调生是储备干部,在基层锻炼时限够了,就可以调回县市或者原单位的。这也是清华北大部分毕业生选择选调生的原因所在。


总得来说,清华北大毕业生因为自身实力强大,又有学校做坚强后盾,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更高的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因此,他们选择考公务员的比较少,但是也并不等于没有,只是相对于庞大的国考大军,显得微不足道而已。而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因为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能考上公务员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