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责任心: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马上冲上去,而是先退后一步

01

近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C区,一名高三学生在病床前做数学作业的身影,进入了大家的视线。

"斩杀病魔是高考前的一次大考。"这就是他面对病毒的宣言。

他在医院的每一天,都在认真安排时间,六门学科的参考资料被他带到医院,早上两门、下午两门、晚上两门,主要是复习巩固,因为寒假作业已经在家里全部完成了。

然而,他将现实带来的压力和焦虑转化成学习的动力,他说:"我要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进行最后的冲刺,不能掉队"。

责任心: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马上冲上去,而是先退后一步

同样的身影,出现在河南焦作。

10岁男孩曲恩泽,妈妈是护士,爸爸是警察,早在1月26日,两人就分别投入到抗疫工作去。

由于老家在外地,老人也不方便来焦作,夫妇俩只好备下一些速食品,让才刚10岁的儿子独自留在家中自力更生。

小小的男子汉当真是说到做到,即便父母都不在家,他也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平时他会按时上网课,自觉写作业,在家中食物出现短缺的时候,他还会戴好口罩和护目镜去楼下超市购物。

他说: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和爸爸妈妈视频通话。他们的工作是为了人民,我觉得爸爸妈妈是我学习的榜样!

责任心: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马上冲上去,而是先退后一步

的确,榜样的力量真大,正在潜移默化地成就着孩子的责任心。

作为父母,说不心疼儿子那是不可能的,但特殊时期他们也别无选择,不管是高三学生为了前途而拼搏,还是10岁男孩为了支持父母而自立,他们正在默默的将平日家长教育的点滴转化成行动,正在慢慢明白,面对生活,自己能承担什么,能扛起什么。

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指出:责任心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没有责任心的孩子是长不大的。

02

前段时间,山西白求恩医院的医生卢海忠支援湖北,他的妻子需要独自在家照顾两个孩子。

体谅到妈妈的不易,他的大儿子跳跳,懂事地帮妈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他帮妈妈哄弟弟,教弟弟看书,甚至帮妈妈洗碗,6岁的他连碗槽都够不到,但还是歪歪扭扭地站在一个小凳子上,用稚嫩的双手洗碗。


责任心: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马上冲上去,而是先退后一步

问到爸爸去哪里了,跳跳可爱地举起双手做疯狂爪子状说:"我的爸爸出差'打老虎'了。"

小小年纪已经拥有了责任心,明白爸爸不在,妈妈很辛苦,于是在妈妈需要的时候,力所能及地帮妈妈分担。

然而,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教育出有责任心的孩子。

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的一个普通家庭。

2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4岁基本学完初中阶段的课程,8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上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

责任心: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马上冲上去,而是先退后一步

照理说,这个被称为"神童"的孩子,会成为很多孩子学习的标杆。

然而,让人瞠目结舌的是,魏永康直到高三,还要母亲喂饭。读大学时,母亲全程陪读。到了研究生阶段,竟然还不知道冬天需要加衣。

在他眼里,自己应该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学习。他不知道责任心为何物的背后,是他的母亲教育观念的偏差。

他母亲认为,孩子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有出息,其他的不重要。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请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可以制造出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心理变态狂,成绩优良却杀人不眨眼。读、写、算,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具有重要性

诚然,学习是一个孩子长大成人的必经途径,但是学习的范围和内容,应该融入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孩子,会在生活中帮助别人,在与别人、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03

近日,洛阳市洛宁县上戈镇初级中学七一班女孩郭翠珠火了。

这张被网友广泛传阅的照片里,一位穿粉色衣服的女孩端坐在灯光下认真学习,父亲则静静坐在一旁的小凳上陪着她。

责任心: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马上冲上去,而是先退后一步

这不是她的家,而是村部的院子。

这个女孩,因为家里不能上网,所以就到村部院子"借网"学习。

这张照片感动我的,不是这个女孩,而是这个父亲,只见他蹲在地上,为了不打扰孩子的学习,他特地离孩子远一些。

他身上穿的衣服是旧式中山装,他可能是万千父亲中,普通的一员,然而,当他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支持孩子、陪伴孩子时,他的身影顿时高大无比!

他在承担他作为父亲的责任,也在无意中,传达出自己的责任心!

这让我想起央视曾经播出的一篇广告:

一位年轻的妈妈将孩子哄上床后,端起洗脚水帮婆婆洗脚。

正好这一切被还未入睡的孩子看见,当妈妈再次回到房间时,看见自己的儿子正在吃力地端着一盒水向她走来,并说:"妈妈,洗脚!"

听着儿子这稚气未脱的声音和他满脸的水珠,这位妈妈会心地笑了。

身教真正大于言传!

也许我们每个家长,相较于整个世界而言,都是微不足道的,然而,相较于每个孩子而言,我们就是孩子的整个世界。

责任心: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马上冲上去,而是先退后一步

家长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孩子学习的途径,要想让孩子做一个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的人,家长就要首先做出表率。

李玫瑾教授曾说:家庭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对家长们进行教育。如何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心理过程,如何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大人们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先调整自己。只有以上两个问题得到答案,家庭教育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04

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这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也无所不及。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责任感的重要性。

"宝贝,帮我拿一下拖鞋,好吗?"

"宝贝,今天帮妈妈扫地,好吗?"

……

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看似家长"求助"孩子的过程,恰恰是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

孩子有时候恰恰需要的是"被需要"的感觉,参与到家庭事务的方方面面中,不仅能让孩子增长责任心,还能让孩子对事物有新的看法和理解。

有个朋友,因为当天中午有约,就事先告诉孩子,她把准备好的饭菜放在保温桶里,让孩子放学回家自己吃。但千万不要忘记拿家门钥匙,不然就进不了家门。

千叮万嘱,孩子最后还是把钥匙落在了教室。

当孩子打电话向她求助时,她没有回去,同时给孩子建议:回去拿钥匙或者向邻居借20元去买吃的。

孩子最后没办法,自己跑回学校和门卫交涉,然后找到老师打开教室,拿回了钥匙。

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孩子告诉她:通过这件事,我发现做事不细心的结果就是给自己和别人找麻烦,而且后果自负。这个游戏一点都不好玩,所以以后我再也不要发生了。

孩子有时候就是需要自己承担做错事情的后果。试想:如果家长赶紧送回钥匙,这个孩子还会有这种体会吗?非但不会有,以后钥匙照常忘记。

要让孩子从自己做的事情中得到教训、锻炼和成长,这些宝贵的财富,将让他们受益一生。

责任心: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马上冲上去,而是先退后一步

宝妈夏莉的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让她最心烦的就是:千叮咛万嘱咐孩子每晚睡前要收拾好书包,结果早上快要上学了,才发现他的书包乱七八糟,根本没整理。每次都教育了孩子,但是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孩子才能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啊!

的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是,一边让孩子做家务,一边抱怨孩子做得不好;一边抱怨孩子不会收拾东西,一边自己动手收拾;一边抱怨孩子不会洗袜子,一边就把袜子洗干净晒好。

这种做法,孩子永远学不会,因为一边抱怨一边包揽孩子的事情,这就等于在告诉孩子:不做事情的后果只有被数落几句,所以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也无关紧要。

家长的手伸得太长,孩子的领地就会被占领,指望孩子能够对自己的领地有领导权,这是不可能的。

这就像你一边将一只鸟关在笼中,还一边抱怨它飞不高,请问,它什么时候去锻炼飞得高的本领?

孩子需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要给孩子自己做事情的空间。

责任心: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马上冲上去,而是先退后一步


我记得在《父母最艰巨的工作》一书中,说道: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需要马上冲上去,代替孩子、帮助孩子来解决问题,而是要退后一步,来看一看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解决问题。

也许在适当的时候,能够退后一步,这也是家长的智慧所在,更是家长真正为孩子负责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