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这次疫情过后,你需要多久才能从这种紧张的氛围中走出?

头鹰有辆车


个人认为,没什么可紧张的,因为我们背后有强大的祖国,有无数不计个人安危与得失的医务战士。


博弈德政


气氛紧张,但是我丝毫不紧张

疫情刚开始还没爆发的时候,我去了医院,医生判断我的肿瘤里面有了癌细胞,我活蹦乱跳的去的医院,晴天霹雳的得了个绝症,我做了两次手术,浑身插满各种管子,肚子上留了长长的疤,疼的一动不敢动,有人说话声音大我都觉得震的我刀口痛。如果因为疫情我没去医院,我也离死亡不远了。

我才刚30多,不用疫情,自己身上的毛病就够要命的了。我从没想过自己会生这么严重的病,我做完手术在床上疼的死去活来的时候,疫情爆发了。我没有害怕,感觉疫情没有我身上的疾病可怕。我都已经经历生死了,还怕什么。

这次疫情最紧张的应该是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吧,谁也没有他们紧张。我们普通人,做好防护工作,安稳的在家待着少出门,服从命令听指挥,一般就不会有事。

这世间,除了生死,其他都是擦伤



慕清尘


针对这次疫情,各地的兄弟姐妹,五湖四海的朋友,都提供得很大的支援,物资的供应,志愿者等等,甚至多方友国也在支援,一起抗击疫情,我觉得特别是我们国家付出了很多,医护人员,研究病毒的博士们,谢谢你们,因为有你们的不断付出,给力我们很大的勇气一同抗击病毒,因为有了你们国家才会强大,对于这次的病毒,刚开始会感到一丝恐惧,因为想的太多了,父母,孩子,亲人整个家庭,后来疫情越发严重,那种紧张感,大家都去采购物资囤货,买口罩,我也是其中一员,想尽办法去买口罩,真的是稀有的东西,现在部分单位都已经复工了,病毒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单位复工都提供口罩去,物资也不短缺,就是价格比之前高了些,能理解,现在感觉是比较轻松的,没有那么紧张,气氛也缓解了很多,愿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尽快打赢疫情战,早日回家,你们幸苦了,加油!


十天001



晨晨妈咪Kasumi


我是肺结核患者,在这次疫情爆发前几天,我就去我们这的医院拿了药,然后听说这医院刚好有一个患者,我就更崩溃了。

在这往后的日子,我每天都不敢出门,也不敢跟我家人生活在一起,他们回村过年了,我一个人没去,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里。

这段日子,我每天都会想我去医院那天有没有遇上从武汉回来的,万一我被感染了怎么办,神经兮兮的,因为肺结核就是传染病,我会想这两种病都属于传染病,我这次要是再被传染上,我估计就三天就被KO了,所以我连遗书都写好了,还自己把自己打扮了一下录了视频。

所以问我多久会缓过来,我觉得我往后的日子应该去哪里都会戴上口罩。我应该不会在密集的人群里逗留或者去呆很久。


我是伊真


我个人没有很紧张,因为天天在药店和那些紧张的人打交道。我一直和买药的人说。不要囤货,不要担心,但是囤货的人还是很多。正月初三开门营业那天,有个人直接买了700多块抗病毒的药物,用框框来装,囤太多了。现在小区封闭了,楼底下每天都有志愿者走来走去,还有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在小区随时待命,我还是没有紧张,但是我非常配合他们,少出门,口罩戴出门。相信科学和政府,不需要紧张,注意个人卫生。


刘丽桃249


别人我不知道,对我而言几天就会过去。因为我身边并没有发现有人感染,只是从一些媒体上感知感染者的可怕。平时接触到的只是怎么做好防护,宣传一些防护知识,疫情过后我又回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因为疫情工作耽误很多,回去又得加班加点工作,所以疫情过后我想一周时间就会调节过来正常工作。


打工仔的北漂生活


我们这里零疫情,已经从最初的害怕到淡定了!第一个十四天是靠自觉过来的,买一次菜吃个三四天,老实的在家里待着!第二个十四天小区直接封了,一天一家只能出去一个人且只能出去一次,直接给关起来了……希望疫情能快点过去,春天早日到来!


恬儿的懒妈妈


疫情过去,但是心理的恐慌不会那么快过去。就像被欺凌后的孩子,即便不再挨打,也会心理时常战战兢兢,害怕又回到那种日子。疫情会不会又死灰复燃?刚刚从一线回来的亲友会不会再一次离开?已经痊愈的人会不会再复发?每种焦虑都会折磨不同的人。也许之后很久我们都得调试这种心情,开始重新正常的生活。

然而这种心态总有天终会彻底过去,毕竟人类就是这种伟大的物种,无论几千年来经历了多少浩劫,从来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疫情虽然可怕,可是有很多勇敢的人直面它,去保护更多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要守护的家园和爱的人,因为我们都有还没有完成的梦想,虽然伤痛没有停止,我们也会继续去好好生活,直到有天回头再看这场疫情战役,我们从心理告诉自己说,终于过去了,我没有被打垮,从今以后只会更强大。


般若师太


但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个人的一些特殊原因,我现在是一切从零开始,首先是先保证自己的生存问题,其次是考虑更好的生活。

所以,对我来说,疫情的存在只是多了一个让自己更能够冷静观察环境、有效转变思维观念的机遇,也就不存在所谓紧张不紧张。

当然,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面对疫情过后的行业大调整以及其后带来的用工形势等变化,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或者更长的适应期,但我依然希望能依靠自己的储备知识,来从事对口工作。

因此,时间长短对我来说不是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