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服務器癱瘓!是否迎來新風口?

教育部因應疫情持續防控的需要,規定全國各地推遲中小學的開學時間,發起“停課不停學”號召,但對於下學期的相關考試安排是否會作出調整的問題,並沒有發表明確的結論。在官方安排尚未明確的情況下,“望子成龍”的家長們無疑更加焦慮,而此時在線教育便順勢成為了他們的關注點。

“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服務器癱瘓!是否迎來新風口?


在線教育的平臺流量迎來暴漲,多家在線教育的應用平臺出現服務器癱瘓;而傳統的線下教育機構,資本較為雄厚的一類,立刻開闢線上渠道,挽留生源。如此現象,這是否意味著在線教育行業成為行業的新風口,甚至是線下教育機構的衰敗?

身處“新風口”的在線教育行業戰局

人們對在線教育存在普遍的誤解:在線教育,就是學生在家裡聽老師講課。

回顧傳統的教育模式,展示教學內容只是老師傳道受業最基礎的一步,老師更是需要通過語言、眼神接觸等配合,實現跟學生進行現場交流,並以此收穫學生即時的反饋,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的補充或調整。這也就是說,一堂課不是機械的輸出,反過來說,進行機械的輸出,則無法達到一堂課預期的教學效果。

而來到在線平臺,老師和學生隔著屏幕,交流受到障礙。所以,在線教育急需開闢出自我的獨特的市場位置——在師生溝通層面上,線下更具備優勢,在線教育如果要在此層面上跟線下較量,機會成本過高;而基於教育的初衷——通過優質的教學質量來真正實現知識點的有效傳遞,尋找在線教育能夠媲美甚至優勝於線下教育的消費者利益點,無疑有利於長足發展。

有些在線教育平臺致力於AI等新技術的融合便是基於此。但技術開發需要極大的成本投入,而且還要進行長期的技術維護和更新,十分考驗在線教育機構對技術與成本的協調能力。譬如曾獲得創新工場李開復博士投資的“明兮語文”,便是因為將過高的資金投入AI產品研發,最終造成在此次疫情中資金鍊徹底斷裂,遺憾於在線教育的春天之際落幕。


“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服務器癱瘓!是否迎來新風口?

在上述提到的這種雙重困境下,最終導致目前市面上很多在線教育都迫於成本壓力,選擇以播放老師講課錄製視頻的形式教學,然而這又令坊間對在線教育的心智認知較為淺顯。

線下教育的“突擊測驗

正如上文所言,線下教育具備絕對優勢,在教育市場佔有絕大比例,在疫情爆發以前,在線教育幾乎無法撬動線下機構穩固的生源。相比於渠道的競爭,線下機構更重視同行的內部競爭,這也令到疫情爆發成為線下教育的“突擊測驗”,各線下機構的實力高下立判。


實力較強的大型連鎖品牌,本來就建立一定的線上資源體系,面對特殊時期立刻將課程向線上轉移,儘量穩固生源;那些依賴打價格戰,並沒有為品牌建立獨特教學體系的類型便首當其衝,迅速讓步於競爭對手,甚至是在線教育機構。與其說疫情會造成線下教育機構的“衰敗”,倒不如說經過這一場“突擊測驗”,線下教育市場進行了一次洗牌升級。

學生的教學質量最終會影響家長是否選擇退課,一旦收到大量的退課反饋,機構便又面臨資金危機。即使行業老大如新東方,有現成的線上教學平臺能讓線下生源進行轉移,也同樣面對挑戰:1月31日,新東方几十萬學生才開始使用新東方在線的“雲課堂”,便遭遇了服務器的問題,影響學生課程進度。

“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服務器癱瘓!是否迎來新風口?


機構的硬件當然還少不了高質量的老師。前面對在線教育的分析也有提到,從線下授課轉移到線上授課,並不是簡單的平臺轉移,同時還伴隨著平臺轉移帶來的教學方式調整,這也就會影響線下老師的教學質量。譬如松鼠AI智適應教育,為確保旗下老師能從線下順利過渡至線上,機構從除夕開始向旗下1萬多名老師進行緊急培訓,以期減少教學質量的落差。

市場再沒有一勞永逸的位置

疫情將在線教育推至風口,但疫情總會結束。在線教育若未能及時利用生源帶來的資金流來儘快建立在線教育一套獨特的教學體系,重塑家長們對在線教育的認知,以撕掉“替代品”標籤。從天而降的大量生源,很輕易就能被帶回線下機構。而線下機構在這次考查結束後,又一頭栽進行業間的惡性競爭,也很快會被在線教育的蠶食份額。

機遇與挑戰從來都是並存。疫情對市場環境帶來的“蝴蝶效應”,加重了市場環境的不穩定性,無論是在線教育平臺,還是線下教育機構,都不可能再靠單一的戰略在市場中一勞永逸。行業的領導者尤其要在自身的行業領導地位中保持清醒,積極進行產品的規劃升級,時刻準備著另外一場“突擊測驗”。


“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服務器癱瘓!是否迎來新風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