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无疫”复工复产,泉港有办法!

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打通人流、物流堵点,放开货运物流限制,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泉州市泉港区作为

福建沿海经济较发达县市区中

少有的“零疫情区”

当地围绕企业复工复产

坚持“企业现实防控力

与复工复产生产力相匹配”原则

有力有序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逐步建立起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

经济社会运行秩序


“无疫”复工复产,泉港有办法!

在泉港区福海粮油公司,生产线在加紧生产食用油


抓住一个前提:

“健康管理”就是“生产力”


2月22日,在福建联合石化公司的中控室,一派繁忙景象。


“随着下游企业陆续复工复产,我们逐渐加大产能,满足原料需求。”公司技术与规划部业务分析经理陆军说,为应对可能的风险,保障生产,企业安排了“B计划”——在原有4个生产班组的基础上,抽调人员,组成第五个班组以备用。


“说实在的,现在公司的防控措施特别严格,每个车间、食堂、宿舍都有醒目的防控标示,员工上岗前14天的行动轨迹都要一一报告。交通车辆每天消杀,食堂错峰用餐,用餐间距至少1米。”该厂员工杜瑞杰说。


“无疫”复工复产,泉港有办法!

福建联合石化聚丙烯无纺布原料在装车出货


企业复工复产,全面防控是前提。


“健康管理就是生产力。疫情防控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复工复产关系经济发展,我们坚持两手抓、两不误”。泉港区委书记梁炳辉介绍,该区坚持按照“企业现实防控力与复工复产生产力相匹配”原则,有效打通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操作链。


为保障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泉港区火速制定了企业复产复工“三个一三包干、三个一三标识、三人员三闭环”等一系列有效举措,“点对点”帮助指导企业抓好防控、恢复生产。


该区通过组建工作专班、服务跟踪组、网格员入驻服务督导等方式,即由10名处级领导、14名部门“一把手”组成1个工作专班,分8个区域每个区域组建1个服务跟踪组,为每家企业指派1名以上专门网格员入驻服务督导,对企业创造条件复产复工、企业复工健康管理、企业健康监督实行“三包”。


“无疫”复工复产,泉港有办法!

福建省兴通海运集团后勤基地工作人员对停靠在码头的船只进行清洁消杀,为复工复产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准备


此外,在企业每一个车间、每一间食堂、每一间宿舍分别设置疫情防控规范标识,对企业生产、员工用餐、员工住宿等各项防控要求作出具体规定,并实施驻厂工人闭环管理、驻厂外工人闭环管理、运输车辆人员闭环管理。


企业复工复产,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是关键。为此,该区创新“计时排查法”,利用“大数据”全面分析核实流入人员,建立1小时内迅速“定格”、2小时内精准“找人”快速反馈机制,迅速形成一张严密“管控网”。


“无疫”复工复产,泉港有办法!

排查小组人员入户宣传、访查


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住宅小区流动人口居住情况大排查行动,按照网格化组建242个住宅小区排查小组,深入全区222个小区,对所有流动人口特别是重点疫区往返人员进行“拉网式”访查、登记,建立住宅小区流动人口大数据,做到“小区不漏户、户户不漏人”,无死角、全覆盖。累计摸排小区房屋944幢21353套间,排查群众6万多人,查出漏管流动人口450人,快速“摸清底、把准脉、下对药”。


截至2月22日,全区规上工业企业94家,已复工93家、复工率98.9%、复产率99.2%,居全省、全市各县(市、区)前列;省市重点项目已复工10个、复工率100%;商贸企业复工105家,复工率95%;农业企业复工率100%。


突出一个根本:

“优化服务”打通“操作链”


7天建成一条口罩生产线,这是疫情期间的“泉港速度”。


三句半《泉港防“疫”战》| 视频制作:黄嘉辉、张兰兰


在位于山腰街道驿峰中路的泉州植护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标准车间内,一条新建的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已投入生产,身着无菌服的工人正有序进行口罩分拣、包装。


企业新建生产线,涉及厂房车间、设备采购、原材料订购、用工招工等一系列问题。让林岳忠没有想到的是,从2月11日设备到达,到2月17日企业新建生产线开工生产,这仅7天时间,“政府的服务很到位,很感谢。”


特殊时期,企业的复工复产面临不少难题。为了解除企业后顾之忧,泉港针对“企业用工难、疫情防控难、交通物流难、供应链协同配套难、市场拓展难”的“五难”问题,制定打通“五难”操作链实施方案,坚持“一难一策、一事一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的“四个一”措施,全方位保障生产要素供给,推动部门力量下沉、精准服务,帮助企业打通生产操作链。


“无疫”复工复产,泉港有办法!

泉港区峰尾镇陆岛交通码头,船员准备复工出海


“稳企暖企”帮助企业轻装上阵。泉港先后出台做好“六稳”工作若干措施和支持中小微企业“16条措施”,引导企业建立“一日一会商一决策”制度,对复产复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企业必须在1小时内向主管部门和所在镇(街道)报告。目前,已针对湄洲湾氯碱公司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41家企业,协调金融机构通过不抽贷、到期续贷、利率优惠等形式,帮扶企业纾解困难、尽快复产。


同时,制定出台优化疫情防控服务推进个体工商户恢复经营措施,从健康服务、物资服务、用工服务、金融服务、税收减免、租金减免、个转企奖励等7个方面进行鼓励扶持。


“无疫”复工复产,泉港有办法!

泉州晶海轻化生产车间,三条食盐生产线正有序运作中


为帮助企业解决招工用工难题,该区唱响“泉港好大家会更好”主旋律,倡导“泉港人在泉港就业最安全、泉港企业招泉港工人成本最低廉”,鼓励企业优先聘用本地工人,引导返乡人员本地就业,实现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双赢”。同时,创新成立疫情缺工服务中心,精准对接企业复工复产后用工需求,引导企业通过网络招聘缓解用工缺口。目前,全区165家企业累计在线发布岗位3998个,访问量2.9万人次,投递简历2435份,达成就业意向1907人。


强化一个保障:

“闭环监督”确保“无障碍”


疫情防控是否依法科学进行?复工复产是否有序推进?职能部门提供的服务怎么样?……


既当好复工复产“服务员”,又当好疫情防控“监督员”。


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是企业复工复产的保障。疫情防控以来,泉港区迅速成立企业疫情防控责任落实督查工作组,由区领导带队,纪委监委、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公安分局等相关部门组成7个督查组,通过发邀约函、见面约谈,对全区190家规上企业和涉及重点疫区员工企业全覆盖走访约谈。


“无疫”复工复产,泉港有办法!

区纪委监委开展化工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专项督导


同时,泉港要求企业“主动自查”。凡是来自或经停疫情重点地区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所在企业必须第一时间登记报备,必须签订健康管理责任书,必须设立专门区域进行隔离并指派2名员工跟踪服务。


该区针对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成立组织纪律工作专班,开展“一线督查”,建立问题清单,实施“黑名单”制,督促各基层党组织压实工作责任。制定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考察识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通知》,对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服务企业的表现进行全面考察了解。截至目前,共通报批评疫情防控落实不到位镇村干部7人、村级党组织1个、效能告诫1人、降职1人、停职检查4人。


“无疫”复工复产,泉港有办法!

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农户在田间忙着翻土备春耕


该区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拨付333万元党建专项经费、党员互助资金,成立172支突击队、先锋队、服务队等,抽调454名优秀区直机关干部火速驰援防控一线,增强服务保障力度,并制定出台专项绩效奖励办法,对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村级老年协会进行专项绩效奖励,以工作成效检验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


“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全力保障好符合条件的企业复工。”泉港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陈沙龙表示。在防控战线上,泉港区纪委监委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条主线”,强化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专项闭环监督,防止有关部门层层设置“障碍”,简单搞“一刀切”,全力服务保障企业快速复工复产。


守望苍生(新南音)| 来源:泉港文体旅游


供稿 | 泉州市泉港区纪委监委

图片 | 庄国辉 林弘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