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性能+智能之路!極星 Precept 全球首秀

​性能+智能之路!極星 Precept 全球首秀

*本文圖片均來自極星官方

2 月 25 日,極星(Polestar)在上海正式發佈了一款全新車型——極星 Precept。其定位為一款純電動 4 門 GT 轎車。

對於這款車我用「三二一」來總結。三:Precept 是極星的第三款車型;二:極星的第二款純電動車車型。一:極星首次採用全新設計語言的車型。

正如我所說,極星 Precept 是極星首次採用全新設計語言的車型,那麼它在產品端有哪些變化以及創新,我想這是大家所關心的。


​性能+智能之路!極星 Precept 全球首秀

關於產品


既然是全新的設計語言,那麼我們首先看向 Precept 的外觀部分。


​性能+智能之路!極星 Precept 全球首秀

​性能+智能之路!極星 Precept 全球首秀


與 Polestar 1 和 2 相比,其前臉最明顯的變化之一,是進氣格柵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塊智能面板 SmartZone,其集成了兩個雷達傳感器和一個高清攝像頭,為主動安全技術和自動駕駛輔助技術的升級做準備。另外,玻璃車頂上方也集成有激光雷達。將為未來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提供支持。

前臉另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標誌性的「雷神之錘」LED 前大燈採用了分體式的設計風格。整體給我的感覺是在渲染科技感的同時,仍然保留著部分沃爾沃的元素。而和以前的設計相比,不知道大家更喜歡哪種?

再有大家也觀察到了,在智能面板 SmartZone 上方,機艙蓋處設計有導流板,用於降低空氣阻力。這樣的設計在目前的市場中也比較少見,但量產後能不能保留卻是個問題。

接著車身側面,極星 Precept 採用了攝像頭組件代替了傳統後視鏡,這樣做的目的同樣是降低空氣阻力。只是由於法規的原因,奧迪 e-tron 沒實現的,極星 Precept 在量產後也不太可能實現,所以這仍是一個噱頭。

軸距方面為 3100 mm,為目前 Polestar 最大的車型。

來到尾部,極星 Precept 延續了 Polestar 2 的貫穿式尾燈設計,但風格更加簡約。另外,其還採用了非傳統尾部車窗設計,玻璃車頂直接延伸到後排座椅之後。後備箱採用的掀背式風格也使其擁有了更大的開啟角度和高度,提升了裝載的便利性,而下包圍的設計也表明了其性能車的身份。


​性能+智能之路!極星 Precept 全球首秀


內飾方面,其中控搭載了 15 英寸中控觸摸屏,尺寸上比 Polestar 1 和 2 都要大上不少。同時也搭配了一塊 12.5 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另外,Precept 後排車頂中央搭載了一塊水晶片,可全息投影極星星標。可以說,為提升科技感,極星也是煞費苦心。


​性能+智能之路!極星 Precept 全球首秀


車機方面,極星繼續與谷歌合作,基於原生安卓車載系統(Android Automotive OS),開發下一代人機交互系統。而為了支持更多個人專屬化功能和智能交互應用,語音識別系統也將更加智能,將支持多語言識別,多口音識別,進行自然人機對話。

在 Polestar 2 中,其語音助手由科大訊飛提供技術支持,支持語音目的地搜索、地圖導航、空調調節、媒體播放。科大訊飛的自然語音識別能力不用多說,另外還支持自適應帶有不同方言口音的普通話,然後進行自主學習不斷提升識別能力,所以到 Precept 時會進化到什麼程度我不禁有些好奇。


​性能+智能之路!極星 Precept 全球首秀

在中控面板上,Precept 還集成了大量的智能傳感器,採用的單視線追蹤技術和近距離傳感器可實時感知用戶的行為。也就是說,可以根據用戶的注意力從而自動調節顯示屏的亮度和所顯示的內容。

當用戶目視顯示屏時,原本低亮度的顯示屏將自動提升亮度。當駕駛員長時間注視屏幕而不是前方道路時,系統將發出警告,作為一種安全輔助。

再有,極星 Precept 可根據用戶的個人偏好和最近一次的駕駛行為自動完成車輛預設置。當用戶靠近車輛時,車輛通過極星數字鑰匙功能自動識別用戶,並根據用戶偏好和最近駕駛行為,自動完成設置。

最後是沃爾沃的環保主調。官方強調極星 Precept 內飾的最大亮點是由高科技環保材質和先進工藝打造的全新環保內飾。Bcomp 公司的天然亞麻纖維複合材料,應用於內飾面板和座椅背板,相比傳統內飾件減重高達 50%,並能減少 80% 的塑料使用。


​性能+智能之路!極星 Precept 全球首秀


而極星首創的 3D 飛線(3D-Knit)汽車座椅,使用的纖維源自可回收的 PET 塑料瓶,內襯和頭枕由可回收的軟木纖維製成,地毯則源自可回收的漁網。用沃爾沃的話來說,這是將環保元素滲透到美學設計中。


​性能+智能之路!極星 Precept 全球首秀

關於品牌


說完產品,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極星(Polestar)這個品牌。

極星(Polestar)真正定名為 Polestar 是在 2005 年。其前身名為 Flash Engineering,它是瑞典的一支車隊,同時也是一家汽車改裝廠商。車隊成立後,Flash Engineering 一直在用基於沃爾沃的車型改裝的賽車參賽。

此後因為某些原因,Flash Engineering 易主,Polestar 的名字才正式進入了世人的視線。

2005 年,易主後的車隊改名為 Polestar Racing Team。而命名為 Polestar 的原因之一,就是 Polestar(北極星)代表了位處地球北部的瑞典。從此,Polestar Racing 車隊開始發展並逐漸壯大。

在 Polestar 公司建立後,其正式成為了沃爾沃品牌的性能車供應商。Polestar 和沃爾沃的故事由此展開。

2015 年,沃爾沃汽車正式全資收購了 Polestar 品牌以及負責性能車研發的 Polestar Performance。從這裡開始,一個新的品牌格局開始劃立。

2017 年 10 月,沃爾沃官方在上海舉辦發佈會,Polestar 正式從沃爾沃旗下獨立,成為子品牌,併發布了 Polestar 的第一款車——Polestar 1。

其採用了全新的車標設計,定位為一款高性能插電式混合動力雙門轎跑車。

2019 年 4 月,Polestar 正式發佈中文品牌名稱:極星。


​性能+智能之路!極星 Precept 全球首秀

2019 年 4 月 12 日,極星發佈旗下首款純電動高性能車型——極星 2。用極星官方的話來說,極星 2 的推出旨在豪華中級車細分市場中與特斯拉 Model 3 全面競爭。

而在未來,極星 3 也將作為純電動 SUV 車型加入極星產品組合,為用戶帶來更加專注於駕駛樂趣的純電動車型。


寫在最後


從極星 Precept 的發佈會中,我們可以看到其明顯的定位,那便是性能+智能的純電動 GT 轎車。

如我此前所說,智能化是長期的發展方向,極星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開始在智能化上投入精力,智能面板 SmartZone 和玻璃車頂上方的激光雷達就是一個信號,極星根本不會滿足於當下的 L2 級別輔助駕駛。

另外,Precept 在內飾材料的使用上,作為一個傳統的豪華品牌,能推行可回收材料方案,這是一個大膽且激進的想法。當然,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但也是目前極星與一些品牌實現差異化的地方。

而根據 42 號車庫得到的極星內部消息,Precept 量產時間尚未有明確的計劃,其結果是否像我猜測的那樣,還得看最終量產車如何。



和最懂電動車的朋友一起交流

加 V:robot4242 自助進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