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的公司裁员了吗?面对疫情后的危机,企业还有更好的路可走

2020年的这个春节是一个“稀碎”的春节,上自企业老板下到基层员工,无一不是在焦虑和不安中度过的。无法出门,只能从网络和电视中无限制的获取疫情相关的咨询。

而迎接更多基层员工更加“稀碎”的是众多中小型企业为了生存的“裁人”风波。

疫情下,无法开工代表着无法产生现金流,没有现金流意味着企业要么接受破产,或者不得不采取动作进行裁员、降薪等措施,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这一切都是为了能活下去。

虽然裁员、降薪、延迟发放等情况是我们内心所不喜欢和不接受的,但我们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像西贝这样的餐饮行业巨头都声称只能坚持三个月,海底捞也声称亏损超过10亿元。全国的各行各业都是“哀嚎遍野”,更有成千上万的企业睡了一觉起来就破产消失,更有不知多少人在丝毫不知的情况下就“被失业”。


你的公司裁员了吗?面对疫情后的危机,企业还有更好的路可走


为了减少和避免“被失业”带动增加就业,我们可以通过新闻和媒体看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各种减税降负的政策,对于不裁人和疫情下招聘新人的情况甚至给予高达1000元/人的现金奖励,免除企业承担的社保费用等。但真实的情况并不如人所愿。

我也咨询了身边的做企业的朋友,大多数人都在这次风波中摇摇欲坠。但也有个别做教育培训的企业认为迎来了行业突破性发展的商机,追加投资1.5亿,励志要把线上教育做到深入到所有受教育家庭。

在中国,教育永远是家庭的重中之重,任何一个家长都不想孩子在教育上落后别人一步。这也导致了,家庭线上教育培训支出增加,结果就是这个行业的业务人员收入出现了阶段性的增长,成为了高收入的人群。

高收入意味着高个税,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算一下。假如某员工这个月的工资是50000元,那么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是11195元,超过工资的20%。


你的公司裁员了吗?面对疫情后的危机,企业还有更好的路可走


面对这种情况,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让员工满意,又不增加企业税负呢?

办法肯定是有的,传统解决方案是企业通过薪资拆分成两次发放或者走个人账户等高风险手段来解决。但在金税三期下,监管力度越来越严格,这种方法已然不适用。

在现代“互联网+财税”的税务筹划模式中,有一种叫做“核定征收”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方式,根据地方政府的政策,对于高收入人员,地方政府按照1%-1.5%的纳税额进行核定征收,而不再按照原有的分段计算征收。这种情况下,50000元的综合税负在500-800元之间。

国家与地方都有很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要善用,合理、合法、合规的进行税务筹划,不要因为自己的信息资讯接收的不够及时、筹划做的不好成为企业的遗憾。

了解更多税务筹划常识,咨询更多税务筹划细节,请关注大鱼致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