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一首夢幻古詩,領略盛唐若耶溪的絕美春夜


一首夢幻古詩,領略盛唐若耶溪的絕美春夜

綦毋潛,一位盛唐時期較有才名的詩人,不過盛唐時期的詩作大家實在太多,很可能長安街頭酒樓中喝酒的一桌子人裡面,就有好幾個可能都是聲名遠播的才子,因此,在盛唐群星閃耀的環境下,綦毋潛做的官不起眼,人也很低調,就像他的詩作一般雅緻而恬淡。

綦毋潛的家在江南道虔州,但這位性格恬淡而嚮往歸隱生活的詩人,在受老友影響之下,也真的歸隱去了,卻不是去虔州,而是去江淮、吳越一帶。今天介紹的這一首詩,應該正是他再次歸隱之後漫遊江東,尋到西施故里,看到春夜之下絕美的若耶溪而創作的傳世名篇。

一首夢幻古詩,領略盛唐若耶溪的絕美春夜


唐·綦毋潛·春泛若耶溪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鬥。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後。

生事且瀰漫,願為持竿叟。

這是一首仄韻五古。若耶溪,“在會稽縣東二十八里”,傳說是西施當年浣紗的地方,因此這裡又被稱為浣紗溪,這個地方有了西施的加持,自然是個讓無數人嚮往的去處,而且,這個地方本來就是個極好的去處,“水至清,照眾山倒影,窺之如畫”,詩人到了這個地方,詩興大發基本上是肯定的事情。

一首夢幻古詩,領略盛唐若耶溪的絕美春夜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對於詩人來說,每一處的風景,可能最終都將成為他詩裡的風景。因此,我們看到無數唐代大詩人都會自年輕時便喜歡遊歷天下,算是一邊增長見識,一邊為自己的詩賦增加足夠多的素材。

綦毋潛也一樣,即便不再年輕,但尋幽探勝的心從未老去,既然到了這名滿天下的浣紗溪,自然是要好好觀賞遊玩一番的,這就是隨性所至。幽意,尋幽之意,即尋幽探勝之意;隨所偶,隨所遇,意即隨性所至,走到哪算哪兒。

一首夢幻古詩,領略盛唐若耶溪的絕美春夜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春晚的風兒輕輕吹拂過詩人所乘的小船,讓人感到很是愜意,不知不覺間已經行到兩岸開滿了花的若耶溪口。大概這樣的地方,無論是誰來到這裡,即便不能像詩人那般隨口吟誦佳句,也一定會被這晚風之下絕美的若耶溪畔所迷醉。到目前為止,詩句中毫無濃麗之色,卻已經將清麗出塵的若耶溪呈現到人們眼前。

“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鬥。”詩人沉浸在這兩岸絕美的景色之中,時間也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流淌,眼下已是夜間,詩人的小船已經行到溪西的山溝之中,這個地方,正好可以停下來,隔著眼前的山,靜靜地抬頭欣賞天上的南斗六星。

一首夢幻古詩,領略盛唐若耶溪的絕美春夜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後。”詩人站在船頭,眼前的若耶溪上,已經生起水霧,周圍已經呈現一片夢幻迷離之色,那林間的明月,此時好像也低身隱入叢林之後去了。整個眼前所見,彷彿就是一幅畫,一幅海外仙山圖,一幅夢幻般絕美的若耶溪夜色圖。

這樣的靜寂的環境中,詩人沒有用一個豔麗的字眼,只是用他慣常的,雅緻而恬淡的筆觸,描繪出一個雅緻而恬淡的人間仙山——若耶溪。這個時候,大概讓詩人再去回到朝中做官也是不願意了吧。

一首夢幻古詩,領略盛唐若耶溪的絕美春夜

“生事且瀰漫,願為持竿叟。”果然,詩人到了若耶溪,大概更是萬分不願意再回到過去了,於是說,那些個世間的事情,那麼的紛繁雜亂,乾脆就讓讓它們繼續紛繁雜亂去吧,這往後餘生,我只願在這若耶溪上,做一個自在的釣魚老人。

盛唐詩人綦毋潛,帶著對詭譎官場的失望,來到江左,來到若耶溪畔,看到了猶如夢幻般的,彷如人間仙境的絕美春夜下的若耶溪,又讓我們有幸讀到這首被蘅塘退士收入《唐詩三百首》的,又與詩人的老友王維詩作風格截然不同的雅緻古詩,實在令人歡喜。而綦毋潛,從此遁入凡塵,不知所終,這首詩也終將成為值得永遠傳唱的春夜經典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