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这段日子,一直传来不少好消息:


浙江第一批疫苗已产生抗体;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不少省份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至二级、三级;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为9例,首次降至个位数;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随着好消息的传来,不少企业开始复工,部分景区恢复开放。


但是这并不代表,疫情真的结束了。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几段视频,让我特别震惊。


萍乡武功山景区,排起了长龙,男女老少戴着口罩排队旅游...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这一幕真的太滑稽了,一边是“戴上口罩,抵御病毒”,一边是“扎堆聚集,谈笑风生”。


视频里,时不时传来景区的广播提示:“为保证安全...”,可惜现场人声鼎沸,直接将广播声掩盖了。


由于,2月20日萍乡武功山开放景区,又推出了一个针对江西游客的“免票”政策,这才导致了大批游客奔向景区。


随着“武功山景区排队”的这类视频在网上热传后,萍乡武功山风景区将景区人数原定限流5000人调至3000人。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确实,这个假期太长了,不少人开始安耐不住了。


好不容易有机会休息一下,出门旅个游是每个人的愿望,但是这愿望不是建立在侥幸之上。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无独有偶,近日全国各地的景区、公园、集市、商场都迎来了“报复性出门”。


北京西山森林,大家排队买票爬山...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广州陶陶居开业后,不少人戴着口罩排队,等待就餐...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杭州,超5000人涌向西湖断桥...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2月21日,不少四川广元市民外出,在利州广场摘下了口罩,扎堆喝茶、晒太阳...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江西瑞金某集市,更是夸张。


许多市民涌入集市,整个场面像极了往年热闹的气氛,摩肩接踵,人潮涌动中隐约只能看到些许人戴着口罩。


绝大多数人,并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就这样贸贸然地行走在街道上,挤入人群中...


在这非常时期,我还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大V更新了动态:

如果没有症状,不需要戴口罩。


潜伏期传染怎么办,那对社会来说是小概率事件。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看到这位大V的言论,让人气极,那些不是数字,是生命!也是防线!


正如北野武所讲:


“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或八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


就在全国各地摘口罩扎堆之时,人民日报更是连发几条微博,呼吁大家“别摘口罩、要戴口罩”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人民网早在1月份就发过文章,告诫大家不要抱有任何侥幸。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以上这些情况还只是冰山一角,从这些图片和视频网友拍摄的图片和视频来看,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摘下口罩,很难想象,当前还处于打全国硬仗的疫情期。


待在家太久,想出来放风、透气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是,倘若这攒动人头中但凡有一个感染者,极有可能让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后果不堪设想。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之前,在网上有一个很流行的几句话,这些话语看似自嘲,实则侥幸。


发财都轮不到你,病毒会轮到你?爱情都轮不到你,肺炎能轮到你?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离病毒很遥远,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不要因为确诊的案例越来越少,好消息越来越多,就开始掉以轻心、放飞自我。


“大胆”的背后是侥幸,是对传染病防治规律的无知,是对自身和他人健康风险的漠视。


要知道,一旦感染不仅自己的健康会受到威胁,更对不起那些一直在努力的人。


2月20日晚上,武汉江夏区人民医院的彭银华医生,为治疗患者被感染不幸逝世。


年仅30岁,而他的妻子正怀孕6个月。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因为疫情,他把原定在年初八的婚礼推迟了。但是这一切,都定格在了这个令人心碎的夜晚。


他的同事无不痛心的说:


“吃了你的喜糖,却不能参加你的婚礼”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2月18日,武昌医院的刘智明院长因公殉职,年仅51岁。


为了收治病人,刘智明几天几夜基本没合眼,在收治病人过程中,他不幸被感染,最终抢救无效。


视频中,刘智明的妻子追着灵车跑,哭声令人心碎。


1月25日晚,大年初一。


福建省仙阳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毛样红,他在防疫一线主动加班时,不幸被一辆轿车失控撞倒,经抢救无效身亡。


这是毛院长生前的一张照片,没有营养丰盛的晚饭,只能速食泡面充饥。


他的儿子说:三年来,家人第一次团聚,连年夜饭都没来得及吃上。


超5000人聚集西湖,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


或许,他们如此全力以赴,是因为他们理解什么叫医生,更懂得什么叫责任。


但是,他们不仅是医生,也是别人的孩子、父母、伴侣,正值中壮年的他们,更是一个家的顶梁柱。


他们原本可以不去冒这个危险的,可他们为了抗疫没有退缩,还是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


鲁迅先生曾说过: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这艰难时期,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


时至今日,我们听到的每一个好消息,都是无数人辛苦工作彻夜不眠,用沉重的代价换回来的!


这场疫情正在考验着我们所有人,这不仅是一场医疗人员的战斗,更是一场全民的战斗。


面对疫情,我们不能心存侥幸,必须清醒冷静!千万不要医务人员在前线战斗,而我们在后线拖后腿。


只有每个人都心存敬畏,杜绝侥幸,我们才不至于辜负医护人员在一线的坚守。


部分地区复工,是为了保障人民基本的生产生活,并不意味着疫情结束。


“行百里者半九十”,还请大家忍一忍,疫情防控,别掉以轻心!


不聚集、不扎堆、出门戴口罩,不要让无数人的努力功亏一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