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红楼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你认为是什么?

众妙大学


因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独特的故事架构,《红楼梦》看上去有些不太好懂。因为它的真假虚实,轻重隐显,变化百端,使我们不容易抓住,而且稍一疏忽,就会走入迷途(俞平伯)。专家考证出《红楼梦》的主题有很多种,恕不赘述。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

我认为,要知道小说的主题,最好是阅读小说文本。

作者怕读者误读《红楼梦》的主题,明确告知: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阅者醒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作者在小说开头巧妙地用几个书名(《石头记》《情僧录》《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红楼梦》)暗示不同的主题。

经历一番梦幻,告知读者人生如梦的主题。石头所记写家庭琐事,唱封建贵族家族的悲歌。写宝、黛、钗的爱情悲剧和婚姻悲剧,唱青春与生命的挽歌。发出对封建礼教及腐朽婚姻制度的抗议。梦,总其全部主题。

作者用顽石谒发出慨叹: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这是怀才不遇的哀怨;也是对家庭、社会苍天难补,自己无力回天的叹息。自己白来人世一回,转眼二十年就过去了。读完全书,我们发现竟无一有才补天之男子。我们更发现那天已经无以为补了。贾府的天,大清国的天都无以为补了。

写出了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金陵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兴旺到衰败的过程,其中又以贾府为重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和即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

赋予宝玉情痴情种性格以上天使命,把情放于宇宙意识中。《情僧录》暗示大旨言情的主题。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的青年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和贾宝玉、薛宝钗之间的婚姻悲剧。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鲁迅)。所以鲁迅称之为人情小说。

开头就写女娲补天,书中又大写闺阁中女儿琐事,表现其崇尚女性的思想,《金陵十二钗》暗示为裙钗立传的主题。

《风月宝鉴》及风月宝镜的故事暗示戒妄动风月之情的主题。

作者自题一绝。滿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作者写女娲补天,顽石思凡,历劫归返,写木石有情,还泪报恩,情根夙孽,少男少女情事,写太虚幻境,风月宝镜,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等等,貌似不着边迹,自嘲为荒唐言。辛酸泪指现实生活中充满悲恸愁苦的眼泪,对亲历的悲欢离合,家族覆亡及兄弟姐妹的遭遇,充满感慨迷茫与无奈。书中有赞歌,有悲歌,也有挽歌。有些为当时主流社会意识所不容,作者也为逃避文字狱故作荒唐。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在提醒我们要理解他的痴心痴情,细品书中韵味。(文中内容很多摘自《伴读红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