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網絡上農民年收入十萬似乎很容易,那麼,農民真正的收入水平是多少?

老農說鄉村


網上說的那都是特例,如果一個農民,就是一家子,一年能剩下十萬塊錢,是普遍現象的話,還扶啥貧呀!

舉個例子,我的父親,今年60掛零,我家是在河北南部的一個普通小村子,在家種了43畝地,一年也就掙3-4萬,這還沒算開支。

種的種類有:小麥、玉米、穀子、花生、油葵、金銀花,還有一些菜。

在我看來,種地還不如歇著呢,每年給他們的錢也不止這些,但是老人說,種了一輩子地不種地不知道幹嘛,再說現在種地,機械化程度也高了,不累。為了讓老人開心,也就由著他們了。

那農村有沒有收入十萬的,當然有!但是是極個別現象,還有就是很多達到這個數字的一般也有農業外的收入,或者較大規模的種養殖。


張在田


農民一年收入10萬元,這個數字不是普遍化,不是絕對的。農民一年的收入,基本上就是農作物收入和打工收入。下面我說下我們那裡的一年收入情況:

1.農作物收入明細。我是山東聊城的,我就一家按照5口人計算,一人1.2母地,合計6母地。我們那裡一年收入小麥一次,玉米一次。小麥1100斤,玉米1200斤,小麥1.2一斤,玉米0.9元一斤。小麥玉米一年的總收入為14000元左右。這是毛收入。消耗成本,種子50元一斤,一畝地4斤種子,耕地一母60元,農藥一母50元,化肥一畝150元,澆水一畝地50元,收割一畝地60元,不包括人工成本,原材消耗在600左右。一年6畝地的純收入約在10000元左右。

2.打工收入。一年出去打工除去春節時間,麥收秋收時間,最多8個月。按照一個月平均3500元計算,一個人一年打工收入28000元。

3.按照2個人外出勞動打工,以上總收入約為66000元一年。

4.以上只是毛收入。在農村,七七八八的雜事太多,婚喪嫁娶,買樓,都需要隨禮。在加上春節前後開銷平均一個家庭6000元。到最後,一個家庭的年收入能結餘40000元算是很不錯的。

以上是我的觀點,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農村走出來的打工者


就目前的中國農民的收入,年收入能達到十萬的估計是渺渺無幾。但是也不排除這個可能,這樣的情況也分地理位置優越性和區域問題。

在中國中西部地區,就以湖北為列 平原和山地丘陵地區的收入差距就很大。湖北荊州以下東至武漢 鄂州等地 主要以平原為主,荊州以上多以山區為主,如宜昌 恩施 十堰!所以農民所種植的農副產品都有區別。平原地勢好可以以水稻小麥為主,山區也就玉米 土豆紅薯啥的,無論種什麼樣的農作物 都是需要成本投資的,比如種子費用,化肥,收割時候的人工工錢。

儘管國家的各項指標扶持,減免了稅收,但是如今種子公司,肥料機構,人工費 也上漲了不少。山區只能有人工作業收割,平原地區機械收割 但都是有費用的。不會白白的給你幹活,如今很多青年外出打工 種地的農民都是年紀稍大的。 打個比方 按市場糧食收購價算 玉米收購價1.2元/斤 每一畝地收最多1000斤,一個山區農戶算20畝良田(這樣的在山區來說就算是大戶了)。 自己算1000斤×20畝×1.2元=24000元。這些也還得分糧食收購價格波動影響。這還算是收成好的,不同的作物不同產量,不同作物不同價格!還得除去種子價格,肥料,還得不記種植過程所用的時間。

圖中是大米 大米價格和玉米的價格有區別,但是因為受種植環境影響,大米不是那個地方都可以。所以區域不一樣農民的收支也會有不同。

農民不易 珍惜來之不易糧食吧!農民的收入不高。覺得我言之有理加個關注!!!謝謝




糧品堂


近幾年,各地農村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農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要說農民家庭年收入十萬元很容易,應該說這種現象也有,尤其是對於南方農村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或者是一些土地承包大戶,其收入甚至比這還要高。但對於國內絕大部分農村地區而言,則是不現實的。

拿我們這個小縣來說,農民人均耕地一畝五六,農民以大田種植為主,經濟作物為輔,農閒時間外出打工,絕大部分農民的家庭收入類型如下。一種是,每年種兩茬莊稼,一茬小麥,一茬玉米,小麥收入作為地裡支出,玉米收入可作為一年的種地純收入,因每家耕地至多不超過十畝,最後種地總收入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把家庭成員投入的勞動也算成人工費的話,統算下來最後就剩不下幾個錢。一種是,種田為輔,打工為主,平時外出打工,忙時回家種地,如果在本村及附近打零工則收入廖廖,在縣城打工日收入在百元左右,去大城市日收入則在二三百元,即使按在大城市打工計算,減去年節及農忙時間,一個農村打工者每年掙個五六萬元就不錯了。另一種是,享受五保及低保政策家庭,前者每人每月可得四百多元,後者每人每月一百多元,其他各項補貼都加起來,每人每年也最多不過幾千元,何況這些人大都無勞動能力,種不了地,打不了工,也就指望這幾千元錢過日子了。

當然,我們當地也有的農戶年收入確實可觀,但一般來講,他們大都從事農產品加工,承包大片土地搞規模化經營,或乾脆脫離三農,到鄉鎮,縣城開起了飯店等第三產業。

往前這幾年,各級都要加大農村投入力度,實施新的三農政策,農民的生產生活成本還會加大。比如說,農村實施煤改氣工程,用液化氣做飯,取暖,一年下來,至少也要有幾千元的支出,而在這之前,農民做飯用秸稈柴草是不用花錢的,這在無形中也會做為生活成本而減收農民收入的。

有個著名的二八定律,即百分之二十的人群掌握了百分之八十的財富,而另外百分之八十的人群則只擁有百分之二十的財富,農村也是如此!

如題主所言,農民年家庭收入超十萬元,我相信,這個目標過幾年應該是絕大部分農戸都能實現的,但目前還不現實!

讓我們共同盼望這個目標的實現吧!


農村360


在農村六十歲以上種植農作物的農民,自己土地有幾千收入就不錯了,而且付出了巨大的體力勞動。年輕的農民都是靠出去打工賺錢,有4萬到10萬不等,日工雖然高了,但是一年平均下來工日並不高,除去花銷,剩下三四萬就不錯了,真正在家種地農民大部分收入真的很可憐,雖然有一些種植大戶種植山藥什麼的,投入一二十萬,收入好可以有年收入十萬,但是大部分遠遠達不到收入十萬。

例如我家有八九畝地,這兩年種出來的花生便宜的沒人要,畝產七八百斤就是好的了,而收購價格二塊左右,除去成本根本沒什麼收益,而卻付出了巨大的體力勞動。

我們的父輩是非常勤勞的,但是現在社會大部分農民勤勞耕種土地種植農作物並不能讓你發家致富。

現在農村的消費也很高,除去整個家庭開支,農民一年落不下什麼錢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有什麼問題可以回覆討論,謝謝。


我愛家鄉桂莊


這個問題其實有些片面性,農民年收入10萬元不能說達不到,但也並非說很容易,這也與年齡、所在區域、個人技能等不無關係。

一、打工和種地

就當下而言,一個農民家庭若能有兩個外出務工的人員,並能夠做建築行業的技術工,在加上種地的收入,一個家庭年毛收入10萬倒也是會有的,但每年雜七雜八的刨去後,純收入能達到這這個數那就不多了,更何況每個家庭的狀況不一樣呢。

二、農村收入高的是中年人

就農大老家村莊為例,現在四十歲上下的中年人,大多數從事的工作還都是做建築,基本上也都是屬於大工(技工),比如抹牆、木工等,他們基本上都不願做日工,日工每天300元左右還不願因幹呢,大多數都是採用包工幹。就農大的一個本家叔叔,包活幹基本上每天都在500元以上,甚至七八百上千元也是常有的,村裡像他這樣的情況還有不少人。

三、中年夫妻一同外出打工

農村處在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當年結婚也都比較早,孩子多是上初中或高中了,甚至大學,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完全可以脫離父母了,因此,外出打工大多是夫妻兩人,妻子可以做小工,協助丈夫,這樣兩個人掙的就更多了。農村種田也都是機械化了,農忙的時候回來幾天,然後在接著出去打工,有的人甚至都不在種地了。他們的這些情況,年收入10萬元,那是完全不是問題的,但現在農村的花銷確實也很大,能積攢下來多少那就另當別論了。

這個問題其實也是想了解目前農村的生活水平如何了,農村的生活水平整體來說是在逐步的往上走,農民就業的選擇面也是越來越寬了,生活條件好不好,從村裡那一座座樓房就可以看得出來,但是要是說全都富裕了也不現實,畢竟因每個家庭的狀況,居住的區域不同,這種差異化還是存在的。

對於此問題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農大知事


我是山東棗莊山亭區西集鎮的,我們村一口人水澆田七分山地六分,我們家有三口人的水澆田二畝一山地一畝八現在基本上種兩季能淨得一季的收入,就說收成多的玉米一畝地能產一千二百斤而且全部按水澆田算的話一共也就四千多斤玉米一斤玉米一塊錢才四五千塊錢的收入。農閒期間打工的話在棗莊農民工工資一個月也就兩千多到三千左右,一年能有個兩三萬的收入。這就是我們棗莊大部分農民的具體收入了


卯金刀劉43046801


天天拿社會最底層的農民說事。請你還有別的事要說嗎?誰要是看著農村好馬上來農村。當年那些下鄉到農村的知識青年後來都回城了,就是在城裡待業也堅決不回農村是怎麼回事?


偉大123576


如果農民年入十萬很容易,那政府還搞什麼扶貧啊?早就不存在脫貧的問題了。


哈哈大白熊


三農有問題,官員要政績,專家吹牛屁,部長都按人均發佈收入一萬四仟六百元。農民人均分有土地多少畝沒公佈,平均畝產多少斤沒公佈,一畝地純收入多少錢沒公佈,在農民心中的可信度沒公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