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为什么有人说体型越大的动物越容易灭绝?

飞龙在天9783


体型越大的动物越容易灭绝,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不同体型的动物有着自己的位置,其中体型越小、结构越简单的物种数量往往越多,而体型越大,结构越复杂的动物数量越少。

我们通常说话的食物链就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其中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物种往往都是大型动物,比如食肉的狮子、老虎,吃植物的大象、犀牛等等。


在一个稳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当中,体型更大的物种的确是具有优势,否则也不会称它们为“高级消费者”。不过为了供养这些大型动物,自然环境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食物以及稳定的气候等等条件,

如果环境发生改变,导致食物链崩溃,那么最先遭殃的就是大型动物,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供给它们日常极高的消耗。我们不说体型巨大的恐龙以及导致它们灭绝的那场毁天灭地的大灭绝,只是看看几万年前地球上的大型动物。当时西伯利亚生活着体型巨大的猛犸象、披毛犀、洞狮、洞熊等等动物。对于这些大型动物的灭绝,我们一般归结于人类的猎杀,但是它们消失的时期正好是冰川期结束的时期,曾经遍布西伯利亚的草原被连绵的针叶林取代,造成了食物的短缺,这也成为猛犸象和披毛犀等灭绝的重要原因。

除了对于食物和环境要求较高之外,大型动物的物种数量又少,繁殖和生长的速度都很慢,如果幼崽存活率下降或者是成年个体数量短时间内减少过快,都可能导致物种数量不足导致种群无法延续。

图注:大象一次只生一胎,孕期长达20个月,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环境发生变化的速度足够慢,大型动物还是有机会存活下来的,但是要发生一些改变,比如曾经生活在西西里岛上的法氏古棱齿象Palaeoloxodon falconeri ),它的祖先曾经是身高4米,体重5吨的巨兽,但是后来被隔离在西西里岛上。为了适应海岛食物缺乏的环境,它们不断变小,最终成为高1米,体重300公斤的小家伙。

图注:可以被我们当宠物养的法氏古棱齿象,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站在食物链最顶层的大型动物尽管看上去雄壮有力,其实都是踩在高跷上的物种,面对环境的突变缺乏应变能力。



古生物探索


东北虎是目前体型最大的老虎亚种,有记录显示上世纪50年代时苏联方面还曾捕获过体重超过384千克的野生雄虎。不过东北虎的最大体型有可能要被孟加拉虎超越了,目前野生雄性东北虎的体重只有200千克左右,雌性东北虎的体重更小。

东北虎的体型变小与人类的活动有着密切关系,人类的活动使得东北虎的生活空间被严重压缩,东北虎的食物来源也变得越来越少,野外东北虎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生存空间的恶化还导致野生东北虎的体重呈下降趋势,因为老虎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大个头的东北虎需要更多的食物来源,可能需要上百平方千米的森林才能养活它。而个头小的老虎可能只需要几十平方千米的森林即可。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筛选,野生东北虎的体型变得越来越小。

个头大不具备生存优势,在其他动物身上也有体现。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出现了一次生物大灭绝,在地球上称霸1亿多年的大型恐龙是那场灭绝中的代表动物。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大约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爆炸了100亿颗广岛原子弹。环境的巨大变化让体型大的动物失去了食物来源,大型恐龙在那个时期走向了灭绝。而相对较小的一些恐龙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变成了今天的一些爬行动物及鸟类。

另外,大型的物种往往有着更长的生长周期,同时性成熟期也比较长。例如大象往往需要到十岁以上才能性成熟,并且孕周期及哺乳期长,一胎往往只能生一个。像老鼠、兔子体型比较小的动物却有着强大的繁衍后代的能力。大象还没养大一个孩子,老鼠就已经子子孙孙不知多少代了。


刁博


相对而言体型大的动物活动所需物质和能量更多,而自然并不见得能够一直维持那么大规模的物质能量供应,所以体型比较大的物种对于环境变化冲击的承受能力反而更弱。

目前所知的地球生命演化历史是从单细胞生物开始,随着地球物种的种类越来越多,微生物之间也有了各种相互作用,有的相互结合形成多细胞生物,有的则只是吞噬外来的基因,而基因幸运地在生物体内暂存,经数十亿年的发展,地球上有了很多复杂的动植物微生物等,它们共同地构成了生物界。然而正如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地球生命系统获得能量基本上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地球释放的高能物质固定能量的化能自养生物,另一种是固定阳光能量的光能自养生物,各自供给着种类和数量丰富的单细胞、多细胞、高等动物。地球生命系统就以这两种模式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位于能量传递最底层的自养生物是基础,随着能量的传递能够供养的生物越来越少,体型大的动物活动需要更多的能量和物质,当环境巨变就连自养生物也减少的时候,能量供应迅速减少。

根据地质环境中遗留的信息,目前地球上已经经历了5次生物大灭绝,每一次大灭绝中活下来的都是体型更小对物质和能量需求更少,而数量却相对更多的物种,恐龙时代那些体型巨大的物种就是这样消失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导致大量尘埃涌入大气,遮天蔽日阳光强度和照射时间都有所缩短,光能自养生物能够固定的能量减少,加上气候变冷地表植物的类行由裸子植物更多地转为被子植物(果实果肉果壳比较厚,更利于种子的保暖),恐龙无法适应这种环境变化而灭绝。而地球环境的巨变是非常多的,太阳本身就有自己的活动规律,某些年份对地球的照射更强烈,有些时候照射却更弱,能够支撑的生物数量就会有所变化。

而题主提到的一些物种,除了环境变化的影响,像剑齿虎、猛犸象本身就是活在地球气候较冷的时期,植物固定的能量比较少,而不幸的是它们又活在人类开始大发展的岁月,人类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越来越多,而脑力的发展也使人类的实力越来越强,人类就开始捕捉猛犸象、剑齿虎等大型物种,一方面是为了吃,另一方面也为剥皮做衣服。


来看世界呀



虽然体型大有更多的进化利弊,但大象等大型动物面临着更大的灭绝风险。

变小并不容易,事实证明,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变大有更多的进化优势,而不是劣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种趋向于发展出更大的体型。

人们利用6000万年前的化石数据,能够精确地重现过去5万年中4000种已知哺乳动物身体大小的分布。至关重要的是,当一个新物种出现时,它的平均大小比它的祖先物种稍大。

那么为什么现在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没有大象那么大呢?

因为有一股相反的力量在起作用,虽然进化倾向于更大的生物,灭绝似乎对小动物有利。一个物种的体型越大,就越有可能灭绝。

进化产生更大物种的趋势与灭绝杀死它们的趋势是相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尺寸的分布是稳定的,因为这些过程是平衡的。

越大越好


一个更大的体型可能会给一个物种带来很多好处。也许变大可以让动物更容易逃脱捕食者——一个生物越大,攻击者就越难制服它。

如果资源变得稀缺,变得更大可以提供缓冲,因为更大的身体可以储存更多的储备。例如,一个人可以几天不吃东西,但是一只小鼩鼱很快就会饿死。

另一个更大的好处是可以走得更远,从而覆盖更广的范围来寻找资源。

最后,更大的身体是更好的保温体,因为珍贵的热量从动物的核心传递到四肢并消散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相当大可以防止结冰。

下降趋势

然而,体型大也有它的缺点。总的来说,一只较大的动物有更多的需求——它必须吃更多的食物和水来维持它不断增加的体重,而且它通常需要一个较大的栖息地来收集这些资源。

更小的体型也是一个好处躲避捕食者。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变小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以至于天平向另一个方向倾斜,进化倾向于微小的事物。




例如,鸟类是从平均体型更大的恐龙进化而来的。鸟类的共同祖先是始祖鸟,大约有半米长,然而,它的大多数后代都要小得多,也许是因为当你不是很大的时候,它更容易飞行。

关于推动这些趋势的力量有许多细节,科学家们仍然需要弄清楚。

有趣的是,我们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占主导地位,而在其他情况下却不占主导地位。




事实上似乎有一个最小的哺乳动物身体尺寸开始:没有哺乳动物物种似乎可以存在低于约2克。这是已知最小的哺乳动物——大黄蜂蝙蝠和伊特鲁里亚鼩鼱——的大小,它们在哺乳动物中代谢率最高。


军机处留级生


大型动物需要的生存空间需要更大,活动空间也需要大,由于个体所需要消耗的食物很多,一个种族也就需要要更多的食物来源,因此所需要的食物链可多才能满足他们的生存。

足够大的生存空间才能养活更多的种族数量,若生存空间小了,食物链不能满足种族的生存,除了种族数量自然减少之外,动物自己也可调节生育数量。由于种族数量的不断减少,种族自然也就会逐步灭绝。

所以地球今还生存很多亿年恐龙吋代的小型微型生物,因小型杂食动物的生存能力更强,他们至今还存在也就是这个道理。


雅阁居士闲逸雅居


1、大的动物食量大、2、大的动物块头大、3、大的动物一般适应环境能力差。总之,大的动物很多因素不利于它们生存繁衍,所以它们很容易灭绝。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新生178804058


由于体型大,消耗体能大,食物量及食物链就更加大,因而造成食物链断裂现象更严重,因而养不了它,所被饿死了而灭绝!😄😄😄


一不平2018


需要的食物多,而地球资源有限


一遇到粮食问题吃不饱,不能维生了,就灭亡了


拼尽全力去保护你爱你


有人,是谁呀?


好大一条鱼1589591922


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