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怎样理解“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

淡定53848


"为人师表"是指要做学生的楷模,一方面是思想道德品质要好,为人正直,有正义感,乐于助人,有责任感,一句话,要有正能量。另一方面从学习上来讲,要孜孜不倦,勇攀高峰,活到老,学到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最重要的是教给学习方法,"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育人"指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歧视个别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优点,释放出最大的能量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街头巷尾


高考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紧接着便是填志愿,选专业。听到的最多的就是让女孩选择师范类院校,原因无非是以后当个老师,工资也不低,还有寒暑假。

老师,是一个很高尚的职业,我总认为选择当老师应该是冲着教书育人去的,不应该冲着不低的工资和寒暑假去,在高中毕业生就要走向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时还得接受一个紧箍咒,一个来自于以父母为代表的劝学派的紧箍咒。

唐代韩愈《师说》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才是,这才应该是选择当老师的初衷。

我认为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分为两步:一、为人师表;二、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作为一个老师首先要能担当起一个榜样,一个值得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值得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书育人,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他们需要的是课本上的知识,因为他们面临的是考试,老师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是教书。老师的一句话,对待一件事情的态度及处理方法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对他们造成了影响,这是育人;学生考试紧张,老师通过一些方法,让学生放松下来,明白考试的真谛,这是育人;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犯了一些错误,老师进行批评教育,这是育人。感谢大学期间的一位英语老师,她在给我们上课时,在完成教书之后,还会进行育人。

而作为学生,则应该尊师重道。



眠食诸希珍贵1


为人师表是老师个人的修为,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所在。

先谈为人师表吧。

我是这样看待为人师表的——

师表者,可以给人以榜样给人以表率也。

换句话说,一个人,外在的言谈举止和内在的各方面素养,都符合社会主流的典范,是大众崇尚敬仰并值得一生致力于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是大众的楷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修为标准所在。这样的人,在人们心目中就是师表。

老师,承担着教育引导民族未来的重任,他们的言谈举止等等都直接影响着下一代,对这个国家民族的继承者发展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都对老师要求比较高,要达到为人师表的高度。

老师这个行业很是特别,他工作的对象是有着自己思维自己个性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除了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引导外,表率的作用也是相当的重要,他也是直接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

所以,每个老师都应该加强个人修为。

不过,今天有人拿这个来绑架欺辱教师,有点过了。

现在谈教书育人。

它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教书。用韩愈的话可以解释之,‘‘传道授业解惑也’’。引领学生获得知识,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等等。

二是育人。老师可以直接教导引导学生为人处世、做什么该怎么做,也可以结合‘’教书‘’那个环节来使学生获得健康成长的引领和指导。

教书育人是每个老师的必备技能,不能只当教书匠,要把这两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总之,一个合格的优秀的老师,都是在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下过很大功夫、这两方面并重的。

上面说的是以老师为职业的老师。还有广义的老师,也就是我们每个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用在广义的老师上,每个人都这样做,那我们的社会,多和谐啊!





文章千古沐清风


先谈谈“为人师表”一一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描述和要求。比如,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圣人,有教无类,诲人不倦。2019的师德标兵吕文强,心系学生,爱生如子,42年累计拿出40多万元,不遗余力帮扶贫困生。2007年我带领研究生团队去安徽黟县参观学习的汪来九,他获得2007年“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称号,一人一校40年,两袖清风,奉献山村。被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毕生致力于中国的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界的两个著名校长李镇西和窦桂梅,边教边学,教学相长,钻研不辍,由普通教师到博士校长,励志而感人。

社会生活中,对老师也有“为人师表”的要求。模范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尊老爱幼,拾金不昧,见义勇为,言行文明,不哗众取宠,不巧言令色,不投机取巧,不见利忘义。端庄,知性,敦厚,温文尔雅。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一看就知道你是个老师。”“你怎么这样,还是个老师呢!”可见社会对老师是有着潜在的道德行为要求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教书和育人。

第二说说“教书”——

“师者,授业解惑也。”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和文化科学知识,是教书的基本任务。我们知道,原始人为了存活,成年人有意识地教授下一代打猎、收获谷物。到了奴隶社会,有了剩余产品和剥削,贵族们把子女集中一起,教授礼乐经文。现代社会,学校教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耳熟能详的“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知识丰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往往就是教书的结果。就教书而言,孩子参加教育是为了生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为了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承。

最后说说育人一一

教育对个体而言,最本质的功能还是育人。“德,才之帅也。”“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所以,育人的第一要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伦理教育,人情教育等,都是德育的内容。接着,要关注孩子身心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幸福生活工作事业的根基。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耐挫力、适应性、情绪平衡力,都是需要关注的。

其次,智力发展和情感陶冶。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学习方法,熏陶孩子情感,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规范,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社会的良心和道德风向标。“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的内容责任,教书本身自带育人的效果,育人主要是附着在教书过程中实现的。


致思远达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最重要也是需要做好的两项工作。对教师自身素质、修养、内含、文化底蕴等的要求和标准要高于常人。所以教师是经过特殊培训和规范化系统学习的,必须持证上岗,方能为人师表。

正真的教师,固然需要德才兼备,优秀的教师还需要授业于人的天赋,学富五车,却教不出品质、学业都优异的班级学生,那同样是枉然的。

在班级全体学生面前,教师要履行好职责才能称得上称职,不厚此薄彼。无论学生身份贵贱、学习好坏、裙带关系、送没送礼等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要戴上有色眼镜势利眼,多年以后,谁也不知道最知恩的学生是哪一个!现在的家长中总有一小撮人精,翻着花花肠子,拨着小算盘,给老师施以点小恩小惠,把孩子谋个“班干”、“三好生”,自己潜入“家委会”,表演的套路有一百零八集。一当孩子不在此老师班上了,就会丧眉搭眼的,连你老师姓张姓李都忘得一干而净。

教师贵在育人,没有品德的人才是庸才。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好的老师才能育出好的学生。


传承书道袁建华


师道的跟本是:为好人才能育好人,教书只是一个表达形式。

第一个关键词【教书】:书是前人贤人的智慧。多读书读好书就是与前贤对话,向他学习,也与他思辨,用其引领,借其登高。但前提是要好好读书。每个学科都是通往客观真理的一个通道,不能孤岛的以经论经,更不能抛开实际实践满足于【逻辑结构的美感】。只有这样,才是迈向讲台不自欺的第一步。唯有这样的教,才有可能不落入死记硬背的俗套,题海应考的死牢。才是在教书,不是在对付上班下班的这叫老师的打卡钟点工。

第二个关键词是【育人】: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能要求活过一辈子全面好人又活过一辈子彻底坏蛋,才有为师。但我们可以有一技之长,并保持对它的持续的探索和热情,利用它产生价值和责任。用这个过程产生所有的信息和经验提成方法,以及方法的方法,影响学生不断的面对客观持续的保持正能量,正精进。这是迈向讲台自信的第二步,唯有这样育,才不会育出万般无用的书生,才能育出桃李天下熠熠生辉。

还有一个字【表】,到底是表率还是表现,还是表演呢?世道纷繁,【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两个成语里面有两个人字,两人为从,也许是顺从于每个师者的现实吧!只是觉得可以在选择的时候多一点坦诚,少一点冷漠;多一点善意热情,少一点应付推诿!



商业教育WBO


师分为"经师"和"人师"。"经师"是传授知识的老师,要求老师要有渊博的学识,科学的教学方法。"人师"是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培育人的老师。有人感叹:经师易当,人师难为。说明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思想的教育,以自身的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培育学生高尚的情操,这方面难度大于知识传授。这两方面堪称表帅者,才能称得上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包含两方面:教书和育人。这两方面不可偏废,是相辅相成的。只会教书的人只能是教书匠,最多只能培养一些高智商、低情商的学生。会育人才能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一名学生智商再高,没有健全的人格,对社会、家庭往往是一种危害。老师必须要承担好教书育人的使命,才配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韦业


我们都知道老师大都是师范大学毕业,为什么培育老师的学校称之为师范大学呢?准确的说是因为“师范”这两个字。

什么是“师范”?师范的意思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就是要起到表率作用,既然当了别人的老师,就要注意一言一行,培养高尚的品格和情操;“教书育人”就是要教授学生知识,教育孩子,培养他们成人。

你所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师范”的本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授业解惑是第一个层级的,也是最基本的,也就是传授学生知识,解答学生的疑惑,是学生们从老师这里获得知识。传道是高一个层级的,指的是老师要教授学生们做人的道理。

行为世范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老师的行为被世人所效仿,所以老师要有一个很好的品德修养,符合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才能行为世范。




萧克儿


“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这两个词都是在说明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二者又有明显的不同。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表率作用。教育的目地是人格的培养,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言谈举止,甚至是一个生活小节都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求老师必须行为端正,谈吐文明,道德高尚,时刻约束自己。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既是无声的又是深远的。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教育。它是通过老师课内外知识和道理的讲解,让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的过程。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老师往往更多的是注重“教书”,而缺少了必要的“育人”。这是现在基础教育的最大误区。

“为人师表”是“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德高为师”,没有高尚的道德就不配“为人师表”。“教书”和“育人”也必须紧密相连,不能顾此失彼,否则,“教”和“育”也不会完美。





手机用户渔翁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最基本职责。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因为老师除了教给学生识识以外,自己的行为,还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

教书育人,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为人师表,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主义,引领社会风尚。言行雅正,举止文明,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