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国空军已有上千架三代机,为何歼7还在用?

Q6girl


那是因为,很多歼7还很“年轻”啊,还没有到退役的时间。

虽然歼7是2代机,但是,目前现役的绝大部分歼7,其服役时间比我国第一批3代机,也就是1992年的苏27SK还要晚一些。而其中有近百架,服役时间跟前几批歼10是一样的。这样的话,按照30架服役寿命来算的话,最后一批歼7怕是要服役到2030年以后了。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很简单,歼10在2003年才开始小批量的生产,所以,歼7的生产就延续到了2006年左右——就像现在歼20已经交付几年,但是歼10C、歼16还在大量生产一样。

同时,也不要觉得歼7生产的太晚,更晚的还有8爷这个“老当益壮”的——歼8F系列一直生产到2012年!

不老的传奇,永远的8爷——歼8性能不一定最好,但生产院士它可能最多

也许有朋友会说,现在都进入3.5代、4代隐身战机时代了,这些2代机又没有多少战斗力,用着也是浪费大量的资金,还不如全部都退役了呢!——保编/制还是需要滴。虽然目前我国3代机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架,但是战机总规模却达到了1800多架(其中300来架歼轰7飞豹系列),如果把这些歼7、歼8都退了,相应的飞行员、地勤、指挥等岗位的人员怎么办?也许有人会说,减员增效啊,可是啊,减去容易不容易不说,单说减了后再增,那可是比较难的——在企业中做过人事的可能比较容易理解这个问题。

况且,把这些还有很多寿命的战机,全部都退役,还是比较浪费的。目前我国长期处于和平时期,平时的巡逻、监视啥的,对性能的要求也没那么的高;我国周边不少国家,还是比较落后的,空军主力还是3代机和2代机混杂。所以,这些2代机虽落后,但还是有用武之地的。

当然,这些2代机也不一定必须都用到“到寿”,如果我国后续3.5代战机、4代机的生产速度够快,这些2代机可能会提前退役——就像前几年许多还比较新的强5基本全部退役一样。这些提前退役的歼7系列,可以封存,也可以改装/升级一下,卖给其他需要的国家——总之,要物尽其用才是。


晨曦谈兵


先来看一张照片,就是这张▼,2018年2月18日南部战区空军95156部队携7爷向全国人民拜年的照片。照片中的歼-7是真7爷,仅仅装备简陋电子设备的早期型号。没错,这是在卖惨实锤了,整张照片拜年不是重点,重点是两个字“打钱”。95156部队:人大赶紧打钱,你家空军还在飞老掉牙的7爷!你心疼不心疼?


中国空军目前正在从国土防空型空军向战略空军跨越,正是武器装备新老更替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空军既装备着上个世纪研制生产的老二代机歼-7系列战机,也装备着最新锐的第四代隐身战斗机歼-20。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原因原因是我国空军规模比较大,战机研制生产需要时间。好吧,说到底还是给的钱不够,军费多给点你看看,歼-7这些老掉牙的飞机通通塞进博物馆,地下掩体,换上崭新的歼-10,歼-11。哪个飞行员,哪支部队不想飞好飞机?只不过是腰包里不够充足罢了。
其实7爷真的帅,就是老了

不知道有多少老军迷还记得当年美国F-22成功,名噪一时的时候,我国军事发展正处于低谷期。那个年代,有很多我们买来了4艘现代级驱逐舰,并将其称为航母杀手,成为中国海军的排面。那个年代,我国的主力驱逐舰用得竟然是蒸汽轮机,被称为“全蒸七子”。那个年代,我们拿出一套用多架歼-7,歼-8围殴一架美军F-22的奇葩战术来麻痹自己。那年那年,那年的种花家日子是真的不好过啊!所有的一切正是因为手里没钱啊,拿不出钱来投资军事啊!

2019年的土豪拜年法,估计是钱到位了

现在好了,我们有钱了,飞机开始了全面的换装,老旧的歼-6,强-5系列战机一夜之间退出现役,中国空军的结构得到迅速优化,那个靠数量来弥补技术差距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目前我国空军,战斗机总数在1500架左右,年迈的歼-7战斗机还有五分之一,也就是300架左右。300架不少啊!要全部换成性能先进的三代机四代机这得多少钱?我们来算一算。

如果这些歼-7全部换成歼-10,根据外媒消息,歼-10战机对外销售的价格是2800万美元左右,对内的话2000万美元吧,300架就是60亿美元。如果换成歼11的话,歼-11对外单价4500万美元,自己算个亲情价4000万,300架就得120亿美元。要是换成歼-20呢?歼-20价格高的吓人,大概1亿美元一架,300架就是300亿美元!今年我国军费1776.1亿美元,这要是一下子把这些歼-7都换了,那空军钱都用来买装备了,人还要不要吃饭,士兵们还要不要发工资了?是吧。所以得慢慢来!



再说了,歼-7战斗机也并不是不能用。歼-7战机目前普遍已经退居二线了,主要部署在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目前我国装备的歼-7主要是改进型号歼-7G,虽然因为机头进气道占去空间无法安装大体积雷达,但是凭借着优秀的机动性能,和装备5个外挂点可以发射PL-5C等空空导弹,仍然具备一定的空战能力。虽然不能用于和东边几个空军强国的三代机对抗,但是用于训练和国土防空还是非常好用的。当然,这个好用主要是在于便宜,要是有钱了,它们还得通通塞进博物馆和飞机坟场。
目前我国空军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短时间内不会立刻将这些还有一定使用寿命的歼-7战机直接退役换装,估计需要等待5-10年的时间,这些老战士才会彻底退役,颐养天年(拆了卖钱,或者卖给非洲小老弟,要不塞进坟场)。装备的更新是有一个过程的,一刀切换上全新的装备成本太高,难度太大,等这个过程到了,歼-7自然拜拜了。目前我国虽然是世界军费开支第二,但是军队规模实在太大,装备水平依然参差不齐,要想达到美国那样的完全现代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赤焰哒哒哒


歼7被替换是早晚的事情,但是现在还不适合把他全部退役掉,原因主要有2个:1.替换他要花钱花时间。2.还能用。

中国的歼7目前还有250-300架,数量应该说还不少,相比于现役的歼10、歼11、歼20系列他的确是落后,毕竟还是二代机的底子。但是我们服役的歼7可不是50年代那种米格-21,毫不客气的说歼7就“空中的59”,已经被各种魔改。目前服役的歼7都是2000年以后出厂的改进型歼7,歼7G型2006年才批量装备部队,在歼7E基础上改进而来,带着头盔瞄准器,可以打近距空对空导弹,跟米格-21-9X同属米格-21系列最高层次。其实歼7很便宜的,下图尼日利亚从中国进口歼7NI的单价才800万美元,好用不贵。

至于为什么中国还有歼7服役呢?其实歼7退役是早晚的事情,甚至说最近5-8年内就要完成新老机型的更替。但是为什么现在不立刻退役换掉呢?无非以下2个原因:

1.替换他要花钱花时间。中国领土广袤,需要的战斗机数量也非常庞大,要把1500多架战斗/攻击机全部替换成三代机需要的时间和金钱都是非常庞大的。战斗机不像汽车那样一天可以生产几百辆,高性能的战斗机一条生产线一年恐怕也就是十几架而已。在这种情况下1500架恐怕要20多年的时间,要知道我们从生产歼11、歼10到现在这将近20年才完成了1000架的替换。而且三代机的性能高价格也高,歼10C、歼11B、歼16、歼20这些高性能战斗机的相控阵雷达都要上千万美元,整机费用更是达到5000万美元以上,要替换1500架那么需要的财力是非常巨大的,这只能每年换一批,将压力逐年分担。所以基于产量和价格的问题,歼7并不能一次性全部退役掉,只能逐年更换直到全部被三代机取代。

2.还能用。上面我们也说了,歼7G型是2006年才大批量装备的,到现在也不过13年时间,一般战斗机的机龄都在20-25年左右,也就是所他们的机体寿命和航电水平依旧能够支撑很长一段时间。这样在新三代机没有到位之前还需要这些状态良好的歼7占着现在编制,而且飞行员也需要保持训练。我国领土和领海实在是太大了,需要的巡逻战机也非常多,而这些已经在二线的歼7恰恰使用成本很低(飞行小时成本、机械磨损等等方面),完全可以撑起日常的空中任务。所以现在的歼7并不是说老化的已经不能用了,反倒是机况不错依旧可以适应现在的一些需求。

当然了还是说歼7毕竟还是二代机,再改也改不成三代机,终究还是要被三代机取代的,可能也就是未来5-10年的事情。


雏菊西瓜Peterpan


2019年新年,空军发布一个贺岁视频,一个四五十岁的老飞行员在讲述歼-7战机与三代机的空战战术。歼-7以多打少,连续突破对手远距、中距导弹攻击,最后通过近距格斗杀敌。这个视频引起了广大军迷的热议,过年了,明明有1000架三代机振奋一下人心,可就要弄个老飞老机给大家拜年,目的性十分值得推敲。

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空军已经形成以四代机为拳头,三代机为骨干的强悍空中力量,但二代机并没有完全淘汰。目前,歼-7、歼-8等早期型号已经基本退出现役,歼-7G、歼-8ⅡD等后期型号还有大量服役。2018年拜年的是歼-8ⅡD,2019年拜年的是歼-7G,飞行员一直没有因为飞机性能落后放松训练,求战求胜欲强。

歼-7E/G性能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落后,双三角翼气动布局,配备脉冲多普勒雷达与推力更大的涡喷-13发动机,可以挂载霹雳-8空空导弹,其横转角速度达到三代机的水平,具备了部分三代机的作战性能。如果与三代机编队作战,完全可能在近距格斗中击落对方的三代机。事实上,多年来,在我们还没有拥有大量三代机的时候,歼-7一直在探索与对手三代机交手的战术,贺岁视频中飞行员所言完全是事实。

歼-7战机气动布局属于典型的二代机,追求高空高速,低空低速稳定性较差,加上机械传动控制舵面,比较难操纵。如果说二代机是手动挡汽车,那么三代机就是自动挡汽车,二代机飞行员改飞三代机是比较容易的。从这方面看,歼-7战机还承担了培养飞行员与保持飞行员技术的重任。

三代机的单价很高很高,少则两三亿,多则五六亿,一架歼-7也就与两三枚制导弹药的价格差不多。从经济效益与军事效益双重指标看,技术成熟的、廉价的歼-7战机仍然有它适当的位置。

歼-7E/G大概还有10左右的使用寿命,到时捍卫祖国天空60年的“七爷”将光荣退休。


红龙军团长


上千架三代机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国防需要的。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领空、这么大的领海,对先进战斗机的需求,最低是:2000架。

这个数一定要够,哪怕是质量不行,也得先把这个数补上。

美国,奉行的是全球霸权政策,经常要出兵海外,所以他的战机数量很高。未来,准备装备2500架F35。加上一部分F22、F15、F16、F18,他们的先进战机数量始终保持在4000架以上。

像中俄这样的大国,在家门口作战,对战机的需求低一些,但2000架也是底线了。经济情况好一点,这个数量应该是2500架。低于2000架,那就说明国力、经济出了问题,已经是迫不得已了。低于2000架就已经是危害国家安全了。

战斗机这玩意是飞1天保养3天,再加上得留预备队,即便是装备了2000架战机,每天能升空值勤,可以满血打空战的也就是在500架之内。而且这是在理想状态,国家不缺钱、不缺油。

而我国分了5大战区,也就是说即使我们装备了2000架战机,每个战区也只能是分到400架,每天能执行作战任务的战机也是在100架以内,将将够用。真打起仗来,战区之间还得支援一下,区区400架,肯定又不够了。

现在我们的歼10、歼11、歼15、歼16、歼20以及进口的苏30、苏35,这个数量应该能达到1000架了。但这个数量是明显不够的。所以还得再加上歼7、歼8、飞豹以及早期进口的苏27,这才将将能凑到2000架,将将能满足需要。

也就是说把歼7、歼8都算进来,我们每天分别在台海、日本、韩朝、印度方向,才能保证有将近100架战机在值勤。依然处于底线。如果没有东风导弹的加持,这些战机是远远不够的。

在战机这块想达到及格标准,应该是歼20、歼16、歼11B、苏35、歼10B、C加一起2000架。歼7、歼8、飞豹、苏27肯定要彻底淘汰掉。而苏30、以及歼10A、歼11A也都快到寿了,淘汰完先前的战机,马上也得轮到它们。也就是说离及格还有1000多架新战机的缺口。

目前也没啥办法,都是历史欠账,只能用歼7再填补一下。

我们战机需求量大,飞行员的需求量更大,一线的战机飞行员怎么也得几千吧,你也得保证这些人有飞机可开,保持状态。新战机不够,还得歼7来。总比开教练机强点。

我们国家现在越来越青睐双发重型战机,作战半径大、载弹量大、爆发力强、安全性高,前几年的大红人歼10目前已经有被边缘化的现象。空军要想过及格线,达到良,这几百架歼10都得撤。歼20、歼16、歼11B总数:2000架。每个战区配100架歼20,100架歼16,200架歼11B,这叫良。不算优秀。

想达到这效果,歼7、歼8、飞豹还得再维持5年,苏27、苏30、歼10还得再维持10年......


锐度何老师


目前来说,歼7战斗机已经停产12年了,全速生产歼20,歼16,歼10C,歼11BG。只是在我国空军中还服役有500架左右的歼7战斗机,毕竟我国面积较为广阔,即便三代机以及以上的机型数量超过了1000架,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歼7,歼8等二代战机来保持规模,以及保证飞行员的技能不会因为没有战斗机飞而降低。



我国空军三代及以上机型的数量乐观估计在1300架

我国空军装备的三代机有歼10A,歼11,歼11A,歼11B,歼11BS,苏27,苏30MKK。三代半战斗机有歼10B,歼10C,苏35,歼16以及正在生产的歼11BG,四代机也只有歼20了。这13款机型的总数超过1000架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乐观点也在1300架左右。只不过歼10A和歼11系列占据了绝大部分,而歼16和歼10C以及歼20的数量较少,毕竟这三款机型是近两三年内才批量生产的,数量不多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还装备有歼7战斗机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我国空军目前需要战机的数量较多;第二:需要二代机来保持机队的规模;第三:确保飞行员不至于流失严重。


第一个原因:我国的国土十分的广袤,1000多架战斗机是根本不够用的。而现在的歼20,歼16,歼10C,歼11BG的产能又不是一时半会的能上来的,也就注定了其数量在短时间内不会有较大的增加。鉴于此种情况,已正在服役的歼7,歼8等二代战斗机还是不能立刻退役的,还需要等到歼20,歼16,歼10C,歼11BG这四型战机的数量上来之后,才可以逐渐退役。

第二个原因: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如此大的面积就需要不少的战斗机来完成日常的巡逻,部署。而1000多架三代以及以上的机型规模着是太小了,像美国就有数千架战斗机,俄罗斯空天军的规模也不小。而我国周边的邻国战斗机机队也不少,多则四五百架,少则一两百架。所以说,为了维持空军的规模,也不能让歼7,歼8等战机退役。



第三个原因:上面也说了,为了维持空军的规模,除了需要战斗机之外,还需要飞行员。如果歼7,歼8等战机退役了,那么这些飞行员该如何呢?总不能几名飞行员轮流驾驶一架战斗机吧!除了保证飞行员的规模之外,还要让这些战斗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最起码确保飞行员有飞机可飞,不至于忘记了空战技巧。即便是基于这个原因,歼7,歼8等二代机也不能退役。


所以说,现在空军维持500架左右歼7战机的规模也是无奈之举。等到歼20,歼16,歼10C,歼11BG的产量上来之后,在慢慢的退役。(图片来自网络)


江山何沉


歼7战斗机终于在2017年宣布停产了,但这不意味歼-7战斗机是退役了。

歼-7战斗机作为中国第一款国产超音速,达到2马赫的喷气式战斗机,是中国历史上生产年头最久的机型。1961年中国拿到了第一批歼7战斗机组装零件,开始大规模组装和仿制歼-7战斗机,之后歼-7战斗机经过了20年摸索,才终于实现量产,并且得到了技术提升,而歼-7战斗机规模服役的年代还是在80/90年代,并不是60/70年代,这导致了歼-7战斗机出现的时代就已经晚了,严重落后世界发展。

但是歼-7战斗机一个特点就是产量大、数量足、价格便宜,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空军在80年代,全球都是F-16、F-15、幻影-2000、米格-29、苏-27战斗机后,仍然大规模采购歼-7战斗机重要原因。歼-7战斗机产量突破了3000多架,目前中国空军仍然服役有800多架,在以美国F-35、F-22战斗机大规模服役的情况下,歼-7作为一款二代机,和四代机真心没法继续博弈和战斗。

而歼-7战斗机至今无法全部退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第三代、四代战斗机数量仍然远远不够,歼-20战斗机、歼-10战斗机产量虽然已经逆天,歼-20突破了24架,歼-10战斗机突破48架,但和歼-7战斗机需要替换的数量相比,还差距很大,至少10年能全部替换掉就是最好的结果。

而反观歼-16战斗机,延迟交付好久了,导致重型战机领域出现了空白,歼11战斗机项目停止也导致了替换歼-7战斗机速度放缓,目前歼-7战斗机虽然不是主力战机,但仍然占据这中国空军战机的位置,毕竟和上个世纪相比,歼-20、歼-10为代表新一代战斗机,实力远超歼-7对抗F-16、幻影-2000、米格-29,或者说面对F-35、F-16战斗机时候,歼-20和歼-10都没有代差。歼-7不能退役也是时代造成的,这也导致了我们急需补齐欠账,追平中国空军拉下的功课。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的一些简单看法和资料整合,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和交流互动。如有转载,烦请表明出处!

军事天地


我国空军如今有2000架现役战斗机,其中包括1000多架现役的四代机,但是我国空军也装备了数百架二代战斗机,其中还有部分歼7战斗机,尤其是在我国国土的西南方向,装备有大量的歼7战机。

图为我国现在还装备的歼7战斗机。

2010年左右,我国还有歼7和歼8战斗机进入服役,因为我国国土面积广大,而且我们面临的假想敌也不只是那些西方的军事强国,也包括一些和我们有领土争端的军事上的小国、弱国,面对这样的国家,也没有必要非要用多么高价值、高科技的战机才能战而胜之,完全可以用这些歼7去弥补国土防空体系的空档,并且做出前线最早的反应。

没错,二代机的战斗力不强,但是好在他们使用比较便宜,对于我们这样的国家,需要每天用大量的战机在国土边境周边巡航,需要时刻有战机处于随时可用的战备值班状态,如果用四代机、五代机去执行这些日常的勤务性任务,难免使用成本过高,一架五代机一次出动就需要耗费数万元,毕竟还涉及到补充隐身涂料的问题,怎么可能用他们去执行日常的巡逻。

图为我国空军的歼8和歼7战斗机。

当然了,歼7和歼8这样的二代战机已经在我国空军没有了长期存在的必要性,毕竟其技术确实也落后了,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日本装备有F4、俄罗斯装备有米格31、以色列还有F4、德国都还有狂风,二代机在世界上也还有很大的装备量,除了美国之外,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也都还装备了二代战机,所以我们也完全没有必要马上的就把二代战机全部退役,就等他们寿命耗尽,慢慢消化掉吧。


海事先锋


前段时间,中国军网发布了一组中国空军战备执勤的照片,在照片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歼7II战斗机在执行战备任务。

歼7II介绍

歼7II是在1978年12月首飞,歼7II是在歼7I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主要改进是自行研制的火箭弹射座椅代替了原来苏联设计的带离式弹射救生装置,新的弹射装置上有加装了大推力弹射火箭,对飞行员的脊柱伤害大大降低,还提高了弹射轨迹。该款战斗机在1979年设计定型,在2006年全面停产,现在已经列装的歼-7II是转为了二线机。

为何歼7还在用

一、替换需要时间和成本

中国目前歼7还有两百到三百架之间,相比现在的歼十或者歼二十而言,歼七是肯定落后了很多,但是歼七还是有着二代战机的底子在的,经过一系列改进之后,现在目前服役的战机都是2000年之后出厂的改进型歼七战机。而其中歼7G型是在06年才批量列装,歼7G是在歼7E的基础上进行改装的,战斗力还凑合使用。

但是歼7退役是肯定的,只是时间问题,在近几年应该就会完成全部替换。但是时间和成本上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短时间内把二代战机全部换成三代战机,是需要庞大的资源支撑的,战斗机本身产出低,而中国一千多架战机全部换成三代,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就拿歼10来说,花了二十年的时间,一共才完成了一千架替换。而且三代的价格要比二代战机的价格高出很多。所以战机替换是需要逐年更替。

外界预计的中国战机总数十载1500-1800架,其中三代战机就有一千多架,目前中国的三代战机的数量是仅次于美国的。相比而言,美国战机数量有三千架,基本都是三代和四代战机和五代战机,所以中国和美国空军实力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现在中国的二代战机主要以歼7系列和歼8系列为主,歼7系列大概有二百五十架左右,歼8系列的数量和歼7系列数量差不多。这两系列的战机是还有一定战斗能力的,例如歼8系列的飞行能力,速度优势等等,而歼7G则是经过大改之后,战斗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这两系列的战机相比较周边国家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二、歼7还能用

战斗机一般的寿命是二十年,也就是说一架战机服役的时间是有很长的时间的,而前文中所说的歼7G型战机从06年才开始装配,按照二十年寿命来说,它可以服役到2026年。在三代战机还没到位的情况下,基础的常规军事作业还是可以使用二代战机的。但是毕竟是二代战机,淘汰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

三、歼20已经在量产

在歼20量产过程中,歼16或者歼-10C等几款战机则是迅速在生产,可以看出我国是有能力完全替换掉二代战机的。但是中国的作战空域广大,训练任务重,战机方面不仅仅要追求质量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量。部分老的三代战机都已经退役了,现在还有很多二代战机服役着。主要是因为需要用二代战机维持地勤人员的日常训练工作,同时也减轻了教练机组的压力。例如06年才开始装备的战机,现在就换了也是一种浪费。


四十五度历史


别说上千架三代机,就是2000架也不够用,根据美国空中力量规模对比可知我们所谓的上千架三代机不足以满足三军的需要,也就不能盲目退役歼7。


美国空军的规模说明,我们距离全球性空中军事力量还很远。

美国空军、空中国民警卫队和空军预备队共计装备了1409架三代机和309架隐身四代机,包括450架双发F-15、959架单发F-16、186架双发F-22和123架单发F-35,这还不算美国海军的1150架F-18和25架F-35B/C战机,一共1175架三四代战斗机,也就说美国的空中力量保持了将近3000架作战力量。

其实这数字也不够确切,因为美国的预备役和后备武器并为包括在内,知名军事类杂志《飞行国际》曾在《2018世界空军力量》报告中指出,美国拥有的战斗机数量约为13407架,约占全球战斗机总数的25%,截止到2018年各国战斗机保有量排行如下图: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引进三代机,而当时全国约有3000多架二代机,对比《飞行国际》的数据可知,这些年并没有随着大批三代机的入役而出现总规模上的变动,大致保持在3000多架的水平,足以说明已经有大量歼7或者歼8退役了。那么为什么不能加快三代机生产步伐全面换装呢?兵器世界认为我国的战斗机产能,无力满足3000架战机在短时间内换装的需要。




以歼-10为例,能很好的说明我国的战斗机产能并不高。

从2004年开始部队试装的歼-10战斗机已经持续生产了14年,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截止到2018年已经服役了大约416架歼-10,包括172架歼-10A、56架歼-10B和60多架歼-10C,还有最先量产的40多架歼-10早期型以及80多架双做歼-10S。这些歼-10都是过去14年间的产量,平均每年生产约30架,老实说这个生产速度太慢了。

除了歼10,我国的歼11系列填补了大部分三代机的位置,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除了90年代开始引进俄罗斯或苏联的8架苏-35(仍在交货中)、36架苏-27SK、40架苏-27UBK、73架苏-30MKK和海军的24架苏-30MKK2以外,其它大约105架歼-11、140架歼-11B/BS、50架歼-16、72架歼-11BH/BSH和30架歼-15才是国内生产线生产的三代机,也就是说在20多年里生产了大约400架双发战斗机,老是说也是慢的很呢!



不过,考虑到歼-10、歼-11系列众多改进升级工作,生产线不断调整、设备不断更新,甚至发动机才刚刚摆脱对进口产品的依赖,产能不足也就不奇怪了。以上数据都是各大媒体公布的2018年国产装备概况,如今,2019年刚刚过去2个多月,上述数据还是基本吻合现实情况的,如果算上为数不多的四代机我国先进作战飞机的数量应该在1000架以上,仅满足了空军3000架换装需要的三分之一!都是产能不足惹的祸!这也是为什么要持续进口国外战斗机同时保有歼7二代机的原因之一。


不得不提的F-35生产力,确实快的吓人。

提起战斗机的产能问题,那就不得不说说美国的 F-35了,2015年洛马公司生产了三个型号共计45架F-35、2016年生产了46架、2017年生产了66架,而到了2018年据说提高到了91架的速度。根据洛马的公开资料今年F-35的产能要突破100架,到2023年就会实现160架的最高速度目标。这可是隐身四代机的生产速度啊!比我们的三代机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因此,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问题,高端装备的产能并不是很理想,如何提高高端制造业的生产力水平是当务之急!只有先进三代、四代机的产能足够高,才能将歼-7彻底退役,在此之前只能将就着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