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前坚持亲子阅读的效果如何?

简爱有方


【香香的托比】回答:每天睡前坚持亲子阅读的效果并非立等可鉴,但是能够每天都有30至40分钟的睡前亲子阅读时间,这样的模式本身就在彰显着最明显的效果---孩子对阅读有了坚定的兴趣。

我家大宝的睡前亲子阅读从六个月左右能坐稳开始,一直持续到念小学二三年级,然后他就可以完全自主阅读了;

小宝今年四岁,对她的亲子阅读开始得更早,出生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读童谣或诗歌给她听,睡前亲子阅读一直进行着,并仍将继续。

阅读可以使孩子聪明又健康


所谓聪明,就是耳聪目明,也就是五官敏锐,四肢灵活。

学前阶段的孩子,正是五种感官和四肢发展最迅速的阶段,看书不仅能刺激孩子的感官,同时也是让四肢活动的好机会。

一个孩子看书,要用到视觉(眼珠子滚动)、听觉(耳朵听到书页翻动和妈妈念书的声音)、触觉(手指头感受到触摸书页的感觉),有时候小龄的宝宝还会舔书或咬书,这就用到了味觉、同时他们也翻书、搬书、从书架中找书,这样的过程不仅对手腕关节肌肉的发育大有帮助,跑来跑去拿书也是对宝宝的腿脚是最好的锻炼。


睡前坚持亲子阅读,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按时睡觉、起床,形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亲子共读”,就是孩子的“睡前仪式”。

儿童睡眠研究学界大牛Jodi A mindell(2009)在她的研究中表明:
建立固定的夜间睡前仪式可以改善入睡之后的夜醒和睡眠连续性,同时可以改善母亲的情绪状态。她强调,睡前仪式需要是一致的,正面的,并且有明确的顺序。

每天坚持的亲子阅读会让孩子获得放松和心安的感觉。当这样的“仪式感”启动,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把心理状态切换到“睡眠模式”。


睡前亲子阅读能调节孩子情绪

睡前和孩子聊聊当天的生活,捕捉孩子的情绪,分享他的快乐,疏导他的担忧。

亲子共读的时候,可以通过书本,结合孩子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和情绪,跟他们讨论、对谈。

对于刚上幼儿园的二宝,我会经常问问她:“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呀?” 、“有什么事让你难过了吗?”然后开始梳理事情的来龙去脉。再趁机拿出一套情绪绘本让她选择,叫做“我的感觉”系列,这套书是心理学家写的,在情绪方面写得很精准,从情绪发展的取向出发。

每一本书都是孩子会有的某种情绪,比如《我好难过》、《我好担心》等等,它会首先描述情绪,比如"当没有人要跟我玩的时候,我好难过”;再表达这种情绪是什么样的,比如“难过是一种灰灰的、累累的感觉”;最后会说出一些解决的方法,比如“当我难过的时候,我可以找人说说话,我可以找妈妈抱抱......"

尤其对于刚接触集体生活的孩子,阅读这样的书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很多人际关系上的困扰,帮助他从小就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睡前亲子阅读可以增加孩子的识字量

每天能坚持40分钟左右的睡前亲子阅读,孩子的注意力会渐渐地从“图片”过渡到“文字”上来,有效识字能力与日俱增,所谓的有效识字能力,也就是能够结合背景知识懂得整个句子的含义,而不是机械地记住一个个汉字。

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疑虑,会更容易得到相关解释,对于理解能力还不够强大的孩子来说,这样做非常有必要。和父母一起观察画面中的细节、了解这些细节和文字的关系、推测后续情节的发展......, 阅读能力因此全面提升。

有了这个能力,孩子不仅上学轻松,理解其他学科如数学、科学、历史会更容易,而且他还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突飞猛进地扩大阅读量。


香香的托比


你好,睡前坚持亲子阅读,这是一个特别棒的做法,一定要坚持。

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吧。

从女儿3岁开始,晚上都会坚持读绘本讲故事,这样的欢乐时光一直是我和女儿雷打不动的节目。到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留下了无数的温馨和回忆。现在女儿7岁,年底就是二年级了。

从刚开始看的布书,字很少的书,比如《母鸡萝丝去散步》、《好饿的毛毛虫》,到很有趣的《卡梅拉系列》、《恐龙日记》等等,再到现在的《月光下的肚肚狼》、《米小圈上学记》等很多文字的故事,这几年以来,看过的书至少有几百册。不算太多,但是质量很高。

那么,看下来的收获怎么样呢?

1、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天晚上都会看书,有时候我读她听,有时候她自己看,我在旁边看自己的书。一般我们看书的时间都不会太长,一天大概在20分钟,最长不会超过30分钟,考虑到第二天要上学,所以我们每晚读书时间不会太长,但每天都读,这样积累下来的总的时间就很可观了。现在女儿的阅读习惯培养得很好,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生活中必做的事,这样的习惯会随着积累的增加而越来越有价值。

2、专注力的表现很亮眼

读书时,我们都全神投入,放下手机,一起看书互动。我特别推崇的是,陪伴孩子读书,一起看一本书,一起讨论,一起做角色扮演。女儿的专注力表现很突出,上课时注意力十分集中,做一件事时很专注,看书时能专注的看30分钟起。专注力好的表现还在写作业方面表露无遗,所以写起作业来,又快又准,女儿自己也挺自豪的。

3、亲子关系非常棒

这就是高品质的亲子陪伴,往往短短半小时,给孩子的陪伴就会特别有效率。亲子关系也非常好。我们常常读完书,睡前会聊一聊,女儿愿意跟我说自己在学校的事情,有什么样的心情,对什么事有什么样的看法。老实说,女儿很多想法让我一震一震的,因为什么?女儿不可小窥,我在想,我跟女儿一样大时,是不是还在街上和一群孩子们玩闹呢?

4、表达能力超出我想像

说话很有条理,逻辑性很强,特别是会推理。

说说今天的事,语文第七单元考试完后,我们在聊,女儿问我,“爸爸,年的同义词是什么呢?”我愣了下神,想了想,准备说是不是载,一年半载嘛。结果女儿自己推理出来的答案并不是,知道是什么吗?她说,”爸爸,我觉得,应该要写岁。”理由嘛,“年年岁岁喽”,所以年的同义词是岁。我当时的感觉是什么?佩服!我都没想到,而且很明显的是,这样的知识是从阅读中得来的。

5、最后,成绩和表现就是顺其自然的事

现在,女儿是小组长,班主任每天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拍照的(要拍女儿抄写的作业内容,上传到学习群),班里的老师都很喜欢她。上课纪律性强,学习表现不错,今天公布的单元考试成绩,数学100,全班4个百分之一。语文97,全班前10名内。在班里很受同班同学的喜欢,不论男女同学都喜欢跟她玩。身高1米3,看起来跟4年级的孩子差不多。好吧,后者来自于遗传。


说了这么说,只有一句话:坚持阅读,不要急着看到什么成果。顺其自然,不必每天读一小时还是40分钟,只要孩子爱上阅读,一切就会渐入佳境,加油!


庭爸谈育儿


谈一谈我这方面的感受吧:

我从我女儿三岁开始,就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给她讲绘本,她特别感兴趣,非常喜欢绘本上的图画,一般都是我俩坐在一起,她看图,我读书给她听。这种情况一直坚持到现在,给她带来的直接好处有以下几点:

1、累积了大量的词汇

她今年上小学刚刚上一年级,现在正是学生字的时候,每天晚上回来写完生字之后,老师会要求给生字组词,她常常会组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词语。甚至更多的时候,我都想不到的词,她却能组出来。这都缘于她平时读书积累的大量词汇量。

2、增加了她丰富的想像力

一年级学生字的时候,老师会要求孩子回来跟家长讲讲用什么方法记住所学的生字,印象里最深刻的是学到“心”这个字的时候,我女儿说:妈妈,我能用这个字讲出一个故事。于是就按照“心”这个字的字形结构,自己编了一个故事,故事大致内容是“心”字的右边两个点是两个好朋友之类的话,不管故事内容如何,总之这个字她是记住了。

3、培养了她善于思考的能力

书里的故事听得多了,再加上平时不懂的,我都会用通俗的语言讲解给她听,这让她增长了许多的知识,也很善于思考和举一反三。我记得有一天早上我送她上学,走到路上的时候我叮嘱她说: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千万不要觉得一节课不听没什么,因为一节课不听可能没什么,但时间长了养成了不爱认真听讲的习惯,那么两节课、三节课。。。。。。累计下来,就什么都没学到。。。。。没等我说完,她便接着说:“妈妈,我明白了,就像你给我讲的小溪一样,很多个小溪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大瀑布,学习知识也是一样,一节课学一点,每天学习,时间长了就能懂得很多的知识。”

其实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好处还有很多很多,你可以一直坚持,直到孩子上小字学了拼音和生字,能够自主阅读为止。其实很多孩子的书籍也有蛮有趣的,我跟孩子一起亲子阅读的过程中自己也增长了不少见识,学习了很多的知识。


陪宝宝写日记


本人文科硕士,爱人理科本科。

孩子六个月起,我们坚持每晚亲子阅读,除节假日,很少间断。

其间,我们从卡片,到绘本,再到现在的百科全书,阅读的种类全面丰富。

如今,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讲一讲这6年坚持亲子阅读后,孩子取得的效果。

第一、看到书就翻,什么类型的书都能看进去,爱读书,主动读书。

他小的时候,我在报社工作,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像模像样的读报纸。不过后来由于我工作调动,自己很少读报,他接触报纸的机会也慢慢减少,兴趣变淡。

前几天,他爸爸回家时,从社区随手拿了一份防“登革热”的宣传单,里面讲了“蚊子是在哪儿生存的”“登革热是怎么产生的”“清理脏水杜绝蚊虫生长”等,我们觉得很枯燥,就随手放在桌子上。

没想到,我们下班回家,他竟然开始向我提问:“妈妈,登革热是由哪种蚊子传播的?”竟然问的我很错愕。

“伊蚊,又叫花斑蚊。”随后,他有板有眼地告诉我家里哪些水池要清理、哪些花草不能种,都是他从宣传单上学来的。

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我从杂志社拿回来的《知音》、他爸爸拿来的政府公文、他爷爷买的《环球故事》他全部都看,看进去就不理我们了,我们也很少打扰他。

第二、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喜欢问“为什么”,获取答案后非常有成就感。

我喜欢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书。

小时候看《螺丝钉的故事》、《海底小纵队》、《熊出没》的动画片,我就配套给他买回来成套的书,晚上陪着他一起读,孩子又用图书的方式重新温习故事,并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前不久,又给他买了《十万个为什么》、《WHY》、《百科全书》等科普类的,他又开始对我各种“刁难”:“妈妈,你知道海底哪些动物是用超声波来看东西的吗?”“妈妈,你知道为什么海水是蓝色的吗?”“妈妈,你知道为什么你会把我生成男孩吗?”五花八门的问题。

他还特别喜欢观察生活,发现什么问题后就去查书,查到答案后特别兴奋,高兴地跳起来。

我特别喜欢他这种状体,并且觉得自己这六年的坚持没有白费。

第三、不需要催促写作业,自主做作业,家长只检查和签字。

现在,孩子小学一年级了。

虽然刚开学,但是已经有很多作业了,英语、数学、语文、科学、美术,一大堆的作业,除了需要家长帮忙的手工作业,像语文、数学、英语,他基本上在我们下班前都已经自己完成。等我们下班时只需要给他检查一下,然后签个字就好。

也许是刚开学吧,也许是小学一年级吧,目前还没出现一陪写作业家里就鸡飞狗跳的事情,总之,这个孩子上小学后反而带着非常省心了。

第四、亲子关系良好,会体贴照顾人。

长期的亲子阅读让我和孩子经常在一起说“知心话”,睡前亲子阅读,关灯后,他就会悄悄地给我讲很多他的小秘密:比如隔壁的小朋友怎么抢他玩具了,幼儿园哪个老师今天又换新衣服了,班上哪个小朋友生病没来上课......别看这是个儿子,可真是“小八卦”呢,观察生活非常细致,也会体贴照顾身边的人。

听幼儿园老师讲过一个事情:班主任老师感冒了,老咳嗽,孩子就主动拿老师的水杯递给她说:“感冒了就要多喝水,不然病毒会加倍欺负你的。”

孩子是上帝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陪伴孩子读书的这六年,不仅他成长了,我自己也收获了很多幸福,相信这段时间会是我和孩子将来回忆起来非常珍贵的回忆吧。

有时间的妈妈,不妨也跟孩子一起亲子阅读吧。

祝您幸福。


人鱼妈妈教育


我们家两个孩子,从小都是读绘本,亲子共读,基本上都是2岁左右开始读。说说我们家孩子的阅读之路。

亲子阅读的好处

亲子阅读不仅可以促进亲子关系,还能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加孩子的识字量,为孩子上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所以,亲子阅读的好处是非常大的,能够坚持亲子阅读的家庭,收获都是沉甸甸的。

我们家孩子的亲子阅读之路

孩子从2岁左右开始跟我们一起阅读绘本,基本上3岁多,上了幼儿园,孩子就开始自己看绘本了。真正能跟孩子一起共读的时间也就一两年的时间。

孩子上小学之前,识字量轻松突破1000,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孩子学习非常轻松,现在孩子已经四年级了,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跟阅读有非常大的关系。

亲子阅读需要陪孩子多久?

应该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有些孩子比较早独立阅读,有些孩子就慢一些,没有标准的时间的。

建议至少和孩子共读一年时间,孩子慢慢喜欢上读书以后,可以锻炼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一旦孩子可以独立阅读了,家长做好引导,督促孩子坚持阅读即可。


欢迎访问我的头条号“睿爸快乐育儿”,浏览更多育儿知识。睿爸和睿妈是一对真诚的爸爸妈妈,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睿爸修了工商管理和物理工程双学位,我们育有两子,一个10岁,一个3岁,老大学业优异,我们以亲身经历分享育儿经验。所有回答全部保证原创,欢迎分享、收藏、评论、关注。


睿爸育儿记


确切地说,我们家睡前亲子阅读是从胎教开始的。

1.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就买了一本365日胎教故事,每天晚上给他读一篇,一开始我们心里也没底,不知道对孩子到底能不能起作用,后来时间长了,明显能感觉到给他读故事的时候孩子特别安静,读完以后有时还会踢踢妈妈的肚子,我们知道孩子能听到!

2.孩子出生以后,每天给他读一篇故事的习惯一直保留下来了,有时候忙起来忘了就感觉有件事情没完成,有个仪式没进行,孩子有时候会主动提醒我们,直到给他读过了才能安心入睡。

3.我妹妹家的孩子比我们家的大两个月,他们俩工作忙,亲子阅读这方面基本上为零,想比较而言我们家宝宝词汇量和表达能力明显好一点,学习掌握一项新本领也更快一点,应该是想象力和理解力都比较好一些。

4.现在孩子三岁不到,数字、字母和字母倒是认全了,英文单词和汉字也认识了几个,其实最重要的倒不是现在就让孩子认识多少字,感觉最大的收获是孩子养成了阅读习惯,如果能帮助他坚持下去,他将受益终身!


宝爸循循尚幼


我家笔笔是从一岁三个月开始亲子阅读的,到现在已经两年时间了,三岁开始终于实现了从0-1的突破,就是从听爸妈讲到孩子能完全自主阅读百来本绘本,让我更坚定了亲子阅读这条路,我们要一直一直就这么一起读下去。。。

两年的时间,亲子阅读所带来的回报,并非是孩子能读多少本书,认识多少字,能背多少古诗,带给孩子的是爱上阅读这个行为,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与父母建立更亲密的联结。我们也看到了孩子在以下方面的进步:

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家笔笔是开口很晚的孩子,两岁三个月还不怎么会讲话,但是我们也没怎么焦虑,就是每天不断的给他阅读,多跟他讲话,到两岁三个月的时候,就一个星期的时间,孩子从一个字一个字的讲直接跨越到了整句整句的讲,后面直接变成了一个小话唠。

通过绘本了解各种情绪的处理方式,提升孩子的情商能力。

笔笔是属于是一个高需求的宝宝,而且情绪特别容易崩溃,遇到一点小事或挫折,就很容易大哭。两岁多开始,我会挑选一些情绪类的绘本,有一套《皮特猫》系列的绘本,笔笔特别喜欢看,里面就就经常有一句“皮特哭了吗?不,他才不哭呢。”朗朗上口,每次孩子情绪崩溃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他现在很难过/烦燥。。。但是皮特遇到这种问题,皮特哭了吗?等孩子稍微平静的时候,他就会说“不,他才不哭呢”。

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

两年时间的阅读,让阅读在孩子的生活中跟呼吸一样,我们会每天坚持阅读三十分钟以上,孩子在无聊的时候,也会随手拿起书自己看,对父母来说,认识多少字,背多少唐诗不重要,孩子喜欢阅读这种行为,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家长和孩子同时在书里学到东西,同时在进步。

自从开始跟孩子亲子阅读,我发现幼儿绘本里也有很多我们大人不了解以前不会关心的东西,我也是跟孩子一起阅读,重新复习了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还有各种我以前从来不关心的科普内容,这些跟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从更多的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本质原因,这些都是对于父母和孩子共同的进步。

与父母建立更亲密的联结。

正如美国诗人史诗克兰•吉利兰在《阅读的妈妈》中写道:“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我每天都需要上班,早出晚归,每天陪孩子的时间每天也只有两个小时左右,但这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最少会用30分钟来亲子阅读,将孩子抱在怀里,每天给他阅读他喜欢的故事,他感兴趣的内容,我觉得是我一天最轻松的时刻,对于孩子来说,这个时候的妈妈是最美的,声音是最动听的。


所以,坚持亲子阅读是父母能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笔妈成长


说下我家的亲子阅读情况

从2岁多开始,坚持每天睡觉前进行亲子阅读,一直到6岁幼儿园毕业。每天阅读的时间没有限制,有时候是半小时左右,有时候可能会有1个小时以上,主要还是看绘本的受欢迎程度。

这期间绘本亲子阅读最大的收获,就是每天晚上睡前的亲子阅读成为了她的期待,同时拉近了我和孩子的关系。

每天晚上睡觉前,小丫头早早的上床---上床前肯定是提前从书架上挑选好她要听的绘本,然后就是等着我陪她读。有的绘本是已经读了好多遍,她已经很熟悉里面的情节了,但是还要我来给她读---因为我读的时候会给她表演书中的情节,而且表情很夸张,她很喜欢这个环节。

有时也会从书中的故事展开出去,引入另外的一个跟书中内容或者人物相关的故事;或者根据书中的描述,做一个小小的实验或者游戏,这些都是她的期待,亲子阅读给她带来了很大的乐趣。

因为阅读,小丫头和我在一起时很随便,我们之间没有父女的界限,我会陪她玩,她也会陪我出去散步。她是我的小朋友,我是她的大朋友,所以她很依恋我。有什么事情,也乐意跟我分享(好吃的除外/捂脸)。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阅读过程中,我从来没有告诉她,能从这个故事里面学习到什么东西,也没有告诉她,这一段话都有哪些字,是什么意思。从来没有。但是,因为长期的坚持,小朋友的眼界和知识面还是有了一定的扩展,比如她会根据 神奇校车--水的故事 ,自己画一副 水的故事的画;我觉得,亲子阅读能带来这些收获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等丫头上了小学后,亲子阅读再次彰显了威力---做试卷不需要老师读题目;看图说话,总能很好的把握图示的内容和细节,而且写的话很通顺。

更重要的一点是,她能很准确的表达她的想法。

这些是我在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中的一些体会,还有就是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过程跟问题无关,就不在此一一描述,想进行亲子阅读交流的家长,欢迎给我私信或者在下方提问,我会逐一解答----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体会到亲子阅读的重要。


光头毛毛虫


我从儿子一岁左右就开始给儿子买了很多低龄《小熊宝宝》《小鸡球球》读物,也基本是读几遍让他自己翻着玩。每页十几个字实在用不了多讲,把家里玩具收收,到处放书,儿子的玩具就是书。

到三岁左右开始疯狂买书,每天讲书三四本或者六七本很正常(我喜欢买得奖绘本,精装本,感觉这类绘本都有讲义,很棒,比如《甘伯伯去游河》《极地特快》)。

到现在儿子快六岁了,因为上的是公立幼儿园,提倡零基础上小学(我很喜欢这点,十多年的学习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不需要赢在起点)所以即使家里到处是书,儿子却不认识多少字,我从不指读,三四岁时的绘本(类似《天空在脚下》《花婆婆》每页二十三个字),很多我都读过十遍以上,很多儿子听的都能背了,还是总要我讲。因为好的绘本很多小细节待发现。(比如《不许抠鼻子》的恐怖小手,《鳄鱼爱上长劲鹿》的小蚯蚓》

现在五六岁变成了桥梁本,儿子喜欢的《火车头》《鼠胆神威》系列,讲一本都要40分钟左右,重复听了也有三五遍,40分钟的专注力是他这年龄的极限了。上次幼儿园组织去参观小学,听讲课,全班儿子是唯一被点赞全程认真听讲的(老师们有观察前十分钟有哪些小朋友认真,过了十分钟谁开始玩本子,水壶,再过十分钟又有谁坐不住讲话了)

所以说,讲绘本提高专注力

儿子的记忆力也很好,六百多个字的现代诗,三天能记住,五天很熟(每天跟念半个半小时到一小时,不识字,就跟着录音记)

在幼儿园,班上年纪几乎算最小的(八月多生的宝宝)可194人幼儿园大班毕业主持人,全园600人的学生代表发言人都凭记忆好,台词背的熟选上。

至于词汇量,没有刻意教,就讲绘本,聊天成语时不时能岀口。因为没同龄对比,也不知是不是很优秀,还需等小学写作文见真章吧。

很喜欢一句,“阅读是最浪漫的教育,门槛最低的高贵。”


苏雯78861143


在有时间和精力保证的情况下,我是大力推崇亲子阅读的。

我老大3岁可以认识很多字,很小的时候我带他去坐公交车,带他去图书馆,他都会对着牌子上的字去念,早期他认字都认半边,我在旁边给他纠正,多纠正两次,他就记住了,所以很早他就可以看纯文字的书籍。

5岁多带他回老家,他和舅舅去图书馆,路过法院,他站在那里读法院的公示牌上的字,听舅舅说,别人都在称赞这个小孩子看起来很小,怎么会认识这么多字,这都要归功于早期的亲子阅读。

个人认为,亲子阅读首先有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很小的孩子对父母都很依恋,我们可以陪他做他能理解的事情,睡前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他在妈妈爸爸的声音里,在好听的故事里睡着,那是一种非常和谐的画面。我老大现在11了,可以看大部头的小说,但还是喜欢我偶尔给他讲一下故事,他说喜欢那种感觉,妈妈陪着他的感觉。

第二睡前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和识字的能力。讲故事是最合适的,因为故事有了开头,孩子肯定想听结尾,所以在整个故事的完整讲述中可以得到倾听能力的培养。识字并不是会写才叫识字,在亲子阅读的陪伴下,潜移默化,孩子不会写,但是会认识很多字。

什么时间开始亲子阅读,我觉得5、6个月就可以开始,那时孩子还什么都不懂,但是你可以念给他听,时间不要太长,每天坚持就可以,这样等他对书本有感觉后,他就会慢慢喜欢阅读。教育从来都是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是量化的,而是逐渐显现出来的。等有一天,你的孩子会认很多字,阅读成为他的朋友,他在书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就也会减少对手机电子产品的依赖。

至于坚持多久,因人而异,如果你能坚持,就坚持到孩子有一天说妈妈我想自己看属于的时候。至于效果,我老大看书很广,老师评价他是知识面非常之广,因为他已经养成在等车的时间看书,睡前看书,书是他的好朋友之一。(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